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修建的汉中防线牢不可破,为什么姜维仅一个月就丢失汉中?

ycoolone


魏延在汉中的时间曾共大约有十五年。而实际由他独自镇守则是八年。



公元219年,刘备夺取汉中后,留下魏延镇守。八年后,227年诸葛亮率师北伐,汉中的实际防务的总指挥权就转移到了诸葛亮手中。

公元234年,魏延死亡。


刘备将魏延留守汉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当时刘备手下的人才还算是很充足,如果仅论军事水平,能够承担重任的也不乏其他将领。尤其是张飞,当时更受众人的期待。

但做为主君的刘备必须从大战略上进行全方位考虑。 《三国志·张飞传》中记载:

刘备考虑到张飞这个人,对身居高位有才能的人很敬重,但对他的部下却非常苛刻,经常刑罚过重,鞭挞士卒,却又不能加以防备,还留在身边。如果打进攻战,这种方式可以维持,但要是做为一方重镇的防御主将,张飞这样就太危险了。

而魏延的性格,与张飞恰恰相反。

魏延对他的部下很体恤,又能勇敢作战,他自尊心很强,追求功业。从性格角度上分析,他非常适合做独当一面的防御型主将,而且魏延的军事才能也具备条件。

那么魏延采取的防御策略是怎样的呢?


当敌方进攻力量强大时,就坚守不出。如果敌方力量较弱,就主动出击,打一场歼灭战。 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策略。

有魏延的镇守汉中,张飞等一部分将领就解放出精力来了,可以做为机动增援。

魏延镇守汉中的具体战略布署是重点布防外沿防御阵地,利用优势地形节节抗击,着重于僵持与消耗敌方实力。

这个办法很对。 因为当时蜀国的情况很不错,兵力充足,后方的支持力量也持久坚强。选择这样的防御方式一点问题都没有。

后来,当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魏延争权,失势被杀。

魏延死后,蜀将吴懿、王平、胡济等人先后镇守汉中,他们采取的防御策略仍然是魏延的老办法。 在王平镇守汉中期间,魏国的曹爽曾经率十万兵马来攻,但在王平的严防死守之下,曹爽无功而返。

王平身经百战,又对军事地理一向了如指掌,而曹爽的军事水平很差,王平取得胜利也理所当然。

蜀汉后期,曹魏发动全面灭蜀之战,姜维放弃了这种防御战略方式,“敛兵聚谷”汉中沦陷。

姜维的战略是错误的吗? 也不是,是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巨大。

说实在的,由于蜀汉后期朝中表面平静,但内部争权暗斗,姜维实际上从来就没有得到蜀汉朝廷的真正支持,而总是被掣肘。

以往曹魏的进攻,是以汉中为目标,一个主攻方向,兵力也不敷分配,魏延以往的战略对策是完全可以应付的。 而诸葛亮北伐期间,在汉中修筑了两座城池汉城和乐陵,互为犄角,相互增援,且能对前沿外围防御阵地提供有力支持。在这样的支持下,就能够利用外沿防御将魏军挡在外线。

但姜维面对的形势与以往大不相同。这次曹魏是以灭蜀为主要战略目标,兵分多路,各有指挥水平很高的主将。而姜维的兵力不足,捉襟见肘,又缺少独当一面的重将,再要采取以往的方式,必然会被敌人各个击破。

连年北伐,胜胜败败,除了兵力损失很大,能征惯战的将领也逐步凋零。姜维自己都受到猜忌和打压,他手头能拿打出来的牌实在太少了。如果依旧像之前那样,将兵力分散到各个据点,防御作用非常有限,而且容易出现疏漏。而将他们改为灵活的机动部队,配合汉城、乐城灭敌,反而更加稳妥。 取消这些外围据点,坚守汉、乐二城,就能够集中一部分兵力,诱敌深入,拉长敌方的后勤补给线,坚壁清野,针对敌方补给线暴露出来的破绽,进行打击。 甚至可以出动奇兵,封锁其退路,组织歼灭。



