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以后,赵国为什么还能连续打赢邯郸之战和对燕之战?

毛火荣


邯郸之战与对燕战争,并不是连续发生,事隔多年,足以培养一代新的战士。

要说连续,那就是长平之战与邯郸之战,只间隔一年。

长平之战,赵括在廉颇损失一半赵军近十万的情形下,临危受命,置生死于不顾,连续击败数倍于己的王龁军和白起军,创造了战争奇迹。诚然,由于冯亭献关,秦王又紧急征发河内全部15岁以上男子,封锁了赵军唯一的退路百里石长城,诚然在赵括带领下,赵军勇猛无敌,然而终究敌我数量悬殊。

在赵括牺牲220年前,另一位英雄,也几乎以同样的方式殉国,他是温泉关的列奥尼达国王。220年后,中国的列奥尼达赵括,也壮烈殉国。然而,赵括却成了笑柄。

作为主帅,赵括不会抛下40万大军,自己冲上去厮杀,除非军队所剩不多,所以赵军不过是损失了5万,那几十万无辜的上党百姓,被白起安排成了赵军,可怜啊!

赵军损失不大,邯郸之战,最终赵军战胜秦军,正常


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长平之战前后共斩杀、坑杀赵军45万士兵,秦军也消耗巨大。

之后因秦相范睢嫉妒白起大功,撤掉白起主帅职位。秦军以王陵为主帅长驱直入,率二十万兵伐赵,直攻赵都邯郸,就出现了著名的邯郸保卫战。此战以赵军得胜结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秦军临战换帅,将主帅由白起换为王陵,战术指挥方面肯定天壤之别。

2.赵军全民皆兵,此时赵国同仇敌忾,邯郸城内老弱妇孺都拿起武器,平原君赵胜的妻妾都被编入行伍,组织起一只10万人的守城队伍。

3.赵军守城主帅为廉颇,以防守战著名,依靠坚城壁垒,滚木礌石,硬是拖了近两年。

4.合纵抗秦形势已经明朗:赵国将秦国索要之六城献给齐国,拉拢齐国,更避免齐国趁火打劫;与魏国签订合纵同盟,魏国出兵十万援助赵国,并出现窃符救赵的故事;毛遂自荐,随平原君出使楚国,激将法迫使楚考烈王出兵十万救赵。二十万援军是秦军不能抵挡的,秦军伤亡惨重,遂解了邯郸之围。

对燕作战,纯属燕国野心膨胀了。

长平之战是公元前260年至前259年,邯郸之围是前259年至前257年底,这是秦对赵的一系列战争,燕国一直插不上手,隔岸观火。

到了前251年,燕国刺探赵国虚实,认为经过长平之战,赵国损失45万青壮年,兵源消耗殆尽,正是伐赵的好时机。

我认为此时已经距离长平之战七八年时间,原先十一二的小孩已经成长为小伙子,兵员虽少,但也补充了一些。

此战仍以廉颇为主帅,他征调全国15岁以上男青年入伍,并从李牧那里调集部分骑兵,总调集兵力25万。燕国号称60万。

1.兵力素质方面,赵国胡服骑射,连年征战,不仅要与中原诸国作战,还要抵御匈奴,属于全民皆兵,不用怎么训练就能作战,尤其骑兵无人争锋。燕国地小,参战次数较少,除了乐毅伐齐比较著名,其他时间默默无闻,兵力肯定没有60万这么多,而且实战经验不及赵军。

2.战术谋略方面,廉颇久战之将,抵御些新兵蛋子游刃有余。制定了分兵牵制,各个击破的策略,以五万军队坚守代郡,牵制一部分燕军,亲率20万主力迎击燕军主力,以逸待劳,斩杀燕军主帅栗腹。将军合击燕军余部,追击500里,包围燕都,燕王割五城求和。


