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織田信長相比誰更勝一籌?

京鹿子SAMA


日本人善於學習借鑑先進文化,據說他們對三國曆史的研究其實還在中國國內之上,因此我們不應該故步自封,對日本歷史有點了解也有用處。玩兒日本遊戲公司製作的歷史類遊戲的朋友,多半應該知道三國志和信長之野望。對三國志,我們國內的遊戲公司應該比較慚愧,為什麼讓日本做出代表中國歷史的遊戲還賣回給我們。對信長之野望,至少我們可以瞭解一點日本人對他們民族歷史、相關人物的看法。

曹操生活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東漢末年,而織田信長生活在相當於我國明朝中葉時期,兩者時間相差如此之遠,原本難以相比。但星火辰可以站在當今人的視角,說說兩者的異同,歡迎大家討論。

一、曹操和織田的相同處

1、兩人都是各自國家最有影響力,也最具爭議的歷史人物。日本人對其戰國時代(相當於中國明朝時期)歷史酷愛,正如中國人對三國曆史的酷愛一樣。曹操是三國時代最具爭議的人物,這點我不用多說。織田信長在日本也是如此,喜歡他的人稱其為日本戰國的弄潮兒,稱其為時代的革新者,而不喜歡他的人,稱其為第六天魔王,胡作非為的人。

2、兩人都力圖打破各自時代舊觀念,讓人耳目一新,但卻大惹話題。譬如曹操求賢不問人的道德到底如何,這在東漢時代幾乎是反了天的。織田信長也是如此,祭奠他的死去的老爹時,穿著怪異,又灑了把灰,很是不敬,日本人尊敬先祖的習慣和中國是一樣的,而織田信長剛當織田家家督時就這樣幹了。

3、兩人不但打破舊觀念,還要打破舊制度。曹操雖然是宦官的後代,但其實在東漢末年也算是世家的一員,只不過不算清流而已,但曹操的很多政策卻想打破東漢以來的世家政治。而織田信長呢,根本對當時的時代不削一顧,無論是統治日本的將軍、還是信仰的佛道,在他面前都不值得一提,他只講求實力。

4、兩人都成為了各自時代國中的霸主。到曹操臨死時,雖然不能統一天下,但魏國絕對是天下最強的。織田信長也是如此,當時的日本分成六十多國(日本小的國土,他們的一國恐怕比中國的縣要小得多),織田信長統一了二十多國,統一日本也是指日可見的。

5、兩人雖然是時代的霸主,卻都沒有完成統一大業。曹操敗於赤壁,從此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而織田信長卻死於部下將領明智光秀的謀反事件。

二、曹操和織田信長的不同處

1、曹操即便再是新潮,但他仍然是儒家傳統的信奉者,而織田信長沒有這種束縛。曹操再是奸雄,可他身為漢臣,終身沒有篡漢,他的行為雖然會出格,但是總體還是在儒家傳統的約束之內。但織田信長顯然沒有這種特徵,織田信長重用人才,唯才是舉,顯然比曹操做得更徹底,譬如豐臣秀吉,就是從他手下一個提鞋的小廝的出身的。並不是說織田信長本身比曹操更強,而是日本文化中的儒家約束在那個時代是不明顯的。直到後來德川家康統一日本,在江戶幕府統治時期開始大推儒學。

2、曹操更出名的地方是他智謀上的奸詐,而織田信長更出名的地方是其對時代的革新。這種差別其實是兩國國人喜好不同造成的,中國人喜歡突出個人、突出個人的智謀與詭計,能夠將敵人玩弄於鼓掌之間,而日本人,當然也喜歡玩弄詭計,但他們更強調藉助時代的大勢,譬如織田信長的軍隊大肆重用火槍,譬如發明了火槍的三段擊大敗武田家騎兵等等,這是日本人最為強調的。織田信長成名的桶狹間奇襲,大敗今川義元的軍隊,雖然也講織田信長行軍的詭秘,但更強調其向死而生的決心,又專門強調了突來大雨天氣對織田軍的幫助。總體來說,日本描寫織田信長的小說,力求其可信度,強調客觀條件和主觀能動性的結合。而中國的三國演義,過於重視一個人智謀的作用,少有對環境、人心等客觀條件的考查。然而,三國演義等書成書在明代,正是織田信長生活的那個時期,寫織田的書大多成書於日本二戰後,其中的差別也就很能理解了。

3、日本人大多知道且很瞭解曹操,中國人卻對織田信長少有所聞。中國人是該有大國的自信,但盲目自大顯然也是不對的。可以說,日本人所塑造出來的織田信長或許不是本來的織田那個樣子,但他代表了日本人的一種崇尚,一種整體精神。正如當今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裡有曹操、有劉備、有諸葛亮、有關羽一樣。日本對三國的研究極為深入,超過我們普通國人,而我們卻對日本人的歷史是少有所知的。孫武那句知己知彼就不用星火辰多說了,如果只是去看無腦的抗日神劇,當然我們也是可以的,無外乎是人的感覺而已,只要自我感覺好,就很好。