这个战略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最终失败了。责任却不在姜维。

钟会率十三万大军进入汉中,乐汉二城都成功守住,钟会只能留下一部分兵力监视围困,率主力绕过,攻打阳安关。

但阳安关出了叛徒――蒋舒。这个家伙出卖了国家,导致主将傅佥壮烈战死,阳安关失守。 姜维的战略计划被完全打乱,汉中沦陷。

再严密高超的战略,也挡不住叛变和出卖。姜维的失败,即非战之罪,也非计谋之拙劣。

魏延坚守汉中之时,曾说过一句话:

敌方偏将率十万军前来,魏延要“吞之”,怎么“吞之”? 仅仅靠着外线防御,能“吞之”吗?

当然不行,魏延也依然会采取诱敌深入,掐断后路,关门打狗的战术。

魏延和姜维都是蜀汉优秀的将领,都胆大心细,善于把握时机,险中取胜,都能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而选择不同的战略战术。所以不能片面地以结果而论高低。



危急关头,姜维面对魏国大军的重重阻拦,依然能率兵巧渡阴平,回到剑阁。把钟会摁得寸步难进。

甚至刘禅降魏后,姜维还能筹划翻盘,差点就得手了。计划虽未能实现,但却一箭双雕,干掉了两个强敌――钟会和邓艾。能为国家尽忠竭智到最后一息,姜维的智计、胆气、谋略和忠诚,比魏延毫不逊色。


馋嘴肥猫铲史官


从汉中之战结束到魏延死去,名义上,魏延在汉中总共十五年,但实际上他自己镇守汉中只有八年。因为从公元227年之后,汉中作为北伐的前进基地,始终是由诸葛亮自己控制的,魏延只是执行而已。

那么,为什么汉中之战到诸葛亮出兵北伐这八年里,魏延也能过独立完成镇守汉中的任务呢?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汉中之战结束后,曹操的重点就转移到南边去了,在关中地区是采取防御态势,蜀汉也并未把这里当成主攻方向。

汉中之战结束后,蜀汉和曹魏保持接触的边境,除了汉中,还有荆州。而这时候关羽正在北伐,所以荆州就成了主战场。刘备让魏延镇守汉中,刘封去镇守上庸,这都是防御态势,并没有将这里当做主要的进攻方向。刘备的意图仍然是从荆州方向寻求突破。

关羽在荆州覆败之后,曹丕和刘备的焦点也仍然在荆州方向。刘备率军出川,想夺回荆州,孙权派兵西进进行防御,曹丕也率大军南下屯驻宛城,观望成败。也就是说,这时候魏蜀吴三方的焦点都在荆州,汉中仍然是西线无战事的状态,只要不主动进攻就可以了。

刘备死后,诸葛亮接掌蜀汉,仍然是修内政为主,随后是出征南中,稳定后方,为北伐做准备。而曹丕在此期间,也发动了两次对孙吴的大规模战争,第一次是在夷陵之战后,同时在荆州方向和江淮方向发动,第二次是主要在江淮方向,西线仍然无战事。

实际上,不仅西线无战事,蜀汉和曹魏、孙吴之间,在这段时间也是比较平静的,没有发生冲突。曹魏和孙吴的战争是这段时间的斗争主线,曹魏的主战场也都在南线。在西线,只有曹真主持恢复了河西走廊地区,重新打通了与西域的联系,并没有主动进攻蜀汉。

一直到公元227年诸葛亮出兵北伐之前,汉中始终是比较平静的,蜀汉不主动进攻,曹魏也没有主动进攻,各守疆界,互不侵犯,各自忙活各自的事。从蜀汉的角度看,是因为这段时间在忙其他的,从曹魏的角度看,则是因为曹魏的判断是,刘关张已死,蜀汉不足为虑,所以主要进攻孙吴。

