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关东军,这里的“关”是指哪个关?

Lh91501591


近代臭名昭著的日本关东军,因其驻扎地而得名,即驻扎于日本在中国的租界关东州乃至满洲,这里的关指的就是中国的山海关。

(位于旅顺的关东军司令部旧址)

关东军的由来,要追溯到日俄战争,日俄战争后,日本获得了原本被俄国强占的中国旅顺、大连地区,随之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成立关东都督府进行管辖,关东都督府的军队隶属于关东都督府陆军部节制。1919年,关东都督府改为关东厅,驻扎于关东州,负责关东州以及南满铁路沿线警戒的军队,模仿当时日本在台湾设立台湾军,在朝鲜设立朝鲜军的模式,于当年的4月12日成立关东军。

关东军最初设司令部,下辖6个独立守备大队以及宪兵队,后来规模则不断扩大,控制区域也在九一八事变后编为整个东北地区。至七七事变前夕,关东军已下辖4个师团以及若干独立守备大队,到了1941年关特演时,则统辖有14个师团,总兵力接近80万人,关东军的级别也从军升格为总军。

此后关东军主要以控制东北以及监视苏联边境为使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其精锐部队不断被抽调入关。至1945年苏联向日本宣战后,关东军覆灭。


作为题外话。日本国内地名中也有关东、关西以及关东平原等名称,不过其地名的由来则是源于日本古代的铃鹿、爱发、不破等三关,和关东军的关完全没关系。


海研会


看到“日本关东军”,就想到那一段屈辱的历史。那“屈辱的感受”印在很多国人心中,挥之不去,久久盘旋。

很多人在问,日本关东军中的“关”指的是哪个关?是日本人的“关”还是中国人的“关”?

关东军驻扎在关东洲

虽然日本国内有关东、关西两地,但关东军中的“关”和日本无关。说起来,这个“关东”最早和沙俄有关。


1899年8月16日,沙俄和中国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借了3600平方公里的土地。由于租借的“旅大租地”位于山海关以东,因此被沙俄称为“关东洲”(俄语:Квантунская область)。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最后的结果是日本获胜。1905年,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和约》,日本取代俄罗斯占领这一租借地。

1915年,北洋政府和日本签订了《中日民四条约》,“关东州”租借期限延期至1997年。

因为是租借地,被日本人看成“等同于自己的国土”,所以在上面大力发展,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军队,这个军队被称为“关东军”。

所以说,日本关东军中的“关”,其实就是山海关。

日本关东军的前世今生

日本关东军成立后,开始成为了它在中国进行扩展最有利的力量。这支关东军,从建立起,就打着“侵略”的烙印。

为了达成它们的目的,日本关东军先是炸了不听话的“东北王”张作霖;过了三年,日本关东军又发动了九一八,赤裸裸地对东北军进行挑衅。东北军在张学良的命令下,全部入了关。就此,东北三省成为了日本人的地盘。

在我东北的地盘上,日本人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国“满洲国”,扶持起了傀儡皇帝溥仪。而日本关东军成为了“伪满洲国”的军事武装。

日本关东军发展很快,是日本陆军当中非常突出的一支力量,被称为“皇军之花”,鼎盛时,日本关东军兵力有大约120万人。

其实,日本关东军时刻提防着苏联,所以在日本全面侵略中国的前期,关东军大部分并没有南下侵入中国。1943年下半年,日本关东军派出很多去支持太平洋战争,结果损失巨大。

二战后期,日本人举步维艰。此时,苏联开始行动了。

1945年8月,苏联150万军队向东北进发,和日本关东军发生了激烈的战争。此时的关东军早已元气大伤,实力早已大减。经过此役,关东军被击毙八万三千人,被俘五十九万四千人。

就此,关东军消亡。

日本关东军是“侵略”的产物,那么随着日本侵略的全面失败,日本关东军的消失,也是其宿命所在。


蓝风破晓


了解近代史的朋友,都知道当年在中国东北地区驻扎的日本军队的名称叫“关东军”,而日本国内正好有关西、关东地区,那么这个“关东军”是不是跟大阪师团、广岛师团的意思一样,是来自日本关东地区的兵员组成的军队?

