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1899|玛坚绣:一位非著名英国传教士在汕头


1861-1899|玛坚绣:一位非著名英国传教士在汕头

传教士展览

01

一次偶然,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网站看到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女性旅行家伊莎贝拉·伯德(Isabella Bird,1831~1904)于1895年在汕头拍摄的一张照片。看到照片的说明写着:“Snapshot taken of Mrs. Bishop at Swatow by Mr. Mackenzie”,好奇心被勾起,一方面开始查找伊莎贝拉·伯德(即Mrs. Bishop,一般称为“毕晓普夫人”)一百多年前与汕头交集的资料,另一方面也对这位信息量更少的Mr. Mackenzie产生兴趣。

经过一番查找和比对,发现图注里所说的Mr. Mckenzie应是英国传教士Hur Libertas Mackenzie。Hur Libertas Mackenzie的中文名有金辅尔、金护尔、玛坚绣等译法。胡卫清在《苦难与信仰:近代潮汕基督教徒的宗教经验》一书收录了《近代潮汕传教士中西人名对照表》,该表采用的是“玛坚绣”的中文名,为方便论述,下面也采用此称呼。

相比施饶理(George Smith,英国长老会在潮汕发展的关键人物)、吴威廉(William Gauld,福音医院创办人)和汲约翰(Champbell Gibson,聿怀中学校长)等人,玛坚绣完全是“非著名”的传教士。他1861年到汕头,1899年在汕头去世,一生默默无闻。

02

玛坚绣1833年2月22日生于苏格兰因弗内斯(Invernes),与妻子玛丽·贝利(Mary Baillie)育有四子。1860年,玛坚绣受英国长老会差传委员会(Foreign Missions Committee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派遣前往中国传教。


1861-1899|玛坚绣:一位非著名英国传教士在汕头

玛坚绣肖像

1860年6月1日,玛坚绣抵达上海,在上海稍作停留后于当月离沪去往厦门。9月19日,玛坚绣与英国长老教会驻厦门宣教师杜嘉德(Carstairs Douglas)在两位信徒的陪同下,搭乘“亚细亚号”前往台湾。1858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天津条约》,台湾的鸡笼、沪尾(淡水)、安平、打狗(高雄)辟为通商口岸,并允许传教士“在租界内自由传教”。 杜嘉德一行能前往台湾,也是因为《天津条约》的签订。

24日,杜嘉德一行抵达沪尾,并访问了艋舺。经过一番考察和思考,杜嘉德和玛坚绣建议英国长老会采用“医学传教”的方式开拓台湾福音事业。杜嘉德和玛坚绣的到访,使英国长老会决定将中国的宣教区域拓展至台湾,并于1865年派遣马雅各(James Laidlaw Maxwell)医生进驻台湾,从此开启了台湾传道和医学之门。

从台湾返回厦门后,玛坚绣停留至1861年初便前往汕头。


03

1861年,刚刚开埠的汕头正处于近代勃兴的起跑点。开埠推动了商业发展,也打开了西方传教的方便之门。在此之前的1858年10月,未来将与玛坚绣一起工作三十几年的施饶理已先来到汕头,玛坚绣来汕就是为协助其开展工作。此时,基督教在潮汕的传教事业正处于始创阶段,施饶理和玛坚绣等传教士的到来,直接推动了基督教在潮汕地区的高速发展。

施饶理和玛坚绣等传教士进驻汕头后,一方面向潮汕内陆和客家山区发展福音事业,一方面在汕头埠这个根据地创建医学、学校和印书馆。

1861-1899|玛坚绣:一位非著名英国传教士在汕头

淑德学校第一届学生合影

按照《天津条约》的规定,教会只能在通商口岸传教。在实际操作上,教会一开始就没有遵守这项规定,他们在通商口岸以外的内陆大举购买土地,用于建造教堂、医院、学校和住宅,清朝官员在既成事实面前也不加反对。在这种有利环境下,施饶理积极向潮汕的内陆开拓。1862年6月,他在澄海县盐灶乡接纳八个信徒受洗进教,此后,英国长老会在潮汕迅速发展,至1937年,在潮汕地区创建了142个教堂,发展信徒超过1万人。

在向潮汕内陆拓展的同时,英国长老会也开始采用“医学传教”的方式进行渗透。1863年,英国长老会派医生吴威廉进驻汕头开展医学传教。吴威廉最初只是在本地人的一间小屋子里行医传教,因就医人数日增,后来迁到传教站工作,至1863年又建成“福音医院”( 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前身)以满足行医和传教的需要。

1861-1899|玛坚绣:一位非著名英国传教士在汕头

04

在传教的同时,外国传教士也一直有意识地发展当地的传道人。除了学徒式的传授外,当时在潮汕的传教士开始开展学院式神学教育,并于1874年在汕头开办贝理神学院。开办当年有学生8人,玛坚绣和汲约翰、卓为廉(William Duffus)担任教师。

玛坚绣还参与了潮州白话《圣经》的翻译出版工作。1888 年,他与卓为廉、施饶理、汲约翰和安饱德 (P. J. Macagen)共同翻译出版罗马字本的《圣经》。罗马字本《圣经》又称为“潮语拼音版”,这种拼音白话写成的《圣经》很容易学习,七、八岁的小孩学习几个星期就能读能写,老人学习几个月也能读能写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在当时,很多宗教宣传册子和教会的月报也都是用拼音白话字刊印。拼音白话的广泛采用对宣传宗教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基督教在华传教历史上,1877年上海会议是一个里程碑,玛坚绣也受邀参会。当年5月10日至24日,各国在华基督教19个差会473名传教士中的142名代表在上海召开基督教在华传教士会议,对在华传教过程中遇到的宗教世俗化与本土化、医学传教、教育传教、报刊活动等议题进行全面的讨论和反思。玛坚绣和吴威廉前往上海参会,并于17日参与“本土教堂宣讲圣灵与教义之语调的最佳途径“主题讨论。


05

玛坚绣于1899年在汕头去世,安睡于礐石的“番仔坟”。

“番仔坟”是过去安葬外国人的墓地,旧址在礐石洪厝街尾达兴锅炉配件厂(汕头市第三医院附近)。安葬于此的有来自美国、英国、比利时、荷兰、德国、法国的传教士、商人和学者。文革时期,“番仔坟”被毁坏,很多墓碑被人捣碎当作建筑材料,有的则被丢弃荒野。后来收集起来的墓碑只有十块,玛坚绣的墓碑幸免于难,现在安放在位于“小礐石”的基督教会礐石堂“先贤园”里。

1861-1899|玛坚绣:一位非著名英国传教士在汕头

玛坚绣墓志铭

墓碑是对一个人今生今世的一种确认,也是往生之人与世界建立连接的一个符号。一块无言的墓碑也在提示我们,每一块墓碑背后都有一个鲜活生命曾经在这个世界展现了自己最好的瞬间,这个瞬间可能关乎一段历史、一个家族乃至一个国家。拼接玛坚绣的几个人生片断,一种强烈的感受是,在一项事业里,那些非重量级的、持续付出的人同样具有不可磨灭的闪光,同样有被记取的价值。


参考文献

王海:《基督教在华传教士1877年上海会议的新闻学意义》,《新闻春秋》,2016年第2期

赵晓阳:《汉语闽粤方言圣经译本考述》,《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3期

赵春晨、陈历明编著:《潮汕百年履痕——近代潮汕文化与社会变迁图录》,花城出版社,2001年

广东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广东文史资料》第八辑,1963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