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会在袁绍坟前痛哭流涕?

lucky小默


就和你曾经有一个跟你玩的十分开心的小伙伴突然被你给害死了,那你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袁绍和曹操小时候的关系之好,让人感觉有点儿意想不到,两个人可以说一起打猎,一起游玩,一起去抢新娘子……等等,这个事情不能说,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如果没有权力之争,两个人根本就不会闹起来,相反还是一对铁哥们儿,甚至他们俩曾经一起当了八军典校尉,两个人可以说是形影不离,互相扶持。

说他们两个是基友这一点没有人说会不相信,这样一个人,最后死在你的手里,你感觉如何?那大汉天下只能够容得下一个曹操或者是一个袁绍,不可能二者并存,二者之间惊天地泣鬼神的官渡之战,也向大家证明了在权力面前,任何感情都是虚伪的,都是破碎的。

等到一切风波平息以后,曹操回头一看,自己的老伙伴已经死在了自己的脚下,那自然也是一种兔死狐悲的感受,你说这大汉天下那么多猪猴,哪个不是曾经见过几面的?万一哪天我像你一样倒在另一个人的脚下,自己的土地被人给拿了自己的家人被人给抢了,那我在那个时候在天有灵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感慨时间也好,感慨感情也罢,当然对于曹操剑的老狐狸来讲,他可以在哭儿子的时候说自己在那儿哭典韦,也证明着曹操的哭虽然不如刘备来的多,但是确实更加别有用心。

对于曹操来讲,哭袁绍其实还有一方面的考虑,那就是对于北方人民的人心收买,(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以及对于袁绍手底下收编过来的将军的人心的收买。

曹操毕竟是一个逆袭的屌丝,他以一敌数,终于在袁绍的手底下把冀并青幽全部抢过来,但是这个时候曹操也面临着一种暴发户的危险,也就是根基不稳。

袁绍祖上四世三公,他完全可以凭借祖上给他的这些福荫,可以去。掌管天下,可以说一呼百应,全天下的官员一听袁绍,那都是竖起大拇指,或者是俯首称臣,至于说起曹操,那有人就会说他的,那是宦官的儿子。宦官怎么可能有儿子呢?这就是一种讽刺的说法。

所以曹操威望不及袁绍,土地不如袁绍,天下的人心不如袁绍,他就必须得把袁绍曾经穿在自己身上华丽的衣服借过来,哪怕这件衣服被他践踏的已经不成样子,她还是假装性的要把它穿在身上,就好像它去迎接天子一样。

天子对于曹操来讲有什么用?有用的地方很多,但是更加的有害,这些。有害的地方可以说很致命,但是曹操必须得放弃掉考虑这些有害的地方,而选择把天子给捡起来,携天子以令诸侯。

所以说去哭一个死人没有什么丢脸的,没有什么放不开的,哭嘛,反正曾经咱们也是兄弟一起把酒言欢,喝醉的时候哪次没有哭过,这次陪你好好哭一会。


漩涡鸣人yy


曹操,三国时期有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表演功夫绝对是影帝级别的。不过,曹操也是一个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更有喜怒哀乐。

所以,我觉得,曹操在袁绍坟前的这通哭,首先应该是真情流露,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看官渡之战前曹操面临的危险境地:西有马腾,南有刘表,孙策。东有袁绍!曹操真的有四面楚歌之状。当官渡之战爆发时,袁绍发兵七十万,曹操阵营里真的是人心惶惶啊,许多人早已和袁绍暗中通气,曹操也是心知肚明。我觉得那个时候就连曹操恐怕也不会有十分把握。也就是说,官渡之战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输了,什么都是浮云了!可是, 曹操以七万之众对垒七十万,剧情竟然发生了神反转,曹操赢了!

所以,到了那个时候,换了任何人,都会觉得百感交集,喜极而泣!

接下来,我们这位可爱的影帝的表演时刻来到了!

