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長城,從古中國到古羅馬,到現代美國,不惜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美國宣佈進入國家緊急狀態,竟然是為了要強修一道牆。不懂政治,所以不討論該不該修這道牆,只是想到了一個一直有的話題:築牆與修路。

修長城,從古中國到古羅馬,到現代美國,不惜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毫無疑問,世界上最偉大的牆就在中國——萬里長城。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同時也是一些人攻擊古代中國保守封閉的證明。因為修牆就代表著自我封閉,代表著被動挨打,甚至代表著不思進取。

而與秦漢同時期的古羅馬文明,則忙著另外一件事,就是修路。如果築牆代表封閉,修路則代表交流和開放。只是估計願意和他們交流的人不多,因為他們修路的原則是,古羅馬的征服到哪兒,他們的路就修到哪兒。

修長城,從古中國到古羅馬,到現代美國,不惜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其實修牆和鋪路與對錯無關,與對策有關。古代漢民族社會一直都是最先進的農耕文明之一,穩定、富足。而對漢民族最大的威脅,通常都是來自北方的遊牧文明。他們快捷迅猛,打陣地戰漢族人不發怵,但機動能力就差多了。於是修長城就變成極好的解決方案,儘量減少移動作戰中的閃電戰,統統地變成攻堅戰、陣地戰,這樣遊牧民族就沒威脅了。

在古羅馬時代,羅馬人的步兵軍團在歐洲大陸上基本是無敵地存在。拓疆殖民的戰爭打到哪兒,立即需要把路修到哪,這樣才能保證羅馬軍團的快速移動能力。但如果你急著標榜古羅馬是開放的代表,那你需要知道,古羅馬其實也是修長城的。

修長城,從古中國到古羅馬,到現代美國,不惜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在英國,哈德良長城至今猶存。它將大不列顛島一分為二,全長200多公里。而且從結構用途上,它並不比長城簡化什麼。它由驛站、要塞和城堡等建築構成,牆內牆外都有寬而深的壕溝。而在哈德良長城之後,在其北面,哈德良的繼承人安敦尼又修建了大約50公里長的長城,被稱為安敦尼長城。

另外在德國境內,還有一條有點像“z”字形的德國長城,有550多公里長。所有這些,一同組成了古羅馬長城,它的任務也同樣是阻擋外族野蠻人的進入,強化本國的國界防禦。

修長城,從古中國到古羅馬,到現代美國,不惜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現在美國也要修一段“長牆”了。作為世界上獨自一檔的美國,在軍事上基本是無敵的存在。但看來他們也害怕“野蠻人”,為此甚至不惜進入全國緊急狀態。只是已經競爭到外太空的今天,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卻依舊還是最古老的方式——築牆。

歡迎來參觀借鑑,中國的長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