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s:最新亞馬遜大規模刷單與測評結果覆盤

大約在三個月前,我曾經連著寫過兩篇文章(大家可以點擊藍色字體查看):『

Moss團隊是如何玩轉亞馬遜刷單和測評的』和『論亞馬遜刷單狂魔的自我修養』,相信一直跟隨我留言打卡的朋友大多還記得。

不過裡面的方法和策略,有多少人認真去做了去實操了,有多少人每次只是看看而已,那我就不得而知了。沒看過這兩篇文章的,建議先好好看看再來閱讀下面內容。

怎麼說呢,這套打法體系一直是我所推崇的,適用亞馬遜後刷單時代的一套純白帽打法。很多老鐵都看了,一般來說分為幾個派別:

第一部分人

第一部分人

就是無腦噴。這種噴子見了很多,反正只要是你moss的東西我就反對。噴的理由就是,不管我做什麼都說我割韭菜或者抄襲。針對你這部分人,我一般就直接拉黑了,懶得多費口舌。


第二部分人

第二部分人呢:一般來說佔大多數,看了以後也覺得很好,也很激動,但是從來不去做,也不去實踐,就看看而已。

我曾經問過一位朋友:為啥每次都評論留言叫好,但是每次都不去實踐。

他的答案是:他向他老闆提過類似的要求,他的老闆不支持。可能這也是大部分人的藉口吧。

其實我想說的是 :如果你只是把我的文章發給你們老闆,然後大致說一下方法策略,就找老闆批預算或者希望主管、老闆改變運營策略的話,那我是老闆我也不會答應的。

建議各位運營 :如果有好的推廣運營策略或者是好的idea,先去做一份完整的推廣計劃plan。然後寫上詳實的優劣分析,以及各種預估的風險,外加詳細的推廣步驟和團隊配合考量。

弄好以後 :再去找你們的老闆或者主管,如果老闆依舊是不給你任何理由然後否定的話,那麼你可能就需要考慮換個工作了。

第三部分人

當然,還有第三部分人:以我一位忠實讀者為代表的,就叫他小C好了。

他們都是堅定的行動派,而且小C的公司,在2018年之前基本上都是以刷單為導向來做亞馬遜的。

因為 :做亞馬遜做的比較早,而且刷單異常兇猛,最頂峰的時候還弄了一套刷單系統。瘋狂的刷單,甚至開始接外單,感覺一切都向好的方向發展。

但是 :2018年剛開始,亞馬遜就給小C公司一個下馬威,“214封號風波”讓小C公司幾個賬號都被波及,公司整體的業績垮掉了大半。後面刷單系統也失靈了,排名越刷越後,review也留不下來了。

小C她也是非常的心急,一直在尋求新的推廣方法,畢竟還有那麼多貨壓著,讓他馬虎不得。


後來,

因為機緣巧合,通過我們七月初的『侃品大會』,瞭解到我們團隊,也看到了上面講的那兩篇文章。

非常認同 :我所宣揚的大折扣放量去做product launch,然後通過“站內信+禮物”的模式進行催評論,從而通過完全的白帽方法獲取關鍵詞的排名以及產品review。這一套打法體系我就不詳述了,建議不清楚地這裡先停下來,看看之前那兩篇文章再接著往下看,可能更有利於各位老鐵的理解和吸收。

小C :作為一個堅定的行動派,外加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老資格刷單狂魔。看完理解透了以後,很快就開始把我上面講的這套“放量的方法”實踐起來了。

期間

有很多問題以及一些質疑,也一直向我反饋,我也一直在跟進。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質疑我是一件非常不禮貌的事情,其實不然。如果是有理有據的質疑,是操作過後的質疑,不是無腦噴,我都是非常歡迎而且接受的。所以小C所做的事情,也是我非常推崇的。

而且小C的公司因為這套方法體系的使用,慢慢又恢復了元氣,銷售額也漸漸回到之前的標準。看到我寫的東西,以及這套方法體系能夠幫助到更多的人,是非常值得欣慰和驕傲的事情。


我簡單算了一下時間,我寫完關於“放量方法”的文章,三個月已經過去了,現在是時候做一個整合和梳理了。

接下來

我會整理一下我與小C,以及其他讀者,關於我這套放量體系,實踐過程中的一些問題的質疑和討論,然後以問答Q&A的形式,放到文章裡面。

方便大家的理解和學習,也算是對三個月之前講的放量方法做一個關於實踐的覆盤了。


Q

這種放量模式的“刷單+測評” ,到底會不會違反亞馬遜的規定,有沒有被亞馬遜警告或者封號的可能性?

A

這一套模式打法簡單來說分為兩個階段 :

階段1 : 大折扣做give-away放量這個是絕對合規的。亞馬遜的TOS也明文規定了,promotion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其實你仔細想一下,我願意大折扣放送,或者免費送,就邏輯而言,不管是在亞馬遜之類的線上商城,還是線下門市店,都是合情合理的。

階段2 :放量結束以後,針對放量出去的order我們使用一些工具,諸如:

salesbacker 或者feedback five,進行合理的站內信催評,這也是符合亞馬遜規定的。

亞馬遜官方自己也會催評。何況我們並沒有使用任何誘導性的語句,或者金錢免費誘惑,注意好措辭語句即可。

Q

放量的時候,如何核算放量的具體數量,以及如何做好相應的控制?

A

就亞馬遜A9算法來說,最喜歡的兩個要素:constant sales;sales spike

簡單來說就是要有一個銷售的波峰,波峰結束以後,得有一個持續且穩定的銷量。

所以 :我們在放量的初期,可以結合同類產品競爭對手的銷量,以及主要關鍵詞的搜索量作為基準。先大銷量刺激一波,然後逐步降下來,形成持續且穩定的銷量。

Q

大折扣放量結束以後,用站內信催評能催來評價麼?這些評價有沒有VP驗證購買的標誌?

