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一个县有多少官员?如何管理全县几十万百姓?

-二小姐-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先说,古代一个县不可能有几十万人,古代人口宋朝之前还没破过亿,清亡时也就四亿,现在咱们14亿人口,两千多个县,过百万的县也只有一百多,平均才五十万人,所以别想古代有几十万人的县城,也有唐朝时长安县,万年县下辖人口都是几十万,不过那是特例。


古代一个县有几万人那就是大县了,一万人以下的县也不在少数。秦朝万人以上的县的长官叫县令,万人以下的才叫县长,别看令长一字之别,县令就是铜印黑绶,县长就是铜印黄绶。县令一年一千石,县长一年六百石。

至于说一个县有多少官员,这其实很简单,虽然说从秦朝开始,历朝历代的官制都在发生变化,但是从县开始往下其实都差不多。


一县之长秦汉时期有区别,万人以上叫县令,万人以下叫县长。以后统一叫县令,后来又叫知县,其实是一个意思。别看是小小一县令,在这个县,县令和皇上没什么区别,一县刑名,钱谷全归县令管。可以说是掌管一县百姓的生杀大权,古代说父母官,那专令,纪晓岚曾说过:“州县亲民之官,权之所在,不限大小。百姓视之,仅下天子一等耳”

县令下面有县丞,县丞主要是辅佐县令,主管一县文书档案、仓库、粮马、征税等事物,也是朝廷命官,不过自唐朝以后,县丞的作用就不大了,一般就是个摆设,或者是用来安置朝廷被贬的官员。南宋干脆不设县丞。


县尉掌管一县治安捕盗,也是县令的佐官,但是明朝废除。

还有主簿掌文书,教谕掌一县之教学。

以上都还算是入得了品级的官员,再往下就是一些处理杂事的“佐杂”,书吏,管仓库的,捕头捕快,在地方巡视的,查户口,负责催缴税收的等等。这些人一般都是县令直接任命当地人当。


守仁读仁


我们以比较成熟的明清县制为列来说明古代大概是怎么管理一个县的。至于其他时期,管理的方式其实大同小异,只是编制会有差别。

编制内官员:

一个县内的编制内官员其实很少,只有三个,大家不要惊讶,毕竟所谓官,最低就是9品。而一个县的主官是县令是七品、两个佐贰官,管理粮马、巡捕的县丞、和主簿。其中县丞正八品、主簿正九品。

好啦,这就是编制内的官员,大多时候只有三个,但是如果是人口大县、有时候回设县丞2-3名、主簿1名、或者县丞1名、主簿2名这种情况。

那么有人问,只有这三个人怎么管理一个县,那当然还有其他人。只是其他的人属于未入流。不是官,是吏或者杂事。

首领官和杂职

其中首领官有典史、主要负责本县的文书往来及收掌,类似今天的办公室主任。有些编户不到二十里的小县,不设佐贰官,典吏就了实际上的佐贰官。

另外一个就是管教育的教谕和训导,二者也属于吏员。这两个职务虽然权限不高,但是因为管理一个县的教育,包括了管理有功名的秀才,所以这两个职位很清高,地位颇受尊敬。

至于杂职,那就包括了负责治安稽查的巡检、负责交通驿的驿丞、负责收税的税课局大使、负责官仓的仓大使、负责织染的织染局大使、负责批验的批验所大使、负责冶铁的冶铁所大使、还有闸官、坝官等。

另外还有一些事不给俸禄的杂职,比如医学训科、僧会、道会什么的、这些人有官籍,靠自己的专长谋生,主要用来管理县中某一方面的人员。

吏员

吏员是一个县里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具体操办事物的人员,他们都是在吏部注册过,国家给与俸禄的,大概有点类似今天的事业编制。这些吏员在任期满了以后,有参加吏部考试的机会,合格就能给与出身,特别优秀的甚至任命为官,只是这个比例实在太低了。

一个县的吏员有十余名、小县可能只有几个,但大县也多达30余人。虽然朝廷严格规定了吏员配给人数,但实际上,衙门吏员往往都超额,有的甚至达到了十余倍之多。

杂役

杂役是一个县人数最多的办理杂事的人员,这就是真的临时工了。衙门杂役众多,但其实并不是一种职务,而是一种劳役,(简直连临时工都不如啊。)一般县人数大约有二三百人,而大县往往上千人乃至数千人。而杂役所需的钱粮开支由地方财政负责。

而杂役具体有一下几种:

1、衙役

就是电视剧里公堂上站立两边听差的衙役,看起来十分威风,有点现代警察的感觉,但实际上他们的地位真的比警察差太远了,甚至连辅警都不如。衙役分为皂、快、壮三班,待遇最好的是快班,也即是所谓的“捕快”一般就是负责缉捕,人数较多。皂隶是看大门的,人数比较少。而壮班主要是负责治安和防卫的民壮。

2、库子、仓老(仓夫)

这个就很好理解,主要负责看守县仓库的杂役,一般有三五人。

3、门子

门子主要是负责看守公署、学校、坛庙的等门户的,也是看门的。

4、禁子

看监狱的.....

