唐朝中晚期的藩鎮為什麼可以和朝廷共存?

伍仲伩


回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藩鎮形成的原因。

邊境安寧一直是歷代統治集團面臨的首要問題。

從秦朝開始由太子扶蘇監軍協助蒙恬鎮守北方,到漢武帝一改和親政策,任用衛青、霍去病二員虎將以雷霆萬鈞之力橫掃匈奴,北定邊疆。

從隋煬帝出兵四夷、三徵高麗到唐太宗御駕親征高麗及西北的吐番。一直都未徹底解決邊境的穩定。

直到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為加強邊境軍事力量,始派節度使領兵屯邊。節度使及其軍隊,時稱藩鎮或方鎮。

這樣做有幾方面好處:一是安定邊境,減少將士頻繁調動,有利於軍心的穩定。二是邊境將領和士兵的家屬一道遷入,駐守屯田有利於開發邊境,做到自給自足,豐衣足食。三是減輕了朝廷的經濟負擔。

從景雲二年(711年)四月,以賀拔延嗣為涼州都領充河西節度使為標誌,至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北方逐漸形成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都護四鎮、北庭、伊西、劍南、嶺南等10個節度使。

由於節度使是武官擔任,他們手握軍事、行政和財政大權,成為地方實力派。後期基本上是父承子、子傳孫,都是土皇帝。

天寶時期,由於玄宗寵幸楊貴妃,重用奸臣李林甫和楊國忠等,政治十分腐敗。755年,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䘵山在范陽起兵叛亂。

“漁陽鼙鼓動地來, 驚破霓裳羽衣曲。”叛軍動亂的消息是對繁榮興盛的大唐帝國當頭一棒。安祿山一路勢如破竹,很快攻破東都洛陽。後來唐軍貿然出擊,致使潼關失守,唐玄宗逃往四川,安祿山進駐長安。7年的安史之亂,極大的破壞了社會安定和經濟發展,唐朝自此一蹶不振,開始走向衰落。

平定安史之亂後,為什麼朝廷不制約節度使的權力,一撤了之不是更好的嗎?

其實這個問題很複雜。一是邊境需要將士守衛,如果將他們撤掉,大唐就失去了屏障,豈不是羊入虎口,任異族宰割嗎?想必古代人不是那樣的弱智;二是假使撤換所有節度使派一批新人去鎮守,那些舊的將士如何安置?本來入不敷出的財政支出如何安置新老軍人,難道朝廷不考慮嗎?三是發動叛亂只有安祿山、史思明二人,因為他們早就有野心及準備,其他節度還基本上履行了職責。

俗話說“兩權相較取其重”。所以,安史之亂結束後,唐中後期仍然分授安史舊將為河朔三鎮節度使,這是安撫之策,也是無奈之舉。他們在轄區政策未變,擴充軍隊,委派官吏,徵收賦稅,繼續形成藩鎮割據局面。

因為這是唐代制度造成的,誰也無法扭轉。所以他們都不賣朝廷的賬,藩鎮之間互相兵戎相見。雖經朝廷平亂,有所緩和,表面上服從中央,不久又恢復常態。藩鎮割據持續150年,動搖了唐王朝的根基。由於積重難返,最終導致了唐朝的毀滅。


石鼓歌


因為這些藩鎮從本質上,還是打算在唐王朝的框架之下,來維持自己的利益。

藩鎮形成利益集團,節度使只是代言人,此利益集團只想維持即得利益,因此不會進攻朝廷。

唐朝需要藩鎮的支持,才能維持統治。

在中晚唐時期,賦稅方面唐朝主要依賴於江淮地區的藩鎮,而應對吐蕃的威脅,唐朝則依賴於西部的藩鎮。

綜上,唐朝所以能夠與藩鎮共存,是雙方各取所需,形成了一個恐怖的動態平衡,直到黃巢的出現,打破了這個平衡……


當代曹植


中晚唐之所以能夠存在這麼長時間,反而要感謝藩鎮割據的產生,導致藩鎮之間,藩鎮與中央之間取得勢力平衡。這種平衡一被黃巢起義這樣的外力打破。大唐王朝這艘老舊的大船也就支撐不下去了。

中晚唐的權力制衡

藩鎮割據的根源,我們都知道是因為府兵制的破產,在唐玄宗他爹在位時開始設置節度使。但一直到安史之亂之前,節度使制度主要設置在帝國邊疆,起到開疆拓土和保衛邊疆的作用。

後來安史之亂讓整個大唐王朝元氣大傷,為了對付安史叛軍,唐帝國在內地大量設置節度使,使大唐帝國的土地上被一個個節度使瓜分。節度使事實上成為割據一方的大員。

當時大唐王朝的地方藩鎮可以分為這幾類:事實獨立型,主要以原安史叛軍的大本營東北部的河朔三鎮為主。江南財賦型。主要以保護江南財賦,維持大唐的經濟支柱為主。忠於中央型、和保衛邊疆型:如劍南西川和西北與吐蕃交戰的邊疆節度使。

在大唐藩鎮化的趨勢下,不但有中央和節度使的爭鬥和角力,甚至有節度使和手下驕兵悍將的鬥爭和角力。

節度使制度下,一般情況下募兵主要在當地進行。而且培養了一大批職業軍人。這些職業軍人和他們的家屬,構成了藩鎮割據的民眾基礎。有的時候,一個節度使能不能坐穩位置,不一定取決於在長安的李唐皇帝同不同意。很多時候取決於這一批驕兵悍將支不支持。比如河朔三鎮就隨時上演下層小兵火併節度使的下克上事件。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李唐中央掌握大義名分,還掌握了力量叫強大的神策軍可以對單個節度使保持優勢。單個節度使內部牙兵勢力強大,對保護節度使內部一畝三分地較為積極。讓他出去為節度使,為皇帝教訓其他不聽管教的節度使興趣就不大了。

所以你會發現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十國無數次出現過同一支軍隊內線作戰猛得一批,外線作戰稍不注意就撒丫子跑了的故事一再重演。

整個大唐在這樣的恐怖平衡中又維持了150多年,過程中有所作為的皇帝如唐憲宗、唐武宗會組織神策軍和聽話的藩鎮教訓一下不聽話的藩鎮,實現所謂的中興。但是不可能從根源上改變藩鎮割據的基礎。遇到稍微不爭氣的皇帝如唐敬宗、唐僖宗連一向聽話的藩鎮也開始桀驁不馴了。

黃巢起義打破平衡

如果沒有外力,大唐可能會像疾病纏身的老人一樣再拖的時間更久一點。在這樣的平衡中在保持的時間更久一點。

但是黃巢起義可是全國流竄的,他可不會限制在某在藩鎮的地盤上。

所以,黃巢起義的烽火,打破了大唐帝國中央與藩鎮之間、藩鎮與藩鎮之間的脆弱平衡。

在黃巢起義的烽火中,大唐帝國的中央權威和唯一的神策軍隨著僖宗逃奔到蜀中而煙消雲散。在剿滅黃巢起義的戰鬥中,崛起的朱溫集團、李克用集團、王建集團、楊行密集團等超級大軍閥實力已經遠遠超過李唐中央。

到了此時,李唐的滅亡已經是時間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