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开国皇帝姓赵,为何却取国号为宋?对此你怎么看?

080817hh


国号的几种建立情况

其一,源于封爵

主要有:1.刘邦→汉中王。2.曹丕→魏王。3.孙权→吴王。4.拓跋珪→代王,魏王。5.刘裕→宋王。6.高澄→齐王。7.萧衍→梁王。8.陈霸先→陈王(陈霸先建立的陈国不是因为姓陈,而是源于之前的封爵陈王)9.杨坚→随国公(后将走之去掉)→隋。10.李渊→唐王。11.朱温→梁王。

其二,发迹地

主要有:1.夏启建国→夏。2.周武伐商→周。3.受封秦地→秦。4.辽国祖地盛产镔铁→辽(契丹语辽就是镔铁)。5.石敬瑭于太原称帝→晋。6.赵匡胤归德 宋州节度使→宋。

其三,尊崇沿袭

主要有:1.刘备复汉→汉。2.宇文觉自称周公→周。3.李存勖复唐→唐。4.刘知远认为自己是刘邦之后→汉。5.郭威认为自己出自姬姓→周。

其四,翻字典找典故

主要有:

1.萧道成“金刀利刃齐刈之,今宜称齐”→齐。

2.完颜阿骨打“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镔铁虽坚,终亦变坏,唯金不变坏。”→金。

3.忽必烈“大哉乾元”→大元。

4.满清国号大清取义于蒙古语尊号“戴青”(意为善战),又合汉文化五行取国号“大清”。→大清。

解释众多的大明国号。

大明的国号太过于神秘,众说纷纭。


叫我李白把丶


国号与开国皇帝的姓氏并无直接关系!

中华上下五千年,以姓氏作为国号的政权有很多,比如齐楚燕韩赵魏秦!但是以开国皇帝的姓氏作为国号的政权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我已知的只有一位,那就是南朝的最后一个政权——陈!

对于这个陈国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但是南朝陈后主应该听说过吧!与软弱无能的陈后主相比,陈国的开国皇帝陈霸先英明神武,在南北朝这个民族大杂烩的混乱时期,陈霸先一路向上,出生卑微最终却称王称霸,可以称得上一代枭雄,而且还是个全才,各方面都有涉及!



言归正规,为什么赵匡胤要取国号为宋呢?原因如下!

受封建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国号,大都以开国君主旧时的封地或封号为名。

我们熟知的草根皇帝刘邦和朱元璋,在起义斗争中都有各自的封号,刘邦被称为汉王,朱元璋起初在小明王手下冲锋陷阵,故国号为汉和明!东汉末年的“魏王”曹操,其子建国国号也便是魏!隋国公杨坚建国,国号隋;唐国公李渊建国,国号唐!国号都是由旧时的封地或封号为名!

而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后周时期,虽说没有什么封号,但由于其职位所在地为宋州,故建国时皇帝诏曰:“汉唐开基,因始封而建国,故宜国号‘大宋’。”



迷信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的影响!

历代开国者都希望自己开创的霸业永世长存,由于迷信“五行”学说,新王朝的五行德运要相克上一王朝的德运!赵匡胤的王朝是取后周而代之,周的德运是木,木生火,新王朝的德运则需为火,恰恰宋州所在之地与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相对应,赵匡胤也是在这里黄袍加身,“龙兴之地”加上德运符合,国号为宋应由而生!



对古代王朝的尊崇和借重!

宋州故名又叫商丘,商丘在西周时乃古宋国的都城,赵匡胤选择“大宋”作为新王朝的国号,表达了对古代王朝的尊崇和借重!


其实吧,一个王朝的兴衰在于当权者的行与德,以民为本,方能长久!


