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存在的四大硬傷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類型上屬於英雄傳奇的章回體長篇小說。 毫無疑問,《水滸傳》是我國古代的一部偉大的小說,它裡面講的故事、塑造的英雄人物,直到現在還對我們的社會和生活產生著深刻的影響。但是,這部小說也不是完美無缺的,在我看來,它至少存在著四大硬傷,這不能不說是這部偉大作品的一點瑕疵。

《水滸傳》存在的四大硬傷

硬傷之一:魯智深從五臺山去開封大相國寺不可能經過山東青州。 在《水滸傳》第三回中魯智深大鬧了五臺山,智真長老修書一封,打發魯智深去開封大相國寺討個執事僧做。小說接著寫道: “智深自離了五臺山文殊院,取路投東京來;行了半月之上,於路不投寺院去歇,只是客店內打火安身,白日間酒肆裡買吃。” 第四回中寫魯智深在從五臺山去開封大相國寺路過了桃花莊,這桃花莊卻是山東青州地界。小說是這樣寫的: 太公道:“老漢只有這個小女,如今方得一十九歲,被此間有座山,喚做桃花山,近來山上有兩個大王,紮了寨柵,聚集著五七百人,打家劫舍,此間青州官軍捕盜,禁他不得,因來老漢莊上討進奉,見了老漢女兒,撇下二十兩金子,一疋紅錦為定禮,選著今夜好,日晚間入贅。老漢莊上又和他爭執不得,只得與他,因此煩惱。非是爭師父一個人。” 從太公“此間青州官軍捕盜,禁他不得”這句話我們可以得知,桃花山歸山東青州管轄。我們知道,開封在五臺山的南面,從五臺山出發,一直向南就可以走到開封。而青州在山東腹地,離開封很遠,它的位置在開封的東北方,五臺山的東南方。五臺山、開封、青州三者之間是個大三角關係。魯智深“離了五臺山文殊院,取路投東京來”,這句話就是說魯智深直接去了開封,沒有做其他安排,那麼他無論如何也不會路過青州。況且從五臺山到青州,還要穿過整個河北省,魯智深不會這麼愚蠢,捨近求遠。我們知道,兩點之間的距離,直線最近。現實當中不可能光走直線,但也會盡量走近路,避免繞遠路,魯智深去開封不可能繞這麼大一個彎而“路過”青州。

《水滸傳》存在的四大硬傷

硬傷之二:宋江沒有錢財支撐他做及時雨 在第十七回中,小說的主角宋江出場了,小說是這樣描述宋江的: 那人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鄆城縣宋家村人氏。為他面黑身矮,人都喚他做黑宋江;又且馳名大孝,為人仗義疏財,人皆稱他做孝義黑三郎。 上有父親在堂,母親早喪;下有一個兄弟,喚做鐵扇子宋清,自和他父親宋太公在村中務農,守些田園過活。這宋江自在鄆城縣做押司,他刀筆精通,吏道純熟;更兼愛習槍棒,學得武藝多般。平生只好結識江湖上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士館穀,終日追陪,並無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是揮金似士!人問他求錢物,亦不推託;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周全人性命。時常散施棺材藥餌,濟人貧苦。救人之急,扶人之困,因此,山東,河北聞名,都稱他做及時雨,卻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時雨一般,能救萬物。