也就是说,汉中的防御体系是刘备在汉中之战后留下的,魏延只需要萧规曹随就行,不胡乱变动,不主动进攻曹魏,汉中其实就没有多大危险,防线是不是可靠,也没有经历特别大的考验。到诸葛亮开始北伐后,就完全是诸葛亮全权负责了,而且是蜀汉进攻为主,曹魏放手为主,汉中防线同样没有经受特别严重的考验。

从刘备死后开始算起,汉中防御体系真正经受比较严重的考验,实际上就是在曹爽掌权时,与夏侯玄一起发动的对蜀汉的进攻那次。当时的蜀汉汉中战区最高负责人是王平,王平列险据守,曹爽与夏侯玄本来就没什么军事经验,也没办法突破,最后是粮尽自退,王平从后掩杀,算是以此比较成功的防守反击。也没魏延什么事。

姜维执掌蜀汉兵权,尤其是全面负责对曹魏的作战之后,一开始也没有完全控制汉中,汉中始终是独立的军区,由蜀汉朝廷直接派资历比较老的将领负责,姜维并没有能力插手。等到姜维能插手的时候,已经是蜀汉快要灭亡的时候了。

姜维调整汉中防御体系的理由是,虽然汉中的防御体系确实比较稳固,但是只是被动防御,防御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漏洞,但问题也很明显,就是因为是被动防御,没有集结比较强大的野战兵团,所以反击能力不足,敌人来去比较自由,无法给敌人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姜维对汉中的防御体系进行重新规划,改变了原来的整体防守体系,变成了重点防御,同时形成相对比较强大的野战兵团,希望能够在曹魏进攻时,对对方形成比较大的杀伤,进而提高蜀汉的反击能力,能够尾随撤退的曹魏军队直接进入关中地区,突破曹魏关中的防御体系。

当然,这只是姜维表面上冠冕堂皇的理由,确实也说得过去。但其实姜维在这个里有背后的真实原因是,经过长期的主动进攻作战,蜀汉的兵力消耗比较大,野战兵团规模下降了,战斗力也随之下降,所以需要从其它战区抽调军队,来补充野战兵团,继续随他在陇西作战。

从结果来说,虽然在曹魏发大军伐蜀的时候,关中防线被钟会突破,也并不完全是因为姜维的防御方案出了问题,而是因为汉中守将中有人投降了。之后,曹魏迅速摆脱魏军的牵制,和前来救援的蜀汉军队汇合,在剑阁一带形成对峙局面。如果不是邓艾偷渡阴平成功,钟会恐怕也得粮尽而退,姜维也有机会重新夺回汉中。


萧武


首先,从古到今没有一条所谓的防线是固若金汤的!这从近代战争中就可以看出端倪。“马其诺防线”、“斯大林防线”......号称“不会被攻破的防线”最终的下场都是被突破掉。但凡是人造的东西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漏洞。

话扯远了,咱们说说三国时期蜀汉的汉中防线,为什么在魏延把守的时候整条防线牢不可破,偏偏到了姜维,却仅仅一个月时间就丢掉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魏延采取的是层层防守守防御体系。在诸葛星陨,魏延被阵斩后,大将王平与吴懿镇守汉中,还延续着魏延时的防守策略“错守诸围”。

此时曹魏大将曹爽趁蜀中无人,想入侵蜀汉,并选择傥骆道进攻汉中。而此时汉中镇守大将乃是镇北大将军王平。王平在兴势山设防,派护军将军刘敏在山中安营,并多旗帜百余里以乱魏军。与此同时,王平亲率主力在后,以防魏军经兴势山东侧的黄金谷分兵来袭。如此布置后,魏军在兴势山的攻势受阻。时日一久加上补给线过长,魏军拉辎重的牲畜几乎全部死亡,导至最后补给耗尽。而蜀汉大将军费祎从成都率援军赶赴汉中。二军联合对魏军展开了反攻。此战影响颇深,不仅将曹魏想要统一的梦想推迟了几十年,更是让蜀汉政权延续了将近20年的时间。

