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是第幾代恆星?

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佔有太陽系總體質量的99.86%。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體以及星際塵埃等,都圍繞著太陽公轉,而太陽則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那麼,太陽是第幾代恆星呢?

太陽是第幾代恆星?

太陽是第幾代恆星?

現在的主流觀點一般認為,太陽屬於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恆星。

太陽為什麼不是第一代恆星

按照大爆炸宇宙學理論,約在大爆炸發生後的最初3分鐘裡,作為日後組成恆星原料的氦和氫已經生成。直至70萬年後,星系和恆星才得以形成。因而最早的第一代恆星假如還健在的話,當與宇宙同歲,已是近200億歲的老翁。

太陽是第幾代恆星?

太陽是第幾代恆星?

如果我們的太陽僅僅是第一代恆星,也就是說基本上完全是氫組成的,那它周圍是否能形成行星都要成問題。因為這時的行星沒有高級元素作原料,如果能形成也不過是小的氫的團塊,很難凝聚,並會被太陽風所驅散,所以第一代恆星是不可能同時形成行星系的。

太陽是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恆星的證據

太陽中心溫度約1500萬攝氏度,它最多隻能“煉出”碳、氧那樣重的元素。可是光譜分析證實,它含有69種元素,除含量最高的氫和氦外,也不乏氖、鎂、硅、硫、鈣、鐵、鎳等較重元素,而“熔鍊”它們至少得有8億攝氏度以上的高溫。這就證明這些元素在太陽生成之前就已存在,這正是太陽為第二、第三代恆星的鐵證。

太陽是第幾代恆星?

太陽是第幾代恆星?

我們現在的太陽是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恆星,所以它具有豐富的元素內容。而我們太陽系的行星,則完全是上一代或上幾代太陽(恆星)殘骸組成的。上一代老死的恆星破碎散漫在宇宙空間,就形成鐵質以及其他元素的粒子,上一代爆炸的“超新星”形成比鐵更重的元素以及放射性元素。它們結聚起來形成我們太陽系的行星。

我們的行星有一個緻密的鐵的核心,我們的行星有豐富的礦藏(各種元素組成的),我們的行星有自己的能源,主要是天然放射性元素蛻變供給的能量。這一切說明我們正在享用著上一代太陽的遺產。是在上一代太陽的殘骸上建立了行星系,包括我們的地球。我們的能源主要依靠於今天的太陽,但我們在地球上開發出來的核能則是上一代超新星爆發時積累的能源。沒有這眾多的元素,沒有必需的能源,生命就不可能產生。

以上是我對問題“太陽是第幾代恆星?”的回答,歡迎大家在評論中與我交流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