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家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当今社会是个高速运转的时代,世界是复杂的、五彩的、我们随时可能在无尽的信息和诱惑间迷失,那我们如何才能在精神内核中保持正直、积极的生活态度呢?

成年之后,我们很难想起小时候父母到底对我们说过哪些话,但我们就是长成了不同的人,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优势和缺点。我们仔细去深思,人与人这些不同的根源其实就是家庭给予每个人的痕迹,持久而深刻。然而这种深刻的痕迹是在不知不觉中被熏陶的。家庭熏陶,其实就是家风。

我家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回想起在她上幼儿园小班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

那天她的妈妈帮她整理小书包的时候,意外发现多了一块橡皮,于是找她问明原因。女儿天真、坦率的说:“这是我从幼儿园拿来的”。妈妈追问:“你经过老师允许了吗?”女儿摇摇脑袋说“没有,谁都不知道”。看来女儿所谓的“拿”,其实是一种“偷”的行为。孩子妈妈急了训斥道:“这还了得,小小年纪就偷东西!”女儿委屈的问:“妈妈你为什么生气?什么是偷东西?”听到女儿这种反应,妈妈也是哭笑不得,叫她明天归还,不要再拿不属于自己的物品就行了。

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事件再次发生。女儿又从幼儿园“拿”回新的“赃物”。看来,这种“拿来主义”问题并非如爱人想像的那么简单,其中蕴藏的深远后果是爱人始料未及的。于是,针对纠正女儿“拿来主义”的行为,我们实施一系列教育措施,帮她改正。

妈妈找到女儿,给她讲了一个故事:一天,一个小男孩在学校里偷了同学的一块写字石板,拿回家交给母亲。母亲见了,不但没批评孩子的偷窃行为,反而还夸他能干。她对儿子说:“你这么小,就知道往家里拿有用的东西,真是个好孩子。”第二次他偷回家一件大衣,交给母亲,母亲很满意,更加夸奖他说:“好孩子,长大了一定有本事。”随着岁月的流逝,小孩长大成小伙子,胆子也变得更大了,开始去偷更贵重的东西。有一次,他在行窃时,当场被人捉住。于是,他被反绑着双手,押送到刽子手那里。他母亲跟在后面,捶胸痛哭。这时,小偷对押送他的人说:“我想和母亲贴耳说一句话。”然后,他停下来看着母亲,他母亲马上走了上去,儿子一下猛地用力咬住她的耳朵,并撕了下来。母亲大骂他不孝,犯了杀头之罪还不够,还要使母亲致残。儿子说道:“小时候,我初次偷东西交给你时,如果你能打我一顿,今天我就不会落到这种可悲的结局,被押去处死!”

故事结束后,女儿似乎听懂了些,也答应不再拿被人的东西。我认为只有故事是不足以让她改正这个做法的,当时她们幼儿园让每个小朋友背诵“弟子规”,刚好是我加强思想建设的好机会,于是我和女儿每天一起背诵“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并且不愿其烦背诵加解释。这样一直坚持了一个学期,似乎方法对头直到现在,再没有发生过类似事情。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也要主动学习,掌握与孩子的沟通方法,让孩子在潜意识中学习正直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让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