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敗走麥城,曾路過馬超封地,為何馬超卻不出手相救呢?

茗茗之中-徐瑞


這個問題值得仔細回答。關羽北伐襄樊,水淹于禁七軍,關羽得志,孫權不喜,孫曹勾結,一前一後堵截關羽,呂蒙白衣過江偷襲劉備方的南荊州,善待荊州將士家屬,關羽軍得知消息,士無鬥志潰散大半。關羽無力迴天,屢敗之下向西面逃走,要進入益州求救。逃到臨沮時,被吳將潘璋馬忠所殺“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而在劉備取四川時,攻堅三年,大城堅城成都未下,恰好聯絡到在漢中的馬超,馬超帶兵前來幫助圍攻,劉璋不得已出降,至此全收四川,劉備大喜“以超為平西將軍,督臨沮,因為前都亭侯”。這就出現了一個疑問,關羽跑到馬超管轄區,馬超怎麼不出來接應或解救?


其實這裡有一個時間差問題,曹劉漢中戰後,曹軍失利收兵,219年七月,劉備進位漢中王,加封諸將,賜關羽假節鉞,有臨機專斷之權,關羽於是北伐,圍攻襄樊,至兵敗身死,是在第二年的事了。(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而前五年214年,劉備在四川與劉璋對陣近三年,僅雒城就攻打了一年,破雒城進圍成都,馬超來降助攻成都才不戰而定。城降後就封馬超督臨沮,到進位漢中王這一年是219年,封馬超為左將軍假節,“先主為漢中王,拜超為左將軍,假節”,這時的馬超未必還是管轄著臨沮。


另外一點很重要,就算那時馬超依舊督臨沮,一定不駐在臨沮,臨沮是原荊州轄區(劉表時曾任命向朗為臨沮長),孫曹劉三家瓜分荊州地,三家各懷鬼胎,爾虞我詐,不時小打小鬧露一手,在關羽北伐前,三家都有試探性進攻,並非全是風平浪靜,如之前孫劉刀兵相見才有湘水劃界的事。漢中戰時曹方後院起火,宛城侯音叛亂,襄樊危險,時任徵南將軍屯樊城的曹仁接報後領兵平叛。而之前曹仁是受命進攻荊州關羽的,“初,曹仁討關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圍宛”。(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由此引出另兩個問題,臨沮到底在不在劉備方手裡?《三國志樂進傳》有一則記載,在213年之後,樂進與關羽交戰於青泥一帶,相持不下,文聘率領援軍趕到。(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樂進、文聘二人聯手與關羽在尋口交鋒“又討劉備臨沮長杜普、旌陽長梁大,皆大破之”。這一仗,在劉備傳也有記載,從這裡看來,臨沮好像當時就丟了,杜普大敗。既然當時丟了,馬超後來所謂的督臨沮,不過是老生常談的“遙領”“遙封”之類,無法空降到當地,作不得數的。


據裴松之注說,臨沮距江陵二三百里,應該在襄樊西南,江陵偏東北方,關羽北伐兵敗要逃回四川才會經過那裡。依荊州當時的局面,三家小摩擦不斷,有時我推你一座城,有時被推了一片地是常態,三家你來我往,臨沮後來被關羽重新奪回也有可能,但就算臨沮在劉備方手裡,馬超也不可能到臨沮駐守,因為“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荊州事”,荊州全權交由關羽負責,馬超再插進去,如何處理?應該是遙領掛名,人不在臨沮,自然救不了關羽。


南方鵬


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馬超會不救關羽嗎?不可能的,先不說關羽對蜀漢的重要性,就憑他和劉備“恩同兄弟”的關係來說,馬超也不會不救他。

馬超之所以不救關羽,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沒辦法救。而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必須要從一個叫臨沮的小縣城說起。


