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1899|瑪堅繡:一位非著名英國傳教士在汕頭


1861-1899|瑪堅繡:一位非著名英國傳教士在汕頭

傳教士展覽

01

一次偶然,在美國國會圖書館網站看到英國維多利亞時期著名女性旅行家伊莎貝拉·伯德(Isabella Bird,1831~1904)於1895年在汕頭拍攝的一張照片。看到照片的說明寫著:“Snapshot taken of Mrs. Bishop at Swatow by Mr. Mackenzie”,好奇心被勾起,一方面開始查找伊莎貝拉·伯德(即Mrs. Bishop,一般稱為“畢曉普夫人”)一百多年前與汕頭交集的資料,另一方面也對這位信息量更少的Mr. Mackenzie產生興趣。

經過一番查找和比對,發現圖注裡所說的Mr. Mckenzie應是英國傳教士Hur Libertas Mackenzie。Hur Libertas Mackenzie的中文名有金輔爾、金護爾、瑪堅繡等譯法。胡衛清在《苦難與信仰:近代潮汕基督教徒的宗教經驗》一書收錄了《近代潮汕傳教士中西人名對照表》,該表採用的是“瑪堅繡”的中文名,為方便論述,下面也採用此稱呼。

相比施饒理(George Smith,英國長老會在潮汕發展的關鍵人物)、吳威廉(William Gauld,福音醫院創辦人)和汲約翰(Champbell Gibson,聿懷中學校長)等人,瑪堅繡完全是“非著名”的傳教士。他1861年到汕頭,1899年在汕頭去世,一生默默無聞。

02

瑪堅繡1833年2月22日生於蘇格蘭因弗內斯(Invernes),與妻子瑪麗·貝利(Mary Baillie)育有四子。1860年,瑪堅繡受英國長老會差傳委員會(Foreign Missions Committee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派遣前往中國傳教。


1861-1899|瑪堅繡:一位非著名英國傳教士在汕頭

瑪堅繡肖像

1860年6月1日,瑪堅繡抵達上海,在上海稍作停留後於當月離滬去往廈門。9月19日,瑪堅繡與英國長老教會駐廈門宣教師杜嘉德(Carstairs Douglas)在兩位信徒的陪同下,搭乘“亞細亞號”前往臺灣。1858年,清政府與列強簽訂《天津條約》,臺灣的雞籠、滬尾(淡水)、安平、打狗(高雄)闢為通商口岸,並允許傳教士“在租界內自由傳教”。 杜嘉德一行能前往臺灣,也是因為《天津條約》的簽訂。

24日,杜嘉德一行抵達滬尾,並訪問了艋舺。經過一番考察和思考,杜嘉德和瑪堅繡建議英國長老會採用“醫學傳教”的方式開拓臺灣福音事業。杜嘉德和瑪堅繡的到訪,使英國長老會決定將中國的宣教區域拓展至臺灣,並於1865年派遣馬雅各(James Laidlaw Maxwell)醫生進駐臺灣,從此開啟了臺灣傳道和醫學之門。

從臺灣返回廈門後,瑪堅繡停留至1861年初便前往汕頭。


03

1861年,剛剛開埠的汕頭正處於近代勃興的起跑點。開埠推動了商業發展,也打開了西方傳教的方便之門。在此之前的1858年10月,未來將與瑪堅繡一起工作三十幾年的施饒理已先來到汕頭,瑪堅繡來汕就是為協助其開展工作。此時,基督教在潮汕的傳教事業正處於始創階段,施饒理和瑪堅繡等傳教士的到來,直接推動了基督教在潮汕地區的高速發展。

施饒理和瑪堅繡等傳教士進駐汕頭後,一方面向潮汕內陸和客家山區發展福音事業,一方面在汕頭埠這個根據地創建醫學、學校和印書館。

1861-1899|瑪堅繡:一位非著名英國傳教士在汕頭

淑德學校第一屆學生合影

按照《天津條約》的規定,教會只能在通商口岸傳教。在實際操作上,教會一開始就沒有遵守這項規定,他們在通商口岸以外的內陸大舉購買土地,用於建造教堂、醫院、學校和住宅,清朝官員在既成事實面前也不加反對。在這種有利環境下,施饒理積極向潮汕的內陸開拓。1862年6月,他在澄海縣鹽灶鄉接納八個信徒受洗進教,此後,英國長老會在潮汕迅速發展,至1937年,在潮汕地區創建了142個教堂,發展信徒超過1萬人。

