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八旗由什么姓氏掌握?旗主又是如何更迭的?

轩宇夜话


其实,许多人忽略了一个问题,满清为什么会是八旗?这明显不符合常理,八不是圆满的数字,而建八旗也不是努尔哈赤的初衷。那么努尔哈赤建旗的初衷是什么?后来的满清八旗由谁来掌握,这八旗又是如何更迭的呢?我来为大家分析一下。

建州女真属于游牧民族,而努尔哈赤作为游牧民族的首领,他建旗是符合游牧民族习惯的。什么习惯呢?围猎习惯。

但凡游牧民族围猎,都会这样安排:前方是猎物,围猎时首先会围底,这样的话断了猎物的正面出路。其次围端和围肩,从腰部和头部围住猎物,这样的话,猎物基本就没有逃路了。这样的方法也适用于打仗,套路是一样的。所以,满洲建旗也会围绕五个方向、十个队伍来建制,即努尔哈赤初衷想要建的其实是十旗。那么后来为什么变成八旗了呢?

努尔哈赤开始时以十三副铠甲骑兵,只打了一面旗帜,颜色为黑,所以称为黑旗。为什么是黑旗呢?因为持黑旗进行野战不容易被对方所发现,易于偷袭。而白天打黑旗也甚是威严,所以黑旗便成为满洲原始旗帜。后来,努尔哈赤兼并周围的小部落,又成立了一旗,此旗为红旗。努尔哈赤将原来的黑旗交给其同母弟舒尔哈齐统领,自己统领红旗。

公元1599年,努尔哈赤以背盟为理由攻击哈达部,斩杀哈达部首领猛格孛罗,哈达部被灭。然后努尔哈赤将收编的哈达部成员编为新的一旗,也就是白旗,白旗归自己的大儿子褚英。

至此,满洲三旗的雏形建立,其分别为黑旗,旗主为舒尔哈齐。红旗,旗主为努尔哈赤。白旗,旗主为褚英。后来,形势发生变化,三旗开始分立。什么变化呢?

舒尔哈齐不满努尔哈赤的独权统治,想要独立,于是投靠了明朝,单独招揽了一部分从众。努尔哈赤愤怒之余将他幽禁起来,然后将他所统领的黑旗一分为三。怎么分呢?

主要分为两红一蓝,黑旗相继被分为正红旗,由努尔哈赤的二儿子代善来统领。镶红旗,由代善的大儿子岳托来统领。镶蓝旗,由舒尔哈齐的儿子阿敏来统领,这样说来,努尔哈赤对舒尔哈齐还不错,没有做绝,给他儿子还留了一旗。那么白旗分立又是怎么回事呢?

褚英性格暴虐,再加上他立有大功,于是他变将几个兄弟和五大股肱大臣看的很轻,这引起了大家的不满。他的几个兄弟联合五位忠臣告发褚英的越轨行为,努尔哈赤经过调查,基本属实,于是便狠狠的批评了褚英,褚英不服,言语顶撞了努尔哈赤,于是努尔哈赤先将他幽禁。褚英在幽禁期间毫无反悔之心,于是努尔哈赤选择处死了他。

褚英死后,白旗也一分为三,分别被分为两白一蓝。即正白旗,由努尔哈赤八儿子皇太极统领。镶白旗,由褚英的长子杜度统领。由此可见,努尔哈气对褚英也不错,将兵力分给了他儿子一部分。正蓝旗,由努尔哈赤的五子蒙古尔泰统领。那么努尔哈赤原来统领的红旗是如何变化了呢?

原始红旗的变化是主动的,原因是努尔哈赤偏爱妃子阿巴亥,所以爱屋及乌的喜欢她生的三个儿子。而这三个儿子却确实很争气,一个比一个勇猛。这三个人分别是多尔衮,多铎和阿济格。

于是努尔哈赤便将自己原先统领的红旗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正黄旗,由多铎统领。镶黄旗,由阿济格统领。其余的归自己统领,那么多尔衮呢?这就涉及到努尔哈赤的思路了,即原来的十旗设想。

努尔哈赤是这么打算的:多尔衮先单独统领十五牛录,随后给多尔衮赐旗,至于旗帜的颜色,根据十旗的设想,要么是正黑旗,要么是镶黑旗。如果努尔哈赤的其他儿子,如阿巴泰或者巴步泰等人建功,再立一黑旗,这样的话,满洲十旗就建制完毕了。很可惜,在宁远之战中努尔哈赤遭到炮击,很快便一命呜呼,建立十旗的设想就此搁浅。

至此,满洲八旗雏形建立,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实力。正白旗,25牛录,皇太极统领。镶白旗,15牛录,杜度统领。正红旗,25牛录,代善统领。镶红旗,26牛录,岳托统领。正蓝旗,21牛录,蒙古尔泰统领。镶蓝旗,33牛录,阿敏统领。正黄旗,15牛录,多铎统领。镶黄旗,15牛录,阿济格统领。

这里面属代善家族实力最强,两红旗加起来共51牛录。其次是多尔衮家族,三兄弟平分了45牛录。其实算起来,整体来说还是多尔衮兄弟实力最强,因为努尔哈赤统领的红旗在分立之前在三旗中是实力最强的。

因此,这样就导致努尔哈赤死后,代善和多尔衮成为储君的两个人选。而努尔哈赤死后交代让多尔衮即位,代善摄政。于是代善不满,选择了拥立实力比较弱的皇太极来上位,最后多尔衮夺权失败,皇太极成为新的大汗。

皇太极当上大汗后,满洲八旗开始经历比较大的动荡。他将洗牌重点放到了多尔衮兄弟三人的队伍中,首先,皇太极要求白旗和黄旗互换。为什么呢?

因为努尔哈赤当大汗时就执掌黄旗,所以黄旗是大汗的象征,要夺回来。多尔衮兄弟当然不愿意,其他旗主也不愿意。最后达成妥协,换旗不换人,皇太极第一次夺权失败。后来,皇太极又让多铎和阿济格调换旗主身份,企图让两人产生矛盾,然后趁虚而入。谁知道兄弟两人不但没有产生矛盾,反而更加团结,这让皇太极郁闷不已,从此以后不再染指多尔衮三兄弟。

后来,掌管正蓝旗的蒙古尔泰在大凌河作战时畏惧不前,被皇太极责骂。蒙古尔泰在阵前抽刀威胁皇太极,于是皇太极召开大臣讨论,最后定了蒙古尔泰大不敬的罪名。然后将正蓝旗给了他的同母弟德格类,德格类命不好,英年早逝,于是正蓝旗被皇太极收编,和两黄旗正式成为上三旗。

后来,八旗旗主变化不大,多尔衮死后,皇帝基本都统领正蓝旗、镶黄旗、正黄旗三旗,实力超然,无人能够撼动。


每日趣评


满洲八旗的旗主都由爱新觉罗氏掌握。具体来说,就是由努尔哈赤和其弟舒尔哈齐的后裔来掌控。有些人特意强调,八旗分为满蒙汉,总计二十四旗。但蒙八旗和汉八旗是没有独立旗主的,蒙汉八旗也归满旗旗主进行统领。

