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鼎為何改名為後母戊鼎?是歷史學家對古代文字不熟悉造成的低級錯誤嗎?

詩和遠方的洋


從歷史科學嚴謹的態度來看,念司母戊鼎還是後母戊鼎是有必要討論的問題。但是,有一點大家要知道,歷史不會出錯,記載的歷史卻不一定是對的。就比如八卦,伏羲時只畫了八卦圖,無任何文字記載。到了文王將八卦發展為64卦,並給出卦辭爻詞,到了春秋孔子才將八卦給出批註詳解,此時《易經》才真正成型。然而關於歷史是否真的有伏羲這個人也未可知,文王改變了伏羲八卦,而孔子給的詳解是否就是當時文王發明八卦的本意也只是理解猜測而已。中國文字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的,現在理解的很多字可能並非當時字的意思。不過這都不重要了,關於歷史我們不需要明確知道,我們也不可能明確知道。

司母戊鼎不管念什麼,對我們來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大方鼎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是我們古老文明的象徵與體現。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擁有知識智慧,擁有勤勞聰慧等優秀品質的民族,我們發達了幾千年,落後了一百年,但是我們的文化底蘊確保了我們的崛起。悟以往之不見,知來者之可追。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不需要研究歷史真相,我們只需要瞭解歷史,理性客觀的面對歷史,辯證地分析歷史,至於研究歷史真相的工作,就交給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來做吧。




中國鬼怪傳說


這個鼎從出生,啊,呸,從出土到現在,就其名字問題就一直在扯皮。即便是改名了,還在爭論不休。

我們先來觀摩一下這個國寶級重鼎。

之所以給它起了這麼個名字,是因為在鼎的內壁上有這樣一個銘文:

大家看這個字,是不是很像“司”字啊,沒毛病。

這個鼎最初是在1939 年被河南安陽武官村的農民所發現,但為了避免文物落入日寇手中,村民們在將它掘出之後又重新埋入地下,直到1946 年4 月,日本人被打跑了,這座大鼎才再次被挖出。

當時國內最有影響力的報紙之一:《申報》就派了一個特派員邵慎之趕到河南安陽進行了實地採訪,在10 月27 日的《申報》報道中他最早將大鼎內的銘文釋讀為「後妻戊」「後戊妻」或者「妻戊」。

但是僅在21 天后,古文字學家張鳳就在《中央日報》上發表了《安陽武官村出土方鼎銘文考釋》一文,認為大鼎內的銘文應該釋讀為「司母戊」,這一觀點後來則被官方採用。

那麼,這兩個人究竟誰對呢?

其實都沒錯。

為啥這麼說呢?就是因為商代中國的這個問題體系還是很混亂的,混亂到什麼程度呢?就是這個字,正寫反寫都對。這個就很麻煩。我找個圖片給大家看看:

所以。這個字就很麻煩,你可以說它是“司”,也可以說它是“後”。都沒錯。

認為是後母戊鼎的人呢,認為這個“後”字,是王后的意思,是指商王的老婆或母親,後母戊的意思就是商王的母親戊,這個戊是人名。這個鼎就是給她的。

解讀為司母戊的人呢,認為這個“司”字的意思是祭祀,這個也說得通。司母戊的意思是祭祀母親戊。

在缺乏前後文的前提下,除非發現了什麼有力的第三方文獻(基本不可能了),這筆爛賬估計是扯不清了。


郝子曰


司母戊鼎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對它進行宣傳,無可厚非,非常必要。今天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要回答四個層次的問題。

一,鎮館之寶閃亮登場。

2011年3月中國國家博物館新館開放時,記者發現該鼎前的標識已由司母戊鼎更改為“後母戊鼎"了。

繼而人們又發現,在原出土地殷墟博物院及中國文字博物館仍然稱之為“司母戊鼎"。

二,一字之差,並不是學者的低級錯誤,而是集中地體現了我國文字學者的集體智慧。

象形文字,銘文“母"代表的是輩份,“戊"代表的是廟號,“後"代表的是對武丁配偶的尊稱,而“司”則代表著一種職務,如果是這樣,按照中國祭祀文化是不可能寫到大鼎之上的。

