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存在的四大硬伤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毫无疑问,《水浒传》是我国古代的一部伟大的小说,它里面讲的故事、塑造的英雄人物,直到现在还对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但是,这部小说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在我看来,它至少存在着四大硬伤,这不能不说是这部伟大作品的一点瑕疵。

《水浒传》存在的四大硬伤

硬伤之一:鲁智深从五台山去开封大相国寺不可能经过山东青州。 在《水浒传》第三回中鲁智深大闹了五台山,智真长老修书一封,打发鲁智深去开封大相国寺讨个执事僧做。小说接着写道: “智深自离了五台山文殊院,取路投东京来;行了半月之上,於路不投寺院去歇,只是客店内打火安身,白日间酒肆里买吃。” 第四回中写鲁智深在从五台山去开封大相国寺路过了桃花庄,这桃花庄却是山东青州地界。小说是这样写的: 太公道:“老汉只有这个小女,如今方得一十九岁,被此间有座山,唤做桃花山,近来山上有两个大王,扎了寨栅,聚集着五七百人,打家劫舍,此间青州官军捕盗,禁他不得,因来老汉庄上讨进奉,见了老汉女儿,撇下二十两金子,一疋红锦为定礼,选着今夜好,日晚间入赘。老汉庄上又和他争执不得,只得与他,因此烦恼。非是争师父一个人。” 从太公“此间青州官军捕盗,禁他不得”这句话我们可以得知,桃花山归山东青州管辖。我们知道,开封在五台山的南面,从五台山出发,一直向南就可以走到开封。而青州在山东腹地,离开封很远,它的位置在开封的东北方,五台山的东南方。五台山、开封、青州三者之间是个大三角关系。鲁智深“离了五台山文殊院,取路投东京来”,这句话就是说鲁智深直接去了开封,没有做其他安排,那么他无论如何也不会路过青州。况且从五台山到青州,还要穿过整个河北省,鲁智深不会这么愚蠢,舍近求远。我们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直线最近。现实当中不可能光走直线,但也会尽量走近路,避免绕远路,鲁智深去开封不可能绕这么大一个弯而“路过”青州。

《水浒传》存在的四大硬伤

硬伤之二:宋江没有钱财支撑他做及时雨 在第十七回中,小说的主角宋江出场了,小说是这样描述宋江的: 那人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驰名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 上有父亲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士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士!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救人之急,扶人之困,因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水浒传》存在的四大硬伤

根据以上介绍,我们知道宋江只是郓城县的一个押司,在宋朝就是抄写文书的职员,薪水微薄,最多就是养家糊口,略有结余。宋江不像柴进,前皇帝后裔,每年有朝廷俸禄供养,可以天天花天酒地,骑马打猎;也不像卢俊义,北京大名府第一财主,相当于现在的首富,贵族出身,养尊处优,锦衣玉食,可以挥金如土;还不像晁盖,大小是个里正,就是现在的村长,属于小富户;甚至不像朱贵及张青、孙二娘夫妇,人家做买卖的,每天都有活钱入账。宋江每个月就是那么几个死钱,家里还有一个老父亲和一个弟弟在乡下种地,估计宋江还要省下些钱来补贴家用,这样的家境只会使他惜金如命,而绝不会挥金似土。这样他手里哪里有大把的钱财去资助穷人和江湖豪杰、时常散施棺材药饵,以至于名声远播山东、河北?施耐庵之所以让宋江一出场就是个及时雨的身份,是因为只有安排宋江成为一个核心点,来连接其他江湖豪杰的小点,从而构成梁山一百零八将的经纬网。可是,历史上的宋江却只是一个小押司,这个历史事实施耐庵又不能违背,他无法完美的、令人信服地解决这个矛盾,只好一上来就让宋江当仗义疏财的豪杰,完全无视他只是一个小押司的卑微身份。所以,以宋江一个小押司的财力显然无法支撑其做这个及时雨。