至于八旗旗主具体是怎么更迭的,这就很复杂了,需要详细的介绍。



两旗时代

最早的八旗制度,没有后来那么复杂,只有旗主和佐领两级。并且也没有八个旗,只有一个旗。

努尔哈赤起兵后,先建立了一旗部队,旗色不清楚,有可能是黑色旗。

后来他消灭了邻近的一大批部落,组成一支新旗,旗色也不太清楚,可能是红色旗。

于是,努尔哈赤就将自己原有的黑旗交给了亲弟弟舒尔哈齐,然后他自己统帅新建红旗。后来改红旗为黄旗。

于是,最早的八旗雏形就出现了。一共只有两个旗,两个旗主,即清太祖努尔哈赤和他的同母弟舒尔哈齐。两人在当时被时人并称为“二酋”。

根据《满文老档》的记载,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各自统领的属人、阿哈是一样多的。这两个旗的旗色没有准确的记载,但是按照推断,努尔哈赤的旗色应该是黄旗。而舒尔哈齐的旗色应该是黑色,后改为蓝色。(据说是由于黑旗在夜间不便区分,于是就改作了蓝旗。具体什么时期由黑旗变改为蓝旗,有待考证)

三旗时代

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努尔哈赤征服了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哈达部。他把哈达部的人丁编为一个旗,让自己的长子褚英和哈达部的首领吴尔古代(哈达纳拉氏)共同管理。这个哈达部的旗,旗色为白色。这便是正白旗的由来。

不久后,褚英废除吴尔古代的首领地位,他自己独自成为旗主。同时,舒尔哈齐的正蓝旗得到了进一步扩充,这些蓝旗新归附的人丁,被封给了太祖的次子代善。所以这一时期,代善是正蓝旗里的“小旗主”。

这个时期的三旗旗主分别是:

正黄旗——努尔哈赤;

正蓝旗——舒尔哈齐,代善(小旗主);

正白旗——褚英;


四旗时代

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正蓝旗旗主舒尔哈齐被努尔哈赤幽禁。正蓝旗的格局就因此发生了变化。

注意了,下面的内容很重要。

在正蓝旗中,原属于舒尔哈齐的佐领,一多半被舒尔哈齐的次子阿敏继承。

剩下的原属舒尔哈齐,但没有划归给阿敏的佐领,则划归到了代善的名下。

代善之前在正蓝旗中的原班人马,加上新划给他的人马,一起脱离出正蓝旗,独立为一个新旗,旗色为红旗。后来屹立二十多年不倒的正红旗也就是这么来的。

正红旗成立后,也就有了四旗。这个时候的四旗旗主分别是:

正黄旗——努尔哈赤;

正蓝旗——阿敏;

正白旗——褚英;

正红旗——代善;



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1年),努尔哈赤将自己的长子、正白旗的旗主褚英幽禁,所以正白旗也发生了变化。

正白旗大部分佐领被封给了皇太极。而剩下的一部分佐领,被褚英的长子杜度继承。于是皇太极就成了正白旗的旗主,而杜度则是正白旗的“小旗主”。

这个时候的四旗旗主分别是:

正黄旗——努尔哈赤;

正蓝旗——阿敏;

正红旗——代善;

正白旗——皇太极,杜度(小旗主);

八旗时代

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努尔哈赤下令将四旗扩充为八旗。他自己的黄旗分为正黄、镶黄两旗,均由他亲自统领。

代善的红旗,也分成正红、镶红两旗,由代善和代善的儿子们统领(代善的儿子岳托和硕托均是镶红旗的小旗主)。

原蓝旗的旗主阿敏,成为镶蓝旗旗主,属人没有变化。

正蓝旗的旗主则由努尔哈赤的第五子莽古尔泰担任。另外,莽古尔泰的亲弟弟德格类担任小旗主。

正白旗旗主不变,仍由皇太极担任。

镶白旗旗主由原正白旗小旗主杜度担任,同时努尔哈赤把自己的第七子阿巴泰也塞进了镶白旗,与杜度共同组成了镶白旗(阿巴泰是小旗主)。

这里额外插一句,当时的八旗的旗子,应该是没有图案的,也就是一面只有颜色的旗帜。四镶旗是在旗子中间加一条龙。我们今天看到的这种八旗旗子的样式,是公元1622年之后才确定的样式。


这个时期的八旗旗主分别是:

两黄旗——努尔哈赤;

两红旗——代善,岳托、硕托(小旗主);

正白旗——皇太极;

镶白旗——杜度,阿巴泰(小旗主);

正蓝旗——莽古尔泰,德格类(小旗主);

镶蓝旗——阿敏;

努尔哈赤晚期的八旗变动

后金天命八年(公元1623年),努尔哈赤按照女真人“嫡长子继承皇位,嫡幼子继承财产”的传统。将自己的三个嫡幼子:18岁的阿济格、11岁的多尔衮、9岁的多铎,纳入自己亲自统领的两黄旗,并将两黄旗拆分,分别封给他们,使他们成为小旗主。

当时努尔哈赤的两黄旗一共有60个佐领,他把正黄旗的15个佐领封给阿济格,另外15个佐领封给多尔衮。再从镶黄旗分出15个佐领封给幼子多铎,剩下的15个镶黄旗佐领由他亲自统领。

然后努尔哈赤立下遗嘱,等他去世后,他自己统领的15个镶黄旗佐领,也交给多铎继承。相当于就是说,阿济格为正黄旗旗主,多铎为镶黄旗旗主;多尔衮没有位置,于是努尔哈赤把镶白旗旗主杜度调到镶红旗,好让多尔衮继承镶白旗。

结果这次调动还没有完成,努尔哈赤就突然死了。皇太极瞅准机会,迅速让儿子豪格抢占了没有旗主的镶白旗。这一下,皇太极父子就抢到了两白旗。

这里额外插一句,这次分封后,由于正黄旗分给了阿济格和多尔衮,镶黄旗成了努尔哈赤唯一亲领的旗。因此镶黄旗就变成了八旗的头旗。很多人经常问,八旗之首是哪个旗?看到这里应该就知道了——是镶黄旗。




皇太极时期的八旗变动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这位新任大汗是个狠角色,为了打压不服他的人,皇太极对八旗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

第一次调整——两黄旗和两白旗互换。

这次调旗很简单,就是皇太极的正白旗、豪格的镶白旗和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的两黄旗对调。因为皇太极是后金大汗,他认为黄旗只有大汗才配使用。所以,继承了汗位的皇太极就逼着多尔衮三兄弟与自己对调了旗色,以彰显自己的“正统性”。

需要说明的是,这次调整只换旗色,也就是两白旗换两黄旗,服装颜色对调;两黄旗换两白旗,服装颜色对调。而旗主之下的附属人员没有进行变动。



第二次调整——镶蓝旗旗主换人。

永平之战后,阿敏(舒尔哈齐的次子)逃回关外,皇太极借此机会整肃阿敏。他召集众大臣及贝勒,给阿敏定了议十六项大罪。最后处理结果是:削去阿敏的旗主之位,并将其圈禁在家。其所属镶蓝旗则赏给跟皇太极穿一条裤子的堂弟济尔哈朗。

由于济尔哈朗也是舒尔哈齐的儿子,这次换旗主,镶蓝旗没什么异动。



第三次调整——两黄旗和正蓝旗的混编。

后金天聪六年(公元1632年),正蓝旗的旗主莽古尔泰病逝,正蓝旗的旗主由原先正蓝旗小旗主莽德格类继承,而莽古尔泰的佐领也由莽古尔泰的儿子继承(小旗主)。

后金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正蓝旗的旗主德格类病死,同年有人告发莽古尔泰、德格类一门谋反。皇太极趁此机会将莽古尔泰和德格类一门剥夺旗权,顺便将正蓝旗没收为己。于是正蓝旗就被皇太极给吞并了。