答案是否定的,日本关东军的规模在最大时达到了二十多个师团的兵力,兵员并非来自于日本国内的关东地区,所以“关东军”名字的由来,跟日本关东地区毫无关系。

日本的关东地区的“关”字,指的是本州岛南部的关原,此地往东就是关东地区,往西自然是关西地区,东京属于关东地区,大阪、京都、奈良属于关西地区,“关东煮”就是关东地区的特产。

关东军这个“关”字,指的正是我国的山海关,我们中国人一般习惯把山海关往东的东北地区称作“关外”,京畿和中原自然就是“关内”,但清朝开始的山东人去往东北地区的移民潮,我们则习惯于称之为“闯关东”,这里的“关东”指的是广义上的整个东北地区。

说起日本关东军名称的由来,还要从清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说起。

1897年底,沙俄海军进入辽东半岛南端的旅顺口港,次年与清政府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强租辽东半岛南端25年,并在此地建立了一座新城市——达里尼,在俄语中,“达里尼”是“遥远”的意思,它就是日后的大连市。这片租借地因为在山海关以东,被称作“关东州”。

沙俄帝国对中国东北地区觊觎已久,之前在甲午战争后就联合法德两国“三国还辽”,不让日本人割据辽东半岛,日本人对此也是耿耿于怀。

庚子国难时,沙俄想趁火打劫,派兵全线进入东北地区,妄想把东北变成黄俄,清政府虽然软弱可欺,但清政府的统治者巧妙地利用了列强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利用了日本人的仇恨心理,兵行险着,引入日本人“驱狼赶虎”,想通过日本人的兵力赶走沙俄军队。

日本人为了朝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利益,欣然答应,在1904年到1905年中,沙俄和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爆发了惨烈的第零次世界大战,也叫作日俄战争,清政府的目的达成,在日本付出了八万八千名军人的死亡代价后,把沙俄势力从辽东驱赶到东北的北部地区。战后,根据日本人和俄国人达成的协议,东北被分成北满和南满,北满是沙俄的势力范围,南满是日本人的势力范围,原“关东州”租借地的权利由沙俄转到日本手中。

日本人占据辽东半岛后,正式改称“关东州”,在此地设立了关东都督府和满铁守备队,到了1919年,日本把关东都督府改为关东厅,把原关东都督府陆军部升格为“关东军司令部”,“关东军”自此正式得以命名。

九一八事变后,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统治,日本把关东军司令部从旅顺迁往沈阳,等到第二年扶持成立“伪满洲国”后,司令部又从沈阳迁到了“伪满首都”长春。

关东军成立之后,在九一八事变、热河战役、诺门坎战役等战役中都有发挥侵略作用,后期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大部分力量被调到南太平洋一带作战,损失惨重,之后补入的兵员战斗力较差,武器也很有限。在苏联宣布对日作战后一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关东军根据投降命令放下武器,几乎全部被苏军俘虏,五十万人被苏军拉回苏联,作为战俘被投入到劳动改造中。

关东军在1945年就覆灭了,但“关东州”一直到十年之后,才由赫鲁晓夫拍板,把该地主权转交给了我国,自此,“关东州”这个地名也走入历史。


历来现实


1904年2月,日本和俄国在中国东北打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史称日俄战争。日俄战争以日本胜利而告终结,占领了东北全境。事后,日本人为了继承俄国在东北的权益,所以也与清廷签了一个条约,条约内容很长,核心内容是日本归还东北领土给清廷,作为回报,清廷允许日本取得以下权益:

1、取得大连、旅顺两处租借地。

2、取得中东铁路长春以南路段。

3、日本在铁路沿线驻军。

山海关

根据这个协议,日本大批移民大连、旅顺,将这两个地方建成了日本的一个州。因大连、旅顺位于山海关以东,所以称之为关东州, 并且还设置了关东州都督府进行管理;将中东铁路南端更名为南满铁路,并成立了满铁;根据第三条,日本派了一支部队驻守南满铁路沿线,因为驻军所谓的“关东州”,所以这支部队被称为关东军。

