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爱情故事: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一路走来,我很感恩,也很感慨,谢谢李先生一直都在。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愿在校的师弟师妹们都能相信爱情,祝大家有情人终成眷属,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写在前面的话,一个08年毕业的老人的唠叨

偶然间用大学时候的账号登陆了曾经每天都会登录的“天地人大”,居然发现账号还可以用。毕业五年多了,这个世界已经经历了太多变迁,当时红极一时的校内迅速衰落,微博、微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知道现在的师弟师妹们还有多少人还在用着这个已经略显老土的BBS,也不知道当年红极一时的“恋之风景”版块是否风光依旧。只有在这一刻,才会深深地觉得自己老了,深深地觉得80后的自己,已经跟90后的师弟师妹们有了代沟。

可是,也只有在经历了沧桑变化后,才会相信,原来这个世界上,有一些爱情,可以用来相信和证明永恒。

(一)师姐•师弟

从小到大,我都觉得自己是一个长得不好看的女生。可是前两天翻开高中时代的相册,李大胖先生还是在美女如云的高中文科班里,一眼就挑出了自己的老婆,并且毫无做作地觉得,其他的女生“要么长得不怎么样,要么气质不好”,只有自己的老婆才是其中最为清秀气质最好的。大胖这么说丝毫没有讨好我的意味,而是他的审美跟一般的男人不同:在他眼中,霸气外露的美丽都显得太过艳俗,像我这样五官长得“小气而吝啬,绝不多长一点”(大胖先生语)的清汤寡水的长相、瘦得弱不禁风的身材加一点点所谓的书卷气才是他的心头好。

李大胖先生现在是我的老公,可是在8年前,他还是我在人大同专业的师弟。认识他的过程最普通不过,不过就是参加了同一个学生组织,所以就认识了——那还是05年的5月,我大二,他大一。当时,在同一组织里的还有我们年级的另两个女生,以及他们年级的另好几个男生,可是很奇怪的是,毕业多年以后才发现,只有我们俩才加了彼此的QQ,而其他人的QQ,我们俩都没有加……

不知道最开始我们是如何熟悉起来的,只记得那时候他常常在QQ上找我聊天,聊学习,而更多的,聊的是我们那时候共同的爱好——文学(虽然现在看来,文学是个多么狗血的词汇啊O(∩_∩)O~)他那时候还常找我的一个理由是,借书。不过说起借书,就想起去年去这货他家,发现他卧室里的书架上,我大学时候的微积分和国际经济学课本赫然在列,上边还有我亲笔做的笔记——这货当年借我书不还的时候,估计也没想到会有这一天吧……

用大胖的话说,我是一个情商开化很晚的女生,所以现在我也记不起来,那个时候我是不是喜欢过大胖,特别是在当初人大那样一个师姐师弟“阶级”分明的环境下,即便是对大胖有一点点的小心思,也会假装其实没有那么在乎的吧。更何况大胖还是一个有着大眼睛、无关明朗的帅小伙儿呢——那时候对自己不自信的我想,找男朋友一定不能找帅的,喜欢的人也不能是帅气的,要不人家不喜欢我怎么办?——那样自卑又自卫的小心思呀!

但是我对大胖的好感却是不言而喻的,不仅在校内上跟大胖频繁互动,还经常在宿舍同学面前夸赞他

,说大胖很有才华人还很好,而且潜意识还觉得,大胖符合我当时为心上人设定的三个条件:1、有才华;2、即便还没有“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气质,也要有类似的潜质;3、懂我独一无二的好。

现在跟大胖说起来当时的百转千回,大胖还是觉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是,他又何尝不是欲说还休呢?

我记得那时候,他非要拜我为师。具体的拜师理由不记得了,反正他觉得叫“师父”不好听,非要叫我“姑姑”,还在他的博客有关我的博客链接下注明:“我的小龙女姑姑”。可是结果我在下边再留了个言:“我是小巫婆姑姑,不是小龙女姑姑”。若干年后才知道,这是大胖精心设计的含蓄地表白,结果被我这么一句不解风情的留言,完全毁掉了那个青涩少年那一点点迟疑的勇气。但“姑姑”这一称呼,一直延续到我研究生毕业,此后,大胖连名字都省了,直接以“你”呼之。

不过现在想起来这一切,还是觉得很美好

大胖至今还记得,他来找我借书,大晚上的,天气微凉,我穿着单薄的衣服就下楼了,说不了几句,就匆匆跑了。而当初我穿过的那件大开领的黑色针织衫,至今还挂在我的衣柜里。

一起在八百人大开会,偶然间碰到。“整个开会期间都是你在跟我叽叽喳喳的说啊说啊,我还记得你穿着白衬衣牛仔裙的样子。”李大胖形容当时话多的我,倒是丝毫不差,不过连我自己,也不记得我曾经有过这么一套白衬衣牛仔裙了。

我毕业的时候,找他合影。“当时心里很紧张,觉得毕业以后和你再也不可能了。”五年之后,和他重回母校,西门口的那块大石头还在,于是依样画葫芦再合影一张。可是等回家翻出当年我们的合影,李大胖立即不淡定了:“我去,怎么合影里还有PDK啊,应该把他P掉。”好吧,可怜的PDK小师弟,他现在一定后悔当年和我们俩一块合影的。

可是就是这样,直到毕业,我也从来不知道,在那段不解风情的青春里,有一个少年,曾那么远远地、默默地,爱着我,反而是同宿舍的好友经常开玩笑地跟我说:我觉得大胖是你的铁杆粉丝啊!

