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何要設置“摸金校尉”?為何曹操“創業”多艱難?

須臾lighting


古代幾千年封建歷史,皇帝寶座輪流做,執政大權更迭不斷,而每逢政權更換末期,天下則一片大亂,幾乎就是盜墓最猖獗的時代。而且還敷衍了許多軍閥盜獵,如曹操,黃巢,孫殿英,石敬瑭等。歷史上盜墓的鼻祖因該是曹操,曹操曾親臨盜墓現場指揮,統率了萬餘摸金校尉去盜墓,曹操設置的摸金校尉的功勞足以養活軍隊數十年。

眾所周知,曹操的盜墓行動幾乎都是隱蔽性的,因為在儒家思想影響了400多年,盜墓行徑是一種不尊重祖先,欺師滅祖的行為,挖人祖墳的事,是讓世人深惡痛絕的,是生孩子沒屁眼的事情,更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但是,袁紹的謀士陳琳卻將這件事捅了出來,讓全天下知道了,陳琳寫了一個檄文對曹操展開討伐,列舉了曹操的罪責。其中濃墨重彩的就描述了曹操盜挖祖先陵墓的事。

三國時期,曹操設置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專門負責盜墓。每次盜墓,曹操都會親臨現場指揮摸金校尉,歷史上十分罕見,這麼不光彩的事,一般會由其屬下操辦,但是曹操但凡是重大的盜墓項目都會親自上陣。還有曹操的盜墓最為狠毒,但凡是曹操盜過的墓,基本上挖的特別徹底和乾淨,不留一處死角。

我們都知道,曹操盜墓中規模最大,收穫頗多的一次行動,就是盜挖漢景帝弟弟梁孝王劉武的陵墓,劉武墓地位於芒碭山,劉武陵墓修的特別堅固,墓道都是用幾千公斤的巨石修建。為此,在【曹操別傳】這本書記載,當時曹操為了挖開梁孝王劉武的墓地,指揮萬人摸金校尉晝夜持續作戰,以至於成功將劉武陵墓挖開。

你們或許要問,曹操為什麼要挖劉武的陵墓,還不惜血本,動用了數萬摸金校尉。大家也許都猜到了,那就是因為劉武陪葬品的數量已是天下盡知的,劉武梁國封地佔據中原富饒之地,而且封地面積龐大,足足擁有40多個市縣。劉武在封地執政時期曾大肆搜刮民間百姓錢財,累積了大量的不義之錢財。

漢景帝政權時代,梁國的財富就遠遠超過了漢王朝的國力,平定七國之亂後,劉武直接吞併了吳王劉濞所有的財富。所以說,以劉武極度的奢華的風格,和其生前時王宮中的日常用度和使用物品的數量上,無論是規格還是規模,或者是造價都大大高於漢景帝的皇宮,史書記載道;漢景帝凡是用銅鑄造的地方,劉武則會採用金鑄造,由此可見其錢財足以富甲一方。劉武造孽頗深,以至於早間死翹翹了,劉武死後將其搜刮的金銀財寶、玉器珍寶全部和其一起下葬。

數量多少,古籍中尚無從查證。但是曹操盜了劉武陵墓之後,一夜暴富跡象就越發明顯,據【水經注】記載,曹操盜墓之後,獲得金幾萬斤,而且憑藉這些錢財,足足養活了其軍隊10多年,熟讀三國的人都知道,曹操一生可以說是活的相當滋潤幸福。打敗袁紹,統一北方等等,這些豐功偉績都離不開堅實的物質基礎。我們知道,雖說曹操設置摸金校尉盜挖陵墓求財籌集軍費不是很光彩,但也比劉備之輩巧取豪奪,取之於民實在要好的太多太多了。


趙劉果兒


摸金

  • 質疑



現在很多人對摸金校尉是否真的存在過抱有質疑態度,主要觀點是說,在東漢末年這個時期古玩字畫不值錢,盜墓得不償失,還有人認為古人之所以說曹操設置摸金校尉掘人祖墳,是因為曹嵩在徐州時被時任安東將軍,徐州牧陶謙的部下所殺,為保殺父大仇。曹操部隊在進軍道路上大肆殺戮、挖人祖墳,曹操不予理會,曹操被心懷陶謙的人汙衊說他設置摸金校尉一職專門

挖人祖墳。

  • 闢謠



首先我們來看東漢末年這個時期摸金校尉所挖掘古墓的主要目標是漢朝古墓,在我們考古界人士常常掛在嘴邊的“漢墓十室九空”的道理,很多專業的人士說出“漢墓考古發掘全靠運氣”這種意氣話,而且曹操手下摸金校尉主要掘西漢中末期的墓,在西漢時期流行

厚葬,所以說古墓裡面東西不值錢是一種無稽之談,而且經過發展摸金校尉逐漸成熟發展為是我國古代一個盜墓者的門派,並且流傳下來。據史書《為袁紹檄豫州-陳琳》記載,摸金校尉起源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曹操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餉,可見摸金校尉是一個有編制的“正式工”,《後漢書·袁紹劉表列傳-范曄-》中有語記載:“操率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又署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毀突,無骸不露”,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才設置摸金校尉。<strong>

編外話:盜墓派經過一段時期的發展,發展為四派,主要是摸金,發丘,搬山,御領,四派不過只有摸金一派是官方成立的,以後老龍會找機會專門聊聊盜墓四派。

曹丞相創業之路

  • 曲折求生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十常侍

把持朝政(十常侍太監亂政其實很是波瀾起伏,有興趣的盆友可以關注老龍,以後我會講講),太后與何進大將軍為平十常侍之亂,招董卓入京從此天下大亂,各路諸侯群雄並起,東漢王朝名存實亡,這個時期之前的曹丞相併不優秀,在京城靠祖輩名氣混日子,可是東漢末年,董卓入朝篡位,曹丞相在董卓宴會上不親自到,欲刺殺董卓未果,逃出京城,開始創業,在逃亡中,又被武陽縣令陳宮捉拿,陳宮感佩曹操刺殺董卓義舉,隨即追隨曹操,後又分道揚鑣。

