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在實施變法前,為何要‘’立木取信‘’?

三楂樹2094


商鞅在實施變法之前,秦國無法久矣,秦人對於律法有四不:不知法、不懂法、不遵法、不守法,在這樣的環境下實施變法困難重重,變法是從上到下的體制變革,是要打破舊秩序建立新體系的過程。商鞅僅僅說服了秦孝公還遠遠不夠,反對變法的舊貴族勢力,對秦法沒信心的人比比皆是。



面對這一局面,商鞅在制定了全套法令之後,最先考慮的就是如何讓秦人知法、信法,而後才能達到自己懂法、遵法的目的。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商鞅利用了人逐利的本性,採取了“立木取信”的辦法,讓秦人認同秦法。

所謂“立木取信”就是不論身份地位,只要能按照要求將木頭搬到指定的地點,就可以獲得對應的賞賜。這裡對於搬運木頭人的身份沒有做任何限定,其目的就是要掙得秦人尤其是底層民眾的支持。因為對於貴族來講,那點賞賜並不能對他們有什麼吸引力,而且變法最大的阻力並不來源於秦人,而來源於舊貴族,對他們只能打壓,不可能拉攏,因為其利益根本對立。

通過“立木取信”,商鞅讓秦人認識到了秦法“言出必行”,一改舊體制無法可依的局面,讓秦法深入人心。在此之後,商鞅又將反對新法的太子放逐,將太子傅贏虔和公孫賈處以刑罰。這一招起到了一箭雙鵰的作用,第一打擊了舊貴族反對變法的勢力,第二讓秦人看到了秦變法的決心和秦孝公對於商鞅變法的絕對支持。


有人說商鞅其人刻薄寡恩、不近人情,弱民、貧民、愚民、辱民,但是我看到了另一面,正是商鞅變法讓一個西北邊陲的貧弱之國變得強大起來,成為了天下人畏懼的虎狼之國。沒有商鞅變法,哪來始皇帝一統華夏。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小到個人,大到國家,如果想要做成大事業,就必須要立下自己的誠信口碑。

衛鞅,我們更習慣叫商鞅,在秦國進行變法之初,便認識到了這個問題。

統治階級與平民之間的隔閡太深,這在當時的諸侯國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所以其他國家也有變法,但效果非常有限,還是因為百姓的不信任。

所以商鞅在法令制定後,沒有急著公佈,而是在國都的南門立下三丈木杆,下令能將它搬到北門去的人,賞金十兩。

結果看熱鬧的人多,但沒有一個敢去試試,商鞅決定加大籌碼,賞金被加到了五十兩。

這時,有個人真的就把木頭從南門搬到了北門,結果立即獲得了五十兩賞金。

朝廷誠信就此初立,變法正式頒佈,但是新的問題來了,很多新的法律給百姓帶來很多不方便,一時間上國都控訴的人增多了。

商鞅仔細諮詢才發現,是貴族們帶頭不遵守新法,於是繼立木取信之後,他又找到了第二個辦法:

太子剛好觸犯了法律,於是商鞅便殺雞儆猴,將太子的老師公子虔和公孫賈按法律處以刑罰,從此包括貴族們在內,都不敢觸犯新法律了。

通過立木取信和懲罰太子老師,商鞅變法得以順利進行,不久秦國的國力便超出了其他諸國。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我是品歷史春秋,頭條歷史領域創作者,喜歡和大家一起品讀歷史的人與事,歡迎關注和交流。



商鞅是戰國時期著名法家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名高光之作就是在秦國推行了兩次政治改革,史稱“商鞅變法”,秦國經過這次自上而下的變法,使得秦國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經濟也得到較好的發展,在戰國七雄中脫穎而出,國力大增,而後秦國開始了兼併六國的統一戰爭。

但是變法初期並沒有那麼順利,曾一致遭到秦國舊貴族的反對,但是秦孝公卻立志決心要變革並授權商鞅大膽去搞,待一切法令就緒後,商鞅明白老百姓可能一時半會,不會相信自己,於是就在咸陽城南門立了一根木頭,並在旁邊貼出告示:“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周圍的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都在那裡竊竊私語,但就是沒有人去試一試,於是商鞅把賞金提高到五十兩,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時一個人站起來將木頭一下子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兩,此後,咸陽的百姓都對商鞅變法故目相看,商鞅自己也樹立起了威信。