(二)“路过你的家乡”

08年的毕业来得太匆匆,此后,我外保去了南开,一年之后,大胖也毕业南下深圳,好像一切都到了该落幕的时候。

读研的时候,虽然很少再有大胖的消息,可是又一次在QQ上与大胖聊天,聊完之后还是怅然若失。同宿舍的好友问我怎么了,我只能感慨,曾经有一个师弟,无论是过去、现在也还是未来,他都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懂我的男人,可惜已经错过了。

10年,再次毕业,我回到南方的家乡,在省会一家事业单位开始了工作,此后,上班下班,日子过得流水飞快,与大胖的联系时断时续,甚至曾经有一段时间,还因为频繁换手机而弄丢了大胖的手机号。可是,很奇怪,在与大胖分别的这么些年里,曾经也有不少人爱过我,回到家乡之后,也许因为工作尚可的关系,求介绍的人也是不少,但是我仿佛依旧情窦未开似的,从来不曾真正爱上过谁。日子一天天过去,有时候我也会想,会不会就此孤单地过一生,又或者,找一个条件相当的人,就这么平淡的结婚生子。

直到2012年那个阳光明媚的三月的春日。周末在朋友家小聚的我,无聊中翻看手机,忽然发现有一个未接电话。回拨过去,电话那头的声音说:“我是LS,我现在在你的城市出差,能否见一面?”那一刻,我忽然有种狂喜的心跳,撇下一大帮朋友打了辆车狂奔而去,就在这短短的十几分钟里,还不会忘了,折回单位给他带了个小礼物。

此时,我们已经整整四年没有见面!看着马路对面,当年那个青涩的黑瘦少年已经变成了一个白胖子,在阳光下朝我招手,忽然感觉,这四年我们错过的时光,似乎都是静止的

大胖晚上就要乘飞机返回深圳,留给我们的,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尽管这四年中,我们都经历了当时不曾想象的很多事,也不再是当初的青涩和懵懂,可是,四年前的分别仿佛就在昨天,我们还是当年那样,无论你说什么,我都会懂。

回深的路上,大胖给我发来短信:“一路上都在听《路过你的家乡》

,感慨颇深,呵呵~”此时此刻,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大胖如我一样,也是对我有感觉的!可是,现实的距离又让我缺少了面对这份感情的勇气,当天晚上,辗转难眠的我,写下了满满的日记,心里满是“想爱太晚”的感伤。紧接下来,满心惆怅地拒绝了大胖果不其然的表白。

大胖是深沉而内敛的人,或许也是没有想好怎么面对这迟来的感情,对于我的拒绝,他表示了理解和尊重,此后也时不时的联系着、关心着,比好朋友更近一点,比恋人更远一点。

我以为,我的青春,从拒绝大胖的那一刻起,就已经算是告别。

(三)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至今我和大胖都深深地感激,2012年的感恩节。

2012年年底,工作上出乎意料的忙,不停地出差出差,我感觉自己的体力精力都几近透支,感恩节这样的洋节,早就没有概念。

可是,就是这一天,在外地出差的我,平时还不怎么上微信的我,居然鬼使神差地上了微信。而这一刻,平时同样忙得七荤八素的大胖,居然也用不常用的微信给我发了条信息,感谢我带给他的美好。

就是这一条不长的短信,让我好多天寝食难安。时间和距离,真的不会打败一份爱情?惶恐中的我把自己的犹豫不决跟姐姐讲了,姐姐鼓励我还是要追求一份真正的感情。于是怀着忐忑的心情,给大胖发了一条微信:“如果我说我这几天心里很乱,因为你,你会怎么想?”

大胖很快做出了回应。他写了一封长长的邮件给我,文中细数了他对我的感情,也谈了对于未来可能的困难的应对。可是,面对大胖热情洋溢的表白,我又犹豫了,此后的一个多月,加上我工作繁忙,彼此又陷入了漫长的不冷不热的拉锯战。

如今回顾起来,不禁感慨,也许有些缘分,上天早就注定好了。就在我和大胖胶着的时候,我研究生时期的一个闺蜜元旦前在福州结婚,大胖趁机建议借此机会元旦去厦门散散心。囧的是,由于工作忙没请到假,闺蜜的婚礼没参加成,但是由于特价机票不能退,我“只好”元旦去厦门,见到了大胖。

见到他的第一话是:“你怎么没有我想象中那么高了呀?”第二句话是:“噢,也许是因为你胖了,所以看起来矮了。”大胖哭笑不得:“真犀利啊,针针见血!”

