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桶挑战&渐冻人症,终于知道什么意思了

我们都知道,在2014年兴起了一个冰桶挑战的游戏,可是很多人只知道好玩,却不知道这个游戏的意义在哪

冰桶效应的来源是,旨在关注渐冻人症(ALS)。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内容,然后该参与者便可以要求其他人来参与这一活动。活动规定,被邀请者要么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要么就选择为对抗“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捐出100美元。

该活动旨在是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在美国就有170万人参与挑战,250万人捐款,总金额达1.15亿美元,这可能是为某种疾病或紧急情况捐助最多的款项。虽然很多人都只知道这个活动风靡全球,吸引了世界各地不少知名人士参与,但是不知道其意义,今天小编也算为大家解惑了。

冰桶挑战&渐冻人症,终于知道什么意思了

看着图片中挑战者被一桶桶冰水迎头浇下,即使作为旁观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种彻骨奇寒。

然而,这项挑战对于常年居住在寒冷地域的俄罗斯居民来说却似乎是“小儿科”了,而就有一名来自“战斗民族”的科学家进行了一次“冰桶挑战”的升级版——“液氮挑战”。克拉斯诺雅茨克州34岁的Anton Konovalov在一家生产液氮的化工厂工作。在他上传的一段视频中,他用一桶液氮迎头浇下,这种液体的温度达到零下195度。很多人都在电影里面看到过这样的剧情,用液氮把那些保险柜或是门冻住,然后轻轻一敲就碎了。可以想象这样的东西放在人身上会是怎么样的后果。

冰桶挑战&渐冻人症,终于知道什么意思了

为了验证桶内液体的真实性,Konovalov还将一根树枝伸进桶中,树枝立刻被冰封,并很轻易地在他手中被碾成了碎片。

然而被如此寒冷液体浇下后,Konovalov却只是摇了摇头,虽然很冷,但完好无损。为确认他确实安然无恙,他的朋友们还上前触碰他的脸颊,可以看到Konovalov的皮肤依然是柔软的,而后者仍然可以哈哈大笑。

不知道我们很多在农村的人在烧火炉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炉盘盖,当有水滴落在上面时并不能很快的覆盖在某一个点,而是像粘不上一样到处跑。

在1756年有一位名叫莱顿弗罗斯特的科学家在一把烧的通红的铁勺上滴上一滴水珠,水珠竟然悬浮起来并持续30秒,莱顿弗罗斯特效应水滴能够悬浮起来的原因在于,接触炙热的铁勺后,水滴底部立即形成一层水蒸汽,把水珠与铁勺隔开,就使得水滴悬浮起来,悬浮起来的水滴暂时不能吸收更多的热量,减慢了汽化速度,因此悬浮可以持续30秒,这就是莱顿弗罗斯特效应。依据莱顿弗罗斯特现象的原理,液态氮会在手上迅速沸腾并形成隔热层,防止手冻伤,因此便可徒手触摸液态氮。原理很复杂,可以上网去搜相关知识看一下,《流言终结者》(MythBusters)亦曾在节目中利用莱顿弗罗斯特现象,尝试把手沾湿后放进烧熔的铅里,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冰桶挑战&渐冻人症,终于知道什么意思了

1679年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巴本在观察蒸汽逃离他的高压锅后制造了第一台蒸汽机的工作模型,瓦特是改进,至于那个故事就不知道是真是假了。而莱顿弗罗斯特也发现了莱顿弗罗斯特效应。这些都源于生活中的小常识,只是没让你发现而已。

虽然他们已经把容易发现的都发现完了,但是这个世界仍然还很神秘,还有许多秘密在等待着有缘人,而如果自己头脑里面没有一点货的话,估计就算是给你看你也发现不了什么的。知识储备还是很重要的。

如果没这方面的运气和天赋就别去执着,否则走火入魔就玩大了。

多看看小编的文章说不定哪天你也会有神奇的发现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