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糊塗大臣宣旨忘記內容,跑回去問皇帝,為何皇帝不怒反喜?

轉身吶喊妳


如果皇帝讓一名官員去宣旨,結果這名官員走出去沒多久就發現自己忘了,然後轉身回到皇帝身邊說“我都忘了”,那麼他接下來的命運會是怎樣的呢?

多半是不好的,責罰是輕的,說不定會官職不保,甚至還能掉腦袋。但隋朝的一位官員做了這樣的事,卻並沒有被皇帝責罰,反而因此更受皇帝的寵信,這個人就是牛弘,一名標準的書痴,典型的儒家知識分子,但絕不迂腐。或者用大智若愚來形容他最合適。

牛弘剛出生的時候就是個不一般的孩子,曾有相士說他將來會做大官。牛弘長大後愛書成痴,在北周的官職也和書籍有關,記室和納言上士等。等到隋朝建立,牛弘因為博學而受到了隋文帝的信任,上表請求准許民間獻書,充實文獻典籍,而他也在不久後升任正三品的禮部尚書,修撰《五禮》、定製雅樂,做事勤勉認真,一絲不苟,完成的也相當完美。

工作之餘的牛弘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真正做到了手不釋卷,生命中除了書,其他的身外之物他都不怎麼在乎。也因此,他是寬容的,“訥於言而敏於行”。也就是說在很多人看來,他可能是不通人情世故的,甚至有些傻,但他始終懷著質樸自然的心態做人做事。

比如他有一個弟弟牛弼,喜歡喝酒,而且非常容易喝醉,有一次喝醉了就把牛弘的牛給射死了。等到牛弘回家後,他的妻子就對他說小叔射死了家裡的牛,牛弘並沒有詢問原因,只是輕輕地說:“做成肉乾吧”,他妻子見他這個態度,又說:“小叔殺死了我們的牛,這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嗎?”牛弘又開口說:“我已經知道了”,但也僅此而已,然後該吃吃,該睡睡,該看書看書,絲毫沒有受到一丁點影響。

這是他寬容大氣的一面,另一面就有點傻乎乎了,但是牛弘的這種傻卻並沒有讓人看不起,反而所有的人都很敬重他,因為他的專業、他的學識和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著人們。朝中的重臣楊素看不起很多官員,但對牛弘卻很是敬重。有一次,楊素奉命攻打突厥,臨行前找到時任太常卿的牛弘告別,牛弘就為楊素送別,結果到了中門就停下來了。

楊素說:“大將要出征,所以和您告別,怎麼送這麼近就停止了呢?”牛弘並不說話,反而拱了拱手徑直回去了。完全不按套路出牌,連楊素也不得不說“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牛弘是真傻嗎?肯定不是,他為官多年,工作非常出彩,贏得了普遍的尊重,這絕不是一個傻里傻氣的人能做到的,但是牛弘卻真的有時候很傻,這種傻是一種大智若愚。

這大智若愚在皇帝面前也曾有過表現。有一次,隋文帝讓牛弘去宣佈自己的詔諭,等牛弘到了階下的時候,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只好回去告訴隋文帝說“臣全忘了”。隋文帝一聽安慰他說:“傳話這樣的小事,並不是宰相重臣的責任。”絲毫沒有責怪牛弘的意思,牛弘這樣的性格特徵並不是一天兩天了,他本來就是“訥於言而敏於行”的人,完全沒有必要責怪他, 他這樣的質樸性格反而值得尊重。

隋文帝是什麼人啊?他城府極深,謀略過人,做皇帝之前也在官場混跡了很多年,而且他猜忌心很重,這樣的皇帝反而更喜歡牛弘這種看起來有點傻的人,牛弘並沒有多少心機,但他懂得少說多做,盡臣子的本分,坦坦蕩蕩做人,本本分分做事。

也由此,牛弘一直都是被皇帝信任的,隋文帝和隋煬帝都對他信任有加。而牛弘也值得皇帝的信任。牛弘的後代中也出現了很厲害的人物,他就是中唐以後牛李黨爭中的牛黨領袖牛僧孺。