在向潮汕內陸拓展的同時,英國長老會也開始採用“醫學傳教”的方式進行滲透。1863年,英國長老會派醫生吳威廉進駐汕頭開展醫學傳教。吳威廉最初只是在本地人的一間小屋子裡行醫傳教,因就醫人數日增,後來遷到傳教站工作,至1863年又建成“福音醫院”( 汕頭市第二人民醫院的前身)以滿足行醫和傳教的需要。

1861-1899|瑪堅繡:一位非著名英國傳教士在汕頭

04

在傳教的同時,外國傳教士也一直有意識地發展當地的傳道人。除了學徒式的傳授外,當時在潮汕的傳教士開始開展學院式神學教育,並於1874年在汕頭開辦貝理神學院。開辦當年有學生8人,瑪堅繡和汲約翰、卓為廉(William Duffus)擔任教師。

瑪堅繡還參與了潮州白話《聖經》的翻譯出版工作。1888 年,他與卓為廉、施饒理、汲約翰和安飽德 (P. J. Macagen)共同翻譯出版羅馬字本的《聖經》。羅馬字本《聖經》又稱為“潮語拼音版”,這種拼音白話寫成的《聖經》很容易學習,七、八歲的小孩學習幾個星期就能讀能寫,老人學習幾個月也能讀能寫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在當時,很多宗教宣傳冊子和教會的月報也都是用拼音白話字刊印。拼音白話的廣泛採用對宣傳宗教起到了直接的推動作用。

基督教在華傳教歷史上,1877年上海會議是一個里程碑,瑪堅繡也受邀參會。當年5月10日至24日,各國在華基督教19個差會473名傳教士中的142名代表在上海召開基督教在華傳教士會議,對在華傳教過程中遇到的宗教世俗化與本土化、醫學傳教、教育傳教、報刊活動等議題進行全面的討論和反思。瑪堅繡和吳威廉前往上海參會,並於17日參與“本土教堂宣講聖靈與教義之語調的最佳途徑“主題討論。


05

瑪堅繡於1899年在汕頭去世,安睡於礐石的“番仔墳”。

“番仔墳”是過去安葬外國人的墓地,舊址在礐石洪厝街尾達興鍋爐配件廠(汕頭市第三醫院附近)。安葬於此的有來自美國、英國、比利時、荷蘭、德國、法國的傳教士、商人和學者。文革時期,“番仔墳”被毀壞,很多墓碑被人搗碎當作建築材料,有的則被丟棄荒野。後來收集起來的墓碑只有十塊,瑪堅繡的墓碑倖免於難,現在安放在位於“小礐石”的基督教會礐石堂“先賢園”裡。

1861-1899|瑪堅繡:一位非著名英國傳教士在汕頭

瑪堅繡墓誌銘

墓碑是對一個人今生今世的一種確認,也是往生之人與世界建立連接的一個符號。一塊無言的墓碑也在提示我們,每一塊墓碑背後都有一個鮮活生命曾經在這個世界展現了自己最好的瞬間,這個瞬間可能關乎一段歷史、一個家族乃至一個國家。拼接瑪堅繡的幾個人生片斷,一種強烈的感受是,在一項事業裡,那些非重量級的、持續付出的人同樣具有不可磨滅的閃光,同樣有被記取的價值。


參考文獻

王海:《基督教在華傳教士1877年上海會議的新聞學意義》,《新聞春秋》,2016年第2期

趙曉陽:《漢語閩粵方言聖經譯本考述》,《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3期

趙春晨、陳歷明編著:《潮汕百年履痕——近代潮汕文化與社會變遷圖錄》,花城出版社,2001年

廣東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廣東文史資料》第八輯,1963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