吞并正蓝旗后,皇太极将原正蓝旗的八个佐领封给儿子豪格,又拿出三个封给镶黄旗小旗主阿巴泰,加强了原镶黄旗的实力。同时也削弱了正蓝旗的凝聚力。

没过多久,皇太极将正黄旗的一半与正蓝旗的一半进行捏合,组成新的正黄旗。将正黄旗和正蓝旗剩下的一半捏合,组成新的镶黄旗,都由皇太极亲自统领。

镶黄旗归皇太极后,原镶黄旗旗主豪格带着自己的佐领改为正蓝旗,成为正蓝旗的旗主。原镶黄旗的小旗主阿巴泰,也同样成为了新正蓝旗的小旗主。


这次调整之后,八旗旗主如下:

两黄旗——皇太极;

正蓝旗——豪格,阿巴泰(小旗主);

镶蓝旗——济尔哈朗;

以上四旗是皇太极的嫡系人马


正红旗——代善;

镶红旗——岳托,硕托(小旗主);

两红旗在代善的统领下,保持中立。


正白旗——多铎;

镶白旗——阿济格,多尔衮;

两白旗与皇太极暗中较劲



多尔衮时期的八旗变动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掌权。他和皇太极是一丘之貉,掌权之后也是大肆吞并其它旗。具体的调整有两次。

第一次调整——两白旗混编。

大清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八月,皇太极突然去世。他去世之后两个月。多尔衮仗着自己有权有势,趁机没收了亲弟弟多铎在正白旗的15个佐领。

多尔衮手上本身就有15个佐领,没收多铎的15个佐领后,多尔衮就具有了30个佐领,即一个整旗的实力。

之后多尔衮的将自己所领镶白旗的与多铎的正白旗进行对调,自己成为正白旗旗主,而原属正白旗的多铎,则换色为镶白。

本身就在原镶白旗的阿济格并没有参与此次换旗。多铎换到镶白旗后,他是旗主,阿济格变成了镶白旗的小旗主。



第二次调整——两白旗与正蓝旗混编。

争储事件后,多尔衮和豪格结了梁子。为了搞死豪格,多尔衮下了大力气。大清顺治五年二月(公元1648年),多尔衮将豪格打下大狱,没收了他的正蓝旗。(还抢了豪格的小老婆)

豪格的正蓝旗被没收后,多尔衮没有上交给顺治皇帝,而是被他以“俟归政,然后隶于上”的名义私吞了。

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镶白旗旗主多铎病逝。多尔衮便将两白旗和正蓝旗一起混编。原本属于豪格的正蓝旗佐领和原本属于多铎、阿济格的镶白旗佐领对调。

对调之后,新的镶白旗没有旗主,多尔衮当仁不让的自领镶白旗旗主,加上正白旗,他就成为了两白旗的旗主。

而新的正蓝旗则由原镶白旗的阿济格、多铎的次子多尼、阿巴泰第三子博洛、阿巴泰第四子岳东四人共同管理。这四个人中,多尼名下的佐领数量最多,所以他是旗主,另外三人是小旗主。


另外,正红旗旗主代善于同年病死。他的儿子镶红旗旗主硕托在三年前被处死(岳托死后硕托继任)。因此两红旗的旗主也都换了人。正红旗旗主为满达海(代善儿子)、镶红旗旗主为罗科铎(岳托孙子)。



这一系列震动之后,八旗旗主如下:

两黄旗——顺治帝;

两白旗——多尔衮;

正红旗——满达海,勒克德浑(小旗主);

镶红旗——罗科铎,尼堪、硕塞(小旗主);

正蓝旗——多尼,阿济格等人(小旗主);

镶蓝旗——济尔哈朗;



八旗旗主的最终确定

经过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历经二十几年的调整,此时的八旗已经面目全非,跟最早的时候,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比如正白旗旗主原本是褚英,结果褚英被努尔哈赤弄死,正白旗的人马交给了皇太极和褚英的儿子杜度继承。到了八旗建立时,杜度调任镶白旗,褚英当年的人马就变成了镶白旗。后来努尔哈赤为了给多尔衮挪位,把杜度挪到了镶红旗,褚英一系的人马又调到了镶红旗。这变来变去的,八旗早已经不是当年的八旗了。

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秋后算账,又对八旗做了一次大的调动。

第一步,他先是把多尔衮的两白旗没收。正白旗整旗被顺治皇帝收走,同顺治亲自掌控的两黄旗一起变成了所谓的“上三旗”。

第二步,将镶白旗,也就是原属于正蓝旗豪格的佐领,交给了给了自己的侄子,豪格的儿子富绶。

第三步,顺治因怒迁恨,对多尔衮的亲哥哥阿济格下了死手。把他夺爵治罪,他所属的佐领分别拨入了正白、镶白、正蓝三旗。

自此也就有了上三旗和下五旗的说法。其中上三旗由皇帝直接统领,下五旗由豪格、济尔哈朗、代善、阿巴泰、多铎、褚英等人的后裔统领。

具体来说,如下:

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皇帝统领;

镶白旗——豪格后裔统领。豪格是努尔哈赤之孙,皇太极长子;

正红旗——代善后裔统领。代善是努尔哈赤的次子;

镶红旗——岳托、硕塞、褚英后裔统领。其中岳托是代善的儿子,努尔哈赤之孙;硕塞是皇太极的儿子,努尔哈赤之孙;褚英是努尔哈赤的长子,代善和皇太极的大哥。

正蓝旗——阿巴泰、多铎后裔统领。阿巴泰是努尔哈赤的第七子,皇太极的哥哥;多铎是努尔哈赤的嫡幼子,皇太极的弟弟。

镶蓝旗——济尔哈朗后裔统领。济尔哈朗是舒尔哈齐的第六子,努尔哈赤的侄子,皇太极的堂弟。



康熙继位后,为了进一步的削弱诸王对下五旗的掌控。他大力推行了皇太极时期开创的都统制度,让都统取代旗主。因为都统是朝廷委派的流动官员,没有世袭权利。于是原本属于各旗旗主的旗权,在康熙时期就基本让都统给夺去了。(都统可以让非宗室的人担任,属于从一品)

然后,康熙又将皇子分封到下五旗,去下五旗做小旗主,继续分化下五旗。比如雍正就当过镶白旗的小旗主。雍正继位之后,他儿子洪昼还当过正蓝旗的大旗主。此政策一直延续到了道光皇帝时期,才算是把八旗完全控制在了皇帝的手中。



总结:清初时期,旗主对本旗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为了巩固皇权,从皇太极开始,清代皇帝就开始分化旗主们的旗权。在乾隆皇帝的中晚期,旗主已经名存实亡。到了道光时期,已经没有所谓的旗主了。

至于什么人才能担任旗主,一句话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总结——只有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的后裔才能担任旗主。这两群人全部都是拥有系黄带子特权的皇室宗亲。


Mer86


八旗演变在顺治时期才最终定型,具体演变过程如下。

(1)一旗变八旗时期。

【一旗】:最早的满洲军队,只有一旗,即努尔哈赤统领的黑旗。

【二旗】:一旗变二旗,由努尔哈赤和他的弟弟舒尔哈齐率领。

【三旗】:二旗变三旗,由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统领。

【四旗】:三旗变四旗,四旗旗主分别为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的两个儿子代善,皇太极,舒尔哈齐之子阿敏统领。

【八旗】:四旗变八旗,最早的八旗旗主分别是,努尔哈赤,皇太极,代善父子,阿敏,莽古尔泰,这里面只有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其余的七旗旗主是努尔哈赤父子。

