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史上有什麼bug級的存在?

浮躁的筆尖


全國戰鬥英雄呂俊生啊,那就是真實版的“抗日神劇”。

呂俊生是邢臺人,從小家裡窮,13歲就出外討生活,當過學徒,幹過長工。到了1937年,八路軍來到太行山的時候,他就報名參了軍。

呂俊生練過武,而且個子很高,性格豪爽,作戰勇敢,很快就走上了開掛的人生。

1938年,在山東夏津和鬼子的戰鬥中,呂俊生就如天神附體一般,端起刺刀帶頭衝進了敵陣,和鬼子廝殺在了一起。這一仗中,呂俊生一連刺死了27個鬼子兵,自己也負傷三處。

1938年的鬼子兵啊,那可都是訓練有素,拼刺能力絕不是開玩笑的。就算到了百團大戰時期,跟鬼子白刃戰的時候,也是幾人配合才有把握幹翻一個鬼子。


但是呂俊生一場白刃戰就捅死了27個,簡直是奇蹟般的存在。這一仗後,他被評為一級戰鬥功臣,聲名遠揚。

在此後的戰鬥中,呂俊生總是衝鋒陷陣,勇猛殺敵。1938年底到129師的隨營學校受訓,之後任冀南軍區青年總隊通訊連連長。在接下來的戰鬥中,他一個人就是殺死殺傷日偽軍60多人,立大功2次,一等功2次。

1940年的百團大戰中,呂俊生帶領聯隊參加攻打高邑的戰鬥。在戰鬥中,敵人的碉堡不停的噴射著火舌,阻擋了進攻部隊的步伐,給隊伍造成很大的傷亡。呂俊生冒著槍林彈雨衝到了敵人的碉堡前,伸手從射擊孔中把正在射擊的機槍奪了出來……

這個場景,估計連抗日神劇都不敢演。

另外一次攻打閻家莊的戰鬥中,呂俊生帶領連隊英勇作戰,幹掉了108名敵人,自己人只有一個負輕傷。因此,呂俊生被上級命名為英雄連長,他所在的連隊也被稱為英雄連隊。

……

1950年,呂俊生出席了全國群英會,被評為全國戰鬥英雄。

榮立8次一等戰功,創造了無數次戰場傳說,真英雄,真傳奇。


七追風


1363年,陳友諒親率60萬大軍,水陸兩路再度東征,水軍擁有高大的樓船戰艦,圍困重鎮洪都(南昌)85天久攻不下。

朱元璋率兵20萬前來解圍。陳友諒見機指揮軍隊迎戰朱元璋,於是兩軍在鄱陽湖遭遇對決。

當年陳友諒的戰艦非常選進,艦高數丈,內置三層,每層均可騎馬奔走,而最下一層與上面二層隔離,如果上面戰事打得十分激烈,而底層全然不知,專業管划船,不會受到戰事影響而失去動力,而且戰艦外層包上鐵皮,十分堅固,在當時的條件下就是“航母”級別了。

而朱元璋可用的都是普通戰船,與陳友諒水軍是天壤之別不可相比。陣友諒60萬人馬,對付朱元璋20萬人馬,加上陳友諒水軍高大的樓船戰艦,其優劣之勢十分懸殊。

陳友諒軍將樓船連鎖在一起,組成一個個的制高堡壘,居高放炮,處於低處的朱元璋軍連續三天吃敗仗,這仗沒法打呀,陳友諒太強大了。

可是bug出現了,老天爺幫了朱元璋,此時老天颳起了強大的東北風,朱元璋立馬組織敢死隊,使用赤壁戰之戰術,用火攻之法,陳友諒的樓船又高又大,調頭分散很不容易,比較笨拙,只一小會兒功夫被朱元璋的敢死船隊燒燬了二十幾艘高樓鉅艦,朱元璋軍趁火勢之威發起猛攻。而陳友諒部卻是軍心大亂,毫無抵抗之力,此戰損失十分慘重。

接著朱元璋採用陸路佯攻,水路直取之計,攻克蘄州、興國,進駐漢陽,控制了江西大部。而陳友諒部經過此戰勢窮力竭,被朱元璋圍困在鄂州一帶。

陳友諒想重回武昌大本營,遂傾巢而出,親自指揮剩下的100多艘樓船戰艦,向南湖咀突圍,不料由於落潮,擱淺在九江口,陳友諒慌忙乘坐小船出艙指揮戰鬥,可是被亂飛的流矢射中了眼睛,深入顱內當即死亡,這就是bug的作用。陳部見主帥陳亡,無心戀戰,四下逃亡,大敗塗地。朱元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獲取了絕對的勝利,從此崛起……

鄱陽湖水戰,是中世紀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戰爭,是元朝末年朱元璋與陳友諒為爭奪中國南部的戰略決戰,也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一個成功戰例。此戰奠定了朱元璋統一江南的堅實基礎,也為日後建立明王朝獲得了政治上經濟上的強大實力。

“算來堪數英雄,荒階野冢誰憑弔?巍巍龜蛇,滔滔漢水,空餘夕照……”而這就是失敗者陳友諒的悲慘狀況。


老蛇正宗


有那麼一介書生,正兒八經的文化人,因為組織內部出了叛徒,把自己的老上司、老領導給出賣了,一怒之下拔劍而起、血濺五步,千里追兇,帶了50精騎於萬軍叢中取叛徒首級,更令敵人聞風喪膽、不敢追擊,最後瀟灑而來,從容而去,好個千里快哉風!


