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難兩全,自律與自由你選哪個?

自古難兩全,自律與自由你選哪個?

自律和自由你選擇哪個?

我選擇自律

因為自由就是順手牽羊的事兒

讓你一輩子高潮的終極奧義

就在於自律

跟著我往下看

一.喊苦的人,大部分沒真正自律過

人總是有種刻板印象,以為自律很苦,要扒一層皮

他們的腦回路是這樣的:

"為了減肥,吃半碗飯,喝鮮榨水果。臉都蠟黃蠟黃了,還相信著營銷號上的鬼話

堅持半個月,閨蜜帶著出去逛夜市"

兩眼放光,餵飽了半個月的肚子

結果積食打吊瓶了

這是自律嗎,這叫自虐,還是無藥可救的晚期

"早上起床打開羅輯思維,公交車上打開喜馬拉雅,中午用休息時間做思維導圖,晚上上兩小時寫作課,刷微博到一點還不忘看下美妝博主"

一年下來學了啥不知道,朋友圈倒是每天四條。展示出很自律,很努力的樣子

到頭來,還埋怨懷才不遇

這咋是自律,總想著獲得別人認可,這他孃的叫自卑

結果到了最後

自律成了一時之勇

失態反倒是人生常態

真正的自律是那些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人

自律對他們來說,和吃飯喝水一樣

融進了他們的血肉裡

喊苦的人因為管不住自己,就成了自責

然後就是三天打魚

自律的人步步為營,時間久了

就成了自信,越爽越自信

二.正因為你太渴望成功,才搞不清楚啥叫自由和自律

聽了馬雲的演講,瞬間覺得只要奮鬥,醜小鴨也能變天鵝,實現財富夢想

看了咪蒙的加薪課,換著姿勢學套路,三年內當不上總監,咪蒙保證自己吃屎

學了這門寫作課,掌握十大新媒體心法,公眾號粉絲破十萬,立竿見影

你以為找到了爬升階級的梯子,實際是被塞進了通向地獄的列車裡

成功學鼻祖陳安之認為一個人想要成功

必須沒有情緒沒有恐懼。強大的自制力能克服100%的困難

這簡直就是放屁,你什麼都能克服,唯獨人性

中國人嘛,要講究隱忍,遇到事情就要自己抗

成功的人必須像好萊塢主角一樣,身披光環

如行走的春藥,吸引來萬千少女;吊翻天的救世主,拯救吃土群眾

你想成功,你想自律

首先得知道你自己是人,其次才是渴望成功的人

三.和情緒交朋友,才是找尋自律的正確途徑

1.壓抑人性不能幫助你成長,反倒會拖垮你

自律包含很多方面

在我們認真做事的時候,反饋來的情緒需要我們認真聆聽

週末舍友都去嗨了,自己孤零零在考研室,心鬧騰得很

"付出了這麼多不行咋辦","好痛苦好痛苦"

認真聽自己的內心你會發現

"你只是不想不合群,擔心被排擠""你只是想把些許內心寄託在別人身上,害怕獨自面對失敗"。

在我們自律的過程中,總會跳出來個小人

吹耳邊風叫你朝舒適區走

你要清楚這不是你的問題,更不要自卑

這是如何和情緒對話的問題

2.自律是痛並快樂的,不夠自律多半是你慾望不夠

沒人敢說自律的時候不需要吃苦

只是有慾望的自律吃苦是為了跳出人的惰性

而無慾望的自律只能讓自己終日在痛苦的圈內打轉

嚴歌玲是這樣談寫作的:她的自律,是每天至少寫作六小時,儘管每次坐到書桌前,都顫抖痛苦的不行,但她知道,唯有自律,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你的夢想是出版本小說,或者是有個粉絲幾十萬的公號 好跟朋友吹水

這個時候你的內心深處會覺得痛苦嗎?

