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让“大同”不再是一种想象

大同,让“大同”不再是一种想象

大同,让“大同”不再是一种想象

大同

不大同

2月18日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故梦,晋阳是九州之上的灿烂星河,平遥是明清王朝的繁华缩影,昭馀是晋商百余年间的沉浮起落,而对大同来说,它的梦最美好,它是孔子眼中人类社会的一种完美想象。

两千多年间,或许是见过了太多铁马金戈的旧梦,“大同”这个关于平静宁和的想象,最终成为了阴山南麓、晋北一块带着苍凉壮丽的土地名字。

大同,让“大同”不再是一种想象

东有恒山,西有洪涛山,南有吕梁山,北有阴山,如今四面环山、与荒凉朔漠为伴的大同盆地,也曾滴翠流霞,川原欲媚。作为孤独驼队经历漫长跋涉进入中原的第一座驿站,大同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它更多的意义。

两千多年时光下,那些蹂践于明时的刀光剑影,早已随风而逝。再次提及大同,我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草木葱茏之下平和安宁的煤炭之城。曾几何时,她是历代兵家必争的“北方锁阴之地”,她是亘古苍老的“三朝古都”,她是姹紫嫣红的人间期待。

大同,让“大同”不再是一种想象

岁月早已改变了大同旧时风姿,只有那些千古旧事的印记,依然在遗迹陈旧的砖缝里坚守着,即便千余年来革故鼎新,大同也还是那个大同。

从古至今,宗教在华夏文明中就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从天子脚下走来的大同更是崇尚佛教,佛像、庙宇、铜铃、木鱼...这些带着神秘色彩的词汇,在国人心中,早已超越物像,成为一种精神寄托。宗教信仰更是潜移默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大同人。

云冈石窟是大同命运的缩影,千年来它的命运都在不间断的毁灭与复生中度过。作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古老的石窟群之一,它打开了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大门,以雄峻的建筑、精细的浮雕闻名于世。背靠苍山,以断崖为纸,以铁钎为笔,它用一座座佛像、一间间庙宇,透射出历史长河间大同雄浑的经济、兴盛的宗教、繁荣的艺术、安宁的生活。

大同,让“大同”不再是一种想象

公元398年,当大同还是平城的时候,北魏道武帝的车驾郑重驶入这片土地,北魏迁都于此。就是从这里开始,这个由鲜卑族建立的政权,逐渐显露出峥嵘气象。也是从这里开始,北魏踏上了漫漫征程,最终横扫北方,统一了黄河流域。

从北魏到后晋,这个偏安一隅的燕云十六州,最终还是让高祖皇帝在晚年间拱手捧让给了契丹。我们不难想象,在面临选择的时刻,高祖皇帝心中或许有不舍,或许有不甘,但更多的应该是羞愧,这个曾让他处于危难的地方,这个曾让他无比耻辱又无比怀念的地方,最终成为了耶律宗王朝的陪都西京,政权的跌宕,再一次将大同这块边陲之地,带入了风云变幻的时代漩涡。从此,大同开始了辽金两代,延续近两个半世纪之久的陪都历史。

大同,让“大同”不再是一种想象

青灯古佛栖吾心,是一种修行,三皇五帝修德行,是一种权衡。当二者奇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大同也在和平中日渐繁荣,并俨然成为北方的重要文化中心。善化寺、华严寺、观音堂、觉山寺塔、圆觉寺塔等...佛教建筑密集地出现在大同,不同的文化交融,使得这座本为边陲之地的城市充满了生机。

一千五百多年过去了,大同在翻天覆地的冲击和变化中依旧平静祥和。“大同”这个带着美好希望的地方在现实面前有些落寞,作为中国九大古都之一,知名度远远低于其他八个;作为国家新能源城市,发展却遥遥落后同类城市;作为国家园林城市,旅游开发却迟迟不见成效…但是古老的根基,也能长出新芽,数以万计的煤炭让大同再创辉煌。

虽然历史常常在开玩笑,但是大同终究还是迎来了“大同”。

出品:中国城市报-《观城者》

大同,让“大同”不再是一种想象

藏在胡同里的泛黄岁月

中原淳淳,偏好是新乡

这里是,南充!!!

晋中:从这里出发

曲靖,理想生活的归宿

官宣!十堰乃人杰地灵之宝地

乐山,如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