《水滸傳》存在的四大硬傷

根據以上介紹,我們知道宋江只是鄆城縣的一個押司,在宋朝就是抄寫文書的職員,薪水微薄,最多就是養家餬口,略有結餘。宋江不像柴進,前皇帝后裔,每年有朝廷俸祿供養,可以天天花天酒地,騎馬打獵;也不像盧俊義,北京大名府第一財主,相當於現在的首富,貴族出身,養尊處優,錦衣玉食,可以揮金如土;還不像晁蓋,大小是個里正,就是現在的村長,屬於小富戶;甚至不像朱貴及張青、孫二孃夫婦,人家做買賣的,每天都有活錢入賬。宋江每個月就是那麼幾個死錢,家裡還有一個老父親和一個弟弟在鄉下種地,估計宋江還要省下些錢來補貼家用,這樣的家境只會使他惜金如命,而絕不會揮金似土。這樣他手裡哪裡有大把的錢財去資助窮人和江湖豪傑、時常散施棺材藥餌,以至於名聲遠播山東、河北?施耐庵之所以讓宋江一出場就是個及時雨的身份,是因為只有安排宋江成為一個核心點,來連接其他江湖豪傑的小點,從而構成梁山一百零八將的經緯網。可是,歷史上的宋江卻只是一個小押司,這個歷史事實施耐庵又不能違背,他無法完美的、令人信服地解決這個矛盾,只好一上來就讓宋江當仗義疏財的豪傑,完全無視他只是一個小押司的卑微身份。所以,以宋江一個小押司的財力顯然無法支撐其做這個及時雨。

硬傷之三:一丈青跟梁山是死對頭,絕不會替梁山賣命,更不可能嫁給王矮虎。 在第四十九回中,小說寫道: ...... 且說李逵正殺得手順,直搶入扈家莊裡,把扈太公一門老小盡數殺了,不留不個;叫小嘍羅牽了所有的馬匹,把莊裡一應有的財賦,捎搭有四五十馱,將莊院門一把火燒了,回來獻納。 ...... 再說宋江已在祝家莊上正廳坐下,眾頭領都來獻功,生擒得四五百人,奪得好馬五百餘匹,活捉牛羊不計其數。宋江見了,大喜道:“只可惜殺了欒廷玉那個好漢!”正嗟嘆間,聞人報道:“黑旋風燒了扈家莊,砍得頭來獻納。”宋江便道:“前日扈成已來投降,誰教他殺了此人?如何燒了他莊院?”只見黑旋風一身血汙,腰裡插著兩把板斧,直到宋江面前唱個大喏,說道:“祝龍是兄弟殺了;祝彪也是兄弟砍了;扈成那廝走了;扈太公一家都殺得乾乾淨淨:兄弟特來請功!”宋江喝道:“祝龍曾有人見你殺了,別的怎地是你殺了?”黑旋風道:“我砍得手順,望扈家莊趕去,正撞見一丈青的哥哥解那祝彪出來,被我一斧砍了;只可惜走了扈成那廝!他家莊上被我殺得一個也沒了!”宋江喝道:“你這廝!誰叫你去來?你也須知扈成前日牽羊擔酒前來投降了!如何不聽得我的言語,擅自去殺他一家,故違我的將令?”李逵道:“你便忘記了,我須不忘記!那前日叫那個鳥婆趕著哥哥要殺,你今又做人情!你又不曾和他妹子成親,便又思量阿舅丈人!”宋江喝道:“你這鐵牛,休得胡說!我如何肯要這婦人。我自有個處置。你這黑廝拿得活的有幾個?”李逵答道;“誰鳥耐煩,見著活的便砍了!”宋江道:“他這廝違了我的軍令本合斬首,且把殺祝龍祝彪的功勞拆過了。下次違令,定行不饒!”黑旋風笑道:“雖然沒了功勞,也我殺得快活!” ...... 宋江喚王矮虎來說道:“我當初在清風寨時許下你一頭親事,懸掛在心中,不曾完得此願。今日我父親有個女兒,招你為婿。”宋江自去請出宋太公來,引著一丈青扈三娘到筵前。宋江親自與他陪話,說道:“我這兄弟王英,雖有武藝,不及賢妹。是我當初曾許下他一頭親事,一向未曾成得。今日賢妹認義我父親了,眾頭領都是媒人,今朝是個良辰吉日,賢妹與王英結為夫婦。”一丈青見宋江義氣深重,推不得,兩口兒只得拜謝了。晁蓋等眾人皆喜,都稱領宋公明真乃有德有義之士。當日盡皆筵席,飲酒慶賀。