曹操边哭边说,当初我和袁绍共同起兵时,袁绍问我,如果我们失败了,你打算怎么办。曹操反问道,你会怎么办?袁绍说,“我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曹操说,我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看看吧,曹操这句话,分明就是对官渡之战胜利原因的总结,他的意思说,我为什么胜利了呢?因为智力和道义!当然了,这样的话,袁绍的败兵们是不可能听到的。他们只知道曹操在袁绍坟前焚香祭拜,放声痛哭。他们一定会感到由衷地佩服。曹孟德把刚刚得到的地盘哭得风平浪静,波澜不惊,人心大定。这种表面文章,任何政治家都是不怕做足的,何况还是曹操呢?

还有,曹操和袁绍还是曾经的同事。不过,我觉得曹孟德为这个哭的因素可以忽略为零,政治家的眼里只有永恒的利益,他们有永远的朋友吗?

不足之处,欢迎朋友们留言指正哦!


梨花名相


说起曹操和袁绍,那可真是一对冤家,小时候两人就是玩伴,经常在一起惹是生非,可以说是对彼此都非常熟悉。

袁绍的出身要高于曹操,袁绍家族是四世三公,家门显赫,也算是当时顶级的官二代,富二代。


曹操的出身呢?,虽然曹操也算是富二代,但是他的家族名声不太好,他的父亲曹崇,是太监曹腾的养子,也就是说他是太监养子的儿子,虽然不差钱,但名声和袁绍差远了。

后来他们还在一起,讨伐董卓,是盟友关系,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两个人地位的不断变化,最终两人成了敌对关系,因而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战”。最终袁绍大败,从此一蹶不振,于公元202年,平定冀州叛乱后去世。


袁绍的死可以说是曹操造成的,包括袁绍的后代也是被曹操直接或间接害死的。那袁绍死亡两年之后,曹操路过袁绍的坟前为什么还放声大哭呢?老苏分析大概有几个原因。

这可能是曹操的真情流露,毕竟两个人从小就在一起,儿时的玩伴,感情还是很深的,袁绍毕竟是在和自己作战后,一蹶不振,抑郁成疾才去世的,曹操回想起了以前的感情,潸然泪下,曹操对袁绍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以前的感情,和对自己的照顾,恨得是袁绍狂妄自大,最终自取灭亡。

哭给北方的老百姓看的,毕竟袁绍是曾经的河北王,在北方有一定的影响力,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也是有一定的威望的,曹操要表现出和袁绍深厚的感情,才能得到北方老百姓的拥护,确保自己的地位稳固。


哭给从袁绍的军营过来的将领看的,官渡之战时,袁绍的许多将领和谋士都投到了曹操麾下。曹操的这一哭,不仅稳住了这些将领的心,还会让他们死心塌地的为自己效力,这些将领一看,曹操对自己的对手,我们曾经的领导都这么重感情,对我们的话也错不了,我们就认真干吧!

曹操得这一哭,不仅哭得了民心,也哭得了军心,更重要的是曹操真性情的一种洒脱表现。


老苏拉历史


曹操哭袁绍既是收揽人心,也是真实感情的流露。曹操袁绍这对曾经的好朋友好同事,最后为了争夺霸权,兵戎相见,袁绍败亡,曹操留下汉贼的恶名!

先说收揽人心。袁绍家世显赫,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被众诸侯推举为盟主,可见袁绍之得人心。官渡之战,曹操虽说取得了胜利,但是袁绍集团并没有迅速崩溃,只是暂时实力受损。可惜袁绍度量不够大,连气带病,生命垂危。废长立幼,导致兄弟争位,实力大损。袁绍手下能人还是不少的,武有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文有沮授,审配,田丰,许攸,从一个侧面说明,袁绍还是得人心的。只是最后不善于决策,好谋无断,酿成惨败!曹操祭拜袁绍,很明显收揽人心。

再说感情流露。人都是讲感情的,即使是奸雄也不例外。曹操袁绍都担任过西园校尉,共同辅佐大将军何进,想来感情应该不错。不然曹操发矫诏,第一个应诏的就是袁绍,并且推举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初期,两人关系也应该不错。只是最后分道扬镳,但是都有王霸之志。袁绍败亡,曹操内心也有所感触吧,但是没办法,争夺天下,只能是你死我活。


西魏书生


1,惺惺相惜,同时起兵讨伐董卓,而今身死家灭,能不让人唏嘘?!2,笼络人心,袁绍占据河北,手下大批文臣武将,祭拜袁绍,利于稳定人心,巩固统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