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建立隋朝為何僅僅十餘載就能積累驚人財富?

我愛你871123


隋朝滅亡20年後的一天,大唐官員馬周向唐太宗李世民彙報:隋朝儲存在洛口和西京的糧食,至今還在食用。

換句話說,唐朝建國20年之後,吃的還是隋朝的糧食!

隋文帝楊堅到底積攢了多少家底呢?

隋文帝建國不過十來年,戶部向皇帝報告:府庫皆滿!所有的倉庫都裝滿了!

隋煬帝楊堅自己都奇怪,我們家實行的是輕徭薄賦,還有大批財產都分發給打江山的兄弟們了,為毛這麼快倉庫又堆滿了呢?到底收了多少財貨?不會是哄老子看行的吧。

還真不是哄皇帝開心。

隋朝建國之初就積累了海量財富,到處建造糧倉堆積糧食。等到隋煬帝登基的時候,隋朝國庫中的糧食足夠吃50年的!

這可不是誇張。1969年考古隊從洛陽發掘出隋朝的糧倉,一共有259個糧窖,一個糧窖裡面,就有碳化的糧食50萬斤!這就是糧倉!

隋文帝統一中國,接受的是一個四面漏風的爛攤子,為什麼這麼快就積攢下這麼多家業呢?主要靠兩招!

第一招:大索貌閱。

大索貌閱是個什麼鬼?簡單說,就是古達的身份證照相技術。南北朝時期,老百姓為了逃稅,就虛報年齡,詐老詐小。大索貌閱,就是雖然沒有照相技術,但是用文字形式把納稅人相貌記載下來。用這個辦法核查納稅人口。

第二招:輸籍定樣。

隋朝按照戶數納稅,村民為了偷稅漏稅,有時候一個戶口本上有四五十人,用這種方式減少納稅。隋朝的新規矩是,每年正月初五,地方官員帶頭下去查戶口。

就靠著這兩招,隋朝戶數從建國初的400萬戶,十年的時間就擴張到接近900萬戶,人口超過4600萬。

戶數增加,上繳國家的皇糧國稅自然猛增,除此之外,隋朝規定每戶人家每年要向國家繳納0.7石的義倉糧食。說起來是為了賑災公益,實際上還是壓榨老百姓的財富。

所以說,隋文帝短短十幾年積累的鉅額財富,主要還是從民間開源產生的財富,被吸收進了國庫。國家有錢了,老百姓還是非常的窮困。

這樣的局面,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尤其是這麼大的家產交給隋煬帝之後,隋煬帝有了這些國庫皇糧為底氣,開挖運河,興建洛陽,遠征高句麗,沒幾年就把這些財富禍害差不多了。更為危險的是,因為窮兵黷武,老百姓深受其苦。

最後忍無可忍,當權軍人利用民間情緒,輕鬆政變得手。

可以說,隋文帝積累的家業,害了自己的兒子。

從這角度觀察歷史,我們發現,今天像股神巴菲特和世界首富比爾蓋茨,都表示要把大量財富捐贈出去,不會給自己孩子留下太多財富,這個做法是很有智慧的。

如果你有億萬家財,願意全部留給後代,讓他們躺著吃一輩子也不愁嗎?

歡迎你探討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我是鐵錘,2019一起加油。


鐵錘歷史


隋朝,一個大家容易埋沒的朝代,但這個朝代所帶來的影響卻不容忽視,據說唐太宗當政時,底下有人上奏說:“隋家儲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庫,亦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從這可知隋朝的繁榮。