5、厨子、膳夫、驿厨

这个也不用解释了吧,就是做饭的。

接下来还有斋夫、馆夫、扫殿夫,负责清扫的;鼓夫、钟夫、钟鼓夫是报时的;马夫、驴夫、牛夫是负责交通工具的;水夫、纤夫、递运夫、车夫、轿夫、吹手是负责运输事物的和官员出行的力役。

6 铺兵、弓兵、防夫、火夫、义勇、枪手、民兵

这些全部隶属巡检司,负责本县治安军事和羁押看守罪行比较轻的犯人。这是地方主官可以调动的基本兵力。


这大概就是明清一个县衙的公职人员,大致算下来其实往往也有上千人,不少了。而且这些人其实主要管县城,至于乡下,中国古代有句话叫“皇权不下乡”。乡间其实是靠宗族大户自治的,主要实行的里甲制度。而一个地方的里长往往由乡间大地主指派,而里长最大的责任就是负责收税!


以上个人浅见、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点个赞、关注也是极好的!


青年折缘


由于县作为中国的行政区域始于秦朝的郡县制,而从秦朝到满清已历两千余年,一县的官员自然也就多有变化,所以如果要按每个时期去说的话,恐怕都能写一篇论文啦。所以我这里就以满清的县来做例子,简单的介绍下一县大概有多少官员,他们又是如何管理一县的。



首先既然题主想问的是官员,那在清朝只有从九品以上的才能算是官,其他未入流的肯定就不算是官员啦,而是吏。满清的一县官制基本沿用了明朝的官制,一县最高的行政长官为正七品的知县,掌一县的所有行政事务,包括断案、征税、监考县试、监督和考核治下官员和发布朝廷政令等,可以说只要在这个县里发生的事情或者是这个县的事情全部都有县令管。再这之后就是在光绪三十二年所成立的正七品的县视学一职,它主要的职责就是在本县办理及发展教育,并定时巡察各乡村市镇的学堂,如发现问题可上报知县给予处理,或直接要求其整改。



后就是正八品的教谕,他主管一县的文庙祭祀,及本县生员的教育和一切有关本县教育的事务,并管理“县儒学”机构。之后就是同为正八品的县丞,他是县令的副手,作为负责县令的存在,平时县令若在则县丞几乎无权利,但是如果碰上县令公干亦或者县令未到任,则一般有县丞来暂时署理县令之职,并暂行县令之权。但是一般情况下清朝不太设县丞一职,在当时清朝1300余个县只有345个县丞。



再这之后就是从八品的训导,他是教谕的副手,是县儒学的辅助教职,负责教导本县的生员。接下来就是正九品的主簿,他也算是县令的副手,主管户籍、缉捕、文书办理事务。之后就是同为正九品的庄头,他就是等同于现在的村长,负责一村的普通事务,并协助知县管理好本村的治安。再就是从九品的吏目,他负责协助知县断案等其他刑狱事务,并负责管理文书。最后就是从九品的巡检,他主要负责训练甲兵,巡逻州邑等事,在清朝凡镇市、关隘要害处都会设巡检,并归县令节制。



而再这之后皆是不入流的吏,而非官。包括主管一县的缉捕、稽查狱囚、治安等事务的典吏、主管一县阴阳学的训术、主管一县医学的训科、主管一县驿站的驿丞和主管一县道教的道会,及掌征收商贾、侩屠、杂市捐税及买卖田宅税契的税课局大使。但是这些吏虽无品,但却也是一县不可或缺的职务,而县令也就是靠着这些官员才能有效的管理着自己的一县之地。



至于怎么管理全县几十万的百姓(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古代除了大县有几十万的百姓,一些小县的人口多则也就是数万,少则也只有数千人而已)。我只能说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复杂,县令只是负责整个县的大方向,及决定一些重要的事情,之后就是教谕负责全县的教育,典吏负责全县的治安,巡检负责全县各镇的巡逻,税课局大使负责全县的收税,及庄头就负责县以下村的事务。总之就是一句话下到村,上到县都有专门的官员来负责某项事务,完全不用担心管理不过来。别忘记这些所列举的只是官吏,在他们下面还有各种各样的衙役和临时工,完全就不用怕没人管。


澳古说历史



古代县政府的官员,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少的可怜,连县长算在内,也就是三、五个,可以管理全县几十万人民。

一、主官一个,县令,或称县长、知县,为一县最高军政长官,“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工农商学兵,东西南北中,唯此唯大!