其實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做事一定要誠信,一諾千金、一言九鼎也就是這個道理。


品歷史春秋


一件東西本身無論多有價值,但是不被人們廣泛認可,也會失去其存在的意義。

誠信作為一種價值,本身固然重要,但是如何被廣泛認可更加重要,因此就衍生出“推廣宣傳”這一行業。題中的“立木為信”和稍晚一些的“一字千金”,都是後世營銷中的經典案例,其目的就是通過拋磚引玉的形式,從人們關心的事物出發,逐步引出想要植入的概念。故事本身十分簡單,但是其引申意義對我們啟示頗深。

立木為信

故事發生在秦孝公時期。當時秦朝處於西部偏遠之地,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諸侯國落後。待到秦孝公繼位,南部六霸已經形成,秦國備受侵擾。於是秦穆公下決心發憤圖強,首先便是蒐羅人才,廣發求賢令。恰巧此時衛國人商鞅在魏國鬱郁不得志,便前來投奔秦孝公,經過一番交談, 秦孝公十分欣賞商鞅的主張。於是在兩年之後,就重用商鞅組織變革。

萬事開頭難,在剛剛經歷了貴族清洗之後,政令傳達就更加不順暢。頒佈法令和變革細則固然十分容易,但是要如何貫徹下去呢?必須要受到民眾廣泛的認可才行。

於是商鞅想出一個對策,他叫人在都城的南門豎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下命令說:“誰能把這根木頭扛到北門去的,就賞十兩金。”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樂趣在於兩點,第一是衙門想找人將一根七八米長的木頭從南門搬到北門,不知何意;第二是完成任務後有賞銀十兩金,不知真假。這是兩件十分明確的事情,卻同時帶出兩個十分熱門有趣的話題。這就叫“噱頭”,這就叫營銷。

起初人們並不相信,沒人敢上去搬木頭,於是商鞅就將賞金提高到五十兩。這下子終於有人耐不住誘惑,上前接受了任務,將木頭搬到了北門,而商鞅果然將五十兩金賞賜給這個人。這裡就是營銷的後續手段——立信,一個企業的信譽比什麼都重要,即是前期“噱頭”編制的再精彩,如果後期不落實,也很難到達理想的效果,久而久之就會失去群眾的信任,之後便會寸步難行。

這件事很快就伴隨著悠悠眾口傳了出去,起先的第一個問題已經不重要了,沒人管為什麼官府要找人搬這根木頭,人們只知道,按照官府的意思去做,就能拿到報酬。

此刻,商鞅知道自己的“營銷”已經起了作用,是時候發佈產品了:他將起草的新法令公佈了出去。新法令賞罰分明,規定官職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為標準。貴族沒有軍功的就沒有爵位;多生產 糧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為了做買賣和因為懶惰而貧窮的,連同妻子兒女都罰做官府的奴婢。

商鞅先後進行了兩次改革,秦國也因此逐漸富足起來,先後收復了失地,也受到了周天子和各諸侯的認可。


一字千金

同樣的例子發生在不久之後的秦國,而此次策劃營銷的,是一位徹頭徹尾的商人——呂不韋。他的投資手段自不必說,“立國之主獲利無數”,使得後世商賈無法望其項背,不過呂不韋的宣傳手段同樣了得。

得利於自己人生中最成功的一次投資,呂不韋一躍成為秦國政治核心人物。在他同樣不俗的政治智慧引導下,秦國更加富足強勁。在政治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呂不韋,逐漸有了更高的追求,此時有人建議他說,以您的功績,足以載入史冊,但是您更應該將自己的思想和言論總結起來,形成著作傳旭千古。

呂不韋聽了很高興,就立即組織他的門客開始這項工作。他再分門別類,編成“八覽”、“六論”、“十二紀”三個部分,共計20多萬字。呂不韋自以為這部書包羅天地萬物古今之事,故得意地取名為《呂氏春秋》。

