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糊的内阁,铁打的司礼监,大明6000万的子民,100万投靠了宦官

纸糊的内阁,铁打的司礼监,大明6000万的子民,100万投靠了宦官

欢迎阅读

编者导读

清朝康熙皇帝对臣下说过这样一段话:明季事迹,卿等所知往往纸上陈言,万历以后所用內监,曾有在御前复役者,故朕知之独详。明朝……宫女九千人,內监至10万人,《康熙新语·卷四》。用白话文翻译过来,康熙说的这段话大意如下:关于明朝的往事,你们(指清朝官员)往往只依靠书里的内容去了解,我在这方面就比你们强。明朝万历年间一个曾在宫中当差的宦官曾经告诉过我(康熙):当时皇宫里有宫女9000人,內监10万人。

纸糊的内阁,铁打的司礼监,大明6000万的子民,100万投靠了宦官

网络参考图

不过,自信满满的康熙也并不一定就真的掌握了明代宦官的确切人数,他所指的內监只局限在皇宫大内和京城周边的所有宦官人数,而实际上,在明代中后期宦官(内外监)的人数当远远超过10万人。曾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的丁易在他的《明代特务政治》一书中,就做过一个大略的估算:他按照一个宦官平均可役使3个家奴为计算依据,保守估计在万历中后期,全国宦官(内外监)的总人数应该超过40万人,而且还不包括东厂那接近10万人宦官团体。如果把东厂人数的10万人和他们的家奴也统计进来,那万历年间的宦官(包括依附宦官势力的)人数将接近百万数量级,《明史·食货志》里记载,万历六年,明朝全国总人口数为60690000人,也就是说:当时全国每60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宦官或者是依附于宦官势力的人。

内廷与外廷,明代的双轨政治制度

纸糊的内阁,铁打的司礼监,大明6000万的子民,100万投靠了宦官

明代三大政府组织

围绕明代皇权至上理念架构起来的政治制度,其核心思想在于制衡之道的运用。朱元璋早期大力扶持台谏官员和锦衣卫特务机构来制衡中书省的宰相权力,废除宰相后,用六科给事中来制衡六部,并屡次制造冤假错案,打压政治异己,从而维护自己的帝王极权。谈艺在梳理明代政治制度史的发展演化关系时,发现了这样的一个规律:明代的政治制度越往后发展,权力越分散,官僚机构越发臃肿,随着六部内阁(外廷)权力的组织结构越来越成熟,直属皇帝的内廷也就是宦官势力也紧跟着崛起,膨胀。

下面这个故事或许能为读者对明代双轨政治制度提供一个形象的参考。《明史·马谕传》记载:正统元年……,王振独揽大权,一天,王振对杨士奇、杨荣(内阁大臣)说道:“二位常年操劳国事,现在年纪都大了,应该歇一歇了”。杨荣回答道:“我们的确是老了,也打算在年轻后辈中选几个能干的人来接替我们”。王振听完高兴的走了,杨士奇却责怪杨荣过于软弱,杨荣回答说:“王振讨厌我们不是一天两天了,与其等他怂恿皇帝提拔自己的亲信入阁,还不如我们就坡下驴,先下手为强,把我们的亲信安插进来更好”。杨士奇为此给杨荣点了个大大的赞!

纸糊的内阁,铁打的司礼监,大明6000万的子民,100万投靠了宦官

明代双轨制度下的政务处理流程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至少能提取以下三个信息:1,皇帝和王振为首的宦官势力对内阁六部意见很大,有矛盾。2,王振的宦官势力明显要强于内阁及六部。毕竟当时的杨荣、杨士奇已经是四朝元老,手握重权,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却依然要用婉转的方式和王振较劲。3,内阁与六部尽管参与了明朝军政事务的处理,进入了核心领导层,但决策权大部分仍然掌握在皇帝和他扶持的宦官集团手中。

明代宦官如何干预国政

孝宗朝监察御史陈孜评价说:“ 我太祖太宗既设司礼监掌行, 又命内阁大学士共理, 内外相维, 可否相济。… …政务不分大小, 俱下司礼监及内阁公同商榷。”《明孝宗实录·卷七》。从这段史料来看,至少在朱元璋时期,皇帝已经让宦官集团参与具体政务的处理了。到了永乐年间,朱棣设立东厂来控制锦衣卫,宦官势力开始渗透到了特务情报机关,并可以连同三法司(大理寺、都察院、刑部)共同审理案件,明代司法体系开始受到了宦官势力的干预。

在明政府的财政税收管理方面,一直存在着许多弊端,其中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税收始终无法按照定额圆满完成征收计划,《明史·食货志五》记载:洪武十五年,户部上奏皇帝,天下税课司局,征商不如额者百七八十处,遂遣中官(宦官)、国子生(专科学者)及部委官员各一人核实,立为定额。但这种以专家组形式开展的征税管理的制度依然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到了成化年间,朱见深正式委派宦官直接领导地方税收的管理工作,《明史·曾鉴传》记载“成化二年,中官(宦官)欲出领抽分厂”。除了直接管理或监督税收之外,宦官势力还渗透到了明政府的采办、矿产、制造(主要是织造、烧造)及库房的监督管理事物中。

