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后羿和羿究竟是不是同一人

最初的资料记载,射日的是羿,而不是后羿。也有资料说羿是好人,后羿是坏人。传到后来,羿和后羿合二为一,统称之为后羿了。

1979年版《辞海》这样注释道:“羿,传说中的古人名。即后羿。也作夷羿。”在注释“后羿”词条时,相对详细地写道:“后羿,又称夷羿,传说中夏代东夷族首领。原为有穷民部落首领,名羿。善于射箭。推翻夏代统治,夺得太康的王位,不久因喜狩猎,不理民事,被家众杀死。又神话传说尧时十日并出,植物枯死,猛兽长蛇为害,羿射去九日,射杀猛兽长蛇,为民除害。”

历史上的后羿和羿究竟是不是同一人

而以屈原为代表的诗歌家却把羿说成了荒淫无耻的家伙,天帝让他下界为民除忧患,他却去射河伯,占了人家的妻子,最后被一个叫寒浞的人和羿的妻子纯狐合谋把他弄死了。屈原在《离骚》中的结论是“羿淫游以合畋兮,又好射夫封狐……”一句话给羿来了个“盖棺定论”。

历史上的后羿和羿究竟是不是同一人

 而孔孟学派对羿的结论又有不同。孔子认为,羿尚巧(或作功)力不尚德,结果是不得善终的。孟子干脆认为,羿就是有罪的,因为君子取友必端,羿不谨慎择友,把技艺传给匪人,故也有些罪。荀子则认,羿是“圣人所以治天下”的二十官中一个“作弓”的官。《荀子·解蔽篇》进一步明确,羿只是“精于射”,并不作弓。而最后死法也不尽相同,有说死于寒浞之手,有说死于蓬蒙桃木棍下。

在西汉中年以前,羿的时代还没有固定,有的书说他是尧时人,有的书说他是夏时人,又有书说他是周时人。羿的品格也没有固定,有的书说是有功的好人,有的书说他是有罪的坏人,又有书把他当作世职的名职看。最通行的就是他的善射的传说。到了西汉初年以后,才有羿为夏帝的说法。

屈原《天问》载:“羿焉彃日?乌焉解羽?……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冯珧利决,封豨是射。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浞娶纯狐,眩妻爰谋。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西汉末年以来,楚辞一派的传说获得胜利,羿才固定为夏时淫游佚畋的君主了。其实,把羿和后羿混为一谈的决不止楚辞一派,后来的司马迁也是这样认定的。而这个定位,没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似乎更现实一些。

《淮南子·览冥训》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东汉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

《山海经·海内经》载:“帝俊赐羿彤弓素赠(去贝加矢),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这羿是当时的射正,因擅长射术而总揽兵权。后期,东夷十个部落内讧,这十个部落都崇拜太阳,所以有“十日并出”之说。羿受帝派谴,征服十个部落,合为一体,是此才有“羿射九日”之说流传。羿最后死于非命,丧在自己徒弟逢蒙的桃木棍下。

历史上的后羿和羿究竟是不是同一人

后羿和羿究竟是不是同一人?编者战虎按,是同一人的可能性比较大。他是东夷的一位首领,善于射箭,生活于夏朝时代,后来他统一了东夷各部,成功在东方封神。奔月则是后来东夷人对他的附会神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