综上所述,关东军中的“关”特指中国的山海关。 战败后的日本关东军

最后再说一句,日本关东军战斗力很强,在侵华战争中无恶不作,围剿东北抗联就是关东军所为,侵华日军中的许多高级将领也出身关东军。抗战末期,关东军被攻入东北地区的苏联红军消灭,从某种角度讲,苏俄也是报了当年日俄战争的一箭之仇。





民国年间那些事


在近代远东地区,被称为关东的地方,一共有三个,一个就是最著名的东三省,由于东北三省大部位于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以东,因此,东三省地区也被称为关东。近代中国最大规模的人口大迁徙,与下南洋、走西口并称的闯关东,就来源于此。

东北地区

在清朝之前,东北地区是中国诸多游猎民族的发源地,比如东胡、鲜卑、女真等游牧和渔猎民族,都是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并最终在中国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而随着清末大规模闯关东,数以千万计的关内贫困民众历经苦难,到达东北地区,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开拓者。

闯关东

与此同时,由于东北地区北接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东部为朝鲜半岛和日本。不但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也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它成为日本和沙俄两个列强最为觊觎的地区。围绕东北地区,日本和沙俄之间的争夺更已经达到白热化。

而另一个被称为关东的地区,其实是日本的关东地区。日本本土以山地为主,不过日本也是有平原地区的,这就是位于日本最大的岛本州岛中部、濒临太平洋的一个地区。

日本关东地区

这块被称为日本关东地区的地方,以日本首都东京为中心,包括日本数县,成为日本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科技最先进的地区。迄今为止,日本的关东地区甚至居住了超过1/3的日本人口。许多人喜爱吃的关东煮小吃,其实就是最早来源于日本关东地区的一种料理。

最后一个被称为关东的地区,则是位于中国东三省大连地区的关东州。在中国东北三省辽东半岛最南端,拥有一个极为优良的港口,这就是旅顺港。而一直执着于在远东地区拥有属于自己不冻港的沙俄,则对旅顺早已垂涎三尺。

日俄战争

甲午战争之后,第一次赌国运成功的日本成功的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手中掠夺了台湾和辽东半岛,不过很快,由于利益原因,沙俄纠集德国和法国共同干涉了日本对于辽东半岛的占有,逼迫战争之后元气大伤的日本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这就是著名的三国干涉还辽。

三国干涉还辽之后,自恃有功的沙俄直接将海军舰队开进了旅顺港口。并大肆建设海军基地,1898年3月,沙俄与清政府签订了旅大租借条约。从此旅大地区成为了沙俄的租界。第二年,沙俄将租借到的旅大租借地命名为关东州,这也是关东这一名称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上,沙俄也开始了对旅大地区的统治。

沙俄和日本所谓的关东州

那么,巅峰时期拥有120万兵力,有日本皇军之花之称,成为日本陆军中战斗力最强,装备最精良的日本关东军,到底为何被命名为关东军?关东军中的“关东”指的是哪呢?

最早的日本关东军的“关东”,既不是整个东北三省,也跟日本关东地区没关系,指的是沙俄在于旅大地区命名的关东州。

1904年,为争夺中国东北,日本和沙俄这两个列强终于大打出手。两国集结了上百万陆军和几乎所有海军,在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和附近的海域,爆发了近代以来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战争。两国列强厮杀一年之久,最终,日本取得了日俄战争的胜利,并将包括关东州在内的南满地区纳入了势力范围。

日俄战争

如同沙俄对于旅顺地区垂涎三尺一样,日本对于这个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的远东不冻港也觊觎已久,取得日俄战争的胜利之后,日本根据日俄双方在美国朴茨茅斯海军基地签订的合约,攫取了关东州及南满铁路等原属于沙俄的一系列特权。

而为了维护自己在东北地区的特权,同时的巩固和攫取新的利益,日本开始在东北地区驻扎军队。1906年,日本在东北地区成立了所谓的南满铁路公司,经营从长春到旅顺之间的东清铁路和所有的支线。

根据日本和清朝签订的合约追加条款,日本有在南满铁路沿线驻军的权利。具体条款则是,日本可以在每公里驻扎15名士兵作为守备。第2年即公元1907年,日本正式在南满铁路设置了守备队。1909年,日本的南满守备队拥有6个大队,人数近4000人。

