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不早点实施总动员?看看德国民众的生活水平你就知道了

二战德国不早点实施总动员?看看德国民众的生活水平你就知道了

有人曾经这样总结,纳粹德国是在生产线而非战场上输掉了战争。如果把德国的武器比作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那么它对手却是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工业品

二战德国不早点实施总动员?看看德国民众的生活水平你就知道了

然而,最终在“数量也是一 种质量”(列宁语)这一最为朴素的军事哲学面前,德国那些微弱的质量优势被流水线产品所吞噬了……有意思的是,此语虽然大体道出了实情,但并不等于说德国人自己就没有这方面的觉悟。

当然,这并不是毫无缘由的。纳粹德国的战略眼光既不算长远,在具体的落实上也不算敷衍和妥协,这一点在战时经济体制的缓慢转型中,被反映得相当彻底。

战争之初,纳粹德国吉星高照,战场上的顺风顺水使其俨然成了欧洲的霸主,建立了希特勒自夸为“千年帝国”的欧洲新秩序。

不过由于担心生活水准的降低会影响(中下层)民众士气 ,再加上闪电战战果丰厚异常,德国经济迟迟没有转入战时体制,一场足以致命的资源性危机从战争一开始就已经在酝酿了。

二战德国不早点实施总动员?看看德国民众的生活水平你就知道了

事实上纳粹特别在意的这种人民“士气”正是纳粹政权合法性的依据。要知道希特勒并非“一战”后德国军国主义暗流的正统接班人,而是发迹于经济危机。

在1920年慕尼黑“啤酒馆暴动”时作为纳粹党纲提出的《二十五点纲领》中,这个小人物就以民族复仇主义和迎合中小资产阶级社会改革要求为核心,猛烈抨击资本主义、托拉斯、大工业家和大地主,主张“取缔不劳而获的收入,取缔和没收一切靠战争发财的非法所得,分享大工业利润,将大百货公司收归国有,租给小商人”。随后, 纳粹党不断以国家订货、解决就业、取缔土地投机等政策主张,拉拢中小企业、手工业者、中小农和社会下层。

二战德国不早点实施总动员?看看德国民众的生活水平你就知道了

希特勒的理论是:“国家社会主义是维护私有财产的。个人为社会牺牲,这是国家主义;社会为个人服务,这是社会主义。这两点结合,便是国家社会主义”。

在1939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年初的德国军事力量,实际上只适合打一场中小规模的战争。再加上为了避免通货膨胀同时对于尽快结束战争的乐观判断,占领区内的资源掠获大多被用于改善德国国内人民的生活质量,当然纳粹的首要目标并非改善中下层人民生活,纳粹德国战前的食品生产即由国家控制了。

而德国人之所以乐于接受纳粹所提倡的农民式简朴生活,并为此而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和大萧条时期的对比,以及对纳粹勾画的强大帝国美好未来的期待。军事科研工作也受到了这种乐观情绪的影响,对有些周期长但前景光明的项目预研投人过少或干脆不再重视。

甚至一系列与战争努力有关的法律因为效果没有预期的明显,也在开战后不久就被废除了,结果不但德国经济体系和工业资源向军事领域的倾斜远比想象中要少,已经动员起来的工业资源也没有进行充分的整合。

二战德国不早点实施总动员?看看德国民众的生活水平你就知道了

除了奥地利外,大部分所吞并下去的中西欧国家( 主要是法国和捷克),其工业资源迟迟没能用于加强纳粹的军事机器。而且为了避免激化国内矛盾,希特勒和纳粹地方领导人甚至坚持维持较高的消费品生产水平,致使分配给军事领域的资源不足。

虽然德国官方曾在1942年下令限制“非急需消费品”的生产,可是资本家们却不打算错过发财的机会,依然坚持大量生产家具、玻璃制品和瓷器等。 尽官纳粹德国一向被认为在战前就强调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二战德国不早点实施总动员?看看德国民众的生活水平你就知道了

1933- 1936年,新建军工厂300多个,其中飞机制造厂60个,汽车和装甲坦克制造厂45个,军事化工厂70多个,军用舰船制造厂15个,火炮工厂80个。然而这点本钱相对于纳粹想要通过战争手段的“恐吓”来达到的宏大目标来说,却仍然是太少了。

从武器的生产数量和工人薪金的变化等指标来看,1939年、 1940年和1941 年的经济动员规模并没有扩大,而德国武装力量对战争的准备不论是人员、物资、技术还是心理方面都不够充足,尤其是对世界大战的巨大消耗性更是准备不足。

二战德国不早点实施总动员?看看德国民众的生活水平你就知道了

所以哪怕德国在先期占有一定的优势,到最后面临着多个工业大国的合围,尤其是美国这种超级工业大国,也依然无法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