硬伤之三:一丈青跟梁山是死对头,绝不会替梁山卖命,更不可能嫁给王矮虎。 在第四十九回中,小说写道: ...... 且说李逵正杀得手顺,直抢入扈家庄里,把扈太公一门老小尽数杀了,不留不个;叫小喽罗牵了所有的马匹,把庄里一应有的财赋,捎搭有四五十驮,将庄院门一把火烧了,回来献纳。 ...... 再说宋江已在祝家庄上正厅坐下,众头领都来献功,生擒得四五百人,夺得好马五百余匹,活捉牛羊不计其数。宋江见了,大喜道:“只可惜杀了栾廷玉那个好汉!”正嗟叹间,闻人报道:“黑旋风烧了扈家庄,砍得头来献纳。”宋江便道:“前日扈成已来投降,谁教他杀了此人?如何烧了他庄院?”只见黑旋风一身血污,腰里插着两把板斧,直到宋江面前唱个大喏,说道:“祝龙是兄弟杀了;祝彪也是兄弟砍了;扈成那厮走了;扈太公一家都杀得干干净净:兄弟特来请功!”宋江喝道:“祝龙曾有人见你杀了,别的怎地是你杀了?”黑旋风道:“我砍得手顺,望扈家庄赶去,正撞见一丈青的哥哥解那祝彪出来,被我一斧砍了;只可惜走了扈成那厮!他家庄上被我杀得一个也没了!”宋江喝道:“你这厮!谁叫你去来?你也须知扈成前日牵羊担酒前来投降了!如何不听得我的言语,擅自去杀他一家,故违我的将令?”李逵道:“你便忘记了,我须不忘记!那前日叫那个鸟婆赶着哥哥要杀,你今又做人情!你又不曾和他妹子成亲,便又思量阿舅丈人!”宋江喝道:“你这铁牛,休得胡说!我如何肯要这妇人。我自有个处置。你这黑厮拿得活的有几个?”李逵答道;“谁鸟耐烦,见着活的便砍了!”宋江道:“他这厮违了我的军令本合斩首,且把杀祝龙祝彪的功劳拆过了。下次违令,定行不饶!”黑旋风笑道:“虽然没了功劳,也我杀得快活!” ...... 宋江唤王矮虎来说道:“我当初在清风寨时许下你一头亲事,悬挂在心中,不曾完得此愿。今日我父亲有个女儿,招你为婿。”宋江自去请出宋太公来,引着一丈青扈三娘到筵前。宋江亲自与他陪话,说道:“我这兄弟王英,虽有武艺,不及贤妹。是我当初曾许下他一头亲事,一向未曾成得。今日贤妹认义我父亲了,众头领都是媒人,今朝是个良辰吉日,贤妹与王英结为夫妇。”一丈青见宋江义气深重,推不得,两口儿只得拜谢了。晁盖等众人皆喜,都称领宋公明真乃有德有义之士。当日尽皆筵席,饮酒庆贺。

《水浒传》存在的四大硬伤

前面交代了,梁山好汉三打祝家庄,不仅把祝家庄杀个片甲不留,还连带着把扈家庄也给满门抄斩了,一把火把庄院也烧了。毫无疑问,扈三娘跟梁山不仅有杀父之仇,灭家之恨,还有杀未婚夫之仇,她已经许配给了祝家庄的老三祝彪,想必二人也是郎才女貌。按理说她跟梁山草寇是血海深仇,不共戴天,至少跟李逵是仇人,寝其皮、饮其血也不解恨。可是身为女中豪杰的扈三娘却没心没肺,毫无怨言,从此死心塌地为梁山卖命,也没有找李逵算账,这点非常让人匪夷所思,不符合逻辑。 还有,一丈青又认了贼首宋江的父亲为干爹,正是宋江指挥打了祝家庄,又杀了一丈青的全家,宋江也和李逵一样是一丈青的仇人,她却认宋江的父亲为干爹,这是典型的认贼作父,身为女英雄的一丈青如何肯做这种恩仇颠倒,好坏不分,让人耻笑的事?这不合常理。 更不可思议的是,矮脚虎王英不仅个子矮,武艺差,而且是个好色之徒,跟一丈青交手时就被她看出,心中骂道:“这厮无理!”想必一丈青十分看不起王矮虎。后来王矮虎又被一丈青活捉,她只会更加看不起王矮虎。自古英雄爱美人,同样,美人也爱英雄,更何况一丈青本身既是个美人,又是个英雄,她只会爱比自己武艺高强的英雄,比如林冲、卢俊义之类的人,断不会爱上武大郎般龌龊的王矮虎。而当宋江把一丈青许给王矮虎时,一丈青竟然只是因为宋江义气深重而推不得,接受了这桩终身大事,这样的安排显得非常生硬,牵强,不合情理!

硬伤之四:卢俊义不可能看不出吴用的藏头诗 在第六十回中,小说这样写道: ...... 吴用道:“员外这命,目下不出百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家私不能保守,死於刀剑之下。”卢俊义笑道:“先生差矣。卢某生於北京,长在豪富;祖宗无犯法之男,亲族无再婚之女;更兼俊义作事讲慎,非理不为,非财不取:如何能有血光之灾?” ...... 吴用道:“贵造有四句卦歌,小生说与员外写於壁上;日後应验,方知小生妙处。”卢俊义叫取笔砚来,便去白壁上平头自写。吴用口歌四句道:

芦花滩上有扁舟, 俊杰黄昏独自游。 义到尽头原是命, 反躬逃难必无忧。 当时卢俊义写罢,吴用收拾算子,作揖便行。

《水浒传》存在的四大硬伤

我们知道,卢俊义生于北京,长在富豪。肯定不是个大字不识的文盲。乡野学究写的藏头诗,粗通文墨的人都能看得出,身为北京大名府第一大户的卢俊义岂能看不出来?况且是“平头自写”,也就是说每一句话的开头都是取齐的,吴用口述诗句,卢俊义在墙上自己写,这样只会更加明显,藏头诗就变成露头诗了。作为北京大名府第一等长者(宋江语),这等雕虫小技都看不出来,卢俊义的人丢的也太大了吧?施耐庵一面强调卢俊义的显赫身份,另一面又强调吴用的智慧,当二者发生碰撞时,施耐庵无法自圆其说。别无他法,老先生也只好如此安排让卢俊义装傻充愣,当这个冤大头了。

以上四点硬伤,只能算是《水浒传》这部伟大作品的美中不足吧,瑕不掩瑜,丝毫不会影响《水浒传》作为一部伟大的作品而流传至今,并将继续流传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