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苏联KV-2坦克和德国“灰熊”突击炮究竟哪一个更强大?

W先生191639348


苏联KV-2坦克和德国“灰熊”突击炮各有其优缺点

苏联KV-2重型坦克是在KV-1重型坦克的基础上加装152毫米榴弹炮而成,1940年研制成功,在苏德战争初期,KV-2重型坦克因为装甲厚重,火力强大而出名。特别是杜比萨河阻击战中,苏军一辆KV-2坦克占据桥头,将德军第6装甲师阻击前后长达三天。德军的坦克和火炮虽然命中KV-2坦克多次,但是大多数炮弹根本无法对其构成威胁,甚至88毫米高射炮的炮弹也不能保证将其摧毁。实际上苏军的大多数KV-2坦克是因为机械故障损失,而并非战斗损失。苏军面对的另一个问题是由于战争爆发突然,所以很多KV-2坦克的炮弹不足,因此只能依靠厚重的装甲顶着德军的炮火冲上去碾压对方,影响了KV-2坦克的发挥。

德国“灰熊”突击炮出现的要晚一些,1942年“灰熊”突击炮才研制成功,“灰熊”突击炮使用的是四号坦克的底盘,装备一门1943年型12倍口径150毫米榴弹炮,威力巨大,足以摧毁当时任何一款苏军坦克,在库尔斯克战役有出色表现。“灰熊”突击炮缺点是150毫米榴弹炮过于沉重,导致行走装置有些超负荷,全车的重心也有点失衡。

两者相比,防护方面,苏联KV-2坦克和德国“灰熊”突击炮的装甲厚度相当,都非常难以被摧毁,不过“灰熊”突击炮的高度只有2.52米,而KV-2坦克则高达3.3米,“灰熊”突击炮的正面投影更小一些。

在火力上,两者火炮口径接近,火力也都非常强大,相比下KV-2的火炮炮身更长些。另外早期的“灰熊”突击炮缺乏机枪,在面多步兵时火力有所不足,后来才增设了两挺机枪。而KV-2坦克装备有三挺机枪,杜比萨河阻击战中,德军步兵多次试图偷袭KV-2坦克,都被机枪打退,从这点来说,KV-2坦克的设计更为成功。另外KV-2毕竟是坦克,炮塔可旋转,而“灰熊”则是突击炮,主要用于支援作战,所以采用了固定式战斗室,射界受到一定影响。

在机动性上,两者越野速度也差不多。另外苏联KV-2坦克和德国“灰熊”突击炮都比较重,导致机械的可靠性上都有些问题,相比下“灰熊”突击炮的可靠性要好些,但是KV-2坦克参战时苏军未做好战争准备,配件等都准备不足,这也导致了KV-2坦克初期的故障率会偏高,如果准备充足的话会好一些。

总体来说,两者都是各有优缺点,而且两者的设计目的也不一样,应该说都是满足了当时设计时的需要,所以很难比较谁更强,只能说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杜比萨河阻击战中的KV2坦克,也堪称一个神话战绩了


不沉的经远


KV-2在很多军迷心中就是精神信仰,在二战中有着神乎其神的传奇经历,而“灰熊”突击炮是德军在领教KV-2的厉害后赶制的仿制品,形似而神不似。

KV-2是在KV-1之上进行的改良,为了弥补KV-1在装甲厚度和炮塔威力不足,KV-2在KV-1的原有基础之上为其更换了152mm的MT-1炮塔,在1942年版的KV-2改成了MT-2炮塔,装甲厚度最高是曾经达到120mm。在量产的过程中加装了DT机枪,使其能应付反坦克步兵的攻击。KV-2在研发的过程中把防御性做为首位,是以德国PAK38式50毫米长身管反坦克炮为假想敌。




德军第6装甲师在立陶宛多比萨河与kv-2遭遇,德军先后动用了75毫米炮的DW2突破坦克,3号坦克,4号坦克都无法击穿KV-2的装甲。直到北侧的苏军战败,德军第6装甲师才能腾出手派出一个35(t)坦克排进行增援。35(t)坦克排在动用了88毫米高炮进行火力打击,6枚88毫米炮弹只有2枚击穿了KV-2的装甲,另外50毫米炮弹只留下很浅的坑,而37毫米炮弹对其一点伤害都没有。KV-2最终被88毫米炮弹瘫痪,动弹不得,德军趁机撬开炮塔舱盖用手榴弹炸死了里面的坦克兵。一辆kv-2阻挡了一个德国装甲师6天的神迹成为二战史上的奇迹。