日本关东军

而这支名义上守备满铁的守备队,归属日本关东总督指挥,成为日本在东北地区侵略扩张的爪牙。与此同时,日本在南满地区,还有一个常驻师团,这个师团司令部设在辽阳。两支常驻东北的日本军队,加起来约有1万余人。这两支部队也被称为关东军,归属于日本关东总督指挥。

1919年,日本关东总督府进行了大改革,成立了日本关东厅。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也从总督府独立了出来。9·18事变前夕,日本关东军变化不大,仍为6个守备队和一个常驻使团总兵力约1万余人。不过为了发动九一八事变,日本大量征召了位于东北的侨民。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关东军开始大规模扩编,并将势力范围遍布了整个东北地区。

日本关东军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本关东军达到巅峰,当时的日本关东军拥有31个师团、11个步兵和坦克旅团、两个航空军和其他军队,拥有120余万兵力。成为日本战斗力最为强劲、装备最为精良的部队。

不过很快,随着太平洋战争日本陷入颓势,日本开始大量抽调关东军前往太平洋战场作战。日本关东军在不复之前的盛况。1945年,随着150万多苏联红军进军东北,大部分精锐消耗在太平洋战场的日本关东军被苏联红军彻底消灭,日本关东军和日本其他军队一样,彻底不复存在。


鸢飞九天2018


崤山小虎第368条回答。

关东军的“关”,指的是我国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与日本的关东地区(日本政治经济中心区),并没有半毛钱关系。


而所谓的“关东军”其实是以日本驻扎在我国的“关东州”地区,而作为其大本营所在地,而命名的关东军。

关东州是1898年至1949年存在于我国辽东半岛的一块“租借地”。

1894年,日本非法占领中国辽东半岛,各位为了利益均沾,上演了“三国干涉还”,随后清政府又接管了该地区。

1898年,沙俄又侵占了大连地区,并和清政府签订了《旅大租借条约》,翌年在大连地区设立关东省,命名“关东州”。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也就是所谓“日露战争”,沙俄战败,1905年,日本接管辽东地区,并继续侵占清朝土地,实际侵占土地3400平方公里。

而日本侵略中国的三大罪恶“武器”,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日本关东民政厅,以及满洲铁道株式会社都在日本统治旅大时期建立,并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直至二战胜利,苏军俘虏了60多万关东军,并将旅顺等地改为其海军司令部。直到斯大林死亡后,1954年赫鲁晓夫把关东地区归还中国。

(二战苏联打败关东军↑↑↑)

至此关东地区才重回中国的怀抱!


哨兵小虎


以前说,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战争开始,打了八年抗战。

但后来又说,1931年9月18日,日军炮轰沈阳北大营,史称“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抗日战争从那时开始算起,抗战打了十四年。

历史教科书上,对日本军队什么时候进入中国都语焉不详,极力回避,包括关东军是怎么来的,作为军迷就只能从封存的历史中寻求真相,找觅答案。

其实,在“关东军”成立以前,日本军队就踏进了中国的东北,日本军队并非侵略,而是清朝政府邀请过来的。

原来在1898年,沙俄政府强迫清政府把辽东半岛南部的旅顺和大连湾“租借”给俄国,即把这块租借地划为俄国的一个州——即称“关东州”。

由于清政府打不过俄国,就邀请日本政府出兵,帮大清和俄国人打仗,答应赶走俄国人以后,将东北部分利益作为酬劳给日本。

1904年-1905年间,日本和俄国在东北的土地上干架了,横跨整个西伯利亚,史称日俄战争,以俄罗斯帝国的失败而告终。


1905年9月5日,战后的日俄双方缔结了《朴资茅斯条约》,俄将从大清取得的旅顺口、大连湾的租界权及其附属特权,转让给日本;所获长春、旅顺间之南满铁路及其支路、利权、煤矿等,无偿地转让给日本。

