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一個冬天沒等到的雪,回家第一天就遇上了

文圖丨宋佳音

在這個京城遲遲不肯落雪的冬日,千里之外的河南老家,大雪紛飛。

在北京一個冬天沒等到的雪,回家第一天就遇上了

我從北京輾轉2000裡,終於回到豫西南的家鄉,雪還沒有化,田野裡白茫茫一片,只有麥苗從雪中探出頭。

在北京一個冬天沒等到的雪,回家第一天就遇上了

據說昨天晚上七點多大雪落下,時間很短,但是降雪量特別大。多少年沒見過這麼大的雪了。

也許在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曾經下過這樣的雪吧。

故事從1988年的冬天開始。

……

在北京一個冬天沒等到的雪,回家第一天就遇上了

河南農村的冬天,和其他地方的農村並沒有什麼不同。

一樣的單調、無聊。

在北京一個冬天沒等到的雪,回家第一天就遇上了

那個時候沒有互聯網也沒有手機,電視節目貧乏,很多時候還會停電。

寒假一放,

大家都盼望著下雪。

在北京一個冬天沒等到的雪,回家第一天就遇上了

雪後除了可以堆雪人打雪仗,還有就是終於可以用魯迅和閏土的辦法捕鳥了。

竹匾沒有,就用笸籮代替;秕穀難尋,就換上了麥粒。

可惜我們做足全套後,卻很少有鳥雀上當。

也許雪不夠厚,村子裡有其他地方可以覓食;

也許是鳥雀們在教室外聽過我們讀書,學了個乖。

在北京一個冬天沒等到的雪,回家第一天就遇上了

下雪的日子,最讓人期待還是圍爐夜話。

寒冬臘月,正是農閒的時節。

雪後寒冷,漫漫長夜裡,閒著的農人們往往喜歡把火爐燒旺,圍在一起侃大山。

跟大人一起來的孩子們,掏出隨身帶著的花生和玉米粒,放在爐火旁烤著當零食吃。


在北京一個冬天沒等到的雪,回家第一天就遇上了


有讀過幾本志怪小說的大人們,看到小孩子多,就開始講起鬼故事。

那時經常停電,尤其是大雪之後。

於是昏暗的房屋裡,只有火爐忽明忽暗的火焰是唯一的光源,窗外寒風呼嘯大雪紛飛,屋內晦明變化,講鬼故事的聲音飄忽不定。

聽故事的我們既恐怖刺激,想早點回家鑽被窩,又戀戀不捨,怕錯過任何一段精彩。

聽到驚險處,忽聽“嘭”的一聲,滿屋俱寂,原來是正烤著的玉米粒爆開了。

在北京一個冬天沒等到的雪,回家第一天就遇上了

雪夜雖然刺激,但雪天出行著實不易。記得六七歲的時候,有一年因為下雪,在親戚家做客的我甚至來不及回家過年,在別人家過了春節。

在北京一個冬天沒等到的雪,回家第一天就遇上了

還有一年,大年初二走親戚,正趕上下雪。去的時候家長帶著我騎自行車一路踏雪還很順利,但回來的時候趕上雪化了,鄉間的土路上變得溼漉漉黏糊糊,自行車輪上全是泥,被塞死了,走一步要停三停,也不知道是自行車騎人,還是人騎自行車。

那時候除了羨慕城市裡有柏油路,根本沒想過自己家門口也有不怕雨雪泥濘的公路。


在北京一個冬天沒等到的雪,回家第一天就遇上了

如今,村裡的村村通公路修好了,不少家庭也購買了小轎車。雪天裡出行,終於不再是件痛苦的事情。瑞雪兆豐年,今年的雪不妨再大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