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怎样服兵役的?大唐盛世,它的兵役制度会是最合理的吗?

古代人是怎样服兵役的?大唐盛世,它的兵役制度会是最合理的吗?

今天跟大家聊聊古代的兵役制度。

夏、商、周时期,军队的构成是平民和奴隶主。那时候奴隶是禁止参军的。

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各国都频繁地打仗,对士兵的需求很大,此时各国实行的是征兵制。规定年满17岁的男子必须到官府登记,开始在原地接受训练。到了23岁,就要轮流到京师和边疆驻守。

古代人是怎样服兵役的?大唐盛世,它的兵役制度会是最合理的吗?

汉朝统一中国之后,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兵役制。朝廷规定男子年满20岁都要到官府登记,从23岁开始服兵役两年。两年后转为预备役,平常回家干活,如有需要,随时重新应征入伍。直到56岁才能免除兵役。

古代人是怎样服兵役的?大唐盛世,它的兵役制度会是最合理的吗?

进入三国两晋时期,天下一片兵荒马乱,战争连连,导致人口减少,各国于是实行世兵制,即很多家庭都被指定为兵户,必须多生儿女,一定比例的儿子必须参军。兵户都是世代制的,代代相传。如果有一个兵户没有了男丁可以参军,就要从其宗族里挑一户,接过兵户的旗帜。兵户人家不用交赋税,自家生产的东西全归自己。

从南北朝开始,到隋唐时期,盛行府兵制。男子一般21岁从军,到61岁退役。府兵由各地军事部门--军府管理,因此得名“府军”。府军农忙时可以回家务农,农闲时回军队操练。并且要轮流保卫京师或边境。而地方最高官员节度使管辖着军府,所以导致唐朝地方官势力过于强大,形成“强枝弱干”的情形。到了后来,皇帝都调动不了地方军队抗敌。或者朝廷调动地方军队时,要先出价,如果有利可图,地方军队才出来帮朝廷打一仗。都到了这个地步,唐朝怎能不灭呢?

古代人是怎样服兵役的?大唐盛世,它的兵役制度会是最合理的吗?

到了宋朝,军队又改为募兵制,即直接向社会招募士兵。参加招募的士兵又根据武艺、谋略的不同,分为两个等级,优秀的士兵参加守卫京城的禁军;差一点的分到各地。同时,宋朝还将犯人派去艰苦地方或边境充军,这也是兵源的一大来源。《水浒传》里的林冲就是被小人所害,发配沧州当兵的。

元朝又恢复了三国两晋时期的世兵制,规定年满17岁的蒙古族男子必须当兵,直到年满70岁才可以退役。曾经有人当兵的人家叫兵户,并且世世代代为兵户。

古代人是怎样服兵役的?大唐盛世,它的兵役制度会是最合理的吗?

明朝沿袭了元朝的世兵制,将士兵的家庭定为兵户,世代相承。士兵归地方军事机构--卫所管辖。农忙时士兵可以回家务农,农闲时集中操练,战时开赴战场打仗。

到了清朝初年,朝廷规定满人的八旗弟子中,年满16岁的男子必须参军。后来这一制度又扩展到蒙古八旗弟子和汉人八旗弟子。太平天国时期,各地要抵抗太平军,以及各地土匪猖獗,朝廷允许地方官员组建“团练”,成为地方军队。又到了八国联军时期,旧的军队制度已经严重不符合历史的发展,清朝末年开始有了现代兵役制度,组建起来的军队叫“新军”。最后,新军将不符合历史潮流的清皇朝给推翻了。

古代人是怎样服兵役的?大唐盛世,它的兵役制度会是最合理的吗?

纵观历史,唐朝为代表的府兵制,容易造成“强枝弱干”,朝廷被架空。宋朝的募兵制,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弱的军队,几乎逢打必输。实行最长的是世兵制,有利于藏兵于民,减少朝廷负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