由此,日本攫取了俄国侵略者在东北南部地区的一切特权,日本在亚洲大陆获得了殖民地。随即,日本为巩固其在东北南满地区的统治,在辽阳成立了关东都督府。

1907年开始,日本在“关东州”驻扎有1个师团和6个铁道守备大队的兵力。


所谓的关东军,其前身就是满铁守备队,成立于1919年4月12日,至1945年8月,苏军发动东北战役被全歼,巅峰时期,拥有兵力100余万。

1911年,清政府垮台,中华民国政府不承认清政府对日承诺,要收回日本在东北的权益,尽管在日俄战争中获胜,但日军付出的代价是战死14万人。

况且,日本已在东北获得了巨大的军事和经济利益,绝对不满足关东洲这块区域,要占领整个东北,于是,日关东军中的少庄派军官发动了“九一八事变”,随即侵占了整个东北,抗日战争的背景及其复杂,牵涉到了中日苏(俄)在东北的利益。


综上,日本关东军的“关”的来源有其深远的历史,绝非有人在网上所说的山海关,而是原俄国在辽东半岛的势力范围,日本战胜俄国后,取而代之,即辽东半岛南部的旅顺和大连湾的区域,俄国人称其为“关东州”,是当作俄国的一个州来看待的。

教科书中说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强占辽东半岛和南难铁路,与真实的历史有所差距,是清政府同意的,以前就是俄国的势力范围。

清政府请来了一只狼,赶走了一头熊,东北依然是殖民地性质,中华民国政府推翻满清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理有节有据,合乎情理。

但日本人得了甜头,野心就大了,已经不满足“关东州”,要整个东北,东北打下来后,中国人似乎没什么抵抗,吊足了少庄派军官包括日本皇室的胃口,就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国平军史


在日本的本州岛,有三个对来往行人进行检查的关卡,分别是东海道铃鹿、北陆道不破和东山道爱发。这三处关卡以东叫关东,以西叫关西。后来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日本人又把划分关东、关西的标志改为以京都和大津之间的逢坂关卡为基准。于是,日本也就有了关东和关西之分。

但是日本的这个关东,与当年在中国东北驻扎的日本关东军——没有任何关联。



当年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的名称由来,其实是这样的。

戊戌变法那一年,沙俄政府强迫清政府把中国的旅顺和大连湾租借给俄国。然后俄国人把大连和旅顺租借地划为俄国的一个州,这也就是历史上的“关东州”。

关东州的的“关”,指得是“山海关”。所以关东就是“山海关以东”的意思。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关东州这个名字是俄国老毛子取得,俄语为:Квантунская область。与日本人没有关系,与日本的关东也没有什么关系。此关东非彼关东,名字一样只是巧合罢了。

大连和旅顺这块土地在租借给沙俄之前,属奉天府管辖,原称宁海。沙俄将这块土地命名为关东州,旅顺口改名为“亚瑟”,大连改名为“达尔尼”时,是没有经过清政府同意,沙俄自己私自更改的。



1905年7月,持续1年零5个月的日俄战争最后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战后,日俄双方根据《朴资茅斯条约》,沙俄将旅顺、大连湾及附近领土领水租借权,无条件的转让给日本。

于是,沙俄强迫清政府租借的关东州,就变成了日本人的租借地。在当时,不管是清政府还是后来的张作霖北洋政府,都是无权进入关东州的。

日本接收关东州后,没有改名字,而是继续沿用了关东州这个名称。据说不少日本人当时想改一个威风的日本名字,但是伊藤博文认为不应该刺激清政府和沙俄政府,隐藏日本对侵吞整个满洲地区的野心,便没有改名。只是把达尔尼重新改为大连。


随后,日本为巩固其在中国东北南满地区的殖民统治,在辽阳成立了关东都督府,由陆军大将大岛义昌任总督,都督府内设立陆军部。并派遣了一个师团和六个铁道守备大队的兵力在关东州,这支部队就是关东军的前身(当时还不叫关东军)。

沙俄发生革命后,中国的东北政局变得不稳定起来,日本将原隶属于关东都督府的陆军部独立,直接归中央直辖,这便是历史上的关东军了。

后来日本侵吞了整个东四省,关东军的驻守范围也从关东州扩大到了整个东四省,但是关东军的名字没有变,仍然如旧。

后来日本在二战中战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判决书中对关东军下了一个定义:

所谓关东军,就是根据朴资茅斯条约,为保护包含南满铁路在内的日本利益,而驻扎在“满洲”的日本部队。

所以关东军的关,就是山海关的意思。关东指的是山海关以东。与日本本州岛的关东没有关系。


Mer86


日俄战争后,根据双方签订的朴茨茅斯合约,日本除了获得库页岛南部,还获得了俄国在南满的各项特权,具体来说,就是1896年《中俄密约》中清政府答应俄国关于建设西伯利亚铁路的约定,以及随后中俄签订的《旅大租地条约》,其中规定,俄国租借旅顺、大连,租期为25年等权益。

为了经营满洲,成为日本攫取海外经济利益与物产资源的“富矿”以及未来对俄冲突的前沿,1906年6月7日,明治天皇签署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成立之件》,宣布成立南满洲铁路株式会社,由满洲军总参谋长儿玉源太郎担任“满铁”筹建委员会的委员长,随后又规定,满铁有铁路沿线和附属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权力,费用由该地区中国民众承担。


满铁总部开始设在东京,1907年迁往大连,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铁路控制管理公司,而是日本殖民,渗透我国东三省的政治管理机构。一开始总长度达到854.4公里的“满铁”到了1945年,长度竟然达到了11000多公里,如同一根攫取利益的长长手指或者虹吸管,插在我国东三省的疆土上,日本拥有了开采沿线煤矿,建设电力和水务设施的权力,连铁路沿线地区的进行基础教育这样的权力也拿走了。

然后,就说到最重要的一点了,根据朴茨茅斯协议,俄国的特权被日本继承,所以日本有权利设立所谓的南满铁路守备队,一开始条约规定,每公里铁路沿线的铁路守备部队不得超过15人,但日本后来根本不理这个约定,于1906年7月组建独立守备队第一大队,并逐渐扩军。由于1899年8月16日俄国将与清政府签约获取的山海关以东3200平方公里“旅大租借地”称为“关东州”,1919年4月,日本颁布《关东军司令部条例》,将这支部队命名为“关东军”,直属天皇,所以题目中的这个“关”,就是指山海关,关东,即“山海关以东”。刚成立时,关东军总兵力不过一万四千多人,后来急剧扩大,到了1941年,总兵力已经达到70万。1906年9月,日本在大连建立了关东都督府,下设陆军部和民政部。陆军部统率日本派驻当地的所有军队,民政部下设大连、金州、旅顺3个民政署,掌管辖区内一切行政事务。


晴天有时下猪


山海关、关东州、关东军的联想

开宗明义地讲,关就是山海关的关。

但是,山海关、关东州、关东军,彼此关联还是有故事可讲的。

这涉及到中日俄三个国家。

先看看那时两个不要脸的国家俄国和日本,其实人家有资格不要脸,谁让你大清国弱不禁风呢!

俄国觊觎东三省,目标是建立一个黄色人种俄罗斯。日本觊觎东三省,是其大陆政策,要把东三省纳入自已版图。

一言以蔽之,简单地说,日俄在东北的最终目标都是吞并东三省。

大清弱呀,所以在自己家院里,日俄二狼相争,就有了一斗。反正霍霍的是你大清国。

于是,日俄两国就在东三省问题上彻底翻了脸。翻脸的原由还是因为中国,中国甲午战败,赔给了日本两亿两白银,割让辽东半岛……

日本得了巨大的好处,俄国当然巨大的不满。

翻了脸的俄国立刻拉上了德国和法国,三个国家也有共同利益:凭什么你日本拿走了那么些?都让你拿去了,以后我们拿什么?

整个日本还在狂欢中,突然间要吐出已经含在嘴里的辽东半岛,日本举国从上到下全都接受不了。

但是俄德法除了外交交涉,军事上已经开始部署,你小日本如果不还辽东半岛给大清国,那只有军事解决这条道。

这时,要说说李鸿章了。

谁说李鸿章卖国?李鸿章虽然签署了那个割地赔款的条约,但身为大清国重臣的李鸿章他也不甘心哪!