(2)八旗旗主剧烈变动时期。

这八旗里面,正红镶红两旗始终无变化,一直归代善家族掌握,其余的几旗变化是因为皇太极顺治父子和多尔衮家族的权力争夺,过于复杂,旗主的变化简图见上图。

(3)最终定型时期。

多尔衮死后,顺治时期最终定型八旗旗主以及排名。

上三旗:旗主为皇帝。分别是镶黄,正黄,正白。

下五旗。

正红:礼亲王世袭。代善后裔。

镶红:克勤郡王。代善长子岳托后裔。

镶白:肃亲王。皇太极长子豪格后裔。

正蓝:豫亲王。多铎后裔。

镶蓝:郑亲王。努尔哈赤侄子济尔哈朗后裔。

八旗里面最牛的其实是代善家族,无论风雨如何飘摇变化,代善以及子孙始终稳坐两旗旗主,也是世袭的铁帽子王。


师明礼闲聊中国历史


有趣的是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就算我当街要饭,和珅看到我也得下轿磕头啊。”这句经典台词便是抽着大烟的金爷说的。


和珅是什么人,乾隆的宠臣啊,可谓算得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就算是皇亲国戚也得礼让三分,凭什么给他下跪?但和珅还真得给金爷跪。

金爷到底有何魔力竟让大名鼎鼎的和珅金膝跪地呢?而这个能力却只源于他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正红旗旗主。

旗主到底有什么特权,使其竟如此嚣张呢?

满族人建立起的大清帝国算是中国史上的一个奇迹,但中原向来是汉族人统治,行汉族礼仪文化,由汉族制度统治。

对于满族人来说要想让这样一个数字庞大的人群,井然有序的遵守满清制度而被满清帝国所用,就必须要有一个严格的制度,这便有了满清八旗。

八旗最初是用于满洲(女真)人狩猎组织时创立的,后来演变为满清的八旗制度,由努尔哈赤于1615年正式创建。

最初其实只有一旗,即努尔哈赤用来统帅满清军队的黑旗,但由于黑旗在夜晚不好辨别便改为了蓝旗。


1601年他又增了3旗,红、白、黄这三种颜色,这便有了四旗,形成了八旗的雏形。

随着不断的征战,部落也随之扩大,努尔哈赤便于1615年再增四旗,将黄、白、蓝3旗镶以红边,将红旗镶以白边,加上之前的蓝、红、黄、白四旗,合称八旗。

八旗在清初有显赫地位,各级首领都由贵族担任。清朝的建立不得不说除了旗主的正确领导之外,还要有八旗子弟的奋不顾身、浴血奋战的努力。

彪悍的八旗子弟为满清立下了汗马功劳,八旗子弟不仅仅只有满族人,还有汉人和蒙古人。为什么满族攻打的是汉族统治的王朝,汉族子弟还要充当满族的八旗子弟呢?

其实成为八旗子弟待遇是很高的,他们不仅可以赚钱养家糊口,而且就算自己犯罪被剥夺了八旗子弟的身份权利,你的后代也不会受影响,任然可以成为八旗子弟。

这种不连罪的制度在古代是很少见的,就显得非常诱人,所以汉族子弟也就纷纷加入。但对于八旗子弟是有要求的,旗主和八旗子弟之间必须保持着上下级或者说主奴之间的关系。



不论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旗奴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只要八旗制度在,就必须按照八旗制度给旗主行礼。

而金爷是红旗旗主,而和珅出生于正红旗。这就不管无论金爷到底是不是皇亲国戚或者败落到当乞丐,和珅也不得不拜啊。

八旗旗主竟然这么牛,都有哪几家最终掌握?又是哪家最强呢?

八旗旗主和排位在实行过程中错综复杂,因为面对众多且繁杂的人群,实施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但八旗制度等级森严,具有强烈的封建等级制度。

为了能使八旗制度顺应时代变化,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过改革创新,不断调整部署,最后是在多尔衮死后,顺治时期才最终定型。

其中的正黄旗、镶黄、正白旗旗没有旗主,都是黄帝亲自统帅。不过有时候黄帝会把大权交给比较信任的皇子,但是只是指挥权利,名义上“旗主”还是皇帝。此举一般代表着此皇子有了接管皇位的机会,而且很大。
▲由其他答主整理,很详细了

另外的下五旗,正红是礼亲王世袭,即代善后裔;而镶红是克勤郡王,即代善长子岳托后裔;镶白为肃亲王,即皇太极长子豪格后裔;正蓝是豫亲王,即多铎后裔,这些家族是旗主最后的定型。


多尔衮时期,满清八旗变化比较复杂。旗主的更改比较多,之所以变动如此之多,一般都是因为上任旗主突然死亡,或者因为政治斗争而死。其他人会通过各种手段,去抢得旗主位置,一般都是各大贝勒。

尤其是多尔衮曾经在架空顺治之后,曾经想过要做皇帝,还威胁顺治叫“爸爸”。他对八旗影响非常大,为了自身利益,进行过频繁的调整。这个时期的变动,基本上都是多尔衮主张。后来顺治成年后,基本上算是定型。

但无论外面怎么骚动,其他旗主如何变化,代善家族始终稳坐两旗旗主,风雨不动,可谓是八旗里最牛的了。那么上文提到的金爷就是代善家族的后裔吧。

虽然说八旗制度很厉害,但后来却消失了,它们为何消失、消失去了哪里呢?

清朝可谓是兴于八旗也败于八旗,因为分为旗主与旗奴,旗奴始终是受身份限制,就算飞黄腾达,就算自己旗主是街头流氓也得对他行大礼,这就引起了许多八旗子弟不满。
▲末期的八旗子弟

随着战争的结束,也就没有立功的机会。而旗主都是一些皇亲国戚,贵族子弟,几乎都是满族人。

那么汉族人民和蒙古人民也就不需要再挣着抢着去当八旗子弟,血液得不到更新,自然矛盾也就越来越多。八旗制度也就慢慢衰落。但真正消失是在道光年间,还是一个军机大臣直接造成的。

清朝有个叫松筠的大臣非常受道光帝的器重。但松筠一日却放下了手中的政务请了假,穿着孝服坐在门外,帮忙敲鼓招待客人。

一个军机大臣地位显赫、职务重要,理应忙于处理朝中事务与皇帝商讨国家大事,却在这里干这种事,由此可见八旗制度弊端已经非常严重了。

道光帝深感耻辱,于是便下旨废除了八旗制度,八旗也就从此消失了。

每一个制度都有其优缺点,如果改革调整得当使之顺应时代便可以发展下去,但八旗制度始终还是未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而被废除了。