如果當初鑑定的主要學者,文字研究資深專家郭沫若先生有知,他也一定會同意這個觀點的,因為解放之初,不可能有大量的文物作比較,特別是十年內亂,根本不可能作深入的研究。

所以這一字的改動,意義非常重大,它反映的是我國厚重的孝道文化。

三,“後母戊鼎"的宣傳,反映了我國古代早期的先進鑄造業水平。

此鼎器形龐大渾厚,其腹部鑄有“後母戊”3字(當初郭沫若先生就是依據這一組象形字而鑑定的);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所鑄。

“後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為整體鑄成,鼎耳是在鼎身鑄好後再裝範澆鑄的。鑄造這樣高大的銅器,所需金屬料當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須有較大的熔爐。經測定,“後母戊鼎"含銅84.77%、錫11.64%、鉛2.79%,與古文獻記載制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

“後母戊鼎”充分顯示出商代青銅鑄造業的生產規模和技術水平。

四,“後母司鼎"命運坎坷,更顯示了它的身份尊貴。

大家都知道此鼎經過抗日戰火的薰陶終沒有落入日冦之手,也沒有落入臺灣國民黨之手(國民黨敗退大陸之時曾運之機場,終因龐大隻得放棄),其實後面有很多故事。

這也許是它驚動世界博物史的原因之一吧。





沙湖泛舟


關於司母戊大鼎的司後之爭

宋公明

因為歷史教科書上有司母戊大鼎的介紹,所以國人都知道有這麼一個國之重器,是中國的國寶,也是中國的驕傲。這個大鼎的名稱,其本就自帶標誌,叫司母戊,因為大鼎上面有這三個字的銘文,這一名稱一直沿用了數十年。不料若干年前有學者提出,“司”字應作“後”字解。應把“司”改為“後”,否定了從前把“司”理解為“祭祀”的說法。一些專家認為“後母戊”的“後”字其意義相當於“偉大、了不起、受人尊敬”,與“皇天后土”中的“後”同義。改為“後母戊”,意思相當於:將此鼎獻給“敬愛的母親戊”。如果是一般人說說也就罷了,偏偏這些專家頗有些權勢,因此2011年3月底,中國國家博物館新館開館,司母戊鼎亮相時標牌已赫然顯示“後母戊鼎”,隨即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司”“後”之爭也由學界擴展到社會層面,甚至出現了尷尬的情況。中國國家博物館稱“後母戊鼎”,而在其出土地殷墟,國內唯一以文字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它的釋名仍為“司母戊鼎”。

如果是學說爭論,那麼就應當限制在學說範圍之內,即使有人任性也不要緊。但是在學說爭論沒有得到統一時,就不應當輕下結論,更不應當給國寶級的文物隨便更名。因為這是在國際國內具有著巨大名聲的國之重器,更名風波的影響就顯得更加惡劣,不僅是對文物對歷史對社會的不尊重,也讓中國學說界蒙羞,國家臉上無光。

司母戊鼎的名稱來自於鼎的本身,鼎身上本來就自帶有這三個字的銘文,因此以此三字命名,完全符合文物命名的規則。至於對這三個字如何解如何讀,則是另一回事。眾所周知,漢字有一字多音一字多意一字多種寫法的現象,例如銀行的行和行走的行,字同音不同。又如大小的大和大夫的大,發音也不同。按說大王的大也和大夫的大一樣,也應讀成代的音,但是現在很多人都讀成大小的大,例如歌詞“大王叫我來巡山”,就唱成了大小的大,專家也無可奈何。青銅器銘文中的女字,根據文意往往應作汝字解,這是沒有爭議的共識,但是沒有必要替古人改過來。司母戊三個字是古人留在鼎上的銘文,母字和戊字寫法和現在不同,不太好認,但司字和現在的寫法完全一樣,誰都認識。這是古人當時留在鼎上文字,對這三個字你可以有自己解讀,你可以認為司字應讀成後字,但是沒有必要也沒有權力替古人改成後字。