原本成書之日就該宣告功德圓滿,但是商人的角度畢竟不同。要想發揮《呂氏春秋》的最大價值,必須要將其廣泛的宣傳出去,這樣才能一句擊敗其他著作,被萬世追捧。於是最經典的營銷案例就此產生:

呂不韋將《呂氏春秋》公佈於咸陽的城門旁,並將千金懸掛於書的上面,廣邀各諸侯國的遊士賓客前來評閱。呂不韋許諾:如果有人能在書中增加一個字或減去一個字,就獎賞給他一千金。“一字千金”由此而來。

《呂氏春秋》自此成為一部秦漢三國時期重要的實用典籍,據傳曹操早期重要的謀士戲志才就是深通《呂氏春秋》,從此中摘取出很多發展強兵的道理,對曹操早期發展壯大居功至偉。


正面宣傳

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這個故事對我們最大的警示意義在於,不要抱怨懷才不遇,不要認為上天不公,如果認為自己有價值,那麼一定要將自己的價值推銷出去。為人誠信也好,學富五車也罷,這都是價值本身的體現,如何通過有利的途徑和手段將價值展現出來才是重中之重。

時至今日,營銷和宣傳已經不是陌生的詞彙,形式愈發的離奇多樣。有些產品和影視為了宣傳甚至不擇手段,什麼包養情婦,什麼互相撕咬,比如某剛導演,新片上映之前必然要出來喧鬧一番,這些都是為了增加話題,提升產品熱度。

然而這些手段卻與古人不同,古人在製造噱頭的同時,還要保證其價值的純度和信譽的可靠,這樣才能夠擁有持久的生命力。負面話題固然能夠在短期內爆發出井噴式的效果,但是長久以往,就會失去群眾心中的正面形象,逐漸被唾棄。

立木為信,體現的不僅僅是注重信譽,這只是價值本身的表象。更重要的是向人們展現了商鞅超凡的政治智慧和營銷手段,為後人提供了取之不盡的智慧源泉。

<strong>


尹禾


所謂“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商鞅在實施變法前,立木取信的目的就是要讓民眾真真實實地知道秦國將要實行的改革是真實的, 不是欺騙老百姓的, 在國家的政策下,所有人都平等,只要立了功,誰都有賞勵。

無論是耕織還是在戰場上,人人平等。 特別是在戰場上的論功獎勵, 只要立下了戰功,不論出身,一樣有爵位有官職, 這樣就可以大大地刺激了耕織和打仗的全民積極性。

秦孝公任商鞅為相,欲為新法。為了取信於民,商鞅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門的,給予十金。百姓對這種做法感到奇怪,沒有敢搬這塊木頭的。然後,商鞅又佈告國人,能搬者給予五十金。有個大膽的人終於扛走了這塊木頭,商鞅馬上就給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誠信不欺。

不論古今,誠信是最基本的行為準則,商鞅的立木取信正是要取信於民,使老百姓真正相信國家要實行的新法是可信的,從而使新法可以順利地推行實施。


談文論史


因秦國巳經四代暴政,常年征戰,割地失國土,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落後於諸候國,內憂外患,百姓窮怕了,厭倦征戰,不信任政府。秦孝公即位,下決心圖治,首先蒐羅人才,不論是秦國人還是外來客,只要能想辦法富強起來,就封他官,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幹的人。商秧對秦孝公說:一個國家要富強,必須重視農業,獎勵將士,有懲有罰,有賞有罰朝廷才有威信。立木就是發起一個活動,把木頭從南搬到北,賞金十兩,後加至五十兩,分文不少給搬木人,一下轟動全國,藉此頒佈新法令。


14885143955


商鞅變法對秦國的改革達到了空前的地步,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它的結果,而商鞅剛開始時是謀劃它的未來。為什麼要“立木取信”?這裡有秦孝公和商鞅的綜合考慮。