<strong>


蕭曉四姑娘


在隋朝歷史上的確有這麼一位大臣,皇帝讓他宣讀敕書,宣旨的時候卻忘記了內容,跑回去再問皇帝。皇帝並沒有責怪他,而是誇他正直。這個人的名字叫——牛弘。

根據《隋書·牛弘傳》記載:上嘗令其宣敕,弘至階下,不能言,退還拜謝,雲:“並忘之。”上曰:“傳語小辯,故非宰臣任也。”愈稱其質直。牛弘在隋朝一生都受到皇帝寵信,但是車馬服飾卑微節儉,對上盡禮,待下寬仁,說的少做的多。隋文帝曾令他宣讀詔令,牛弘走到臺階下,沒有宣讀,便退回來拜謝皇上說:“我把敕書上的話都給忘了。”隋文帝當時並沒有責怪他,說:“宣旨之類的小事,本來就不是你們這些重臣的責任。”此後,皇帝更加讚揚牛弘,稱其質樸真正。

在古代,忘記皇帝的口諭,這肯定是要受到懲罰的。輕則丟官降級,重則喪命丟腦袋。所以,面對這種情況,要麼隱瞞不宣,要麼謊報聖旨。其實,通過這一件事,就看出這一個人的本性。如果是盡忠職守的人,即便是丟了官,掉腦袋,也會回去再問一次。換做一個不稱職的人,害怕丟官或者殺頭,要麼隱瞞過去,要麼謊報聖旨,欺上瞞下。所以,面對一個盡忠職守的人,皇帝不怒,反而為喜。

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來,一個好皇帝,是不會隨便亂懲罰大臣。對於那些,盡忠職守的大臣,也是知人善用。漢文帝在歷史上能開創“開皇之治”也是有原因的。


謀士說



看到這個題目,只能說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啊,這皇帝讓大臣去宣旨,大臣竟然有敢忘了的,我估計出現這種事兒,一隻手都可以數得過來,這不,今兒咱們就來說說這大臣宣旨,遺忘內容的事兒。


這題目裡提到的這位大臣是誰呢?這位大臣出自隋朝,咱們可別一聽隋朝,立馬就想到隋煬帝,隋朝除去隋煬帝,還有他父親隋文帝,沒錯,這件事就發生在隋文帝時期。而這位大臣呢,也不是旁人,正是隋文帝時期的牛弘,有人說沒聽說過這位牛弘啊?沒聽說沒關係,畢竟隋朝出名時期是隋煬帝時期。

這牛弘啊,可不是個昏官,也不是個貪官,這牛弘不管是當官,還是做人,還是挺不錯,只不過這牛弘,有一個愛好,可以說,他這一生,都只管他自己的愛好,其餘的事兒在他心中,都佔不到份量,這個愛好就是啥呢:愛書如痴。


也就是說牛弘是一個書痴,平生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甭管去哪兒,手裡都拿著一本書,可雖說他愛書,對別的事兒不怎麼關心,但為官期間,還是一碗水端的挺穩,對工作兢兢業業,對屬下也是寬厚仁慈,再加上他平時只知道看書,時間一久,其餘大臣甚至隋文帝對他也是非常的尊敬的。


可話說回來,這有一次隋文帝讓牛弘去給其宣旨,沒寫下來,直接讓牛弘去口述,可誰曾想,牛弘轉身沒走多遠,竟然將皇帝的口諭給忘了,一般人到這時候也挺害怕啊,但牛弘沒多想,轉身就回去拜見皇上,如是說道:不好意思,皇上,我將剛才要宣的旨意給忘了。隋文帝一聽,不僅沒生氣,反而樂了,對牛弘說道:也對,這宣旨的工作,對於你這個愛書如痴的人來說,是難為你了點。你看,這就是整件事兒的起末,可話說回來,這牛弘若不是平時表現良好,甚至優秀,隋文帝也不會如此釋然,畢竟皇帝讓大臣去宣旨,大臣轉身就忘內容,不說皇帝了,就是放在今天,領導給下屬說話,下屬轉身就忘,這也容易讓領導怒起來。