纸糊的内阁,铁打的司礼监,大明6000万的子民,100万投靠了宦官

宦官控制领域

唐宋时期的军队中,就已经设立了“监军”一职,到了明代,这一职位的权力得到了大幅度的强化,明代的兵制大略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保卫京城的部队,设立在各省战略要地的卫所部队,以及防卫边疆的边防军。这三个部分皇帝会直接委派宦官入驻,行使监督管理职权,甚至干预武将的战术计划。尤其是京城保卫部队,因为紧挨天子脚下,宦官的势力得到皇权的有效庇护,因此在京兵队伍中的影响力更加巨大。《明史·兵志一》中对京城卫戍部队的人数做了一个统计,洪武年间京城部队人数在八万左右,到了正统年间,卫戍部队常额人数增加至38万人,可以说,宦官势力几乎手握天下兵马大权。

司礼监,无冕之宰相

自朱元璋废弃宰相制度后,六部势力逐渐坐大。为了制衡六部的权力,朱元璋改革了监察制度。大量监察官员被任命并委以重任,与六部直属的官员共同管理中央到地方的政务。但看过谈艺之前文章的读者应该对明代人才选拔制度有一定的印象,这些官员几乎都是从科举考试中选拔出来的,考官与参加考试的学子其实是师生关系,获得官职后,又以户籍、入仕时间等作为彼此攀附的理由,而且,随着科举制度的成熟,士绅阶层逐渐垄断了人才选拔的机会,以姻亲家族,乡党等关系构成的官僚派系网络,逐渐让台谏,监察官员沦为了党争的工具。

纸糊的内阁,铁打的司礼监,大明6000万的子民,100万投靠了宦官

永乐之后的监察关系

更加严重的问题是,这些以言路弹劾其他官员的御史,以及凌驾内阁六部的六科给事中官员,他们的选拔任命全往往由内阁采用各种渠道变相决定的。用句大白话来说就是:言路官员其实就是内阁六部拿来敷衍皇帝的工具,幌子。本质上内阁还是自己批评自己,自己监督自己。当然,明代的皇帝对此也是洞若观火,正因为此,启用司礼监来制衡内阁,就成为势在必行的首要任务了。

属于内廷的宦官衙门,主要分十二监、八局、四司。司礼监就是内廷衙门里的十二监之首,虽然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只有四品官职,但在内廷中的级别类似外廷内阁首辅,秉笔太监一般照例提督东厂,地位相当于内阁次辅,随堂太监相当于内阁其他阁员,论据来源《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内廷中的所有大小事务均要由司礼监决断,正如前文所说,因为明代的内廷往往渗透到了外廷,参与国家政务管理,实质上,十二监、八局、四司就是另一套明代中央管理机构,而司礼监就是这套机构里的内阁。

在管理细节上,司礼监通过放任到外地的宦官监督控制地方行政,财务税收,官员选拔,教育科考,军事武备等具体工作,比如利用东厂搜集情报,展开案件审理,干预司法。通过御马监外放宦官到部队担任监军。利用内官监掌握地方采购,督办税收、制造,管理皇庄矿产等。实际上,司礼监掌印、秉笔,和随堂太监组成的小内阁,正是利用这些外放宦官来掌握国家大小事务,与外廷内阁利用各级官员来掌握国家事务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也正因为司礼监和内阁掌控的信息相对均等,所以给外廷内阁制造了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系统化、制度化的管理手段,而不仅仅是依赖皇权的恩宠。

纸糊的内阁,铁打的司礼监,大明6000万的子民,100万投靠了宦官

红字部分为涉及外廷的內监机构

在皇帝的大力扶持下,司礼监掌印太监开始在皇帝的授意下参与外廷内阁会议,内阁辅臣往往会因为忌惮这些太监的后台皇帝而不得不曲意奉承,太监们就像狐假虎威故事里的狐狸,他们发表的言论有时候尽管不是出于皇帝的本意,但大臣们却不得不小心对待。《明通鉴·卷四十二》记载了司礼监大太监刘瑾和明皇帝朱厚照的一段轶事:瑾欲全窃大柄,乃日构杂艺,俟上玩弄,则多取各司章疏奏请省决。上每曰:“吾用尔何为?乃以此一一烦朕耶”!《三朝野记》、《先拨志始》、《二申野录》也记载了魏忠贤利用这套方法获取天启皇帝权柄的轶事。

由此看出,当皇帝年岁大一点,有一定能力的情况下,司礼监类似于之前的宰相职位。而当皇帝年幼,或者不务正业之时,司礼监俨然就成为了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结语

从好的一面来看,司礼监以及整套宦官内廷有效分化了内阁的权力,这种制衡之势维护了老朱家的皇帝极权统治,皇帝的威信与地位越发增强提高。这些受过良好儒家文化教育的宦官,因为缺乏家族关系、科举选拔里的派系羁绊,只能依靠皇帝的恩宠来获取自己的地位和权力,他们往往比外廷大臣们更加忠诚可靠,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皇帝制裁大臣们的一把利器。

纸糊的内阁,铁打的司礼监,大明6000万的子民,100万投靠了宦官

但宦官势力的坐大,虽然压制了文官体制下的明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明代中期官员腐败的危机。但当宦官集团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时,文官集团不得不与宦官联合,两股势力中一个代表皇帝权力,一个代表国家权力,却畸形的扭曲结合成了一个新怪胎,宦官和文官在这个新的政治格局下肆无忌惮的滥用权力,贪污腐化,最终导致了明王朝的土崩瓦解,这其中,以东西两厂及锦衣卫的堕落腐化最具有代表性,明天,谈艺将为大家介绍历史上赫赫有名(臭名昭著)的明代特务制度—厂卫机构。欢迎您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