馬超授平西將軍,督臨沮,關羽敗走麥城,在臨沮被殺

從上圖可以看出,臨沮縣在麥城以北,離麥城也不遠,關羽敗走麥城後繼續北上,就是在臨沮這地方被吳將潘璋埋伏,父子倆都為國捐軀了。

而之所以會有“馬超離關羽不過數里,而不去救援”的錯覺,就是因為我們都錯誤的認為:馬超此時還在臨沮。

不錯,馬超在投靠劉備並拿下成都之後,是被劉備封為了平西將軍、都督臨沮,和當時關羽所駐守的荊州南郡相距數百里,以為呼應。但之後爆發漢中之戰的時候,馬超就被調回了益州,與張飛、吳蘭等屯兵下辯,並策反了氐族七萬餘人,牽制曹軍主力。

劉備繼任漢中王后,馬超已在成都,又怎麼可能跑到千里之外的臨沮去救援關羽呢?

劉備奪下漢中後,封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至此馬超就住在了成都,再也沒有回過臨沮了。同樣的,還有一個細節也可以說明馬超不在臨沮。

劉備做了漢中王后,本來為治中從事的名士彭羕被外放到江陽做太守,臨行前他去面見馬超,並有過一段對話:

馬超:“你是朝廷名士,才能出眾,怎麼能外放,做個小郡的太守呢?”

彭羕:“劉備這個老兵痞子,不足與謀。”

馬超:“你在外部為官,我在內部接應,天下沒有不平定的。”

這就是著名的“彭羕謀反疑案”,按照馬超的“你外我內”的說法,則更加證明了馬超在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已經在成都上班了。

從時間點可以看出,關羽北伐和“彭羕謀反疑案”都是發生在劉備繼任漢中王之後,所以關羽敗走麥城時馬超根本就不在臨沮,又何來的“見死不救”呢?


狐史首丘


作為五虎上將之首,關羽的一生是傳奇的,過五關,斬六將,一心向漢,將一個忠字做到極致;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將一個勇字做到純青!<strong>

可惜兵敗麥城,身死臨沮,英雄末路,令世人為之唏噓。由於關羽被擒於臨沮,而臨沮這個地方,劉備曾派馬超督管,有人就說,關羽在馬超的地盤上被擒殺,為什麼馬超見死不救呢?這還得從馬超督臨沮說起。

一、輔助劉備入川有功,督管臨沮。

馬超本是西涼軍閥馬騰的兒子。曹操進軍關中,將欲攻漢中軍閥張魯之時,遭到馬超和韓遂的聯合反抗,隨後曹操改攻涼州。涼州失守之後,馬超投奔張魯,後來差點遭到張魯部下的殺害,於是最終投奔劉備。

當時劉備正在對益州的劉璋用兵,正要圍攻成都。由於馬超是漢朝伏波將軍馬援之後裔,並且年少有為,勇猛過人,在西涼素有威名。劉備知道馬超的威望,於是暗中給馬超一支軍隊,令馬超幫助劉備圍困益州首府成都。

馬超自然明白劉備的用意,於是徑直將軍隊開到成都城下。

益州劉璋本來就胸無大志,兵弱將寡,劉備入川以來,勢如破竹,獲得了益州大片土地,益州已經是人心惶惶。再加之馬超率軍圍困成都,城中百姓十分恐慌,劉璋更是如坐針氈,只得開城受降,就這樣,馬超為拿下成都立下大功。

《三國志》中記載:先主遣人迎超,超將兵徑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以超為平西將軍,督臨沮,因為前都亭侯。

劉備一高興,就封馬超為平西將軍,掌管臨沮。這就是馬超督臨沮的經過。但是,當時劉備並未稱王,說臨沮是馬超的封地,則是不準確的。

二、關羽敗走麥城,身死臨沮。

既然馬超被派掌管臨沮,那麼關羽被擒於臨沮之時,馬超為何不出手相救呢?關羽在馬超所掌管的地方被擒,那麼馬超該作何解釋呢?其實,馬超也是有心殺賊,無力迴天啊!原因有兩。

首先,所謂“督臨沮”只是一個虛職,馬超並不直接管理臨沮。恰恰相反,當時臨沮是屬於荊州的一部分,是關羽所鎮守的地盤。大家看一看劉備封賞馬超的頭銜便可窺見一二。

馬超本是西涼軍閥,在西涼很有威望,在後來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的時候,馬超奉命在西涼策動氐族七部幾萬人起義,牽制曹操,響應劉備,由此可見,儘管馬超已經失去涼州,但是馬超的威望在西涼地區依然很高。