首先,要確立商鞅的威性,“立木取信”是在試水,同時也是在宣言。說明秦孝公委任商鞅變法的決心很大。

其次,商鞅變法是途徑是用法家採取非正常手段推動秦國短期內實現強大的目標,“立木取信”就是樹立法家治國的標杆。

其三,商鞅變法是推動秦國從奴隸制加速向封建制轉變的變革,需要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加強中央集權,實行按軍功論賞,就必須取得老百姓的支持,讓他們積極參與到其中。

立木取信其實就是立法家言必行,行必果的政治規矩。


曉評三國


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準備在秦國實行變法,變法涉及秦國的生產、生活和從軍作戰。具體內容有:

一、以地租代替井田制;

二、鼓勵開墾荒地,誰開墾誰所有;

三、廢除爵位世襲,無論何人都只能以軍功獲得爵位;

四、打擊商人,凡經商者罰為官奴;

五、實行連坐法,一人犯罪,四鄰受罰;

六、外出必須持有官方發給的證明文書,否則不能住旅社;

七、國家的法律只能執行,不許妄議;

八、輕罪重罰。

變法涉及千家萬戶以至每一個人,只有讓百姓瞭解朝廷變法的決心,樹立政府的公信力才能讓百姓知法守法,才能讓變法得以順利實施。為此,商鞅想了一個辦法——立木取信。

他命人在城南立一木柱並張帖告示;誰將木柱移到北門,誰就會得到十兩黃金。

圍觀者很多,但沒人動手,誰也不相信會是真的。

第二天賞格提高到三十兩黃金,依然無人動手。

第三天賞格提高到五十兩黃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有一個人抱著碰運氣的心理,將木柱移到了城北,他果然得到了五十兩黃金!這在百姓中引起很大的轟動。從此,百姓對朝廷頒佈的法令都深信不疑,使變法得以順利推行。

商鞅‘’立木取信‘’的做法為歷朝歷代當政者以深刻啟示,政府必須取信於民,法律不能只停留在紙上,必須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只有這樣才能使社會在法制軌道上運行,政府推出的改革舉措才能得到民眾的配合與支持。


三楂樹2094


誠邀感謝。我們知道商鞅在魏國的時候是一箇中庶子官員,是侍從之臣。秦孝公即位後,公元前361年下令招賢。頒佈了求賢令。於是商鞅在確定秦孝公君主的變法決心和各個國家的君主以及環境後來到了秦國。

來到秦國以後,在秦孝公即位2年後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便命商鞅在秦國國內頒發了《墾草令》。但是商鞅這個人很聰明,他是公元前356年被任命為左庶長,而公元前359年的他自知人言微輕。他擔心老百姓會反對自己的法令。不信任他,不會聽法令內容去做。於是他想到了一個辦法。即“立木為信”。

商鞅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門豎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下命令說:“誰能把這根木頭扛到北門去的,就賞十兩金”。門口圍了很多人,沒有一個人去扛這個木頭。 商鞅知道老百姓還不相信他,就把賞金提到五十兩。一會,還真有一個人把木頭扛起來就走,一直搬到北門。 商鞅立刻派人傳出話來,賞五十兩黃金。 這件事立即傳了開去,一下子轟動了秦國。於是商鞅的新法令便順利的得以實行。



所以縱觀全文,我們不難發現。商鞅為什麼要“立木取信”。就是因為他擔心沒有人相信他。因為這是新法令。關乎千萬人甚至更多人的切身利益。


曉白說歷史


商鞅是我國戰國時期最重要的政治家和改革家,是戰國時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所推行的變法改革是我國戰國時期最重要的一次改革。

但是大凡改革必定需觸及固有階級的利益,必定遭受他們的反對,商鞅變法如此,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改革亦如此。這時我們需要調動廣大人民來支持改革,這時就需要政府有公信力了,不然怎麼取信於民,怎麼讓人民支持和相信政府的改革呢?君不見穿越者王莽的公有制改革因為得不到人民支持而迅速失敗。可是當時秦國中央沒有公信力,怎麼辦呢?那麼就使秦國有公信力就是了,這就是商鞅這麼做的目的,一切都是為改革做準備。

如果你認同支持我的觀點,點個贊關注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