挑拨列强,以夷制夷。身为大清洋务派领袖的李鸿章,搞阴谋诡计的手段,还是很辣很辣的。

大清终于看到了下面的场面:

强中自有强中手,小日本对付卵蛋的大清国还行,对付这三个世界高手,它还差了不是一点点儿。

小日本高昂的小脖子还是低下了,但还是提了点要求,再给我点钱做补偿吧!

日本吐出辽东半岛,俄德法心满意足。至于给日本人补偿点钱嘛,反正大清国出,我们也就不费太多心思了。于是谈了个3000万两白银,算是补偿日本吐出辽东半岛。

这就是著名的"三国干辽"事件,这期间,俄国是最卖力的,累的都快吐血了。

虽然大清国出了点钱,但是辽东半岛收回,大清国上下倍儿高兴,当然最要感激的是俄罗斯啦!于是李鸿章和俄国密约合约之类的都签了,给俄罗斯点好处,那也是应该的。

其中,大清国送给俄罗斯的一块大点心,就是把大连港租借给俄罗斯,并且划出那么一大片地方,大约3000多平方公里吧,作为俄罗斯的租界地。

这块儿租界地就叫关东洲,为什么这么叫呢?因为大清那时,管山海关以东的地儿都叫关东,那地域大了,可以把东三省都叫作关东。

但俄罗斯老毛子可不管那些,我那租界地,就在山海关以东,我就叫关东,为什么加个州呢,州就是俄罗斯的省。关东州的意思就是关东那块租界地,是我俄罗斯的一个省。

于是,"关东州”这个地名就理所当然叫开了。

只是俄罗斯在得了大清的好处后,变得有点不要脸,得陇望蜀,为了自己获得更大利益,尽在东三省干些损害大清国利益的事情。

大清国有点忍受不了了,暗地里和小日本又开始勾搭起来,因为当时,只有靠小日本的力量,才能遏制俄国人的贪婪。而且,小日本还自愿自甘地愿意遏制俄国。

大清就盼着日俄不和,互相制衡。弱国吗?自己没力量,只好借着豺狼互杀,自己得点残羹剩饭。

终于,日俄战争在中国爆发了,喜了吧唧的大清国立刻宣布保持中立。

日俄双方那个血战呀。

鸭绿江九连城攻防战,小日本的战炮直接把俄军的最高指挥部端掉,俄军最高司令官一命呜呼,没有了大脑的军队,只有败退的份儿,数万的俄军退呀,一直退到辽阳,双方在那儿又血战了一番。

惨烈的旅顺口攻防战,小日本扔下了那么些尸体,结果是惨胜。

日俄海上对决,小日本全歼俄罗斯远东舰队,随后又把牛逼劲用在了远道而来的俄罗斯波罗地海舰队身上,小日本又胜了。

陆地上日本惨胜,海上大获全胜。于是一综合,日本胜了。

这时,双方都不想打了。剩下的事就是谈判了,输的一方得多吐点血,赢的一方要多吞点血。

于是大连港、关东州从俄国人手上转移到了日本人手里。高兴的日本人全盘接收,原来的地名,俄罗斯怎么叫小日本也怎么叫,于是关东州又成了日本人的关东州。

但是关东州怎么说也是大清国的地盘啊!你们两个外来户,私相授受,我大清国的脸面何在?

于是中日又坐下来谈了一番,谈出来一个著名的条约,老百姓叫:扑次扑次条约之协约。

其实条约叫什么名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

此时的大清国已经无欲无求了,老毛子被小日本赶走了,老毛子的地儿自然就归小日本了。这不理所当然嘛。

只是,作为对小日本的奖励,大清又把安东和营口这两个港口城市的一部分,送给了日本作为租界地。

故事讲到这儿就该收收尾了。

1919年4月12号,关东军司令部成立,关东州的部队吗?自然就叫关东军了,但是关东军可了不得,它受天皇直接领导,它一直得瑟到1945年8月15号。

1945年8月15号以后,东三省地面上的一切,在名义上都是中国的。建国后,为了照顾红色苏维埃的面子,大连港又让它多用了几年。

毕竟,红色苏维埃出兵东北,把东北的快60万关东军,都抓回到俄国境内折磨去了,人家还是出了不少力的。

故事这么个讲法,不知道你愿不愿意看?愿意看,点个赞或关注,下回我继续这么给您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