劉備入川之後,封馬超為徵西將軍也是希望他能子承父業平定西涼。然而,臨沮遠在東邊的荊州,為什麼又要令馬超“督臨沮”呢?顯然,劉備並非真的讓馬超去管理這一個小小的臨沮縣城,我們可以將它理解為一種虛職或一種名譽稱號,馬超在此地並不具有實權,當時此地是屬於鎮守荊州的關羽管理的。

其次,當時馬超也並不在臨沮。由於在關羽進攻襄樊之時,正是劉備漢中之戰勝利的那一年。剛才說到,在漢中之戰前夕,馬超還在前線策動西涼起義,並與張飛、馬超、雷銅、吳蘭等人忙著攻打下辨呢!漢中之戰勝利後,馬超與一百二十名大臣上聯名書,上表漢獻帝,輔助劉備稱王,因此漢中之戰結束之後,馬超也在劉備身邊。

漢中之戰219年5月結束。而襄樊之戰從219年7月開始,到219年12月結束。可見,在關羽發起襄樊之戰時,馬超是來不及支援的。而且襄樊之戰的戰局急轉直下就發生在短短几十天內,當關羽父子被困臨沮之時,馬超尚在千里之外,因此,關羽之死,決不能讓馬超來背鍋!

而反觀關羽在襄樊之戰前後的表現:對待東吳,他傲氣凌人,不加以爭取;對待下屬,他不加團結,導致內部生出嫌隙;對待戰事,他剛愎自用,大意輕敵,或許,他不可一世的威名與盛氣凌人的傲氣才是他慘死的最大原因。


無筆史官


關羽死於公元 219年,到今年為止剛好是一千八百年。在這一千多年中,普遍是把關羽的死怪罪於孫權的偷襲和劉封、孟達未能及時援救關羽。不過最近幾年,翻案的風氣盛行。很多人又把關羽的死,解釋為劉備故意要置他於死地。

這種強行發明歷史本來已經很過分了,但是到了前年,某些歷史發明家又提出了一種更不著調的觀點——把關羽之死,居然又賴到了馬超頭上!


這些歷史發明家認為,馬超當時也有機會救關羽,但是他沒去救。之所以歷史發明家會說出這種觀點,主要是因為《三國志》中有這樣的兩段記載:

(劉備)以超為平西將軍,督臨沮,為前都亭侯。——《三國志·馬超傳》

(孫)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三國志·關羽傳》

這兩段史料記載的大概意思是說:馬超投降劉備之後,劉備任命他為平西將軍,並督管臨沮縣;而關羽當年兵敗後,他和關平就是在這個臨沮縣被吳軍抓住的。

臨沮這個地方,距離益州僅有二十餘里。如果當時臨沮的軍隊能接應關羽,他和關平也不會被吳軍抓住。於是乎,關羽的死,就莫名其妙的和馬超這個督臨沮扯上了關係。



那麼關羽與關平之死,到底跟馬超有沒有關係呢?這裡可以直接放結論:沒關係,理由有三點。

第一,臨沮屬於荊州,並不是益州。關羽死在了自己的地盤上。


根據《夷陵州志》的明確記載,現在湖北省的遠安縣就是當年的臨沮。根據東漢政權對天下十三州的劃分,臨沮在當時被劃歸了荊州南郡管轄,而南郡就是關羽的轄區。

這樣一說,事情就很清楚了。關羽負責管轄南郡,臨沮又是南郡的一個縣,那麼臨沮自然也歸關羽管轄了。因此關於關羽的被殺地點,我們一定要搞清楚一個邏輯:他確實是死在距離益州不遠的臨沮,但是這個臨沮縣並不歸益州管,他是死在了荊州的臨沮,也就是死在了他自己管轄的地盤上。


第二,馬超確實是督臨沮,但是馬超不需要親自去臨沮。並且,馬超一輩子也沒有去過臨沮那個地方。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儘管《三國志》中明確記載了馬超“督臨沮”的記載。但是很顯然,馬超的這個督臨沮只是一個虛職而已。

為什麼說馬超的“督臨沮”是虛職呢?