姜维时期,此时的汉中都督是胡济。公元256年春,姜维北伐曹魏,与胡济约好在上邽汇合,。但没有想到胡济却没有按时率军赴约。再加上其它一些原因导至姜维在附近段谷被魏将邓艾大败,蜀军损失惨重。

也正是因为段谷之败,这才导致了姜维开始反思,几日后姜维上书后主:“汉中现在外围设置很多据点,虽能御敌,但只是坚守,不能歼灭。如果我们把敌人放到汉中平原,依靠汉城、乐城坚守,再把阳安关关住,敌人攻关不克,粮草跟不上,必然要退军,这时候我们派机动兵力,可以一举消灭敌人。”这套防御体系在历史上被称做“敛兵聚谷”,总的意思就是“诱敌深入,瓮中捉鳖”。

为什么姜维要将“错守诸围”的防御策略更换呢?这是因为此时的蜀国已经不是以前的蜀国了。换句话说,现在蜀国无论是兵力、还是粮饷都捉衬见禁。

如果现在还像以前那样防守,敌人也进攻,蜀汉白白放置重兵干看着也没有办法,白白浪费军力、财力。

与其这样,不如将外围重兵撤掉,如果魏军进攻,蜀军只须把守住汉城、乐城,顺带把阳安关把守住,姜维再趁机率主力一举歼灭魏军。

姜维的这套战略构想,是得到朝廷的认可的,于是汉中防线就从“错守诸围”变更成了“敛兵聚谷”,从“依靠外围拒敌于国门之外”到“诱敌深入瓮中捉鳖”。

如果想要施行“敛兵聚谷”的战略设想,首先得满足几个条件:汉城乐城必须顶住,不然无法给魏军一个持续的消耗;第二,阳安关必须守住,不然魏军就会趁虚入川;第三,必须要有一支足够数量的机动部队,以满足最后反攻之用。如果满足前两个条件,西川无忧,如果三条都满足,可全歼魏军!


只可惜设想都是美好的,但是历史却是无情的。在魏国大将钟会伐蜀的时候,虽然汉、乐二城在蒋斌、王含的指挥下,撑住了钟会的进攻,但是阳安关的守将傅佥和蒋舒却出了问题 ,蒋舒率蜀军投降,而守将傅佥誓死不降,最终战死沙场。

而阳安关丢失,防线就撤底崩溃了彻底崩溃了。我们想一下,如果蒋舒不投敌,坚守阳安关等待廖化援军,再加上此时汉城、乐城、黄金等据点都未失守,那钟会的下场也可能是被蜀军死死堵在汉中盆地。胜负尚未两说。

在当时,钟会被姜维死死阻挡在剑阁关前,已渐生退意了。只是没想到邓艾却趁机偷渡阴平成功,导致魏兵到达成都城下,从此蜀汉灭亡。


历史也真的有趣。即使构思再美妙,也总是被一两个人完全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假如.假如?假如蜀汉灭了曹魏,最终一终河山,那么历史还是像现在一样吗?也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无限遐想的可能罢了!


恒实说


1.魏延与姜维的个人能力肯定是有差别的。

姜维由母亲抚养长大,平生酷爱儒学大师郑玄的学说,也正因如此得到了诸葛亮的垂青,能文能武,堪称儒将。

魏延则不同,魏延因为数有战功,被刘备多次提拔,拜镇北将军,披荆斩棘才有蜀国后期第一大将的称号。

一个是通过文武渠道都能升官,一个要靠流血拼命,无疑后者的作战能力更强一些。

2.两者所处时间差异。

魏延参与了诸葛亮的六出祁山,以守待攻,诸葛亮敢于作战,说明当时的蜀国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而到了姜维时期人口大量流失,十室九空,民生凋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姜维守不住汉中,也是情有可原。




心晴de花园



慕容振北


为了伤其根本,姜维大胆采取关门打狗法,奈何识人不淑,被叛变功亏一篑


内心强大无畏天下


不是杀了魏延么?还有什么防线呀?


修山书院


是因为投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