其實,牛弘不僅忘宣旨意了,牛弘還有一件事,也能襯托出其人對待事情的態度,牛弘有個弟弟叫牛弼(瞧瞧這名字,真是酷斃了),這兄弟倆截然相反,牛弘一生愛書,牛弼是一生愛酒,關鍵喝了酒之後,酒品還不行,愛鬧事,有一次,竟然鬧事鬧到牛弘頭上來了:牛弼在醉酒之後,一箭射死了牛弘家的牛。牛弘回到家,其妻子就和他說道:我們家的牛被你弟弟給射死了。牛弘聽後說道:恩。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妻子一聽很納悶,又說了一遍,牛弘還是回到知道了。說完還繼續看起書來。這件事也正是從側面反映出這牛弘的為人,以及牛弘的性格。這也就是隋文帝為啥看到牛弘忘了旨意,不怒反笑的原因。


謝謝大家,我是酒翁,希望我的回答你們會喜歡~


寒舍閱獨


這位傳旨忘詞的“糊塗大臣”名叫牛弘,是隋朝時期的名臣。而他傳旨忘詞的事情,歷史上也確有此事,並非後人杜撰。

牛弘出身官宦世家,自幼好學,博覽群書,以博聞強識聞名於世。而且,牛弘還提倡復興儒學,倡導德行優先。這麼一看,牛弘不就是一名學識淵博的儒家知識分子麼。但是,牛弘有個特點,就是長相比較特別,很像三國時期的一個人物,那就是猛張飛。

牛弘同張飛一樣,長著滿臉的絡腮鬍,容貌魁偉。只是呢,牛弘的性格相比張飛要寬容很多,不會虐待下屬。

牛弘最初在北周任職,專管文牘,後來主要負責編修《起居注》。

隋文帝楊堅繼位後,牛弘非常識趣的成為了隋朝大臣,繼續負責案牘的工作,並建議文帝收集散失的典籍文獻。牛弘的這一做法,對經典古籍的保護傳承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後來,他升任禮部尚書,又修撰了《五禮》,用來明確禮法。他還受命,修改雅樂,作樂府新詞。

牛弘非常出色的完成了隋文帝部署的正禮樂的工作,這讓文帝和當時的文武大臣,無不對牛弘肅然起敬,可謂是榮寵當世。但牛弘卻並未因此就驕橫跋扈,照樣是謙卑勤儉,“事上盡禮,待下以仁”。同樣的,牛弘對待家人也是如此。

據《隋書》記載,牛弘有個弟弟叫牛弼,此人確實有點牛,經常醉酒鬧事。有一次,牛弼喝醉了,竟然把牛弘用來駕車的牛射殺了。

牛弘回到家中,他的妻子就迎過來說:“小叔(古代的從子叫法,跟隨她的兒子稱呼別人)把牛給射殺了!”牛弘淡然的說:“做成肉脯,吃牛肉。”等他坐下,他的妻子又故意在牛弘耳旁嘮叨:“小叔把牛射死了,做事太奇怪了!”牛弘打斷妻子的話:“我已經知道了。”

原本牛弘的妻子是想讓牛弘去訓斥一下牛弼,結果牛弘卻寬宏大量,毫不為之所動,殺牛一事也就無人再提及。而牛弼在得知哥哥的作為之後,也非常的羞愧,開始收斂自己的行為。

可見,牛弘絕對是個聰明人,眼光非常的長遠,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遇事應如何處理。

只是呢,牛弘也有個特點,那就是“訥於言而敏於行”,就是說牛弘善於做事,但不善於言辭。很符合現代所說的,少說話,多做事的處世原則呀。

牛弘宣旨忘詞的事,正好體現了牛弘的這一特點。《隋書》記載,“上嘗令其宣敕。弘至階下,不能言,退還拜謝,雲:‘並忘之。’上曰:‘傳語小辯,故非宰臣任也。’愈稱其質直。”