“灰熊”突击炮的设计理念是作为接到巷战步兵的火力支援出发,而不是用来坦克的对轰。在对付军事防御工事和步兵掩护体有显著成效,但是对付坦克就相当吃力了。“灰熊”突击炮的型号很多,在前期的型号中缺陷很大。

“灰熊”同样采用150毫米的榴弹炮,但是对于IV式坦克地盘来说明显超过负荷;初期的型号在实战过程中,由于单炮管的突击炮缺少车体机枪不能应付不同方向的反坦克兵攻击,很容易就成为盘中餐,而KV-2在遭遇到德军步兵的偷袭时,就因为其机枪火力猛烈而作罢。“灰熊”的型号一直在弥补车体的防御性而努力,直到1945年3月才完善其功能,然而此时纳粹德国已经快接近凉凉了,和苏联KV-2坦克的战略作用相比就逊色很多。

KV-2如果作为阵地防守方,“灰熊”的防御性问题就暴露无遗,如果不能将KV-2一击毙命,很容易就被KV-2后发制人,在同样口径的榴弹炮火力下,“灰熊”不占优势。

而如果攻守交换,由KV-2进行攻击,KV-2·的机械故障率的毛病就显露无遗了。KV-2在炮塔转动和底盘上存在明显的缺陷。KV-2在地势不平坦时,开炮可能会把底盘震得底朝天,而炮塔在遭遇密集火力重击后会瘫痪无法转动,炮弹最大携带量只有36发,也不适合进攻。


在苏军第41坦克师损失的22辆KV-2坦克,只有5辆是被敌人击毁,而其余17辆是因为燃料耗尽或者故障被苏军丢弃。因此很多时候KV-2只是用来充当火炮的碾压机而不携带炮弹,获取机动性和减少开炮时的意外。高手过招有时不是看谁的操作更厉害,而是看谁犯错的几率更少。从这点来说,KV-2只适合做安静的美男子,“灰熊”可以以逸待劳,等待捡漏的机会。

KV-2的能力值一直很稳定,在各个型号中,只是进行炮塔的微调,而“灰熊”从初型产品开始就不是个成熟的作品。KV-2的性能在“灰熊”的前期型号占有优势,而“灰熊”一直在进行“魔改”。


梓蕤


KV-2重型突破坦克是在KV-1重型底盘基础上研制的重型火力支援战车,灰熊(Sturmpanzer 43/Sdkfz 166 Brummbar),突击炮是在IV号中型坦克底盘基础上研制的突击炮,两者都装备6英寸(15cm)级别口径的主炮,所以比较一下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首先看主炮,灰熊装备的是在11倍径的sIG33型15cm重型步兵炮基础上改进的StuH43型12倍径主炮,配备高爆弹,烟雾弹,破甲弹和混凝土破坏弹(半穿甲弹),sIG33发射38千克重高爆弹时初速240m/s,StuH43如果确实增加了实际倍径的话,初速当在260m/s左右,而KV-2配备21.3倍径的M10T坦克炮,该炮直接使用M1938(M10)榴弹炮身管,使用一号装药发射40千克混凝土破坏弹时初速可达457m/s,使用全装药的话初速会更大,可能在500m/s上下,所以从火力上看,KV-2的火炮炮口动能大的多(差不多接近4倍),所以同等距离上半穿甲弹侵彻力也要强得多,但是灰熊的高爆弹装药多一些(8.3千克对5.5-6.8千克),爆炸力也强一些。另外,StuH43和M10都配备有破甲弹作为反装甲主力弹种,所以从火力上说,KV-2要比灰熊强一些,尤其是在双方最主要的任务——破坏坚固工事方面,KV-2要要强于灰熊。



再看防护,灰熊正面装甲100毫米,战斗室带小倾角,KV-2正面110毫米,炮塔带小倾角或不带倾角,正面防护上说两者半斤八两,但是侧后防护上,KV-2有大约60-75毫米厚度,而灰熊则薄弱的多,后部防护只有大约10毫米,所以防护方面,KV-2有一定优势,更适合冲锋陷阵,而灰熊则更适合提供直瞄火力支援。



当然,从机动能力上看,28吨的灰熊虽然也显得笨重,但是比起52吨的KV-2还是要轻盈一些,虽然两者功重比相差不大,但是灰熊最大公路速度能跑到40km/h,最大公路行程可达210km,而KV-2最大公路速度只有28km/h,最大行程只有140km,所以从机动能力上,灰熊略胜一筹。



综合而言,不考虑可靠性和维护性因素,单从作战能力来说KV-2强于灰熊,毕竟来说,KV-2接近两倍的重量也不能全浪费了吧……


DDG的老船坞


这个没有什么可比性,正如标题上很明白的写出了“突击炮”和“坦克”的区分,这二者的战术功能是不一样的,都有各自不同的职责定位,真对比起来与“骑兵炮兵单挑哪个更强”这种问题是一个道理。

