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論文、唯學歷、唯獎項、唯職稱……老外是怎麼看的?

唯論文、唯學歷、唯獎項、唯職稱……老外是怎麼看的?

文 | 王善勇 (The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副教授)


所謂“四唯”,就是唯論文、唯學歷、唯獎項唯職稱。就漢語的表述來講,在評價一個標準的時候,任何“唯”都是不公允的,這是很顯然的道理。然而我們很多國人很喜歡在思考問題的時候用力過猛。國家政策的出發點是去除唯論文、唯學歷、唯獎項,唯職稱,而不是拋棄論文、職稱、學歷、和獎項。但執行起來,難度會非常大。比如說不要唯一論文,那麼應該“唯”多少論文呢?論文的權重應該是多少才算合理呢?另外,在這四個“唯”中,它們分別的作用是不同的。比如,論文和學歷通常在評職稱,評獎項的過程中是參考的指標。而評職稱或評獎的時候它們各自也會互相考量。最後,在評基金的時候,論文,職稱,學歷,和獎項又都是參考的指標,同時基金也會影響評職稱。可見,它們之間的關係並不是相互獨立,而是互相影響的。單純提唯哪個,或者一起唯,邏輯上都是說不通的。那麼,老外是如何看待論文,職稱,學歷和獎項的呢?

1

論文

首先,我們談談論文。以我有限的對來自美國,歐洲和澳洲的老外朋友的交談大概有這樣一個共識僅供參考。論文在老外無論是評職稱還是評項目的時候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這裡的論文包括論文數量和質量。所謂數量通常會統計兩個數字,一個是你最近5年的發表論文的數量,一個是你到目前為止所有的論文發表數量。這兩個數字同時考量是有道理的。所有的論文數量代表你的科研成果的總量,一個工作30年和工作10年的學者要求當然會不一樣。另外最近5年的成果,代表了別管你工作了30年還是10年,你最近5年是否仍然在學術上很活躍?是否依然奮鬥在科研一線。這顯然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標。評審人是絕不放心會資助一個最近5年不發論文,或很少發論文的人的。第二,再說論文的質量。如何判斷論文的質量?最快,也是最有效的辦法,老外也是看你的論文發表在什麼檔次的期刊上。理由也很簡單,因為越是高檔次的期刊,審稿越嚴苛,統計上講越難發表,水平越高。這是毫無疑問的。有人經常用袁隆平,和屠呦呦的例子說事,說他們為人類做出那麼多貢獻,發的論文並不多,也不高端。其實袁隆平也好,屠呦呦也好,他們的情況非常特殊,是歷史造成的。試想一下,以他們的科研素養,在他們最有活力的年紀,如果生活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時代,地球村,一定會通過論文發表的方式頻繁與世界同行交流科研成果,活躍在世界科研的最前沿。加強國際交流,與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的獨立自主,艱苦奮鬥的精神並不矛盾,而是會互相促進。最後,提一下代表作制度。老外,在基金評審的時候,也都要求列出10篇代表作做參考。這10篇代表作只是你的所有發表的論文中最能代表你的學術水平的成果,其目的只是為了便於評審人評價。

代表作很多時候其實是無心插柳,並非有意為之。更不可能成為搞科研的目標。這是科研具有偶然性的規律所在。

2

學歷

第二是學歷。學歷,無論是本科學歷,還是博士學位,只是一個敲門磚,當然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敲門磚。從概率上講,越是名校的學生將來科研能力越強,因為他們在名校會受到比普通學校跟更嚴酷的訓練。這也是毋庸置疑的。但科研這個行業,有點特殊。它與你大學生在碩士,博士期間的考試成績關係並不是太大,搞科研更看能否創新而創新在大家基礎都差不多的情況下與一個人的性格其實關係很密切。所謂性格決定人的高度。這樣,一個人在科研的路上能否走的長遠,能否有創新,很多並非出自名門的學者也有了不少機會。大學畢竟不是大車店,沒有成果終究生存不下去。學歷的光環只是一時的,並非永遠。

3

獎項

第三是獎項。獎勵在老外眼裡對職稱晉級和項目評審的作用時候並不是很大,很多時候只是個榮譽而已,而且獎勵的金額也不大。據我所知,很多很有名的獎也就幾千美元甚至更少。在美國,也有諾獎得主的大教授在申請基金的時候競爭不過年輕的助理教授,就是明證。

4

職稱

第四是職稱。對老外而言,職稱在這幾項裡應該是最重要的,因為它直接跟自己的收入掛鉤。然而,即使再掛鉤,教授和副教授和講師稅後的收入差距也不是太大。但在整個社會的不同階層裡也算高的,而且屬於精英階層。普遍來講,大富大貴不敢說,豐衣足食肯定沒問題。這一點其實是老外這些教授很淡定的主要原因。他們不會為了多拿一些額外的灰色小收入而鋌而走險,絕非因為多麼高尚的情操,只是因為風險太大,得不償失。

他們在科研上為論文,為基金而奮鬥,除了科研興趣以外,主要是來自國際同行的壓力。對他們來講,搞科研相對很單純。那麼,職稱對申請基金影響大嗎?很多國家在基金評審的時候,更偏愛年輕的學者。比如澳洲就有DECRA這樣的專門的基金只允許博士畢業5年之內的學者申請,Future Fellowship 只允許博士畢業5-15年的學者申請。它們都是很高的榮譽,對年輕學者有很大的激勵作用。

5

基金項目

最後,不得不提一下基金項目。這個才是科研人的命根子。沒錢啥也玩兒不轉,這一條在全世界通用。如何保證基金評審的相對公正性是重中之重。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情關係很難避免,只能儘可能地完善同行評議制度,這是全世界的共識。有人擔心我們的基金評審如果全世界範圍內搞同行評議,會洩露國家機密,甚至擔心把基金的評審權讓老外去參與,這簡直是喪權辱國,一覺睡到解放前的倒退。其實,這完全是杞人憂天。因為,不要說澳大利亞,加拿大,北美,歐洲這些發達國家之間基金評審完全國際化,最近澳大利亞ARC(類似基金委)邀請很多來自中國的教授學者加入他們的國家基金評審專家庫,難道他們就不怕洩露國家機密,他們就不怕基金評審被別的國家所掌控和操縱?這種擔心,完全沒有必要。

我們只有充分融入到全世界的科研大家庭裡,取長補短,完善自己的科研體制才能在立於不敗之地。不要動不動就拿“中國特色”說事。中國特色指的是在吃透別人制度優點缺點的基礎之上,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其目的是為了讓別人的優點在自己家裡能充分體現,並嚴格執行,從而讓自己的國家更加強大。這才是“中國特色”這個詞的真正含義,而不是拿它做擋箭牌或遮羞布。


對於文章觀點及科研“四唯”現象,如果你有任何想法與見解,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