因為在當時,給將領加一個虛職是很正常的現象。比如關羽的虛職就是襄陽太守,但是關羽從未佔領過襄陽。再比如馬超後被劉備任命為涼州牧,而蜀漢從來沒有控制過西北的涼州。

並且,馬超是一個反覆無常之人。他在投劉備後,劉備一直都把他留在成都,基本上沒有外放過。而前面說了,臨沮在荊州,不在劉備的益州。劉備怎麼可能讓馬超去荊州的一個小縣城當都督呢?他難道不怕馬超前腳到,後腳就乘機跑路麼?


第三,馬超的“督臨沮”是他早期的職務,後來他升官了。

關羽被殺前,劉備已經自立為漢中王。馬超跟著沾了光,獲封為漢中王左將軍。左將軍這個職務在漢朝是正號將軍,地位崇高,相當於現在大軍區司令。而馬超的“督臨沮”一職,是劉備早期給他的一個虛職。後來他升官了,變成了劉備帳下的大軍區司令。

在歸降劉備後,馬超的職務變動如下:

公元214年5月。身為左將軍、益州牧的劉備授予馬超平西將軍、督臨沮的職務。

公元219年7月,晉升為漢中王后的劉備授予馬超左將軍一職。次於關羽、張飛。

公元221年4月,當上皇帝后的劉備授予馬超驃騎將軍、兼涼州牧。比張飛還高。

截止到關羽被殺前,馬超就是左將軍。難道劉備就讓自己的左將軍跑到關羽地盤上去當一個小縣城的都督?這不是侮辱人麼!


綜上所述,馬超肯定沒有到過臨沮,關羽死的時候,馬超本人應該在成都。因此關羽的死,與馬超扯不上半毛錢的關係。

最後,說說馬超在劉備帳下的真實處境。這個可以直接拋結論:劉備找到了馬超的正確使用方法,他給了馬超一個很高的位置,但就是不給他實權!

馬超這個人,是典型的兩面三刀之人。他在關中與曹操大戰失利後,先是回到隴右老家招兵買馬結果,準備得罪了隴右士族。隴右當地的士族不僅趕走了他,而且還殺了他的妻女。

隨後馬超投奔漢中張魯,想借張魯之兵再戰曹操。結果馬超在漢中又得罪了張魯,逼得他最後只得再次跑路,把龐德這些部將和士兵全部都拋棄了。

後來劉備聽說馬超人心盡失,以淪落為光桿司令,才讓人去招募他。馬超也很識趣,隴右老家、曹操、張魯那裡都去不了。此時若不投劉備,他還能去哪?於是,馬超便帶著弟弟馬岱降了劉備。

再後來劉備看出了馬超的價值(號召力非常的大),也看出了他的性格(不靠譜)。因此劉備把馬超的位置擺得很高,但是始終不給他實權。

比如說,關羽和張飛都是劉備的哥們,劉備非常信任他們。於是劉備也給了他們坐鎮一方的實權:關羽負責管一州,張飛負責管一郡(巴西郡)。至於馬超嘛,劉備只給了他一個非常可憐的臨沮縣都督而已。

並且,馬超的臨沮督縣,還只是個虛職。論玩人的手段,劉備也是個高手。



劉備不給馬超實權的結果是什麼?就是馬超在蜀漢內部的地位非常尷尬。感受一下,從馬超投入劉備帳下後,關羽一直都在坐鎮荊州,張飛一直都在鎮守巴西郡;黃忠也在定軍山斬了夏侯淵,被破格提升為四大將軍之列。趙雲也是始終如一的管著劉備的警衛部隊。後來魏延也破格提拔,擔任了非常重要的漢中太守。

大家都在受重用,而原本地位最高,出身也最高,並且當年還是一方諸侯的馬超,則完全沒有展現自己的機會(劉備徵漢中時,馬超也去了,但是沒有戰功),對劉備完全沒有尺寸之功。

試問,在蜀漢地位這麼尷尬的馬超,居然還有人把關羽的死,給賴在他的頭上。某些歷史發明家的底線還能再低一點麼?