史之策


清朝实际上一共有二十四个旗,这二十四个旗分别是由满八旗、汉八旗、蒙八旗相加起来的一个大整体。

而如果要追溯到这二十四个旗的起源,我们还得追溯到努尔哈赤最初创办的黑旗。

在努尔哈赤刚崛起的时候,他的手下才只有一支黑旗的力量,也就是郭德纲所说的正黑旗。

后来随着势力的逐渐发展壮大,黑旗才发展成了后来的满八旗,然后在其他蒙古人、汉人加入他们阵营后,他们又增加了蒙八旗和汉八旗。





八旗驻扎天下

清朝打下中原江山后,他们把八旗的一部分力量留在了北京周围,用来守卫国都。

其余的一部分力量则被他们分散到了全国各地,驻扎在了全国各个重要城市或者要塞中,为皇帝实行起了监视天下的职责。

而我们要注意的是,清朝的八旗是军民结合的,除了有专门打仗的军人之外,其余更多的还是普通民众。






随着八旗军队被安排到全国各地驻扎,这些旗中的民众们也跟着军队分散到了全国各地,在八旗军队的各大驻扎地繁衍了起来。

清朝八旗旗主权力的滑坡

清朝的每一支旗都有着他们的旗主,这些旗主就相当于这些旗里的董事长、最大股东,拥有着非常尊崇的地位以及权力。

而就如同很多大老板不止掌握一个公司一般,他们中虽然大多数人只掌握了一个旗,但也有的人掌握了两支或者三支旗。

而清朝的八旗之中,除了旗主之外,都统的权力也非常庞大。

如果说旗主是大股东、董事长的话,那都统就相当于一个公司里的总经理,清朝八旗里的实际军务、政务都是交由他们管理的。


而都统的品级是从一品,在清朝也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

在清朝早期的时候,八旗旗主们的权力非常庞大,虽然真正管事的不是他们,但那些管事的都统都是他们向皇帝推荐的,深受他们的控制,因此丝毫不影响他们对各自旗里的掌控力度。

但是在雍正皇帝把都统的委任权全部收归到了朝廷掌控后,都统们直接成为了皇帝的属臣,不再受到各旗旗主的限制。

八旗旗主们的权力也随之大打折扣,仅在各自旗里保留了尊崇的身份,而不再有太多的权力。

满八旗最初的旗主

接下来回归正题,提问中问到的满清八旗说的是清朝二十四旗中的满八旗。

满八旗自出现之后,各旗的掌控者一直在发生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满八旗的旗主再如何变化,有一点都是不会发生变化的,那就是这些旗的旗主都是努尔哈赤的子孙后代、都是爱新觉罗氏。

在刚开始的时候,努尔哈赤自己掌握了两支黄旗,也就是正黄旗和镶黄旗。


他的二儿子代善掌握了两支红旗,也就是正红旗和镶红旗。

他的五儿子莽古尔泰掌握了正蓝旗,侄子阿敏掌握了镶蓝旗。

八儿子皇太极掌握了正白旗,长孙杜度掌握了镶白旗。

满八旗的旗主变化

在后来的历史中,八旗的掌握者又发生了许多变化。

在多尔衮死后,掌握大权的顺治皇帝把多尔衮的正白旗收归到了自己的手中,加上皇太极传承给他的正黄旗和镶黄旗,他开始拥有了三支旗的掌控权, 成为了这三支旗的旗主。

清朝的历代皇帝,都是这三支旗的旗主。

清朝历代皇帝挑选御前侍卫也大多数是从这三支旗中挑选出来的。

而正红旗、镶红旗后来一直在代善的子孙后代中世袭流传,其中正红旗在代善后代礼亲王一脉流传,镶红旗在代善后代克勤郡王一脉流传。


正蓝旗在多铎后代豫亲王一脉流传、镶蓝旗在济尔哈朗后代郑亲王一脉流传。

镶白旗则在豪格后代肃亲王一脉流传。

所以说清朝的满八旗都是由爱新觉罗氏掌管的,在雍正皇帝之后,虽然满八旗的旗主们都已经不再掌握什么实权,但是从这些旗主皇帝、亲王、郡王的身份来看,谁又敢小觑他们的能量?


孤客生


先来回答作者的问题,满清的八旗,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八旗,都是掌握在满清政权的统治者爱新觉罗家族的手中,而旗主的更迭也是遵照传统由皇帝任命,进行世袭罔替。

八旗制度是由努尔哈赤创制发展,并且在努尔哈赤时期逐步形成了八旗势力分布与归属的最初格局。

努尔哈赤以“一旗”起兵,最终发展成为“八旗”。

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努尔哈赤开始起兵征战,此时是以黑旗为帜,即“黑旗军”,此为“一旗”阶段。


到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随着势力的壮大,努尔哈赤另设红旗军亲领,将黑旗军交由胞弟舒尔哈齐指挥,此为“两旗”阶段。

明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前后,努尔哈赤参照女真人的猛安谋克制的传统制度,进行大规模改造与重建,并以纯色为辨,划分为黄、白、红、蓝四旗,此为“四旗”阶段。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势力进一步壮大,于是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的调整,划分为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八个旗,至此,满洲八旗制度建立。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以八旗制度为根本,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大金”政权(史称后金),年号天命,努尔哈赤也成为了后金大汗。

努尔哈赤时期八旗旗主的势力分布,造就了整个清朝八旗归属与铁帽子王世系传承的雏形。

在努尔哈赤时期,八旗势力的分布是这样的:

正黄旗(45牛录)、镶黄旗(20牛录)由努尔哈赤亲自掌管;

正红旗(25牛录)、镶红旗(26牛录)由努尔哈赤的次子代善及其长子岳托掌管;

镶蓝旗(33牛录),由舒尔哈齐的次子阿敏掌管阿敏;

正蓝旗(21牛录),由努尔哈赤第五子莽古尔泰掌管;

正白旗(25牛录)由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掌管;

镶白旗(15牛录)由褚英长子杜度掌管(褚英是努尔哈赤长子,初被选定为继位人,后被努尔哈赤处死)。

除去努尔哈赤本人以及他的两个孙子岳托和杜度,剩下的四位旗主就是我们常说的“四大贝勒”,即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和四贝勒皇太极。

而努尔哈赤晚年将亲统的两黄旗的大部分授于大妃阿巴亥的三个儿子,也就是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每人15牛录,其余自己统帅做亲军,同时努尔哈赤还明确的指示阿济格统领镶黄旗,多铎统领正黄旗,自己死后统帅的亲军全给多铎,后赐一旗给多尔衮。就在努尔哈赤去世前不久,已经把镶白旗旗主杜度调到镶红旗下,有很大的意向就是要安排多尔衮继任镶白旗旗主,只是后来皇太极登基为后金大汗后,趁机将镶白旗夺到了自己麾下,成为了自己的势力。

皇太极时期,八旗的归属经历了第一次大的调整变革。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登基为后金大汗,改元天聪,并于1636年在盛京(今辽宁沈阳)称帝,国号大清,改元崇德。

期间,八旗的归属经历了四次大的调整与变革:

其一,黄白互换。满洲人以黄色为尊,因而皇太极继位之后,将属于自己的两个白旗与属于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三兄弟的两个黄旗进行的颜色的调换,还换为由皇太极统领正黄旗,皇太极的长子豪格统领镶黄旗,多尔衮三兄弟统领两白旗。

其二,免去阿济格镶白旗旗主职务,改由多尔衮统领。

其三,除掉莽古尔泰,夺取莽古尔泰手中的正蓝旗。同时,皇太极将自己手中的正黄旗与原属于莽古尔泰的正蓝旗进行混编,组成新的正黄旗和镶黄旗,由自亲自统领,同时改豪格统领的镶黄旗为正蓝旗。

其四,除掉阿敏,由舒尔哈齐的第六子、阿敏的弟弟济尔哈朗继承镶蓝旗旗主之位。

而在皇太极称帝之后,改掉了原有的旗主贝勒的称谓,按照汉族政权称王的传统开始称其为亲王和郡王,所以,在皇太极去世前,八旗的势力分布为:

正黄旗、镶黄旗,由皇太极亲领;

正红旗、镶红旗,由礼亲王代善及其孙子颖郡王阿达礼(代善第三子萨哈廉的儿子)掌管;