愤青之瞳


邯郸之战几乎是赵国上下君臣最团结一心的时候 彪悍的战力加上这种情绪加成 白起看了都肝颤 毕竟机会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再想去抓住只会落一脸土 白起明白 可秦王不明白 结果就是又回到了长平之战前的态势 唯一的不同就是赵国损失四十万将士外加误国的赵括 秦国两次的损失虽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 大概估计比赵国多将近十万人左右 再加上因此死的白起 秦国并没有占到便宜 甚至略亏 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秦国为此又蛰伏几十年 至于燕国 呵呵 和朝鲜战场的韩国人一样 几乎就是送经验的 人们只记得中美两国的交手记录 韩国几乎都是一语带过


卢卡斯文森特


此时的赵国,众志成城,军民一心,而且还是守城比野战要难很多!要难数倍以上!兵法一直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攻城是最难的!而且秦国是劳师远征!难度可想而知!!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若此时按照白起的建议直取邯郸,很有可能就灭掉赵国!

但此时秦昭襄王在范睢的鼓捣下,并没有听从白起建议,放弃攻打赵国都城邯郸!

后来在赵国缓过气来之后,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此时赵国众志成城,在外的兵力也已经回来!野战和攻城相比,要难十倍以上,长平之战时虽然赵国被杀40多万人,秦国也是惨胜,而且是绝对的惨胜,伤亡二十多万人,几乎是秦国伤亡最大的一次战役!

而攻城,在赵国众志成城,所有人保家卫国的时候,释放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白起也认为早已不是战机,在赵国惊恐万分之时和赵国众志成城之时,差异极大,加上赵国胡服骑射后的民风彪悍,战术先进,要攻灭邯郸何其容易!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秦国在经历了长平之战之后,士兵疲惫,需要休息,长途跋涉,疲惫之兵攻打众志成城保家卫国的军队,这就更加难上加难!

当赵国守城一段时间之后,战国各国看到了秦国也没有那么容易攻灭赵国之后,再次合纵,击溃秦军,秦军惨败!

之后再秦王嬴政统一站开始之前,就没有了大的战役,六国固然不想打仗,想休养生息!秦国更需要休养生息,这些年秦国伤亡了太多的军队!急需要休养生息!

二十多年之后,秦国再次积蓄了力量,几年内横扫六合!统一天下!


鹏程日志


秦国白起长平之战杀戮太严重,使得赵国人人自危,害怕城破之日遭到不明屠杀,于是奋力反击,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毕竟面对的秦国是刚刚杀了他们父兄子弟的,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自然拼死一战,俗话说恶人怕不要命的,这面对不要命的赵国军民,秦国自然捡不到好果子吃。还有虽然赵国长平之战失败,但是名将犹在。李牧本来就是赵国抵御北方的大将,燕国此时已经是七国之中最弱的国家,本以为赵国由于长平之战元气大伤,想占便宜,结果被赵国打败。毕竟士气那个时候还挺高的。


陈之煜


长平之战后,秦赵两国议和,两国都得到了一定的休整与缓冲。随后,邯郸会战,秦国由于没有打穿魏国,占领邺城,攻击邯郸的补给线得翻越太行山,所以对邯郸包围一年多,无数次攻击却依旧拿不下。等秦国打疲了,魏楚各自把戏也演足了,派大军找秦国后路,断其补给线,逼迫其撤退。至于数次败燕国,邯郸会战后,魏国派信陵君入赵,实际上已经实现了对赵的控制,另外助韩重新拿下上党也等于是收服了韩国,燕看似打赵,实际上打的是三晋集团,能赢吗?


猫爪锋利


应该是秦军大胜之后有所懈怠,而此时赵国不仅知耻而后勇,还得到了魏国和楚国的救援,赵、魏、楚三国名将汇聚,精锐云集,秦国因此折戟。至于燕国,在七雄之中国力也就比韩国强一些,何况它还有一个大仇敌齐国,所以不可能倾国攻赵。何况战局本来就多变,双方实力差距不大,就看将领发挥,失败也在情理之中。


真诚地看着你


因为赵括死了


时光工坊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赵国不量国力,不图休养生息,未已也寿终歪寝矣。(据小说《东周列国志》,不是正史,不足为据。见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