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開戰!背後是個藏了70年的陰謀

這其實是南亞漫長曆史進程和印巴分治時眾多“爛攤子”所遺留的難解命題。

近日,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爆發了“自2001年以來最嚴重的對抗事件”。


2月26日,印度空軍12架裝有激光制導炸彈的幻影2000戰鬥機突然空襲巴基斯坦。印方聲稱,行動是為了打擊巴境內的“恐怖組織營地”,打死了“大量”恐怖分子。巴方則稱之為“嚴重的侵略行徑”,並在印軍行動後幾個小時,迅速反擊,向印度發起了猛烈的炮擊。


針對這一事件,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更是緊急召開可決策是否發動核攻擊的高級別安全會議。巴軍方發言人表示,“我們會讓你們(指印度)感到驚訝”,並補充說,報復行動可能全面發生在外交、政治和軍事領域。


原已緊張的印巴關係,經此恐怕將變得更加劍拔弩張。


對於這一事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26日表示,印巴保持良好關係和溝通有利於南亞地區和平穩定,從根本上符合雙方利益,呼籲兩國保持克制,採取有助於穩定地區局勢、改善相互關係的舉動。


南亞次大陸上的印巴關係,如同一個“火藥桶”,一點就著。為什麼雙方之間的仇怨會如此之大?


其根源,要追溯到數十年,乃至上百年前的歷史中去,這其實是南亞漫長曆史進程和印巴分治時眾多“爛攤子”所遺留的難解命題。

1

世界首富的海得拉巴被印度搶走

米爾·奧斯曼·阿里汗,這個名字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很陌生。

但是,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此君可是世界上響噹噹的人物:1937年2月22日,他登上了美國《時代週刊》封面。

印巴开战!背后是个藏了70年的阴谋

(圖為登上《時代週刊》封面的阿里汗)

他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因為他是當時的“世界首富”。

阿里汗手握大把的黃金、珠寶,據說,他擁有的所有珠寶連起來可以繞倫敦的皮卡迪利廣場一週;

他用舊報紙裹著當鎮紙用的鑽石,比英王王冠上那顆還重!

……

不過,要是以為這些金銀珠寶就是阿里汗的全部家底,那就太天真了——這位富翁還擁有一個面積廣袤的“國家”。

橫亙於南亞次大陸中南部的這塊土地,名為海得拉巴,領土面積達21.3萬平方公里,比英格蘭和蘇格蘭加起來還要大,也比如今克什米爾的印巴實控區加起來更大;

它的位置十分重要,把海得拉巴疊加到今天的印度地圖上就能發現,它實實在在地長在印度的“心窩”裡;

海得拉巴又具有一個特點:以君主阿里汗為代表的統治階級是穆斯林,但領土上絕大多數居民卻是印度教徒。

印巴开战!背后是个藏了70年的阴谋

(圖中可見,若缺少海得拉巴,今天的印度將是一塊“空心”的版圖)

剛剛取得獨立的印度坐不住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所以,印度堂而皇之地“要求”海得拉巴“併入”印度

作為穆斯林的阿里汗自然不肯接受,他想保持獨立,甚至加入巴基斯坦。

屢次“勸說”不成,印度終於露出了獠牙。

1948年9月13日,印度軍隊直接入侵海得拉巴。

阿里汗的巨大財富無法逆轉雙方懸殊的力量對比,海得拉巴軍隊抵抗5天后,被迫投降。

海得拉巴由此被印度吞併,至此,當代印度的版圖才算基本形成。

2

印度:臥榻之側豈容……

巴基斯坦:閉嘴!

我的臥榻之側怎麼總能聽見你的呼嚕聲?!

海得拉巴和大名鼎鼎的克什米爾都被稱為“土邦”。

印度、巴基斯坦和各土邦,原本都處在英帝國的殖民統治之下。

英國人離開時,同意印巴以“分治”形式獨立,各“土邦”可以自行選擇加入印度還是巴基斯坦,或者選擇獨立。

因此,到印巴各自獨立時,南亞次大陸上,還存在著近六百個土邦,其中550多個在印度境內。

但是,英國人給出的方案畢竟只是理論上的原則,現實的地緣因素髮揮著更大的作用。

處在印巴兩大國境內星羅棋佈的土邦,紛紛識相地“主動”併入印度或巴基斯坦。

兩個南亞面積最大的土邦——海得拉巴和克什米爾,是少數幾個“拒不從命”的“硬茬子”。

克什米爾的統治者哈里·辛格是印度教徒,但其治下3/4的人口是穆斯林。

印度瘋狂吞併境內土邦的行動,巴基斯坦不會視而不見:你的臥榻之側不容人酣睡,難道我的就可以嗎!