因為司母戊僅僅三個字,沒有上下文,也不是完整的句子,所以解讀起來有困難。但是隨著婦好墓中司母辛鼎的出土,這個問題就好解了多了。母辛婦好是商王武丁的“諸婦”之一,司母戊鼎和司母辛鼎是同一時期的文物,是商朝同時期夫人的陪葬品。可以推斷,在戊和辛之間,可能還有己和庚兩位夫人,當然不一定是同一代商王的夫人,但也應當有司母己和司母庚鼎。母既有鼎,那父(王)當然也應當有鼎。也就是說,在同一時期,商王朝鋳造了若干個大鼎,數量肯定不少,規格也各不相同,為了防止有人傻傻地分不清,防止在下葬時弄混搞錯,所以在每個鼎上都刻有銘文標記。這個標記的另一個作用就是為了給死者看的,你們各人有各人專屬的鼎,互相之間不要搞錯,其他的野鬼也不要來爭。所以這裡的司字,就是專司某人的意思。司字本意是從事某種工作,例如打鼓的叫司鼓,拉琴的叫司琴,老婆在家專司家務,等等。用在器物上,就是表示專門為某人所用的意思。司母戊,就是用於母戊或母戊專用之意。專家們的種種解讀,實在是想多了。古人並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只不過是為了區分而做的標記而已。

有專家說司應讀後,意義相當於“偉大、了不起、受人尊敬”,與“皇天后土”中的“後”同義。這顯然不能成立。在商代,後代表首領或一國之主,徐悲鴻名畫《奚我後》,是盼望首領歸來的意思。婦好是有很大的武功,但是隻能是將軍而不能是首領或國君,因為天無二日,一國不能二主。而商代還沒有王后之說.所以母戊還是母辛,都不可能稱後。要說偉大,也不可能個個偉大.母戊和母辛兩個都是後,顯然荒唐.

有的專家說司通祠或祀,這也不能成立,因為大鼎不是放在祭壇上的祭祀品,而是放在墓穴中的隨葬品,來墓前祭祀的人是看不到的,所以與祭祀無關。

說來說去,對這三個字銘文你可以有各種千奇百怪的解讀,你愛怎麼讀怎麼解都可以,但是誰也無權更改也沒有必要更改大鼎的名稱,因為大鼎的三字銘文本身就是名稱,是無法更改的,名稱只能隨著銘文而定,而不能按某些人對銘文的理解而改。你把展示標牌改為後母戊,但是人們看到銘文,脫口而而出的仍是司母戊。有人對當年為大鼎定名的郭沫若范文瀾不滿,或者是對那個時代不滿,恨不得把那時的一切統統否定統統推翻,於是就來折騰文物。然而這樣改來改去,只能暴露某些權貴的愚蠢,而且是專家級的愚蠢。

2017,10,24


宋公明5


簡說鎮國之寶的名字——從“司母戊鼎”到“後母戊鼎”。

應該指出的是:司母戊鼎還沒有改名後母戊鼎,有的學者認為“司母戊鼎”應為“後母戊鼎”,這種說法存在爭議,目前學術界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不能說司母戊鼎改名為後母戊鼎,更不是歷史學家對古文字不熟悉造成的低級錯誤。目前部編版(人教版,教育部審定)七年級上冊歷史教材中提到這件文物,還是說“司母戊鼎”,但給了一個註釋:“司母戊鼎,有學者認為應稱之為‘後母戊鼎’”。