日本人所提倡的織田信長式的革新精神,讓他們在唐朝學習我中華文明,在近代學習西方文明,織田信長在日本早已不是歷史上那個人,而成為了一種符號。而我們,對曹操的認識,好多時候,恐怕還停留在明朝的三國演義時代,因此,每每說出點原始資料三國志中記錄的實情,都有很多朋友大肆吐槽。呵呵。


星火辰


本文彩蛋附有織田信長真容。

無論是拿曹操與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織田信長,還是與結束戰國開創江戶幕府的德川家康相比,都是曹操更勝一籌。這一點毋庸置疑。

圖一,曹操:拿我和1,300年後的邪馬臺倭酋比?我都被你們氣樂了


先談戰略

曹操的“奉天子以令不臣”是首創,而日本是學生無疑。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聽從謀士荀彧、毛玠建議,前往洛陽,迎接皇帝。直到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廿三日庚子(220年3月15日)病逝於洛陽。25年間,曹操南征北戰,統一中國北部的同時,始終壓制著更北邊的遊牧部落(當然,馬騰,公孫瓚,袁紹等人也同樣作出努力),使得胡人不敢放馬南下。

這是比統一南方更大的貢獻。

圖二:220年三國形勢圖

219年冬天,孫權上書稱臣,陳說天命,勸曹操稱帝,他卻回答道:“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千年以後,也就是1192年,源賴朝攻滅平氏、藤原氏後,創立鎌倉政權並出任徵夷大將軍,開始架空天皇掌握實際統治權。

而織田信長,並沒有坐上幕府將軍的位置,客觀地講是一位戰國霸主;並且如同當年他所滅掉的今川義元一樣,自己也倒在了前進的路上。

1582年(天正十年),信長亡於本能寺之前,其三男織田信孝、重臣丹羽長秀、蜂屋賴隆、津田信澄等正在攻打四國的長宗我部元親;柴田勝家正在攻打北陸魚津城;森長可、瀧川一益正在攻擊上杉氏;而正在攻打備中高松城羽柴秀吉還來信要求增援。

可說是戰火紛飛,日本並沒有達到形勢上的統一。

圖三:1582年日本形勢圖,織田家佔據本州的南部,但西端有毛利,腹心有德川(盟友),東部及北部仍是一片櫻花繚亂……


再談文治

曹操是著名的文學家、詩人,與自己的兩個兒子合稱三曹,“薤露行”、“蒿里行”等雜言古辭,原為四句,被曹操改用五言來寫為各十六句。並且他還擅長於四言詩。

除詩歌外,《讓縣自明本志令》、《與王修書》、《祀故太尉橋玄文》等名篇,至今讀來也非常質樸而感人。

織田信長的話……大概流傳最多的,當屬他平時喜愛,傳說也是絕命詩的那節“敦盛”了吧:

“人間五十年,與天下互相比較,如夢又似幻,一度得生者,豈有長生不滅者乎?”

(注:敦盛是日本能劇曲目,講述源平合戰後,殺死美少年平敦盛的源家武將熊谷真實,出家為蓮生和尚,於誦經打坐中遇平敦盛的鬼魂,鬼魂跳起平家盛宴時的中之舞,並吟唱生命無常之歌。)


唯一能夠勝出的:顏值與身高

網上有說法稱信長公身高1.66米,這樣的話,可能比曹操略高些。

另外,曹操長得不好看是共識,但根據史實記載,織田信長在青少年時代是被誤認為女人般的美男子,而信長的兄弟姐妹及子女被紀載為當世俊男美女的比例也相當高。


最後是彩蛋:美男子織田信長的真實面貌

圖四:耶穌會畫家Giovanni Niccolo於1583-1590年間所畫

和左下角相比,鼻樑等部位的相似度還是很高的;至於帥不帥,會不會被人誤認為是女人……朋友們還是自己看著辦吧(我不好這個,真的)。




萬里長空夜未央


能力差不多,沒有孰優孰劣。樓上那些回答,帶著民族情緒,對日本戰國曆史懂得也不多。織田信長如果生在中國,一樣是一個可以在歷史留名的偉人。我來簡單說說為什麼?

我們網絡上對日本戰國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謠言,日本戰國不過是村長打架。日本戰國時一個一個的小諸侯管理,每一個小諸侯大概有一座城。每個小諸侯都會記載自己的家書,都有自己的家門。而這些小諸侯都是在自己封地世代守護百年了的,所以小諸侯投降大諸侯都會有一個條件,那就是要求【本領安堵】意思就是要求自己的領土不會被奪去。對於不投降的,一般會剝奪他的領地,或者是改封他地。我們看歷史,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歷史越近,我們會發現。古代大規模戰爭的人數數量越少,春秋戰國時期幾十萬的對壘,到了晚清太平天國時期,就變成了幾萬人對幾萬人。

所以,以兵力人數來笑話日本戰國時村長械鬥,是一種阿Q精神。日本戰國中後期,已經是職業部隊了,這也是織田信長的改革——兵農分離。這是一個偉大的改革,從此士兵職業化。日本戰國時代,人口比三國時期都多。在世界古代歷史上也算大戰了,其中的關原之戰,大阪之戰,兵力也有二十萬了。注意,這個二十萬是紮紮實實的軍人數量,沒有算民夫。