Mer86


公元219年八月,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逼得曹操想要遷都避難。但轉瞬之間形勢驟變,呂蒙白衣渡江,奪取了關羽大本營江陵。徐晃奉命援救樊城,殺得關羽銳氣受挫。



此時的關羽在荊州已經喪失了任何發展的可能,進不能克襄樊,退不能奪荊州。本應該由此時從襄樊戰場迅速退到上庸避難的時候,他卻反其道而行之,妄圖回軍奪回荊州。最終結果就是敗走麥城,被吳將馬忠斬殺於臨沮;

[孫]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

這句話交代了關羽死於臨沮,而在《三國志·馬超傳》中記載了這樣一句話;

[劉備]以超為平西將軍,【督臨沮】,因為前都亭侯

這句話說明了馬超被劉備冊封為平西將軍,負責管理臨沮這個地方。很多人因此認為關羽被殺時,馬超見死不救。但實際上關羽被殺時,馬超根本就沒有任何可能營救關羽。



臨沮曾經屬於關羽管轄範圍,但呂蒙白衣渡江之後,荊州全境已經歸屬孫權,臨沮也在其中

首先說,臨沮是今天湖北遠安縣,三國時期屬於荊州地區。《三國志·徐晃傳》中記載;

[徐晃]從徵荊州,別屯樊、討中廬、臨沮、宜城賊

這句話記載的是徐晃跟隨曹操南征荊州時的情況,他屯兵樊城,就近攻打中廬、臨沮、宜城的賊寇。以此可見,臨沮實際上距離樊城比較近,屬於荊州勢力範圍。



呂蒙白衣渡江之後,孫權到達江陵城,荊州地區的官吏全部歸附孫權。孫權又派遣了陸遜攻下了荊州和益州的軍事要地宜都、秭歸,並且命令陸遜屯夷陵,守峽口,防止關羽乘船逆流而上。

以此看來,荊州全境實際上已經落入了孫權的手中,自從關羽率軍回來的時候,孫權已經封死了關羽所有的逃亡路線。



馬超已經升職加薪,根本不在荊州地區

關羽被殺是在公元219年十二月,此時距離馬超都臨沮已經過去了4年多的時間。這期間,馬超曾經跟隨劉備在漢中地區作戰。而且漢中之戰結束之後,馬超一直在劉備的身邊。

公元219年七月,蜀漢官員一百二十餘人以馬超為首勸劉備進位漢中王。劉備稱王后,拜馬超為左將軍,假節。馬超也因此成為了蜀漢陣營中名義上僅次於關羽、張飛的將領,根本不可能會去關羽手下一個小小縣令。所以馬超根本不可能出現在荊州臨沮這個地方。


我是越關


馬超真可謂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馬超之所以會背上對關羽見死不救的這個鍋,主要還是因為一個叫做臨沮的地方有關。


臨沮,湖北襄樊的一個小地方,本不是一個特別有名的地方。但是由於大名鼎鼎的武聖關羽在敗走麥城後,在臨沮被吳將馬忠埋伏活捉。

那為什麼關羽在臨沮被抓,為什麼要說馬超見死不救呢?

原來,馬超在公元215年投靠劉備後,被劉備封為平西將軍,督臨沮。換句話說,馬超在投靠劉備以後,被劉備委任為臨沮的軍事長官,鎮守在此地。很多人據此以為,關羽是在馬超的地盤上被吳將活捉的,馬超有見死不救的嫌疑!