古代,县为国家最低一级行政区划,县衙为最低一级政府,县令代表国家直接与民众接触交往,故俗称县令为“父母官”。

乡镇以下不设政府,乡镇委托乡绅耆老管理,村长、保正,甲长、里正、亭长等,一律由民间人士担任,如晁天王晁盖保正,汉高祖皇帝刘邦亭长,都是木有工资,木有皇粮吃的哟!

二、附官,三、五个。

县丞,相当于副县长;

主薄,相当于秘书长;

县尉,相当于武装部长兼公安局长;

教谕,相当于教育局长。

上列主官、附官都是吃皇粮、有编制,有官阶品级的官员。

三、县衙门其他工作人员,有吏员,不是官员啦,无官阶品级,俗称“未入流”,如宋江押司;缉盗捕匪的公安局刑警队长武松都头;监察刑狱的典史等。

以及站堂跟班的李千、宋万衙役,地方土兵,仵作法医,侦缉队员,骄夫、门房、厨娘、丫鬟一应服务人员等。

上列县政府工作人员,有不少都是县长自掏腰包的雇员。



z山海


古代一个县一般没有几十万人,这个数字的县那是超级大县了,十万人左右就算不错的县了。就是当代,只有中部人口密集地区的县才有百万人口。

不过就算人口只有几万人的县,靠那几个官也管不过来。真正算得上官的,不同时代不一样,一般包括县令、县学等,但任何时代最多也不超过十个人左右,普遍只有几个人算“官”。

这几个人负责一个县所有事务,包括财税、教育、治安、司法、公共工程等,显然不可能忙过来。所以任何县的统治要想顺利进行,这几个官需要帮手。

帮手有两种,一种是官私人招募的幕僚,俗称师爷。这些师爷熟悉政务,提供很大一部分行政管理职能,用当代话来说,这叫秘书,位卑权重,有些分的细的还有刑名师爷、钱粮师爷,专业方向是司法和财税的。

另一种是地方上的吏,这些人不属于“官”阶层,用当代话来说,没有编制。但这些人往往多代为吏,地方上的事情他们比上头派来的官要清楚得多,和当地的头面人物关系熟,他们是流官和地方社会的润滑剂。水浒里面的宋江就是个吏,所以和晁盖这些地方大佬很熟。

从各自立场来划分的话,小吏代表的是地方利益,他们多数做事会从地方利益为出发点,毕竟要世代生活在这里。官和师爷代表朝廷,他们做事出发点是上级满意,然后自己能升官,地方上利益优先级在后。这一点古今相同。

所谓皇权不下乡,只是晚清统治比较衰落后的社会状态。不少人误以为一直都这样,但起码秦汉就不是。由于官僚系统成本实在太高,所以有些朝代尽量控制官僚规模,但很少有到皇权不下乡的地步。


白完家


古代一个县衙的官员比较少,一个主管掌管的事务特别多,主要有知县、县丞、主簿等几个官员。至于如何管理全县,那就基本靠地头蛇、乡绅们的配合了。

知县是一个县的最高长官,县里大部分的事情都归知县官,品级为七品,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七品芝麻官。

而县丞是知县的副手,在一个县里的级别排第二,一般是分管收税,仓库等工作,品级为八品。除此之外还有一名九品的主簿,分管文书、户籍等工作。一个县衙里能称为官员的只有这三位,其他的就是些衙役等,没有品级。

但是要说管理全县百姓,仅靠县衙的官员是不够的。在古代朝廷对于对方的掌控只能达到县级,朝廷任命的官员最低也只有县官。古代有一句话叫做“政权不下乡”,意思就是朝廷只能管理到县一级,再往下朝廷就没办法了。

到了乡一级,甚至村一级,那就只能靠地头蛇,比如乡绅,村长等管理。收税、征徭役等工作,也都是由他们来执行的。


漂浮菌


估计没几个人,除守城的,守牢狱,捕人的,估计也就三~五人吧。

时代不同了,现在人民不太行,难管,所以政府多几十倍几百几千倍,正常,也是执政,革命的需要。


st东海龙


古代官民比例低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