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LST——人民海軍的“徂徠山”號坦克登陸艦

本型軍艦原為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量建造、裝備的坦克登陸艦,簡稱為LST,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後,美國曾將大量本型軍艦援助國民黨政權,因採用“中”字開頭的詞組命名,稱為“中”字艦。另有一批作為剩餘物資,被國營招商局、民生公司等中國航運商購得用作運輸商船使用(人民解放軍海軍編成內的本型軍艦,前身多為招商局等的商船)。

紅色LST——人民海軍的“徂徠山”號坦克登陸艦

六十年代後期的“徂徠山”號坦克登陸艦,舷號“324”。該艦在民國時取名為"美齡"號,先後歸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和招商局所有(其前身曾在太平洋戰爭中參加過沖繩戰役和菲律賓南部登陸戰役,榮獲兩枚戰役榮譽勳章),歸入招商局後改名中125輪,1950年初加入華東軍區海軍,改名“徂徠山”艦。新名取名自山東省泰安徂徠鎮倚靠的徂徠山脈,抗日戰爭中的徂徠山起義爆發於此,為重要的革命老區。此時的武備為兩座美製MK22型76毫米單管高平兩用炮(安裝於艦首艦尾的中線炮位),六座蘇制單裝70K型機關炮(分別安裝於車輛甲板中部兩側、艦橋兩側和艦尾甲板室兩側的炮位)。該艦與姊妹艦“大別山”在我人民海軍的序列中書寫了海軍史上的新篇章。艦艇航跡南至西沙的中建島、南沙的曾母暗沙,北抵渤海灣的葫蘆島;西至重慶,東至浙東領海,多次執行重大演習、國防施工、導彈發射試驗及西沙建場、南沙建站等重大任務。

紅色LST——人民海軍的“徂徠山”號坦克登陸艦

七十年代後期的“徂徠山”號坦克登陸艦,舷號變更為“924”。該艦車輛甲板上的通風筒頂部建有用途不明的平臺。該艦武備調整為兩門MK22型76毫米高平兩用炮(位於艦首艦尾中線炮位)。四座雙聯裝國產61式37毫米機關炮,分別位於車輛甲板前部兩舷和艦尾甲板室頂部兩側,艦橋兩側的炮位空置。本艦於1987年3月退役,“徂徠山”艦名如今由072A型坦克登陸艦915艦繼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