正蓝旗,由肃亲王豪格统领;

镶蓝旗,由郑亲王济尔哈朗统领;

正白旗,由豫郡王多铎统领;

镶白旗,由睿亲王多尔衮和英郡王阿济格掌管。

与此同时,皇太极在位期间,在努尔哈赤时期的基础上发展并创立了蒙古八旗以及汉军八旗制度,至此,满洲、蒙古、汉军各为八旗的制度臻于完善。

顺治时期,经过多尔衮摄政专权以及清算多尔衮势力后,最终形成了八旗势力的分布格局。

多尔衮专权期间,除掉了肃亲王豪格,随即对豪格的正蓝旗进了重组。

顺治五年(1648年),豪格被多尔衮陷害身亡,原属于豪格的正蓝旗为多尔衮所得,多尔衮将其与自己统领的正白旗混编重组,成为新的正白旗和镶白旗,由自己亲自统领,同时,改原属于多铎的镶白旗为正蓝旗。至此,八旗颜色最终确定,再无改变。

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重新进行了八旗的势力划分,最终形成了八旗的势力分布格局。

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去世,顺治皇帝开始亲政,随即在济尔哈朗等人的主持下,开始了对于多尔衮的清算,收回了原属于多尔衮的两白旗,并将正白旗归为皇帝亲属,同时将镶白旗重新还给豪格世系。

至此,八旗势力的归属彻底明确,同时,也确定了皇帝亲领的正黄、镶黄、正白的上三旗地位;而由其他宗室王公统领的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也被称为下五旗。

下五旗的传承又是按照,正红旗归属礼亲王代善世系、镶红旗归属于克勤郡王岳托世系、镶白旗归属于肃亲王豪格世系、正蓝旗归属于豫亲王多铎世系、镶蓝旗归属于郑亲王济尔哈朗世系来进行传承,世系罔替,并且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最终厘清了爵位名号和传承世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铁帽子王”制度。

起初的八旗旗主拥有很大的权力,随着君主专制的加强,权力有所削弱,但是依然有着非常高的地位。

《雍正王朝》中,八爷党逼宫所拿出了所谓“八王议政”的祖制,要求雍正交权,当然,历史上也确实没有什么“八王议政”,但是却有着另外一个名词来形容旗主王爷们的权力,就是满洲贵族议会制度,或者成为八旗议会制度。

起初,满洲贵族议会的权力非常大,举个例子,皇太极登基为后金大汗后,最开始是四大贝勒“南面并座”,同受朝贺、共同议政,只是在相继除掉莽古尔泰和阿敏,代善退出后,皇太极才“南面独坐”,独掌大权的。而皇太极的能够登基为后金大汗、顺治能够继位为皇帝,也是满洲贵族议会这些旗主王爷贝勒们推举的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康雍两代帝王的改革,满洲贵族议会旗主们的权力也被极大的削弱了,特别是在雍正建立军机处制度之后,旗主们的权力激进被架空,彻底无法干涉国家的正常运转。

尽管权力不在,但是拥有铁帽子王身份的旗主王爷们依然拥有极高的地位,除了皇帝,那怕当朝受宠的重臣,见了他们依然也要行礼叩拜,毕竟,他们的身份是从八旗制度创立的第一天起,就已经确定的。


雍亲王府


满清八旗的旗主是有变动,主要由4个阶段组成,大概的情况如下:

1、建州八旗时代:努尔哈赤亲领两黄旗,代善(努尔哈赤次子)统领两红旗,莽古尔泰(努尔哈赤第5子)统领正蓝旗,皇太极(努尔哈赤第8子)统领正白旗,杜度(努尔哈赤长孙)统领镶蓝旗、镶白旗。

2、皇太极时代(正蓝旗消失):皇太极亲领两黄旗,代善统领正红旗,莽古尔泰统领正蓝旗(莽古尔泰后获罪由其弟德格类统领,德格类获罪后正蓝旗一分为二,划入两黄旗中),多尔衮(努尔哈赤第14子)统领正白旗;多铎(努尔哈赤第15子)统领镶白旗,阿济格(努尔哈赤第12子)统领镶红旗,阿敏(努尔哈赤弟舒尔哈齐的次子,阿敏获罪后由舒尔哈齐第6子济尔哈郎统领)领镶蓝旗。

3、多尔衮执政时期:恢复正蓝旗设置,并交由多尔衮统领,于是多尔衮拥有正蓝旗、正白旗。

4、顺治掌权时期(八旗制度固定下来):皇帝亲领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开始有“上三旗”之说。而其余五旗的旗主、固山额真也会不时发生变化。


子屠龙


大家好,我是白齐光一个热爱历史的学生。下面由我来回答

清朝实际上一共有二十四个旗,这二十四个旗分别是由满八旗、汉八旗、蒙八旗相加起来的一个大整体。

而如果要追溯到这二十四个旗的起源,我们还得追溯到努尔哈赤最初创办的黑旗。

在努尔哈赤刚崛起的时候,他的手下才只有一支黑旗的力量,也就是郭德纲所说的正黑旗。

后来随着势力的逐渐发展壮大,黑旗才发展成了后来的满八旗,然后在其他蒙古人、汉人加入他们阵营后,他们又增加了蒙八旗和汉八旗。

八旗驻扎天下

清朝打下中原江山后,他们把八旗的一部分力量留在了北京周围,用来守卫国都。

其余的一部分力量则被他们分散到了全国各地,驻扎在了全国各个重要城市或者要塞中,为皇帝实行起了监视天下的职责。

而我们要注意的是,清朝的八旗是军民结合的,除了有专门打仗的军人之外,其余更多的还是普通民众。

随着八旗军队被安排到全国各地驻扎,这些旗中的民众们也跟着军队分散到了全国各地,在八旗军队的各大驻扎地繁衍了起来。

清朝八旗旗主权力的滑坡

清朝的每一支旗都有着他们的旗主,这些旗主就相当于这些旗里的董事长、最大股东,拥有着非常尊崇的地位以及权力。

而就如同很多大老板不止掌握一个公司一般,他们中虽然大多数人只掌握了一个旗,但也有的人掌握了两支或者三支旗。

而清朝的八旗之中,除了旗主之外,都统的权力也非常庞大。

如果说旗主是大股东、董事长的话,那都统就相当于一个公司里的总经理,清朝八旗里的实际军务、政务都是交由他们管理的。

而都统的品级是从一品,在清朝也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

在清朝早期的时候,八旗旗主们的权力非常庞大,虽然真正管事的不是他们,但那些管事的都统都是他们向皇帝推荐的,深受他们的控制,因此丝毫不影响他们对各自旗里的掌控力度。

但是在雍正皇帝把都统的委任权全部收归到了朝廷掌控后,都统们直接成为了皇帝的属臣,不再受到各旗旗主的限制。

八旗旗主们的权力也随之大打折扣,仅在各自旗里保留了尊崇的身份,而不再有太多的权力。

满八旗最初的旗主

接下来回归正题,提问中问到的满清八旗说的是清朝二十四旗中的满八旗。

满八旗自出现之后,各旗的掌控者一直在发生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满八旗的旗主再如何变化,有一点都是不会发生变化的,那就是这些旗的旗主都是努尔哈赤的子孙后代、都是爱新觉罗氏。

