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托马斯·莫尔和他的乌托邦

托马斯·莫尔于1478年2月7日出生在英国伦敦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曾担任过英国皇家高等法院的法官。12岁时,按照当时给人当侍从的社会风气,莫尔被父亲送到坎特伯雷大主教约翰·摩顿家当侍从。摩顿既是学识渊博的学者、律师、建筑师,又是阅历丰富的政治家、外交家。莫尔耳濡目染,再加上他聪明伶俐、勤奋好学,进步非常快。摩顿曾向他的朋友说:“在我们桌子旁服侍的这个孩子将会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

历史人物: 托马斯·莫尔和他的乌托邦

当时拉丁文是通往上层社会的通行证,所以14岁时,莫尔又被送到伦敦的圣安东尼学校学习拉丁文。1492年,莫尔进入牛津大学攻读古典文学。他在这里广泛阅读了很多古希腊哲学家和当代人文主义者的作品,其中柏拉图的思想对莫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他成为了一个人文主义者。后来莫尔转学法律,成为一名正直的律师,获得了很高威望并当选为议员。此后,莫尔步一步高升,被封为爵士,担任过下院议长、英国大法官,成为仅次于a国国王的重要人物。后来由于莫尔反对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成为英国教领袖而被处死。 莫尔所处时代的英国处于亨利八世的统治之下,王室贪得无厌对外侵略扩张,官员欺上瞒下,贪污腐败成风,贵族和大商人勾结政府,欺压百姓。当时贵族和大商人为了养羊获取高额利润,将成千上万的农民赶走,霸占他们的土地。被驱赶的老百姓到处流浪,不是被饿死,就是沦为强盜。莫尔对社会现状极为不满,于是就写了《乌托邦》一书来讽刺黑暗的现实和寄托自己的理想。

《乌托邦》的全名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乌托邦”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没有的地方”。这本书采用了莫尔和一个水手对话的形式,讲述水手在奇异的岛国—乌托邦的生动有趣的见闻。

历史人物: 托马斯·莫尔和他的乌托邦

乌托邦是个大岛屿,全岛有54个城市,每个城市分4个区,各个区中每30户选举一名低级官员,再从10名低级官员中选举一名高级官员。乌托邦的首都亚马乌罗提城在岛的中央,这样便于各个城市的代表开会。乌托邦的全国最高机构是元老院,代表由岛上54座城市派出3名经验丰富的公民组成,每年更换一次,商讨关系到全岛公共利益的事务。元老院选举一人担任国王,国王是终身制,但如果国王虐待人民,可以弹劾他。政府除了偶尔组织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外,其余职能都是组织社会生产劳动和安排人民生活。各级官员除了调解民事纠纷外,也要参加劳动。

历史人物: 托马斯·莫尔和他的乌托邦

乌托邦的土地、生产工具、房屋、财产归全民所有,生活用品按界需分配。在平等基础上实行生产公有和消费公有。乌托邦男女平等,妇女有受教育权、婚烟自主,和男子一样参加社会劳动,享有和男子年一样的政治权力。在乌托邦,农业受到高度重视,但农业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义务劳动。乌托邦的每个公民都必须从事两年的义务劳动,然后回到城市从事一门手艺。只有特别喜欢和擅长农业劳动的人才能申请延长劳动时间。但如果碰上农忙,就要安排城里的人去乡村劳动。他们每天工作6个小时,其余的时间归个人支配。人们的服装样式基本上都一样,只有男式女式、已婚未婚的分别。公民就餐在公共食堂,看病到公共医院。乌托邦物资充足,生活富裕,这里没有盗贼,也没有乞丐。乌托邦的人勤奋敬业,生活简朴,遵守法令,乐于助人,鄙视游手好闲和奢侈腐化。乌托邦禁止嫖赌、饮酒、欺骗、阴谋、虐待等恶行。乌托邦没有货币,没有商品,人们视金银如粪土,把金银做成粪桶溺盆等。在信仰方面,乌托邦信仰自由。

历史人物: 托马斯·莫尔和他的乌托邦

乌托邦还非常重视教育和科学研究,每个儿童必须上学,不仅要进行知识方面的培养,还要进行道德方面的培养。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可以不参加劳动,但如果不能胜任,就要被安排去劳动。相反,如果从事劳动的人有特长,那么也可以去参加科学研究。

《乌托邦》是世界上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名著,影响了后来的傅立叶、圣西门和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空想社会主义也是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来源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