  • 群狼環伺

時天下群雄割據,簡單介紹一下:公孫度,佔據遼東,陶謙、劉備、呂布,先後佔據徐州,董卓、李傕等,先後佔據司隸和涼州東部,馬騰、韓遂,佔據涼州西部,士燮,佔據交州(今兩廣及越南中、北部),張繡,佔據宛,劉度,佔據零陵,孔融,佔據北海,王匡、張揚,先後佔據河內(非越南首都河內劉虞、公孫瓚,先後佔據幽州,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形勢圖 袁紹,佔據冀州,青州和幷州,孫策,佔據江東,袁術,先佔據南陽,後佔據揚州一部分,劉表,佔據荊州,劉焉,佔據益州,張魯,佔據漢中(感謝詳細資料來源提供者—王老師)。

丞相只有兗州一地可謂川儀艱難。

  • 爭霸天下

1:獻帝初平元年(190)正月,與關東諸君共伐董卓,敗。

2:丞相將黃巾擊敗,獲降卒三十餘萬,人口百餘萬,以其精銳部隊為基礎丞相設、“青州兵”。

3:曹操進兵徐州,與徐州牧陶謙作戰,陶謙固守不出,丞相軍糧不足,敗退。

4:陳留陳宮叛變,奉呂布為主(兗州牧)。

5:伐呂布,遇蝗災,退。

6:董承等人謀誅曹操事情敗露被殺,劉備奪徐州。

本回答旨在丞相創業艱難,不否定丞相絕世梟雄之能。


  • 我是長得很帥很老的老龍-求關注。


老龍說歷史


曹操設置“摸金校尉”的原因是為了貼補軍費,擴充軍隊。

三國爭霸的初期,曹操的勢力是比較弱小的,經常面臨打下來的城池隨即易主的現象,百姓不得安生,軍隊得不到修養,很難在一個地方安定下來。基於此,如何快速招募兵員,有效彌補軍隊討伐攻佔造成的軍備損耗,進而壯大勢力成為了首要問題。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曹操在反覆思索之後還是把目光轉移到了古墓上邊。眾所周知,古人視死如生的觀念是十分強烈的,尤其是漢代以後,國家較長時間的繁榮穩定使得生產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經濟的快速發展勢必造就“厚葬”之風盛行。就這樣,在曹操的默許之下,就出現了專門盜掘古墓的軍隊“摸金校尉”。

在陳琳的《為袁紹檄豫州》中,有這樣的記載:

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大致意思就是說,曹操設立了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首領)和摸金校尉,他們經多的地方,能將古墓翻個底朝天。也正是如此,中國漢代古墓往往都是十室九空。

至於曹操“創業”多艱辛一事,在筆者看來,還有待探討,因為“創業”艱辛是一種常態,並非僅僅侷限於曹操身上。

---THE END!


書生侃史


摸金校尉當然是為了錢,主要是為了軍餉,而且曹操還養著漢獻帝,正兒八經的搞了個朝廷,雖然這個朝廷不怎麼辦事(曹操自己開府,決策權在曹操那),但是總歸還是個朝廷,養著一票人,漢獻帝怎麼著也是個皇帝,花銷都算曹操頭上,你說曹操花銷是不是比一般諸侯大,再加上曹操家底差,如果不是夏侯一族的支持,曹操連一開始那點人馬都拉不起來,跟袁紹袁術那種富家公子哥不一樣。所以曹操缺錢又缺糧。缺糧曹操有辦法,收流民屯田,那錢呢?北方在黃巾之亂的禍害下十室九空,可以說百廢待興,曹操就是收刮民脂民膏也收不到多少,而且收刮民脂民膏會失民心,曹操不傻,既然活人沒錢搞,那不如賺死人的錢,再加上曹操本來就不是那種循規蹈矩的人,對那些習俗的框框條條不在乎,所以挖墳也就沒什麼心理壓力,而且古人都是厚葬,這挖墳收益賊高啊,簡直是發家致富的快車道。



肝興霸


1:曹操起兵要糧草,當時被董卓識破獻刀後被迫倉皇逃跑。準備不足

2:只有快速積累財富,才能養兵餵馬,當時的年代實行厚葬之風。這是最快的方式。

3:那個年代金銀珠寶鐵器都是國家嚴格管控,沒有銀兩,民眾的一日三餐都保證不了,就沒有人給他效力。這也是後來曹操的屯田制度,為曹操打天下站穩腳跟的基礎

4:這也是曹操死後要薄葬和設立了72疑冢的原因。


不倒翁的途


找錢養軍隊,缺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9bf34ff027387cfa259d160e572e1a18\

獅子嶺的天空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中原,曹操也拉起來一支隊伍,但是養軍隊得需要錢啊,怎麼辦呢,曹操想了一個絕招,那就是盜墓,而且專門設立了摸金校尉這個官職,專門負責盜墓的事宜,手底下的人各個有分工,密切協同,為曹操籌集了大量的軍餉,募集了很多士兵,使得曹操實力大增。後來的事,看三國就知道了,一步一步到達人生的巔峰。


知行合一090


曹操剛起兵都是靠家族子第,壯大實力要錢,摸金校尉就是幫曹操籌集資金


烽火照狼煙69


沒錢啊。養兵養人都是要錢的。


故事的明年


設置摸金校尉籌集軍費。不光是他創業艱難,誰創業也艱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