在刚开始的时候,努尔哈赤自己掌握了两支黄旗,也就是正黄旗和镶黄旗。

他的二儿子代善掌握了两支红旗,也就是正红旗和镶红旗。

他的五儿子莽古尔泰掌握了正蓝旗,侄子阿敏掌握了镶蓝旗。

八儿子皇太极掌握了正白旗,长孙杜度掌握了镶白旗。

满八旗的旗主变化

在后来的历史中,八旗的掌握者又发生了许多变化。

在多尔衮死后,掌握大权的顺治皇帝把多尔衮的正白旗收归到了自己的手中,加上皇太极传承给他的正黄旗和镶黄旗,他开始拥有了三支旗的掌控权, 成为了这三支旗的旗主。

清朝的历代皇帝,都是这三支旗的旗主。

清朝历代皇帝挑选御前侍卫也大多数是从这三支旗中挑选出来的。

而正红旗、镶红旗后来一直在代善的子孙后代中世袭流传,其中正红旗在代善后代礼亲王一脉流传,镶红旗在代善后代克勤郡王一脉流传。

正蓝旗在多铎后代豫亲王一脉流传、镶蓝旗在济尔哈朗后代郑亲王一脉流传。

镶白旗则在豪格后代肃亲王一脉流传。

所以说清朝的满八旗都是由爱新觉罗氏掌管的,在雍正皇帝之后,虽然满八旗的旗主们都已经不再掌握什么实权,但是从这些旗主皇帝、亲王、郡王的身份来看,谁又敢小觑他们的能量?


白齐光


满清八旗分为上三旗(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下五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其中上三旗都归属皇帝亲统,皇帝身边的侍卫,亲兵也多是从上三旗挑选;下五旗都为诸王爷,贝勒,贝子所统辖,值得注意的是清初的上三旗里没有正白旗而是正蓝旗,顺治年间,由于多尔衮领正白旗主,又因多战功而权倾一时,故把正白旗升为上三旗,这以后就成了定制。


老曾带你看历史


八旗制度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结伴而行的狩猎活动因人数增多而需统一指挥,其指挥者称为牛录额真,这个多人集体即称为牛录。女真人在对外防御与征伐过程中采取了以牛录额真统领牛录的组织形式,从而牛录组织具有了军事职能。为便于统一指挥大规模的围猎或作战,需将若干个牛录组成一个更大的单位,以旗帜为标志作导引而不使方位错乱。旗帜在满语中称为“固山”,因而这个高于牛录的最大的单位即称为固山,汉语称“旗”。

明神宗万历十二年(1584年),出身建州左卫的努尔哈赤兴兵,以黑旗为帜。

明神宗万历十七年(1589年)建州三卫的统一,统治人丁也不断增多,努尔哈赤另设红旗军亲领,将黑旗军交由胞弟舒尔哈齐指挥。

明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前后,努尔哈赤对牛录组织首次进行大规模改造与重建,参照女真人的猛安谋克制,规定300人为一牛录,5牛录为一甲喇,5甲喇为一固山,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改编后的牛录被分别隶属于黄、白、红、蓝四旗,以纯色为辨。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建州已经吞并除叶赫之外的所有女真部落,而且蒙古也多有归附。麾下牛录已有百倍于起兵之初的规模,努尔哈赤的军队已不下五六万人。因此,努尔哈赤于该年将红白黑三旗及所领牛录析设为八个旗:原红旗分为正黄、镶黄二旗;原白旗分为正白、镶白、正蓝三旗;原黑旗分为正红、镶红、镶蓝三旗。正四旗旗帜为纯色四方形,龙首朝后;镶四旗旗帜为五边形,黄、白、蓝三旗镶红边,红旗镶白边,龙首朝前。当时各旗的旗主分别是:正黄旗主和镶黄旗主努尔哈赤、正红旗主和镶红旗主代善、正白旗主皇太极、镶白旗主杜度、正蓝旗主莽古尔泰、镶蓝旗主阿敏。八旗建立自此始,亦即为满洲八旗的源起。

满洲(女真)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八旗扩充

连年的战争,使这支战斗力极强的八旗子弟获得了不少利益。他们在统一女真各部落,以及同明朝统治者争夺天下的战争中,获得了上百万人口、牲畜、甲仗、兵器,以及大量的金银财宝。努尔哈赤当时仿照明朝的官职,对作战有功之臣分别授与不同的官衔,统兵辖民,并根据贡献的大小,赐与大量的人畜财帛,供其享用。不少官将还领受敕书,子孙后代永远袭职。这样,就使满洲的八旗子弟在进关之前即已形成了一个贵族阶层,享受着特殊待遇。

八旗蒙古

努尔哈赤、皇太极势力增大后,把征服的蒙古族人也编入旗内,统归八旗管辖,被称为八旗蒙古。后金天命九年(公元1624年),努尔哈赤把征服的蒙古族人编成五个"牛录",隶属于八旗满洲。

八旗组织中蒙古旗与汉军旗的建立比满洲旗稍晚。

清皇太极天聪三年(1629年),已有蒙古二旗的记载,称为左右二营。

清皇太极天聪八年(1634年),改称左翼兵和右翼兵。

清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后金在征服察哈尔蒙古后,对众多的蒙古壮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编审,正式编组为若干蒙古牛录分属八旗。至此,八旗蒙古出现了。

努尔哈赤进入辽沈地区,大量汉人被掠为奴,编入八旗满洲之内,成为家内奴或拖克索(农庄)内从事生产的奴仆。同时,为扩大兵源,从为奴的汉人中抽出一些壮丁(规定每20人抽一人当兵),其所需马匹器械由20名汉人共同出钱购买。其壮丁家为汉军户,对汉军户有优厚待遇,比如,可以全家迁入努尔哈赤所在的城中居住,以示信任。

皇太极即汗位后,改变努尔哈赤对汉人的政策,不再把被征服地区的汉人编入满洲八旗人家为奴,编庄别居,减少了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对这些汉人,由投降过来的原明朝官员或后金提拔的汉人官员来管理。

清皇太极天聪五年(1631年),创建时汉军单独编为一旗(一说天聪七年)。

清皇太极崇德二年(1637年)分汉军为二旗,旗色玄青,四年分二旗官兵为四旗。

清皇太极崇德七年(1642年),把汉军扩为八旗。至此,八旗汉军正式出现,成为清朝三军之一。所使用的旗帜和满洲、蒙古相一致,即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至此,满洲、蒙古、汉军各为八旗的制度臻于完善。

八旗改色

清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承汗位之后,为名正言顺及巩固权力,将多铎、阿济格二人统领的正黄、镶黄二旗改色为正白旗与镶白旗,而将自己亲领的原正白旗改色为正黄旗,又夺取杜度的原镶白旗主之位,交由长子豪格担任,改色为镶黄旗。皇太极首先在每旗仍设管理旗务大臣一名,也即固山额真,职责是“总理一切事务”。分散了主旗贝勒的权力,降低了他们的自主性。

清皇太极天聪四年(1630年),阿敏获罪 ,被罢官幽禁后,由他弟弟济尔哈朗为镶蓝旗旗主。[6]

清皇太极天聪六年(1632年),皇太极取消了四大贝勒并坐的仪式,改为由皇太极一人“南面独坐”,提高了皇太极的地位。

清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正蓝旗主莽古尔泰意图谋反事败遭诛,该旗由皇太极所得,皇太极将其与自己亲领的正黄旗混编重组,成为新的正黄旗和镶黄旗,并从中分出8个牛录给予豪格统领的原镶黄旗,又再次将其改色为正蓝旗。