文帝讓牛弘宣讀敕令,結果牛弘走到了臺階下,站了半天沒說一句話。然後,他退回來告訴文帝,說自己忘了敕令的內容是什麼了。

文帝一聽,哈哈大笑,說傳話這種小事,你都做不好,實在不是做宰相的人選呀。但是,文帝並未處罰牛弘,反而更加欣賞牛弘的質樸憨直。

這個麼,嗯,牛弘絕對是演技派大師呀。一個能夠將四書五經,爛熟於心,又深諳世事的人,怎麼會不善言辭,而記性又非常差呢。根據文帝的話來推斷,文帝當時應該是想提拔牛弘做宰相。而牛弘鑑於當時朝堂的情況,不想參與爭端,所以,用這種辦法來明哲保身,委婉的推辭掉宰相的任命。

畢竟,當時在位的宰相是文武雙全、能力非凡的隋朝名相高熲(又名獨孤熲),而同樣文武雙全的御史大夫、權臣楊素也虎視眈眈。牛弘作為一個並不迂腐的儒生,自然知道其中的利害關係,這兩個人他都惹不起。忘詞出糗,最多也就是被文帝申斥一番,也總好過丟了性命。

所謂的伴君如伴虎,有時候,那個君還真不一定是最可怕的,周邊的狼才更讓人恐怖呀。牛弘憑藉他大智若愚的智慧,不但讓隋文帝、隋煬帝非常信任他,即使是權臣楊素,對他也是敬重三分,而且非常寬容他這個“愚人”。

正如楊素所言:“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表面的智慧很多人都可以達到,但是隱藏才能的大智慧,卻很少有人能做到呀。


奕天讀歷史


牛弘(545~610年),是隋文帝楊堅當政時的秘書監,散騎常侍,也就是負責書籍校對,楊堅的隨從顧問。開皇三年(583年),拜禮部尚書,(相當於教育部長,外交部長及辦公廳主任)

牛弘篤好墳籍,學優而仕,有淡雅之風,懷曠遠之度,採百王之損益,成一代之典章,漢之叔孫,不能尚也。——引自《隋書》


牛弘是個書痴,總是手不釋卷,有一股書呆子氣。雖然掌管著隋朝的人事任免權利,但他任人唯賢,從不任人唯親,以德服人然後用之。對皇帝兢兢業業畢恭畢敬,對屬下寬厚仁慈。牛弘不善言辭,然百官皆拜服,史稱大雅君子,乃隋文帝的肱骨之臣。

有一次,隋文帝曾讓他宣佈聖旨,沒有寫聖旨,而是口頭告訴他的。牛弘到了階下,把皇上的口諭給忘了,退回拜見皇上,道歉說:“我都忘了。”如此反覆兩次,把隋文帝逗樂了。隋文帝說:“傳旨本來不是你這書呆子做的事,難為你了”。隋文帝對他的質樸和坦誠很讚賞,對他更加親重。我想假如換了其他人,忘了旨意,這是對皇帝的大不敬,非砍了他不行!但文帝最瞭解牛弘,他就是這樣一個人,除了對待工作,其它的事就沒著急過。



牛弘有個弟弟叫牛弼,哥倆性格不同,弟弟喜歡喝酒,但酒品不行,喝高了就鬧事。有一次喝高了,用箭射死了牛弘家的牛。牛弘下朝回到了家,妻子迎上來對他說:“小叔子把牛射死了。”牛弘聽說了此事,不著急不著慌,只是“嗯”了一聲,就沒有了動靜了。

他妻子很納悶,心想,是不是牛弘沒聽清楚?於是又說道:“小叔子忽然射死牛,真是一件極大的怪事。”牛弘說:“已經知道了。”臉色如同平常,繼續讀書不止。他對人寬厚仁慈,從來就是如此。 文帝常常讚賞他“大智如愚”。這就是牛弘兩次忘記皇上口諭,皇帝不怒反喜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