隋朝的繁榮要歸功於統治者。隋文帝建立隋朝以後,他制定的國策就是“寧積於人,無藏府庫”,即藏富於民而不是藏富於國,這就使得民間聚集了大量財富,加之隋文帝輕徭薄賦,體察民情,所以當時的隋朝發展迅速,百姓也安居樂業,在這種和諧的情況下,隋朝在短時間內就積累了驚人財富。隋文帝除了藏富於民,他在政治上也進行改革,創設了福澤後世的三省六部制,極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在地方上也對制度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得隋朝的有用之才輩出,為國家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而且在法律方面,隋文帝命人修訂《開皇律》,改變了以往的嚴刑酷法,不再隨意處死刑,“天下死罪,諸州不得便決,皆令大理復治。”在社會如此和諧的狀態下,人們對於生活當然充滿了嚮往。

隋文帝的節儉也使得統治者不僅僅是個安於享受的階層,隋文帝以身作則的向世人展現了他勤政為民的一面。而他對於節儉的重視,也使得他被楊廣的假節儉所欺騙。隋文帝對於隋朝的建設也給唐朝做了嫁妝,唐朝在隋朝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推動著自己邁入強盛。


歷史百家爭鳴團隊成員:小木


歷史百家爭鳴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隋朝建立後楊堅多次減稅,鼓勵農業生產,促進經濟發展。不得不說,隋朝之所以能積累如此多的財富,和楊堅的政策是分不開的,但是更重要的,隋朝完成了統一,但是西晉以後的亂世卻不是隋朝結束的。


隋朝的家產大多來自南朝,北周,北齊。

從五胡亂華到隋朝一統雖然經歷了284年,但是在這二百八十四年間,真正動亂的時間只有東晉十六國時期,一百三十多年。

從北魏統一北方開始,中國就已經結束了亂世,進入南北朝時期,這個時期雖然南北多有戰火紛飛,國家更迭。但是大體上是穩定的。

隋朝國力的積累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從公元439年開始。

在北魏建立到隋朝統一的這一個半世紀,雖然北朝先分裂為北周北齊,後北周又一統,南方也經歷了宋齊梁陳四個朝代的更迭。但是各個國家內部還是相對穩定的,在這段時間內雖有戰爭,但是大部分時間還是和平發展時期。尤其是南方北人南遷後,南方得到了充足的勞動力,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隋朝經濟的騰飛離不開隋文帝的政策,但是隋朝又不同於漢唐,並非是廢墟里建立起來的國家,攫取北周,北齊和南朝積累的財富也是隋朝經濟起飛的主要原因之一。


守仁讀仁


主要還是因為隋文帝實施的政策。

時代背景

在楊堅登基前一年,那時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當時三方的大總管,相州總管尉遲迥、益州總管王謙、鄖州總管司馬消難公開起兵反抗輔政大臣楊堅,大半個北方瞬間捲入戰火,楊堅好不容易平定叛亂,可以說整個北周已經算是千瘡百孔,根本就沒留下多少財富。

自開皇元年(581年)隋文帝登基之後,當時隋朝的處境也是相當不好的,剛平定三總管叛亂不久,突厥犯寇,隋文帝還得一邊處理雜亂的內政一邊對付突厥。開皇二年(582年)隋文帝通過軍事打擊和離間的手段把突厥分裂成東西兩部,之後才把主要精力放在內政之上。

經濟改革

隋文帝推行均田制,按人口分配土地,使得人人有其田。

整頓戶籍,實行了“大索貌閱”和“輸籍定樣”,所謂“大索”就是清點戶口,並登記姓名、出生年月和相貌,目的在於蒐括隱匿人口;“貌閱”,則是將百姓與戶籍上描述的外貌一一核對,目的在於責令官員親自當面檢查年貌形狀,以便查出那些已達成丁之歲需要服役的人口數量,這樣通過瞞報、謊報逃避徭役就行不通了。

再改革貨幣,廢除其他比較混亂的古幣以及私人鑄造的錢幣, 禁用古錢和雜錢,統統收回國有再改鑄五銖錢流通。

度量衡在隋文帝時也重新統一,這樣杜絕了大斗小秤的現象。

政治改革

隋文帝簡化地方官制,南北朝以來,由於郡縣設置過繁,形成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局面。北齊、北周制設州、郡、縣三級地方機構,有些州的郡比縣還多,產生了大量的冗官,政府則需要大量的經濟去給州官、郡官等開工資,長期下來入不敷出,開皇三年,隋文帝廢郡,改為州、縣二級制,裁掉大量冗官,政府節能開支。