首先,簡要介紹一下這件國寶。它1939年3月出土於河南安陽武官村,當時為了防止日寇掠奪,大鼎的發現者吳培文等人三次轉移大鼎,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大鼎為長方形,口長112釐米,寬79.2釐米,帶耳高133釐米(足高46釐米),壁厚6釐米,重832.84千克,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也被譽為“中華第一鼎”,屬於國家一級文物,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其次,這件國寶的得名。大鼎因鼎腹內壁上鑄有“司(後)母戊”三字得名。



再次,國寶名字的爭議。大鼎重新出土後,《申報》記者邵慎之專程前往安陽縣進行了實地採訪,在1946年10 月27 日的《申報》長篇報道——《安陽探古:殷代祭器出土記》一文中最早將大鼎內的銘文釋讀為“後妻戊”“ 後戊妻”或“妻戊”。此後不久即1946年11月17日,古文字學家張鳳就在《中央日報》上發表了《安陽武官村出土方鼎銘文考釋》一文,率先提出了“司母戊”三字的學術釋讀。這一觀點後來則被官方採用。




最後,名字爭論的緣由。司母戊鼎的命名,公認是郭沫若先生(在甲骨文領域很有造詣,著名的文字學者,甲骨四堂之一)所為,根據銘文的形狀將銘文釋讀為“司母戊”,他將“司”字解釋為“祭祀”之意,“戊”為墓主人的廟號,“司母戊”即為“祭祀母親戊”, 於是把該鼎訂名為“司母戊鼎”, 另一著名學者羅振玉(著名古文字學者)也曾認為:“商稱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也根據銘文的形狀稱其為“司母戊鼎”,這一命名也獲得了學者們的普遍認同。但爭議卻從未停止過,有許多學者指出,“司”字應作“後”字解,因為“司”和“後” 在古文字中是同一個字。1962年,臺灣學者金祥恆先生髮表《釋“後”》一文,首次將鼎中銘文釋讀為“後母戊”,並指出商代字體較為自由,可正寫也可反寫,“後”與“司”實際上是一個字,“後”為本字,“司”為假借,所以“司母戊鼎”應稱為“後母戊鼎”。 1969年,另一位臺灣學者丁驌先生髮表《說後》一文,也指出“後”和“司”其實是一個字。1977年,歷史學者李學勤也提出銘文當隸定為“後”,並提出“司母戊”為動賓結構用的短語,在銘文中罕見。不少專家認為“司母戊”的命名要遜色於“後母戊”, “後母戊”中“後”的意義與“偉大、了不起、受人尊敬”差不多,和“皇天后土”中的“後”同義,故“後母戊鼎”表達的意思為:將此鼎獻給敬愛的母親戊,文從字順,更名也無可非議。




儘管在2011年3月中國國家博物館新館開館,將原來的“司母戊鼎”正式更名為“後母戊鼎”, 但並沒能終結“司母戊鼎”還是“後母戊鼎”的爭論,學術界內的爭議仍在繼續。


猛在一本正經地說


不管是司母戊鼎,還是後母戊鼎,只能說中國專家學者水平有限,責任心不強,專研精神不夠,治學不嚴謹罷了!


無欲則剛77482541


司字的祭祀意也就是紀念的意思,“司母戊”亦即紀念母親戊,刻此三字的鼎隨母埋在地下,也就表示後人永遠紀念母親的意思,並不錯誤。


陳老牛1


改名不要緊,借改名把為什麼改名說一下也算科普和文化宣傳,一字之差體現的是文化認知提升,博物嚴謹精神再現,藉此普及下至少在博物展館裡宣傳下司和後有何區別、來源、本意,中國字和詞本身就帶著文化,博物館裡不只有物,宣傳普及文物命名發掘本身也很有意思很有文化


春光秋落


我聽別人說古代天圓地方,圓的為雄,方的為雌。所以用後比較符合。


mL太淡定就蛋疼


事實勝於雄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