《水滸傳》存在的四大硬傷

前面交代了,梁山好漢三打祝家莊,不僅把祝家莊殺個片甲不留,還連帶著把扈家莊也給滿門抄斬了,一把火把莊院也燒了。毫無疑問,扈三娘跟梁山不僅有殺父之仇,滅家之恨,還有殺未婚夫之仇,她已經許配給了祝家莊的老三祝彪,想必二人也是郎才女貌。按理說她跟梁山草寇是血海深仇,不共戴天,至少跟李逵是仇人,寢其皮、飲其血也不解恨。可是身為女中豪傑的扈三娘卻沒心沒肺,毫無怨言,從此死心塌地為梁山賣命,也沒有找李逵算賬,這點非常讓人匪夷所思,不符合邏輯。 還有,一丈青又認了賊首宋江的父親為乾爹,正是宋江指揮打了祝家莊,又殺了一丈青的全家,宋江也和李逵一樣是一丈青的仇人,她卻認宋江的父親為乾爹,這是典型的認賊作父,身為女英雄的一丈青如何肯做這種恩仇顛倒,好壞不分,讓人恥笑的事?這不合常理。 更不可思議的是,矮腳虎王英不僅個子矮,武藝差,而且是個好色之徒,跟一丈青交手時就被她看出,心中罵道:“這廝無理!”想必一丈青十分看不起王矮虎。後來王矮虎又被一丈青活捉,她只會更加看不起王矮虎。自古英雄愛美人,同樣,美人也愛英雄,更何況一丈青本身既是個美人,又是個英雄,她只會愛比自己武藝高強的英雄,比如林沖、盧俊義之類的人,斷不會愛上武大郎般齷齪的王矮虎。而當宋江把一丈青許給王矮虎時,一丈青竟然只是因為宋江義氣深重而推不得,接受了這樁終身大事,這樣的安排顯得非常生硬,牽強,不合情理!

硬傷之四:盧俊義不可能看不出吳用的藏頭詩 在第六十回中,小說這樣寫道: ...... 吳用道:“員外這命,目下不出百日之內必有血光之災;傢俬不能保守,死於刀劍之下。”盧俊義笑道:“先生差矣。盧某生於北京,長在豪富;祖宗無犯法之男,親族無再婚之女;更兼俊義作事講慎,非理不為,非財不取:如何能有血光之災?” ...... 吳用道:“貴造有四句卦歌,小生說與員外寫於壁上;日後應驗,方知小生妙處。”盧俊義叫取筆硯來,便去白壁上平頭自寫。吳用口歌四句道:

蘆花灘上有扁舟, 俊傑黃昏獨自遊。 義到盡頭原是命, 反躬逃難必無憂。 當時盧俊義寫罷,吳用收拾算子,作揖便行。

《水滸傳》存在的四大硬傷

我們知道,盧俊義生於北京,長在富豪。肯定不是個大字不識的文盲。鄉野學究寫的藏頭詩,粗通文墨的人都能看得出,身為北京大名府第一大戶的盧俊義豈能看不出來?況且是“平頭自寫”,也就是說每一句話的開頭都是取齊的,吳用口述詩句,盧俊義在牆上自己寫,這樣只會更加明顯,藏頭詩就變成露頭詩了。作為北京大名府第一等長者(宋江語),這等雕蟲小技都看不出來,盧俊義的人丟的也太大了吧?施耐庵一面強調盧俊義的顯赫身份,另一面又強調吳用的智慧,當二者發生碰撞時,施耐庵無法自圓其說。別無他法,老先生也只好如此安排讓盧俊義裝傻充愣,當這個冤大頭了。

以上四點硬傷,只能算是《水滸傳》這部偉大作品的美中不足吧,瑕不掩瑜,絲毫不會影響《水滸傳》作為一部偉大的作品而流傳至今,並將繼續流傳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