吃苦這個詞是相對的

對於別人

可能付出是快樂的源泉

往往成功學看多的人,都是沒有啥主見的

覺得成功學啥都對的人,都是沒有啥經驗的

實幹興邦,空談耍流氓

這才把自律想象成可怕的敵人

三.自律和自由本就是一個媽生出來的親兄弟

自律這詞兒,指的是自己按照某種規律辦事

自由這詞兒,指的是自己照自己的法子活

兩個絕不是對立,只是遞進的關係

"王大錘進入單位以來,累死累活還低薪

有一天,下班路上撿到一本書

叫《自律的終極奧義》:

封面一句話:"做企業的小跟班,做自己的大頭頭"

結果真的

哼哧哼哧半年評上總經理,也攢了點小錢。

搞了身行頭,從屌絲偽裝成了低配版高富帥

也能和老外邊吃法式大餐邊扯閒船了

情理之中得到了BOSS的賞識

當上了CEO,實現了財務自由

順帶著被BOSS的女兒小美看上了,結了婚

從此是山珍海味隨便吃,風景名勝隨便逛

靠著自律,王大錘走上了人生巔峰

自律就是自由他親哥,沒毛病

有的人非要把人家活活拆散,想想都覺得殘忍

四.吃法式大餐的姿勢,助你打通自律的任督二脈

1.自律信條:萬物皆食,萬法皆行

如果你是一名極致的吃貨

哪怕上九天吃月,下五洋煮鱉

在你看來,就是拍個胸脯踏出腳的事兒

不會拒絕任何享受美食的挑戰

法式大餐這種一吃就3-4小時不帶停的主兒

可不是偽吃貨能裝出來的

一個追求目標的人,同樣不會因水太湍急放棄過河

遊不過去,就用船

自律就像條船,載著你劃到對岸

你說,船要沉了咋辦

搞條更大的,

不要慫,就是幹

這第一步是讓你把自己自律的原因寫下來,糊到牆上

保持足夠的慾望和動力是你自律的基礎和前提

2.前菜系列

頭盤是法式菜中的第一道,又叫前菜。

她的美妙就在於熱的煎炸貨讓你吃的停不下來,冷的沙拉菜又能解油膩

如果還不滿足,拿著最後前菜的麵包必須一塊塊撕掉,抹黃油吃

目的就是勾起慾望,熱的熱的爽法,冷有冷的理由一下,甜有甜的由頭

每口要全一味就是瞎胡鬧

這自律的第二步是分析原因,制定計劃

你得搞清楚,追求自律的原因中哪些是一時興起,哪些是內心真正的價值追求

其次制定計劃也是為了一步步來,腦子裡不要總想著爽啊爽,而眼高手低

3.開胃湯

法國人的湯,三種。濃肉湯,清蔬菜湯,鮮海鮮湯,喝一口都感覺昇天了

胃口在湯中徹底被打開,提起精力享受真正到來的重頭戲

這自律的第三步是保持個良好的狀態

彆嘴上說著自律爽追求爽,身體卻很誠實的往半夜三四點的刷手機

再好的心態也架不住這樣子的摧殘身體

4.副菜

走到這裡,算是進入正題了,只是相對於主菜,副菜最大的區別用的像淡水魚,貝類等的白肉廚師講求的是白肉的清新淡寡,讓客人進入主題卻慢慢開始

這自律的第四步則是不要急於求成,列出清單

從小點做起,先把每天的事情做好,再考慮後來的狀態

5.主菜

法式大餐的精華就是這兒了,主菜1-3道,配菜2道。進餐講究慢,品,兩口主,一口配。目的是用各種口味刺激胃中的每個味蕾,主配交替,產生對比,加深刺激

這自律的第五步則是嚴格執行計劃,接受朋友監督和對照提醒

每當自己困惑的時候想想自己的慾望和目的

6.甜品

吃甜食,很容易讓人滿足和飽腹,所以一道剛剛好,吃多了也得膩死

這第六步是學會可視化目標。

儘管我們自律是為了慾望,為了快樂,但用小成果刺激目標,獎勵自己,往往更有效

人嘛,都是在不斷反饋中進步的。時時停下來也好反思自己,及時止損

7.酒品搭配

廚師用酒精的作用一是讓客人回味下一肚子的食兒,二是醉醺醺中期待下次再來的情趣

這最後一步,講的是收。

收一籮筐的自律果實,收一籮筐的自律經驗,為的是自由的開始

自古難兩全,自律與自由你選哪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