北宋年間,一場前所未有的斬首行動正在悄悄進行中。


目標:叛徒張安國


目的:捉往張安國(如不能活捉,即時斬首),為老領導報仇雪恨,在保證安全的同時儘量多殺傷金狗


軍情:我方50人VS敵軍萬餘人馬


計劃:凌晨三時,敵人防備最為鬆懈之機,50精騎發動夜襲,直入中軍大帳,於萬軍叢中活捉叛徒張安國,趁敵人還未明情況立即撤離。


計劃進行的很成功,凌晨三時,他親率50騎兵夜襲金人大營,此時叛徒張安國正與金將喝酒吃肉好不快活,他馬作的盧飛快,直闖中軍帳下,活捉了叛徒張安國,並連夜狂奔千里,將其押解到首都臨安正法。


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的事,別人也做過,但大多都是千載難遇的猛將兄,像這樣的一介書生,以區區50人的炮灰陣容,直闖萬人中軍大營,簡直稱得上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更不可思議得是,他居然成功了,這場突襲簡直堪稱古代特種作戰斬首行動的鼻祖之作,就是《紅海行動》也拍不出這樣的情境,這就是如抗日神劇一樣的存在,如果不是記載於史,我們大概不敢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


這不是BUG級別的存在,那什麼又是?


後來,這位書生追憶此事,還做詩寫道:“壯歲旌旗湧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後夜娖銀胡騄,漢箭朝飛金僕姑。“——豪情力透紙背。


李白《俠客行》曾有云: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這位書生也正如詩中所寫,如金庸老爺子筆下的那些俠客一樣,豪氣干雲,意氣風發。


這位書生不知道,這段時光成為他一生中最愜意、最縱橫的時光,臨安當局胸無大志,只求偏安於一隅,主戰的他也屢遭貶斥,在不斷貶謫中蹉跎了歲月,催老了白髮。


然而歲月催不老的是那一顆永遠熱血的心和胸中萬丈的豪情,但報國無門,他只好寄情於詩詞之中,半道出家的他居然於無聲處聽驚雷,一舉成名,被後人尊為“人中之傑,詞中之龍”。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壯志凌雲


他,就是至死仍念念不忘收復大好河山的一代人傑——辛棄疾!


朝聞歷史


我們就來說個國外的吧,瑞士刁民……不好意思,我的意思是瑞士步兵。

儘管在近現代史中,瑞士人為人所知的形象是“鐵打不動的中立國”,但是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瑞士人的支柱產業之一是僱傭兵業。瑞士山民組成的僱傭兵多是步兵,主力是組成方陣、使用長柄武器的重步兵,使用弩和早期火器的輕裝部隊則掩護其側翼,並在前方形成散兵線。

說他們是bug,是因為他們幾乎是大眾印象中“僱傭兵”形象的反例。士氣高昂,訓練有素,組織度奇高的瑞士步兵,能夠承受比同時期多數部隊更高的傷亡,卻仍然駐留於戰場上,並保有戰鬥力。高組織度給了他們作為步兵的高機動性,甚至能在維持方陣完整的情況下向敵衝鋒。面對側翼的威脅,他們還有臨時轉向的絕技,也曾經靠著這招逼退過大膽查理精心準備的重騎兵……

對,提到瑞士人,就得提一句他們的宿敵大膽查理。勃艮第公爵大膽查理這個人,時不時讓人覺得有點像個穿越者。這個人熟讀古典兵書,滿腦子騷操作,戰術佈置也是一套一套的,動不動就來個主力佔據高地、步兵抗線、騎兵繞後、射手在側翼搞火力覆蓋……儼然是一副讀了歷史穿越回去的現代人的樣子,實際上也挺合理。

然而大膽查理精心佈置的部隊,就不止一次被瑞士人正面捅穿……他的安排非常精巧,然而瑞士人並不管這些,他們冒著勃艮第射手的火力,直接用方陣步兵的徒步衝鋒沖垮了他的正面步兵線,剷平了他佔據的山頭,還順手砸了他的炮位,拿走了他的火炮。

看來在部隊水平差得太多的情況下,更加複雜的戰術並不能救你……

還有,方陣這個東西,多少要靠陣型縱深。如果戰線太長太薄,就很容易被捅穿。多數重步兵都要靠隊伍的縱深來保持陣線穩定,換句話說就是要多弄幾排,保證不被敵軍打散。

然而對於瑞士人來說,他們即興發揮起來可不講什麼縱深。在1495年的塞米納拉,面對佔據高地、伏擊自己的敵軍,瑞士人的行軍隊列直接轉頭,形成了一條非常薄的步兵線。這條步兵線只有三排,對於其他部隊來說這是個不可接受的厚度。然而瑞士人就是靠著這三排步兵,跨過了一條河,衝上了一道山坡,衝散了山上的伏擊者,還暴打了一頓旁邊的西班牙劍盾手……

怕不是一群火箭助推步兵。


史話戲說


當然是俄羅斯的冬天。從橫掃歐洲大陸的拿破崙到希特勒,在經歷俄羅斯的冬天之前,整個歐洲大陸都在他們的武力下瑟瑟發抖,在經歷俄羅斯的冬天之後,拿破崙流放孤島,含恨而終;希特勒在柏林被攻破的那天飲彈自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