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天下”然後能“飛揚跋扈”

飛揚跋扈這個詞不生僻,大家都知道,也能夠正確運用,意思是目空一切、志得意滿、蠻橫霸道,但它的實現必有一個前提就是“家天下”。

“家天下”然後能“飛揚跋扈”

公天下時,期三皇五帝們行王道,王天下,為天下聖王。他們沒有飛揚跋扈的資本,誰也不曾“飛揚跋扈”。

“家天下”然後能“飛揚跋扈”

大禹王本來禪位與伯益,但《史記·夏本紀》記載:“禹子啟賢,天下屬意焉。及禹崩,雖授益,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曰‘吾君帝禹之子也”,還有記載說:“益代禹立,拘啟禁之,啟反起殺益,以承禹祀”;或說“古者禹死,將傳天下於益,啟之人因相與攻益而立啟”。

“家天下”然後能“飛揚跋扈”

夏篆

總之,啟之位不是禪讓得來,而是攻取得來,從此世襲製取代了禪讓制,把天下利、權置於一己支配之下,霸道天下成為了自己的家,這就是“家天下”的含義。王天下者,行王道為天下王;霸天下者,行霸道為天下霸。

“家天下”然後能“飛揚跋扈”

這個時候發生了狀況,“有扈氏不服,啟伐之,大戰於甘,將戰,作甘誓。”“用命,賞於祖;不用命,僇於社,予則帑僇女。”服從命令的人,將在祖廟神主受到獎賞;不服從命令的人,將在社神神主前懲罰。我將把你們降為奴隸,或者殺掉,足可見此時的啟已經擁有了針對部落成員生殺予奪的權力。

“家天下”然後能“飛揚跋扈”

甘河

最終的結果是經過多次征戰也好,或者是“修德勵治”,修文德以來之也好,經過一年的時間,夏王啟的人馬塵土飛揚地踐踏在有扈氏的土地上,征服了有扈氏部落,這就是“飛揚跋扈”的歷史事實。這裡“飛揚”即軍隊到處塵土飛揚;跋,本意是把小腿和腳從泥土裡拖拉上來,引申為踐踏的意思;扈,即有扈氏部落。關於有扈氏部落,一說在陝西省戶縣一代;一說在河南鄭州古甘水一帶。

還有一種解釋:飛揚是志得意滿,眉飛色舞的樣子,什麼事令他如此眉飛色舞呢?是“跋扈”,即征服了有扈氏部落,這樣也完全講得通。

“家天下”然後能“飛揚跋扈”

他為什麼能夠“飛揚跋扈”呢,因為他取得了王位,擁有了號令“六卿”的權力,“六卿”六軍之將也,當然我們也可以簡單理解為六位服從於啟的部落首領,啟以六卿之力攻伐有扈氏,勝負不難判定。其實是啟竊用先王對眾部落首領的領導力,併成功地把它轉化為實現自己私利的強制支配力,是暴力統治手段的形成,標誌著國家的形成。總之,只有首先實現了“家天下”,有了資本,然後才能“飛揚跋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