然而,這可是冤枉馬超了。馬超雖然有督臨沮之職,卻沒有督臨沮之實。早在漢中之戰時,馬超就跟隨劉備一起平定漢中,馬超還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策動氐族雷定七部萬餘人協助劉備。

後來,劉備進位漢中王之後,關羽曾想入川來找馬超比武,則更加說明了當時馬超就在川內,而不在臨沮。因為臨沮屬於荊州的管轄範圍,也就是說臨沮就在當時關羽的掌控之中。

實際上,馬超的督臨沮,只是一個虛銜,馬超從來沒有去過臨沮。

劉備讓馬超督臨沮,是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馬超一代梟雄,在西涼一帶很有影響力,馬超歸降劉備,劉備心中是既喜且憂。所以劉備給了馬超一個督臨沮的虛銜。馬超的地位自然不在關羽之下,臨沮卻在關羽的管轄之下,馬超自然不會去臨沮當關羽的小弟。但是劉備故意給馬超一個督臨沮的虛銜,讓馬超沒有自己的地盤,也是在警告馬超不要想著謀反這種事情了。

其實,我們再仔細理解一下就知道馬超當時必然不再臨沮。東吳的將領馬忠能輕易的埋伏在那裡,這就是說明了當時臨沮已經不在蜀漢的掌控之中了,由此可見屬於蜀漢陣營的馬超不在臨沮。


小鎮月明


關羽和馬超都是三國時期蜀漢政權的大將,深得劉備信任,尤其關羽更是一路跟隨劉備打拼,立下汗馬功勞。

關羽的死在歷史上是很明確的,幕後黑手自然是東吳,還有幾個荊州降將,牽扯到馬超,悅史君有話要說說。

與關羽不同,馬超原本是西涼悍將,對曹操的後方構成很大威脅,後來曹操與他多次交戰,馬超沒有辦法,只能退到南方。

馬超首先投降了漢中的張魯,但張魯並不看重馬超,所以馬超就跟了正在攻打益州的劉備,並在劉備圍攻成都時,立下不小的功勞。

劉備論功行賞,封馬超為平西將軍,還讓他督臨沮,請大家記住這個地方。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鎮守荊州的關羽與曹軍激戰,雙方打得難捨難分,就在這個當口,孫權派呂蒙橫插一腳,設計奪取了荊州。

關羽聽說後方有失,立即回兵爭奪,結果後有追兵,前有吳軍阻攔,士氣也在低落,形勢迅速惡化,難以支撐。

關羽不得不退守麥城,但這顯然不是長久之計,於是他率十餘騎突圍,結果在臨沮中伏被抓,而且很快就被處死。

前面悅史君已經說過了,臨沮正是馬超“督”的地方,馬超理論上是可以救援關羽的,但實際上是不可能的。

劉備用馬超,最關鍵的作用是來牽制曹操,也就是讓馬超與西涼舊部聯絡,擾亂曹軍陣營。

從這個背景下,馬超也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他在劉備與曹操的漢中之戰裡,成功與西涼取得聯繫,最終劉備取得了漢中。

臨沮這個地方是荊州管轄的,關羽鎮守的就是荊州,這裡顯然是關羽的地盤,馬超只是一個名義上的官銜。

更重要的是,按照史書記載,在關羽大戰曹軍和落難之際,馬超並不在臨沮,而是在成都,根本就是鞭長莫及。

因此,悅史君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關羽之死與馬超沒有關係。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

我是悅史君,2019我們一起努力!


歷史這樣說


219年秋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圍樊城,斬龐德,擒于禁,一時“威震華夏”,嚇得曹操要遷都暫避鋒芒。就在關羽如日中天之時,呂蒙白衣渡江,糜芳、士仁投降,後方荊州落入東吳之手。

這時擺在關羽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是向上庸方向撤退,去找劉封、孟達。如果這樣尚有一線生機,但關羽沒去。


另一條路就是從前線殺回荊州,不過會陷入兩線作戰的7境地,是死路一條。心高氣傲的關羽自認為能奪回荊州,不想將士軍心瓦解,最終敗走麥城,被東吳擒殺於臨沮。

而據《馬超傳》記載,劉備曾命馬超都督臨沮,此地正是關羽身亡之處。所以有人認為馬超對關羽見死不救,其實這是冤枉馬超了,因為馬超都督的臨沮和關羽敗亡的臨沮很可能是兩個地方。