逸峮品史


遇到这个问题算是缘分啦,因为在此之前回答过“中国古代王朝的名字是怎样想出来的”,里面关于北宋为何以“宋”为国号,做过简单总结。同时也根据所学及查资料概括了古代中国历代王朝名字的命名模式,大体有五种,即:一、以封为号;二、以官为号;三、以地为号;四、以意为号;五、以教为号。

北宋王朝是根据地名来命名国号的,属于上述模式中的以地为号,这里面有几个原因:

一、宋州是赵宋王朝的龙兴之地

我们知道,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先生,原来呢是后周的一名大将,后周皇帝柴荣快死的时候,来了个临终托孤,任命他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可谓是把皇室的存亡交给这个赵兄弟了。后来,北部契丹部落大肆侵犯边境,咱们这位赵兄奉命前往御敌。可走到当时的京城汴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在其弟赵匡义以及亲信等设计下,带领着士兵们把刚酒醒的赵兄弟披上黄袍,搪塞不过,就这样“不情愿”的登上了皇帝宝座。其实,大家也知道,赵兄弟早就有取而代之的心,奈何还需要点面子不是,顺水推舟岂不是更好,不得不说还是蛮佩服他。

在这位赵皇帝登上帝位之前,担任归德军节度使,其藩镇所就是当时的宋州(今河南商丘)。这个位置对于后周及后来的北宋都很重要,是南进、北伐、东征的要冲,由于他是在此势力逐步壮大的。因此把它视为龙兴之地,就把国号定为宋。建立宋朝以后,把宋州升为应天府,后来在祥符七年(1014年),又升为南京,作为北宋的陪都存在。我们知道南宋皇帝赵构也是在此登基,因此商丘有“两宋龙潜之地”之称,实至名归。

二、五行学说的影响

中国古代王朝向来比较重视“阴阳五行”学说,认为王朝统治是受五行支配的结果。赵宋王朝是取周代之,而周属五行中的木德,根据木生火,则新王朝需为火德,而宋州所在地与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相对应。加之先秦时期宋国都城也在此地。“龙兴之地”加上德运和历史传统,于是把国号定为宋也就不怪了。

这里呢,再多说一点,赵宋王朝不仅崇拜“五行学说”,还极端迷信“五音姓利”之说,不仅将它奉为陵墓选址的圭臬。这是个什么理论呢?它是根据把古代的姓氏根据“五音”分成五类,再与“五行”相对,从中得出赵姓的阴宅方位、地势走向。于是选到了巩义,后面的历史大家也都知道,北宋灭亡后帝陵惨遭金兵毁坏和盗掘,也是个讽刺。其实,去过巩义的人知道,北宋皇陵从位置以及规模布局上都和汉唐、明清帝陵比起来,显得很拘谨。

最后,想说无论是取了什么吉祥的国号,或是有着怎样的好风水,如果不顺应民心,王朝统治也是长不了的。我们知道,最终宋王朝被元朝所灭,并没有实现基业永固的理想。

为此,您又怎么看呢?




阅读时间博物馆


因为宋朝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做过后周的归德军节度使,归德军治所在宋州,所以国号为宋。

古代中原王朝的国号大多以开国皇帝在前朝所担任的官爵为主。例如汉王刘邦建立汉朝。


晋王司马炎建立晋朝。

宋王刘裕建立南朝宋。

隋公杨坚建立隋。唐公李渊建立唐。宋州节度使赵匡胤自然建立宋朝。

到了元朝前朝是草原部落,没有官爵,只能以易经里“大哉乾元”为名,国号大元。明太祖朱元璋,曾是明王韩林儿麾下,所以建国号“明”。清朝是后金部落建立,满语里金清同音,所以国号为“清”。


张睢阳齿


先说结论:建立新政权时,国号与姓氏无直接关系。宋太祖赵匡胤取“宋”为国号,是因为他曾为后周归德军宋州节度使,该地原属古宋国,就以宋为国号。


类似的例子还有秦,秦的先祖为赢姓,因为周王室养马有功,被封在秦地,便以秦为国号。


其实历史上也有题主说到的以姓氏立国号的例子,春秋战国时期“三家分晋”,魏斯、赵籍、韩便以自己的姓氏 魏 赵 韩立国。


拙言说


在中国历史上,以皇帝自己的姓氏命名的朝代只有南朝的陈朝,开国皇帝是陈霸先。


唐伯虎点蚊香5599


赵匡胤建国,国号为宋。对此有什么看法?

刘邦建国,国号为汉。

刘秀建国,国号仍汉。

刘备建国,国号还汉。

刘裕建国,国号变宋。

他们都各有各的一套说法。有的是延用建国前的封号。比如刘邦的汉王,刘备的汉中王,刘裕的宋王。

对于他们的这些做法和说法,我不持任何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