A

站內信催評一直是可以使用的。大折扣的訂單會出現一定幾率留評價留不上的情況,但是好在通過放量模式來的訂單,買家賬戶都是相對來說很健康的。所以基本不會出現留不上的情況。

至於有沒有驗證購買 :按照我們實操經驗來說,一般會出現評價裡面3-5成的review是沒有驗證購買VP標誌的,當然這個還取決於你的折扣力度。一般來說50 off情況會好很多,70 off的話也還行,如果是90 off的話回評沒VP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Q

放量的時候,用的鏈接是什麼鏈接比較合適?

A

一般來說 :大規模放量比較合適的模式是用權威鏈接,權威鏈接也是相對來說最安全的鏈接,大家熟知的超鏈也是OK的。

而且至今為止,超鏈對於關鍵詞的提升作用依舊是有效果的,只不過之前有過大規模放量使用超鏈,listing被亞馬遜判定misuse of seller rank的先例。所以大家在使用超鏈作為放量鏈接的時候,還是小心謹慎為好。

就放量而言,200單算是極限了,不要超過了200單,超鏈可能會出問題,但是少量是沒關係的。

Q

如何把控放量的節奏以及放量的持續時間?

A

就放量時間來說,太短肯定是不行的。上文有聊到亞馬遜的A9喜歡持續且穩定的銷量,而不是一波銷量衝擊以後就沒有後續了。

建議:持續放量的時間為7-10天最佳。

Q

對於老品激活和新品推廣來說,放量的方法節奏是一樣的麼?

A

新品 :剛剛上架以後,都會有一個新品期的概念。其實所謂的新品期,倒不是指新品亞馬遜會給什麼流量傾斜啊這些,而是說在新品期不論是做廣告還是推自然排名,都會有不錯的結果反饋。

邏輯道理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新品沒有銷售記錄,是一張白紙。那麼無論你開大廣告,或者是大規模放量,搜索引擎就會認為這是你正常的銷售水平,或者說有持續下去的潛力,那麼你的排名就自然會蹭蹭往上漲了。所以我這套打法的效果,特別適合新品,效果也是尤其好。

至於老品 :可能就要另當別論了。老品意味著會有銷售記錄,這就是一把雙刃劍。因為你良好的銷售記錄就會有很好的加成,但是反之就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所以有句話說的好:賣的越好越要刷,一旦賣的不行了再刷,往往就刷不動了。

所以 :針對銷量有過斷層,想要激活的老品,倒不如通過merge或者合併變體的模式,把老的變成新的再去推廣,相對來說推廣性價比更高一些。

Q

對於主要關鍵詞已經上了首頁的產品,如何能夠繼續保持首頁的優勢?

A

很多老鐵給我反映說 :通過放量上了首頁以後,很快就掉下來了。一旦掉下去,再想回到首頁幾乎不可能。其實這些老鐵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環節:補單

所謂 “補單”:意思就是你的listing在主要關鍵詞的首頁的時候,那麼你就要看看在首頁其他的listing平均每天能出多少單。

如果其他listing平均每日出單是100的話,你每日出單量至少不要低於100。如果低於100,一定會掉出首頁的,再想回來就困難了。

所以 :如果你自然單量一天只有80,這個時候就要抓緊了,剩下的20單就需要去補單了。這也證明了為啥很多大賣家listing都是best seller了,他還是要繼續大折扣放單或者刷單湊銷量,都是為了補單,儘可能的佔據黃金流量位置。

Q

通過放量來推關鍵詞排名的時候,如何有效選擇需要推廣的keywords?

A

這一塊就需要做好keyword research了,找準keyword非常重要。

要保證keyword是和listing相對應的,不然你好不容易推起來一個關鍵詞,結果發現沒有單。

原因 :一般都是因為你沒有選對關鍵詞,你找的這個關鍵詞不是這個listing最精準最核心的關鍵詞。這樣只會造成CTR變的很低,而且流量進去以後轉化也不會太高。整體listing的轉化就被拉下來了,從此陷入惡性循環。


keyword research

關於如何做好keyword research,不管是對推自然排名搶佔搜索流量,還是對於PPC廣告的關鍵詞設置來說,都非常重要,一旦選的不準確就會影響整體的listing推廣計劃。

我之前的文章也有涉及這塊內容,大家可以去看看。

Q

一般來說,放量的渠道有哪些?如何對放量的渠道做有效把控和衡量?

A

就放量的渠道來說,我按照權重簡單劃分了三個等級:

第一級(權重最低):現在有一些專門的放量網站,比如:jump send , viral launch, Six Leaf為代表的這些放量網站。他們專門提供付費的放量服務,方便快捷,但是買家賬戶相對來說權重較低,所以也會影響放量的效果以及後面的回評。

第二級(權重中等):知名的deals網站,比如:slickdeals, kinja,woot, dealmoon, dealnews 之類。這些deals網站放量相對來說比那些專門付費放量的網站權重要高一些。

第三級(權重最高):這種屬於權重最高的了,比如通過Facebook 廣告,Google廣告,以及YouTube紅人這些模式來做放量,權重最高。

原因也很簡單 :這些購買的用戶平常很少參加這種大折扣活動,都是衝著產品去的而不是衝著貪便宜去的,質量自然是最高了。


Moss:最新亞馬遜大規模刷單與測評結果覆盤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了,各位老鐵對此有什麼問題或者想法的,歡迎在文章評論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