馬超都督臨沮是在215年。當時劉備剛拿下西川,便封馬超為平西將軍,督臨沮。

不過很快馬超被劉備調往漢中前線對抗曹操。劉備漢中稱王后,馬超被封為左將軍,假節。此時關羽鎮守荊州,也被授予假節鉞。


而臨沮屬於荊州,劉備讓關羽和馬超同時假節,造成了職權重複,這很不合常理。所以我認為,馬超都督的臨沮很可能是別的地方。

據《馬超傳》記載,218年,馬超和張飛率軍駐紮在沮水對抗曹操。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線索。

沮水發源於陝西省留壩縣,流入西南的勉縣,流經漢中地區,是奪取漢中的重要據點。此地遠離荊州,又在西方,符合馬超平西將軍的職權範圍,所以《馬超傳》中的“督臨沮”,很可能是“督臨沮水”的誤寫。

如果這樣理解,後面的記載就很好解釋了:馬超歸順劉備後被封為平西將軍,在漢中附近的沮水駐紮,到後來升任左將軍、假節、涼州牧,最終死於任上。


當然也不排除臨沮是同一個地方。不過馬超的“督臨沮”是劉備給他的虛職,並沒有實權,只是榮譽性稱號。而關羽敗亡時,馬超正在漢中或者成都,根本不在臨沮。

也就是說,馬超和關羽的死沒有任何關係。


石頭說歷史


回答這個問題,先做個人物簡介:

馬超(176-222)(47歲)公元219年隨劉備奪取漢中,《三國志 馬超傳》記載:先主遣人迎超,超將兵徑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以超為平西將軍,督臨沮,因為前都亭侯。

關羽(160-220年)61歲,敗走麥城,卒於臨沮。關羽這個人除了威名遠播外,應該還有一個和他威名一樣遠播的特點——孤傲!所以其實他這個人並不招身邊人待見,也就有了糜芳的叛變,糜芳其實是很忠於劉備的,在前主陶謙死後,曹操要用他,都沒同意,就跟隨當時一窮二白的劉備走了,然而這樣一些人,和關羽一起守荊州,守的叛變了!足以說明後期關羽的脾性有多差了。毛爺爺曾說:關雲長大體上是不懂統一戰線的,這個人並不高明,對待同盟軍搞關門主義,不講政策。也就以至於後來關羽求救,根本沒人願意幫他。

當然這不是馬超不就他的原因,言歸正傳。馬超為什麼不幫關羽脫險,且分析一下,馬超當時應該在哪裡。前面有說馬超為平西將軍,督臨沮。首先他在劉備帳下為平西將軍,後才是督臨沮,為什麼是這樣呢?

且看下,臨沮的地理位置,現今襄陽的南漳縣(也就在我老家的隔壁)荊州以北,樊城以南的位置。當時關羽可是在攻打樊城的,也就說明在馬超督臨沮的時候,這個地方還是屬於曹操的,三國時期嘛,邊界位置都說是自己的。還有一個因素也要考慮進去,那就是關羽不削與馬超黃忠並列,這點劉備也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根本不可能把馬超安排在關羽眼皮底下,不然非得打一架不可(話說60歲的關羽未必打的過40歲的馬超)所以如果歷史上馬超督臨沮,如果真是這個地方,那也只是掛一個名字而已,以塗後期從荊州方向真正奪取樊城的時候,再給馬超實權,這樣就可以南有關係守荊州提防東吳,北有馬超扛曹操,且互相支援?不需要緊急情況從四川翻山越嶺的跑過來!

那麼馬超這個時候在哪裡呢?漢中!為什麼這麼說,奪取漢中有馬超的一份功勞,而且那個時候漢中奪取沒多久,需要鞏固,而漢中一帶,馬超威名還是不小的,需要鎮守,所以根本就不知道關羽丟了荊州且陷危機之中,這種情況下可以說他比劉備知道的應該還要晚。

最後話說回來,就算關羽那個時候不死,其實也活不了多久,刮骨療毒,那個時代那個條件,怕是毒沒治好,又會得破傷風吧。



農村的劉


這是一個天大的誤會,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誤會呢?史載:關羽敗走麥城,在臨沮被吳軍所俘,關羽及關平當場被害,而臨沮恰恰是馬超的封地。於是就產生了這樣的誤會,既然關羽逃到了馬超封地,馬超為什麼不去解救呢?

