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为什么选择进入仕途?

mengchuan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了解一下陶渊明的仕途之路,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至于他为何进入仕途,个人认为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第一陶渊明自幼就修习儒学,聪慧好学且小有成就,从而受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影响,就觉得当官才能施展才华、实现报复,大丈夫建功立业的不二选择;第二陶渊明外祖父、祖父、父亲等皆是官宦名流之辈,选择当官也算是继承家风,尚能光宗耀祖;第三陶渊明二十岁时为生活所迫,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衣食住行乃人之本性使然。这点从陶渊明回忆他的游宦生涯的《饮酒》其十就能看出:“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周问淼


陶渊明作为一个伟大的田园诗人,我们要想知道他的心情包括对于从仕的看法,就需要从他的诗词里来看,而不是百度后主观臆测。

《归去来兮词》能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看第一段的开头便交代了他当官的始末。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缾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译文:我家贫穷,耕田植桑不足以供自己生活。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剩余的粮食,赖以维持生计的本领我还没有找到。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出使到外地的事情,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处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

所以他做官更多的原因是因为生活所迫,并且有酒喝。

然而到最后他的妹妹去世,他也忍受不了官场的黑暗,便辞官回家,过着艰辛的田园生活。更是留下了许多田园诗作。

从历史的长河中看他是成功的,虽然在那个时代他过的很苦,俨然就是一个贫困潦倒落魄文人,但是他在那个时代所创作的诗歌却至今受人喜爱。更不要说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更是这个时代人们所需要的,在功名利禄面前,是不是有些更重要的东西值得我们守护呢!




碌离


入仕是历朝历代读书人的梦想。有的说入仕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其实这不对。孔子以前的读书人也是很想入仕的。儒家虽然主张积极参与政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别人入仕却不一定是受它的影响,即使在国外,读书人渴望入仕的也不在少数。我觉得读书人想入仕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入仕当官会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富裕点,生活过得好点。当官就意味着拿国家俸禄,这对于务农的农民和清贫的读书人来说当然算富有阶层。

二、入仕当官会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有权有面子。当官的人俗称官老爷,高高在上,与草民比起来就是人中龙凤。

三、入仕当官可以光大门庭,光宗耀祖。古人讲孝道,祖宗观念非常强。取得了成就,首先就是祭祖告坟,向逝去的先人进行报告,算是给祖宗增了光,为家族的兴旺贡献了自己力量。

四、入仕当官可以实现抱负,建功立业,名垂青史。要想一个人来影响天下,必须当官,当大官,要想建立丰功伟绩,必须有权才行。读书人非常重名,能在史书上写上一笔,是莫大的光荣。

基于上述四个原因,作为读书人的陶渊明当然也想入仕,只要一遇到机会,就会毫不犹豫跳入官场。那为什么他后面又辞官了呢?其原因如下。

一是工资不高。陶渊明说了只有五斗米,钱不多,富不了,解决不了大问题。

二是官小,地位低,没尊严,在官场受欺负。陶渊明性格不好,看不惯这看不惯那,经常受上司训斥,与同事关系紧张,人见人厌,继续呆下去也难。

三、陶渊明有自知之明,知道实施抱负无望,建功立业难成,光大门庭成梦。一句话自己不适合官场,没发展前途,早走早好,要是被别人谋害罢官,更没面子,下场更惨。主动辞官,好歹还落个清高的美名。

陶渊明回乡后自己说辞官是因为看不惯官场的污浊,喜欢田园生活。当然这也算一个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政治上的失意。宋代苏东坡本来是一个很喜欢当官的人,但每逢官场失意时就对陶渊明大感兴趣,读陶诗,和陶诗,说自己非常向往田园生活、隐逸生活。谁相信?估计不但王安石不信,连司马光都不信。

陶渊明后来在家乡过得很惨,非常穷困。不知他后悔否?反正从此以后官场上少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官吏,中国历史上多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大诗人。

“人生不幸铸伟词”,“诗穷而后工”,正是陶渊明不凡的人生经历,才使他在诗艺上精进,创造出众多杰作。陶渊明的诗如叮咚的山泉,清澈明净、扣人心弦、润人心脾、淡雅隽永、意味悠长。


石头对你讲人生


陶渊明除了深受道家思想的熏陶之外,同时也是儒家思想的践行者。

而且他很有才华,一个人一旦有才华一定会渴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当然,一个人一旦认为自己有才华,难免会自负,自矜,自傲。

入仕,肯定是受儒家理念的影响,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是从春秋时期就盛行的人生价值观,从孔子,荀子,孟子,冯谖,张良,陈平,叔孙通,司马相如,诸葛亮,所有深负才学的名士的愿望,都是通过仕途一展所长,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观!