“突击炮”是不同于“坦克”的单位,他们如果按照现代的定义来看,属于比较初级的“步兵战车”地位,是一种部署于前线步兵的直射炮兵单位,与“坦克”这种装甲兵序列是两码事。

“灰熊”就是典型的突击炮,它的正式名称是“SturmpanzerIV ”,或者“4号突击坦克”,被德军定义为“重型步兵支援车辆”,主要责任是“辅助步兵摧毁敌方坚固工事和建筑单位,并在必要时为前线提供支援火力。”有时候它们还会被开上街充当巷战单位,拆屋拆墙攻击火力点。

基于4号坦克底盘的“灰熊”是德军的一种技术发展车型,其原型来自于3号坦克底盘改造的StuG33,而且许多被利用的4号底盘就是回收车和翻修车体,打一开始就是种侧重前线支援炮击的炮车。早期型号的“灰熊”曾经在东线与苏军的T34遭遇,被击毁了20辆,取得的战果不详。

随后的中期型号和晚期型号的“灰熊”主要进行的改进都是防御上的,包括增加了裙板、降低了车高、添加反磁性手雷的贴层、使用更好的4号H和J型底盘等等,有些突击坦克还被作为4号坦克部队的指挥车使用。不过大部分的“灰熊”装备的都是突击炮部队,比如216、217、218、219突击炮营。

我们看待“灰熊”突击坦克的时候,不妨参考另外两个东西——4号突击炮和4号坦克歼击车。

这两种武器与“灰熊”这种“4号突击坦克”其实可以看做是同种产品;德军为了弥补前线三号突击炮的缺口,采用大量的4号坦克代替3号坦克底盘,生产出许多4号突击炮。而经过整体调整设计,装备75mm PaK 39 L/48的则形成了4号坦克歼击车。“灰熊”无非是另一种装备150mm StuH 43 L/12榴弹炮的衍生品而已,它的炮不具备坦克歼击能力(硬拿口径欺负人也可以),主要是辅助步兵做榴弹炮用。

而KV2则是一种曾经令德军十分无奈的变态坦克,装甲厚重,车体高大,口径正义,除了可靠性实在太垃圾以外,几乎没什么大毛病。做防御战用途时,KV系列坦克最常上演的就是“一夫当关”的戏码,让无数德军头痛欲裂。而进攻战时,苏军坦克手面对修不好的KV也是头痛欲裂,许多KV在机动过程中干脆就给扔掉了。

可以说“灰熊”的150mm榴弹炮根本拿KV2没辙,为什么呢?曾经德军第6装甲师与苏联第2坦克师在战争初期怼过一次。第41装甲军军长莱因哈特中将回忆:苏军的KV坦克能面对150mm榴弹炮的100米直击,只停了一会儿便继续作战。我军的38T和4号坦克根本拿这些怪物没辙,被像骨牌一样击倒。

这一战KV坦克摧毁了40辆德军坦克,以及40多门火炮,实际上许多KV坦克连炮弹都没装,他们接到的命令只有一个——用履带去碾了德国人!

后面的比萨河桥头堡之战更是载入史册,一辆KV2单车当关,阻截德军第6装甲师整整48小时不得寸进。德军动用了坦克、反坦克炮、工兵爆破等各种招数,最后不得已拖来88mm炮轰击,好不容易才干掉了这辆KV2,自己也是损兵折将。

毫无疑问“灰熊”遇到KV2不会有好果子吃,倾向对步兵而非反装甲的4号突击坦克很难真正威胁到KV2,倒不如派辆黑豹或者虎式更容易敲掉它。相反KV2的M-10 Model 1938/1940炮却能把“灰熊”炸上天。后者唯一的优势是机动能力,大部分KV2都不是死于战损,而是机械故障趴窝或者陷入地形卡死,油料耗尽被抛弃的也不少。

在作用上,苏军的KV坦克无疑与德军后期那些变态的钢铁巨兽起到了差不多的作用,他们在战争最难熬的关头延缓了敌军的突击速度,居功至伟。但一旦进入机动作战,便只能是被抛弃的结局。“灰熊”却不一样,它的功能性上比较完善,可攻可守,甚至能伴随4号坦克一同行动,更加适合部队的装备和使用。


所以,灰熊和KV2哪个更“强大”,以老王之见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它们一个是“突击炮”,是步兵武器,一个是“坦克”,是装甲兵的武器,比较起来毕竟是很奇怪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