關羽當時已經是無路可走,本來關羽率兵返回江陵,是想重新奪回江陵。但是呂蒙採取了瓦解關羽軍心的計策。關羽所派使臣,看到的是呂蒙善待江陵眾軍士的家屬,並沒有大開殺戒。於是,關羽的部眾歸心似箭,都離開關羽,投降了吳軍。

沒有辦法,關羽在麥城短暫停留後,開始醞釀新的逃亡計劃。那麼該往哪裡逃呢?往南肯定是不可能了,江陵已經失陷。往東更不可能,江夏是吳軍的地盤。往北投靠曹軍更是不可能,關羽曾經投降過曹操,再投降就是二進宮了,曹操肯定不會放過他。往西逃,秭歸已經被陸遜所佔領,水路也被切斷,那麼就剩下一條路可走,那就是經臨沮往西北方向逃,去找上庸的劉封和孟達。

關羽的逃跑路線早就被呂蒙分析的很透徹,因此,呂蒙早早的派潘璋守候在臨沮,就等著關羽上鉤呢。那麼明明馬超督管著臨沮,為什麼還會有潘璋設伏臨沮呢?難道馬超被潘璋打敗了嗎?不是的。

馬超投降劉備時是很狼狽的,當時馬超為張魯所不容,張魯的部下要加害馬超,所以馬超是為了活命才投奔的劉備。當時馬超所領部眾不超過一千人,但是劉備卻大喜。為什麼呢?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馬超落魄,但是威名尚在。於是劉備讓馬超停步,暗地裡派自己的數千人去充當馬超的下屬。接下來在成都堅守的劉璋就看到了奇怪的一幕,馬超領著重兵前來圍攻成都,於是劉璋脆弱的心理遭到重擊,隨之就投降了。

劉備拿下成都後很高興,他為了感謝馬超這臨門一踹,於是封馬超為平西將軍,督臨沮。既然馬超封地為臨沮,那麼他去了沒有呢?沒有。

馬超隨後被劉備留在成都,幫助他奪取漢中。在漢中之戰中,馬超利用自己的威望,策動氐族雷定七部萬餘人在陳倉襲擊曹軍,企圖阻止曹操進入漢中。隨後,馬超又同張飛屯兵下辯,妄圖截斷曹軍退路,後來失敗而走。

漢中之戰後,劉備奪得漢中全境。劉備加封馬超為左將軍,假節。但是此時馬超卻是四大將軍中最不受待見的。為什麼這樣說呢?

前將軍關羽,此時正獨立掌管荊州,位高權重。右將軍張飛鎮守軍事重鎮江州,把守住了川蜀的水路,位置極其重要。黃忠病重,留在成都看病。而馬超除了假節,軍權基本被剝奪,屬於無權派。而曾經的封地臨沮也屬於遙領,自己根本去不了。

史載:馬超羈旅歸國,常懷危懼。他明白自己在蜀漢的地位很尷尬,名聲很大,卻沒有自己的黨羽。除了馬岱之外,能夠效力於馬超的將領很少。所以,馬超很鬱悶。

最後回到正題,當關羽敗走麥城,逃往臨沮方向時,馬超此時正在成都鬱悶,根本不在防地,如何讓他去救援關羽呢?不過這也給我們提供了另外一個思路,假如劉備當時放馬超走,讓他去荊州的臨沮,關羽會死嗎?有可能不會。

馬超的勇武,只有在騎上戰馬,往返衝殺時才能發揮出來。劉備把馬超放在川蜀的山地之中,完全是限制了他才能發揮。如果馬超能夠督管臨沮,在平原地帶哪怕統領幾千名騎兵,如果關羽經過他的防區臨沮,馬超最起碼也能支援一下關羽。

而且,如果有馬超在臨沮和江陵互為犄角之勢,估計呂蒙也不敢有偷襲江陵的打算。可惜,劉備擔心馬超擁兵自重,將他限制到成都,最後鬱鬱而終,豈不可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