清顺治五年(1648年),豪格因1643年的继位之争被摄政王多尔衮陷害下狱暴亡,正蓝旗又为多尔衮所得,多尔衮将其与自己统领的正白旗混编重组,成为新的正白旗和镶白旗,将胞弟多铎统领的原镶白旗改色为正蓝旗。此后八旗旗色再未变化。

八旗本无高低之分。清军入关前,八旗中的正黄、镶黄两旗由汗王(皇帝)直接统领,其它6旗分别由汗王的子侄统领。惟镶黄旗只属于皇帝一人。镶黄旗内除了皇帝之外.没有其他宗室。稍后,皇权进一步加强,正黄旗与正白旗又归皇帝统属。

入关以后,宗室王公皆分隶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等五旗,皇子分府全部拨入这五旗。再无入正黄与正白旗的人。如此始有上三旗,下五旗之分。实际上,上三旗与下五旗只是相对于包衣佐领而言的,而与皇族和普通旗人无关。皇室管家内务府三旗的包衣佐领,主要服务于宫廷。下五旗亦设包衣佐领,皆为王府所属,各随其主之旗。[7]

清顺治七年(1650年),摄政王多尔衮去世,清世祖顺治开始亲政。他为了加强对八旗掌控,亲自统领了原属多尔衮的正白旗,这样由皇帝控制的正黄、镶黄、正白三旗,称为上三旗;由诸王、贝勒掌控的镶白、正蓝、镶蓝、正红、镶红五旗,称为下五旗,此后终清未改。上三旗较下五旗为崇,是皇帝的亲兵,担任禁卫皇宫等任务,下五旗驻守京师及各地。[4][8]

雍正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王、贝勒对各旗的控制,严格区分下五旗中的旗分佐领(俗称外佐领)和府属佐领(俗称内佐领)的隶属关系。下五旗中的主要部分旗分佐领,实际上也由皇帝直接控制。诸王及贝勒仅能控制其府属佐领。又以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居左,称为左翼;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居右,称为右翼。镶黄旗又称头旗。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世祖顺治帝将首都从盛京迁到北京,本着“居重驭轻”的用兵原则,将八旗精锐半数驻于京城,是为禁旅。同时亦不忽视对对广大地方的控制,在全国各大省会、水陆要冲、边疆海防,派遣八旗长期驻守,以控扼京师以外所有最重要的军事据点,是为驻防。

“八旗”满文

主要形成以下几条驻防线:运河驻防线(京师、德州、京口、杭州)、黄河驻防线(德州、开封、西安)、长江驻防线(江宁、京口、荆州、成都)、东南沿海驻防线(杭州、福州、广州)、此外还有京畿驻防线、关外驻防线、塞外蒙古编旗驻防及甘肃新疆驻防线等等——清廷根据旗民分治的原则,在驻防地为旗人筑城别居,或者在城内划出一角令旗人居住,通常称之为“满城”。

康熙末年(1722年),全国已设驻防将军11名,即西安、江宁、杭州、京口、福州、广州、荆州、右卫,以及盛京、吉林和黑龙江。雍正朝添设2名:青州、宁夏。乾隆朝对八旗驻防有较大调整,增绥远城、伊犁、成都共3名,裁撤京口、青州和右卫3名,总数为13名。另有察哈尔都统,以及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于乌鲁木齐增设的一名都统。[9]

这样一支不仅常驻于边疆,而且常驻于腹里内地的制度化的武装力量为历朝所未有,是满洲统治者维护统治的主要工具。而它所监视、控制的主要对象则是绿营。

直至18世纪中叶,八旗营区终于系统地分布于全国的军事要地,实行永久性的驻扎。

走向衰落

清代编入八旗的“旗人”与不在旗的民人受到完全不同的待遇。入关伊始,清廷即采取了大规模的“圈地”活动,圈占民人的大批良田划归旗人;豁免旗人的税赋与劳役。优惠政策造成了旗人的颓废和寄生性,致使其后代骑射荒废,甚至出现“生计”问题。

俄罗斯佐领

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对俄雅克萨之战胜利,沙俄侵略军中有101被押至北京。康熙年间,八旗满洲佐领的标准丁额为100人。在北京的俄罗斯人达到百人,正好符合编设一个佐领的条件。公元1685年,清政府发布了命令,这些阿尔巴津人被编在了负责保卫京畿的八旗兵的镶黄旗中,为满洲第四参领第十七佐领,驻地在北京东直门外的胡家园胡同。不仅如此,清政府对俘虏中的军官分别赐予了四品至七品的官衔,同时像对其他满人一样,赐予了他们房屋、土地,并隔一定时间给予津贴补助,并且将步军统领衙门里的女犯赐予他们为妻。

高丽佐领

明末清初部分朝鲜人通过强行迁入和自行迁入两种方式迁入到中国东北境内,强行迁入的主要是战争中被俘虏的朝鲜兵。迁入中国的朝鲜人,有一部分被编入了八旗,其中43姓被载入在满洲民族认同上具有法律效用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被编入满洲八旗的朝鲜43姓,在旗籍上,主要分布在除了镶黄旗和镶白旗的满洲各旗中。初归满洲的朝鲜人的首领头目一般授予通事官,随着朝鲜姓氏逐渐融入满洲,清王朝从中央到地方机构,从部院衙署到军旅,从文职到武职,都有朝鲜人任职掌权。在八旗佐领编制上,纳入满洲的朝鲜43姓分别被编入八旗满洲旗分佐领和包衣佐领内,或专置朝鲜佐领、高丽佐领,或散编其它佐领内,多数人被编在包衣佐领内。专置的朝鲜佐领和高丽佐领共有八个,其中朝鲜佐领六个,高丽佐领两个。朝鲜43姓在编入满洲八旗之后,参与了后金(大清)的各项活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满洲关系密切。他们在后金(大清)与朝鲜的交往中充当通事官,参加了后金(大清)的一系列战争,金氏新达理家族和韩氏韩云家族世代为官,为清王朝提供各式效力人才。他们为后金(清)新兴政权的建设与巩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得到满洲贵族的信赖和认可。[13][14]

从顺治、康熙年间起,八旗官兵便已出现追求享受、战斗意志衰退的倾向。在前线指挥战斗的亲王、郡王和贝勒们"逗留观望。不思振旅遄进,竟尔营私适己,希图安便,或逶兵甲之不全,或托舟楫之不具,借端引日,坐失事机"。在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中,八旗军以往的主力地位已被绿营兵所取代。雍正、乾隆年间的一些重要战争,如柴达木之战、平定大小和卓之战、大小金川之战中,尽管参战的八旗官兵数量有限,其中一些号称精锐的八旗部队的表现却不如绿营兵,昔日敢打敢冲的作风已不复存在。

乾隆中期以后,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生活日益奢靡,庞大的官僚机构愈加腐败。那些贵族上层已形成颓风难挽的局面。到了清代末叶,那些八旗子弟已完全成为寄生虫。发展到贩卖人口,当卖军中的盔甲器械。大量正身旗人下降为佃户,甚至沦为流民、痞棍和无赖。

清末,八旗军逐渐演变成专靠国家供养的社会救济组织,失去了起码的战斗能力。1799年清军在镇压白莲教大起义时,曾一度把京营八旗中最精锐的健锐营和火器营派往前线,结果因军纪败坏,不听约束,未及投入战斗就被迫撤军回京。

民国成立之后旗人特权被废除,失去了经济来源又不会生产劳动的旗人多穷困潦倒甚至男盗女娼。

八旗制度与清政权相始终,它既是清王朝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使清王朝最终走向衰败没落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