簡單的瞭解到了這個背景後,我們再來比較曹操和織田信長誰厲害?我的回答如下

在文化上,曹操完勝,曹操算是是建安文學的代表,和他二個兒子一起被後人合稱為“三曹”。

在軍事上,各自的條件下,織田信長完勝。織田信長可以說已經統治了日本,結果被部下謀反,功虧一簣。曹操始終無法消滅蜀漢和東吳,完成統一。

在政治上,二者平手。曹操的奉天子以令不臣和織田信長的擁立足利將軍,簡直異曲同工。

在思想上,我認為織田信長更了不起。織田信長可是準備要把日本天皇推下來的人,這簡直是超越時代的改革家。要知道,在日本的歷史上,武士階級的人誰都不敢也不會有這個想法,也有學者提出織田信長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想法而被害了。曹操的唯才是舉也是個領先時代的思想,但是並沒有後續的政策,終究差一口氣。

綜上所述,曹操和織田信長的能力是一樣的。二者換個位置,成就也差不了多少。


玩物詠志


日本人很崇拜三國時期的人物,以三國人物為楷模。

很多日本人,都是從三國故事裡學計謀,學兵法。但是,畫虎不成反類其犬,精華沒有學到,只學到一些皮毛。

曹操的“以奇用兵”沒有學會,只學會一個偷襲。

曹操以“屯田”解決兵糧問題沒有學會,只知道到處搶掠。

曹操以夏侯家過繼給曹嵩,日本人便拿姓氏不當回事,隔三差五就改個名。

都說呂布是三姓家奴,可是很多日本武將都不知道是幾姓家奴了,改姓改的都數不過來了。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好幾個人呢!

曹操千里徵烏桓,日本人就遠程偷襲珍珠港。

曹操屠城徐州,日本人就到處大屠殺。

曹操殺投降的呂布,日本人就殺俘虜。

只有織田信長還算是個英雄,還算是個人物。

其餘人,都皆鼠輩而已。

豐臣秀吉就是一隻猴子,一個跳樑小醜。居然也敢覬覦我大明江山。盡派當時日本頂尖名將作戰,結果折戟疆場。在被大明收拾之後,德川家康趁機奪取豐臣秀吉江山。

日本戰國時期的名將,只不過在其國內還能混混日子。一旦與大明開戰,立刻瓦解。實力對比相差很大。

沒法比,根本就不是在一個檔次上。


騎牛看書本


我談談我的看法吧!曹操在歷史上(除去擁劉貶曹的三國演義)是個著名的軍事家、文學家、政治家及文學家。曹操奠基了一個強大的魏集團,治下的人民可以是在三國時候普遍過的最富足的,所以給其投去了強大的兵力及財力,手下大將文臣也最多,從他的兒子在各方面來看也可以說明其家教曹衝七歲能稱象, 曹植七步成詩及洛神賦,曹丕自由文武雙全,成就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還有好為“黃鬚兒”的曹彰等就能看出家族的教育問題。

而織田信長雖然在日本的改制中成就很大,本能寺之變的發動著。但是依舊長年處在家族內鬥之中。

按社會影響和政治才能方面可以說,織田信長根本不可以曹操相比較!

只是個人看法,僅供參考!不喜勿噴。如果得罪崇拜織田信長的看官,請看在同為國人的面上口下留情,或者提出你們的寶貴看法。


二米高的小黃人


兩者之間沒有可比性。織田信長是曹操的崇拜者。曹操以一己之力獨步三國,創立文治武功,維護祖國統一,保持漢朝國祚,推進文化革命,開創新文體和詩詞發展,促進經濟文化繁榮,人稱魏王。屬於國家的實際領導者。織田信長是日本戰國時期的著名大名,徵武田滅島津,殺伐決斷,但是在本能寺遭遇叛亂,被酒井直次殺死,遲緩了日本統一。織田信長就是猴子而已。


小屋253315373


先就結局而言,曹操是病死的,算得上壽終正寢。織田信長因本能寺事變,被部下明智光秀所殺,死的可惜了。二就文化地位來說,曹操詩詞一絕。織田雖然是個帥哥,自身歌舞不錯,但文化作用來說,能被曹操甩一個銀河系。三就武略來說,曹操統一北方,為後期晉的一統奠定了基礎。織田僅僅進行了“上洛之行”,不過為日本的統一奠定了基礎。四就個人魅力來說,曹操是很風趣的。織田長得不錯。他的家族都是俊男美女。五就成名戰來說,都是以少勝多,官渡之戰,桶狹間之戰。





Lucky


曹操認識,另一個是什麼鳥


龍嘉山人


織田已是工業革命後的近代人物,他與魏武大帝沒的比,一個統一亂世的世界英雄,一個是日本鄉村之間打架的村長。


浙江人銳意進取


按照遊戲流程來對比,織田信長頂多四關,桶狹間之戰,天下布武,本能寺之變,統一日本。在看看曹操,按照歷史發展沒有個十幾關下不了地,所以織田信長連前三關都沒過,如何與魏武帝曹操對比,簡直就是侮辱曹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