軍事改革

隋文帝主要對府兵制度進行改革,要點是府兵的組織系統和兵役制度兩個方面。當府兵者除保留軍籍外,還同其家屬編入州縣戶籍,與民戶一樣申請土地。平時生產,每年輪番到京城擔任守衛,戰時打仗。府兵家屬不再跟隨府兵調動而流寓無定,有利於社會生活安定和增加生產。

總結

除此之外,隋文帝還頒佈“人年五十,免役收庸”、“戰亡之家,給復一年”等仁政措施。

正是因為隋文帝實施的一系列改革,才使得隋朝在短短的十年之間將財富慢慢累積起來。

題外

開皇十二年某日,在一次朝會上,負責管理財政的官員對隋文帝說:“府藏皆滿,無所容,積於廊廡。”意思是說,現在國庫的財帛太多,竟然多到了沒地方放的地步,國庫裡已經放不下了,有關部門只得放在國庫外面的走廊。聽起來像是在炫富,其實只是實話實話,主管官員並沒有絲毫的誇張。

主管官員向隋文帝請求處理辦法。隋文帝很吃驚:“朕一直以來都對百姓徵收很低的稅賦,而且平時又大量賞賜有功將士,為何還如此之多呢?”主管官員回答道:“臣估算了一下,每年賞賜出去的有數百萬段,但收入遠遠不止這麼多,積年下來,國庫的儲存也就越來越多了。”

於是,隋文帝下令另外開闢左藏庫,分擔國庫的壓力。除此之外,他還頒下了一道詔書:“寧積於人,無藏府庫。河北、河東今年田租三分減一,兵減半功,調全免。”

“寧積於人,無藏府庫”,意思是糧食布帛寧願積蓄在民間百姓家裡,也不要儲藏在國家的府庫。


似夢蝴蝶


一則是,只要不戰亂,不瞎折騰,中國老百姓的恢復能力是非常強的;二則,也是最關鍵的是,楊堅的隋朝並不是一片廢墟上的白手起家,它是建立在強大的北周的基礎上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十餘年的勵精圖治,為隋朝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另外,北齊雖然被周武帝所滅,北齊的皇帝高歡高澄高演高湛等人,也大都狂暴荒淫,但北齊的亂從來都在宮廷,民間治理在宰相楊諳等人的治理下,還是頗為清明的。所以北齊雖然上層淫昏無恥,但整體國力其實一直在北周之上,這才能北擊突厥,南侵南陳,並佔有淮南,與陳隔江而治。

最重要的是,周武帝宇文邕滅齊的過程頗為順利的,576年,即北周建德五年十月第二次伐齊,建德六年正月即攻入北齊首都鄴城(今河北臨漳縣),僅僅三個多月的時間就滅齊,自古滅國沒有如此容易者。這仗打的容易,因為戰亂而導致的破壞也就不大,有利於重建。

另外,我們為什麼強調這個滅國容易呢?主要是想證明,楊堅承接的是一個完整的強大的北周,本身底子就極好。要知道,要不是周武帝宇文邕在北征突厥的過程中突然病逝,那麼,根據周武帝的規劃,他是要在擊滅突厥以後大舉南下伐陳的。

可誰知,周武帝英年早逝,公園578年死時年僅36歲,兩年之後就讓楊堅摘了桃子。所以大家也看出來了,本身周、齊底子都不錯,府兵制、用人惟賢破除士庶區別、推行儒家文化教育、獎勵農耕,這些都讓隋文帝楊堅全盤接收,如此看來,楊堅真的是撿了個大便宜。