陶渊明也不例外,因为没有人例外!

所以,他选择了入仕!但是,他的入仕很不开心,历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为什么不开心。从现有的蛛丝马迹来看,应当是得不到重用。当然,另一种解释必然是,不招领导喜欢,或者深受同僚的排挤或嫉妒!

但是,受同僚的排挤或嫉妒显然可能性不大,因为他做的官并不大,顶多比“吏”大一些,或是祭酒,或是主薄,后来是参军,最后的职务是彭泽令。

这里面有一个残酷的冲突,认为自己有济世之才,是否等于真的有济世之才?肯定自己有诗赋之才,是不是也可以等同于自己有济世之才?

所以,他入仕不开心的真正原因,应当是不得重用!从现有的诗文资料来看,“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他得不到重用的最大原因!

因为骄傲,或者说文人独有的清高!

在乱世,一个狂傲自负,才华横溢的人或许会被各个诸候招纳为人才。

而在太平盛世,一个狂傲自负,才华横溢的人等于一个不懂得尊重领导的人,那么再有才华,也是枉然!一个连领导都摆不平的人,如何摆得平上上下下的关系,连关系都搞不清楚,如何管理一方百姓?

这是一个奇怪的逻辑!但偏偏是古今官场通用的法则,古往今来,所有的诗人都在这个规则里碰得头破血流,迷途不返!

陶渊明,怀着才华和壮志,怀着梦想和愿景,怀着爱国和忠诚,像所有风流名士一样踏入了仕途,却偏偏采用了乱世之中的表现方式,所以注定以失败告终!

还好,他有钱!所以隐居!所以成为了隐士!

被许多后人标榜为楷模。

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多么傲气冲天的话,可惜世人都忘了,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是因为自己有五斗米。

隐居,没有银子如何采菊南山?没有银子如何结庐人境?

他是一个诗人,只能是一个诗人!


亦有所思


首先看他的出身。

祖父当过太守,一生严肃谨慎、正直仁爱,惠及千里。 父亲性情淡泊,喜欢广游天下,不因做官与否而愠喜,且有一妻一妾。从这些看来,陶渊明的父辈家境较为殷实。直到他八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才逐渐没落。到十二岁,庶母也去世了,他跟小他三岁的庶妹便成了孤儿,从此家境愈发贫困。

再看他的教育。

由于幼时家境尚可,家里对他的教育一定也十分重视。陶渊明自幼就修习儒家学说,喜好《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部儒家经典。诗能教人温柔敦厚,书能教人疏通知远,乐能教人广博易良,易能教人清静精微,礼能教人恭俭庄敬,春秋能教人连辞记史。 受到祖父的为官作风、政绩和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陶渊明早年有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志向,希望日后能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

最后看他的困境。

二十岁的时候,因家境极其贫困,他也不得不开始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


倚斋听风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夫子所极力提倡的这一整套,原本就是千百年来中国读书人所奉行的人生信条。陶渊明作为一位杰出的知识分子,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个人价值,必然是要走“出仕”这一条道路的。

出仕后的他做过几任小官,“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在为生计而屈居人下的日子里,已算是见识了官场的种种丑恶与腐朽。最终,早已看透、看淡了的他,毅然选择与官场彻底决裂。

“把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挣脱牢宠之后的豁然开朗!躬耕劳动虽然清苦,却无拘无束,足以怡养性情。这世间少了一个庸碌的官僚,却多了一个旷达的诗人。而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诤诤傲骨 ,以及那些早已流芳百世的山水田园诗,足以让他名垂青史了。



对于士大夫来说,首先想实现自己的志向,一展抱负。再说他的家境逼迫他进入仕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