文化气息浓厚的南普陀、浪漫清雅的鼓浪屿,安静美丽的厦大……三天时间,美好得不可思议。我和大胖款款而行,谈生活、谈人生、谈哲学、谈经济、谈文化,那一点一滴都让我进一步确定,大胖是这个世界上最懂我的人,没有唯一!没有鲜花,没有点头,没有仪式,我们就这么不可思议地在一起了!

想起这些,大胖至今还掩不住得意:“哈哈,我就知道我如果问你‘做我女朋友好不好?’,你一定会陷入选择恐惧症而不敢答应,所以我干脆不问,以事实说话!”

此后的一切顺利地不可思议,我和大胖对于绝大多数问题几乎没有争执,也几乎不需要磨合,顺理成章的见父母,并在2013年那个鲜花烂漫的5月,在我们认识整整第七个年头,终于拿到了属于我们俩的红本本。面对别人“你俩为啥这么快就结婚了?”的疑问,大胖总是说:“以我们的认识时间之长,以我们的了解程度之深,以我们的感情之真,恋爱的目的,无非如此吧。”

(四)谢谢你,一路相随

结婚以后,大胖辞了深圳挺不错的工作,来到我所在的城市发展。此后,我们俩的单位相距不到20分钟,大胖彻底告别了朝七晚十的生活,每天六点多下班就回家吃我做的晚饭,每天中午,大胖还回家午休。可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觉得彼此有说不完的话,中午和晚上迟迟舍不得睡。大胖自己常常感慨:“怎么我们俩就有这么多话说呢?”

而结婚以后的日子,也终于让我相信,原来普通的柴米油盐的生活,也可以如此闪亮。

大胖先生虽然比我小,但乍一看,别人都会以为他比我大,盖因他少年老成,颇有长者之风。可是在我面前,大胖俨然成了一个孩子:我因为玩手机不理他的时候会哼哼唧唧的小声生气,要哄半天才好;洗碗不小心划破了一点点小皮肤,会特别夸张地说“痛痛”,并以此为借口不拖地;躺在床上闭着眼睛懒洋洋一遍遍叫“我要喝牛奶”,煮好的牛奶送到嘴边,一不小心又把嘴烫出了大泡;睡前撒娇说“困困”………

但在我难过的时候,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大胖总会抱着我,帮我擦干眼泪,为我出谋划策,而这一刻,又感觉他像一个可以依赖的朋友和兄长。

我也在慢慢学会,除了做自己之外,如何做好一个妻子:以前从来没想过茶米油盐酱醋茶,现在会每天准时下班买菜做饭,并且手艺貌似还不错;会把他所有的衣服都晒出太阳的香味,会仔细把他要穿每件西装衬衣都仔细熨过;会每天晚上在他睡着之后,准备好第二天他要穿的衣服第二天早上要喝的开水……

曾经多少人以真情或假意夸过我“温柔贤惠”,当时还觉得很可笑,觉得这是不了解我的人才可能这么说。但如今发现,最不了解我的人,其实是我自己。百炼钢也可以成绕指柔,只要遇见对的人——从这一点上说,我和大胖都很幸运。

除了生活上的琐事,更重要的,还是彼此之间的陪伴。

以往每年秋天的时候,我最怕周末下午午休,因为一不小心睡过了睡到傍晚,薄暮笼罩,天色阴沉,秋风瑟瑟,总让人想起王小波所说的“心里寂寞而凄凉”。但有大胖在,即便天色已晚,醒来也可以有人说说琐事,讨论晚上想吃什么,看什么电影,反而有了别样的温馨。

我们都爱看书,不加班也不外出散步的晚上,就待着看书,谁也不打扰谁。看到精彩处,就互相讨论一番,时不时还能有新的火花。

有天晚上,我在玩电脑,大胖在看哈耶克的传记。看到一半,他忽然讪笑着走过来说:“书里还写了一段哈耶克的八卦,说他年轻时候有个心灵伴侣,结果阴差阳错没在一起,他娶了别人,但是50岁的时候他还是离婚娶了他年轻时代的梦中情人……”

看他那闪闪烁烁的神色,我就知道他想说啥:“哈哈,你不会想说即使你娶了别人,以后也会离婚回来娶我吧?”

大胖嘿嘿笑着说:“有可能。”

“切!”

诸如此类的小细节,总会让人想起来觉得很甜蜜。有个周末,我要去体检,起得很早,决定体检完再回来睡个回笼觉。跟睡意朦胧中的大胖说的时候,眼睛都困得没睁开的他卷着被子翻了个身,嘟囔着说:“我把你这边捂捂,你回来还可以是热的。”

不过,对比婚前婚后,感受最深的,还是如下这一段:

有段时间,有篇关于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故事的文章流传很广。大胖阅后深有感慨,觉得我颇像文中描述的杨绛:“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当时我还深感惭愧,不敢与杨绛相提并论。

不过婚后再读,我觉得我确实挺像文中写的杨绛,可惜全不是之前大胖引用的那些话,反而是如下一段:

“几乎揽下生活里的一切杂事,做饭制衣,翻墙爬窗,无所不能……台灯弄坏了,‘不要紧’;墨水染了桌布,‘不要紧’;颧骨生疔了,‘不要紧’……”

——马年写的第一篇文章,送给自己和我的李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