另外,隋文帝本人也不是個庸才,雖然得國極易,但是其本人勵精圖治,可以說,開皇之治,楊堅本人功不可沒。

楊堅首先完善了北周的府兵制、均田制,同時大力清理戶籍,將大批拖庇於豪門大戶的隱戶釋放出來,整個政治經濟得到大力整頓,經濟發展極為迅速;同時,楊堅將宇文泰用人惟賢,不區分士族大姓和寒門英才的做法進一步形成制度,科舉得以成型;廢北周六官制度,建立三省六部制,廢州、郡、縣三級為州縣兩級,加強了中央集權。種種舉措,再加上全國統一,老百姓得以安居樂業,這些都使得整個經濟快速發展,直至最終府庫充盈,由於國庫過滿,不得不新建國庫積蓄快速增加的賦稅和國家財富。

讓人驚歎的是,如此充盈的國庫,卻並不是橫徵暴斂得來,而是楊堅多次下詔減免稅負的結果。越減老百姓越富,國家反而越富,這也頗值得玩味了。


江上一峰青


從黃巾起義開始(公元184年),到隋文帝開國(公元581年),四百年間,中原大地幾乎無日不戰,頻繁的戰亂使得中原人口銳減,百姓流離失所,國家府庫空虛。可是僅僅到了二十年後的仁壽年間,隋朝就積蓄了讓各朝代都無法比擬的財富,興洛、回洛、洛口、常平、黎陽、含嘉等糧倉都儲存了上千萬石的糧食布帛!經過了隋煬帝的揮霍和隋朝末年的戰亂,一直用到了貞觀年間,從經濟看,唐朝的建立和興盛其實是隋朝夯實的基礎。

這樣鉅額的財富是怎樣來的呢?考慮到當時低下的生產力,只有一個辦法:重賦!繁重的賦稅和勞役讓老百姓普遍赤貧,根本無力對抗天災人禍,那麼隋文帝又是怎樣對待災民的呢?他的辦法是讓老百姓去逐食,也就是乞討!還讓老百姓自己出糧食建立義倉,可義倉卻被官府貪汙和隋煬帝拿去遼東浪費掉了!老百姓遇到災年只能造反。

隋文帝儲存的大量財富不僅沒有讓隋朝長治久安,反而成了隋煬帝揮霍的資本,成了各路諸侯在隋朝國土上逐鹿天下的本錢,還成就了唐朝和貞觀之治,這不能不說是莫大的諷刺。


半緣君49125921


楊堅統一中國之前,中國各地戰爭很少,江南沒有戰爭破壞,經濟比較繁榮昌盛,楊堅統一戰爭大概只有兩次,一次是對北齊的戰爭,這次戰爭規模小,一次是對南陳的戰爭,這次戰爭雖然比較大,但是相對來說,幾乎沒有什麼破壞性,因此說,楊堅建立隋朝,只是把當時的幾個割據政權整合了,所以,隋朝建立之初,就有比較龐大的經濟規模,加上隋文帝時代,於民修養,沒有什麼戰爭開銷,所以說隋朝在當時是富甲天下。


太興真人


我想有以下原因,一是相對和平環境和採取與民休慼,三十稅一的政策,分封農人土地,鼓勵農桑,二是大力減少非農業人口,特別是栽撤大批官員,分給他們土地。三是隋文帝帶頭艱苦奮鬥,厲行節儉,在全國形成勤奮節儉的風尚。四是使用了一批特別能幹的官員,如高熲,蘇威,牛弘。特別是蘇威是治理國家,抓經濟建設上的天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95278110


隋朝確實富裕,是國庫富裕,民間窮,是因為隋朝的稅收政策太過了,這也是隋朝滅亡原因。參見 郭建龍《中央帝國的財政密碼》


梁巨民


這是一個偉大的皇帝!他的偉大之舉是創舉了人類第一個開科取士的時代,無與倫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