克什米爾對於巴基斯坦,相比海得拉巴對於印度,要棘手很多。

急於將克什米爾收入囊中的巴基斯坦,嚇壞了土邦君主辛格,他選擇主動投入印度,換取其武力支持。

印度很樂意“插一槓子”。印巴雙方誰也不輕易相讓,曠日持久的衝突由此爆發。

當代南亞最大的爭端就存在於這個“最後的大土邦”,這也正是印巴分治方案中不明不白的土邦處置規則導致惡果的一個縮影。

土邦的問題,卻並非此時才出現的,它的歷史還要上溯到更遠的時代……

3

“海得拉巴、克什米爾們”從哪裡來?

喜馬拉雅一山之隔,隔出了兩個世界。

山這邊的中國,從秦統一六國以來,“大一統”的理念深入人心,歷史上雖屢經戰亂分裂,但最終都必然走向統一,這一傳統已延續了兩千多年。

而山另一邊的南亞次大陸,從古至今基本處於邦國林立的狀態,從未實現過真正的統一,也從未有過一個統治整個國家的中央王朝,即便是空前強盛的阿育王時期也是如此。

來自中亞和西南亞的征服者一次次來到印度平原,建立起眾多五花八門的封建土邦。

到了歐洲殖民者入侵前的莫臥兒帝國時期,這種特點更加凸顯。

莫臥兒帝國(Mughal Empire),是突厥化的伊斯蘭教蒙古人在南亞次大陸上新建的國家,是帖木兒蒙古帝國的“續集”(“莫臥兒”其實就是“蒙古”的音譯)。同時,它又是伊斯蘭教文化與印度教文化的交匯點。

【注:莫臥兒帝國從1526年開始至1858年結束,統治時間長達331年。1857年,莫臥兒帝國末代君主巴哈杜爾參加反英大起義,失敗後被英國殖民當局放逐到緬甸仰光,印度最後的王朝——莫臥兒王朝滅亡。】

莫臥兒帝國給南亞種下了土邦問題的種子。

印巴开战!背后是个藏了70年的阴谋

自建立之初,莫臥兒帝國便是邦聯性質的國家,大肆分封功臣貴族,地方總督、王公享有極大的自治權利。

立國之初,帝國皇帝尚能靠個人權威、嚴酷法令約束地方;後來的君主對地方的控制力逐漸減弱,王公貴族或部落首領巧取豪奪,逐步把原本以服軍役為條件、分封所得、不能世襲的領地轉變為世襲封建領地。

在第六位皇帝奧朗則布(1658--1707在位)統治時期,莫臥兒帝國的疆域達到了頂點,版圖最廣時包括今天阿富汗一部、克什米爾、巴基斯坦和印度大部。

然而,這看似鼎盛的大帝國,卻是外強中乾——戰爭大大消耗了帝國實力,長久在南部征戰,導致奧朗則布對北部的控制力減弱,大貴族紛紛擁兵自立。

奧朗則布推行宗教迫害政策,下令對非伊斯蘭教徒徵收重稅,進一步加劇了國家的分裂。

到奧朗則布去世時,留下的已是一個四分五裂的帝國。

18世紀以後,帝國日益衰微,各省總督、地方伊斯蘭教和印度教封建主乘機紛紛擁兵自立,遍佈印度各地、大小不等的土邦王國,正是在這時形成的。

正如馬克思所評論的那樣:

大莫臥兒的無上權力被他的總督們摧毀,總督們的權力被馬拉塔人摧毀,馬拉塔人的權力被阿富汗人摧毀;而在大家這樣混戰的時候,不列顛人闖了進來,把他們全都征服了。

這是一個不僅存在著伊斯蘭教徒和印度教徒的對立,而且存在著部落與部落、種姓與種姓的對立的國家,這是一個建立在所有成員之間普遍的互相排斥和與生俱來的排他思想所造成的均勢上面的社會。這樣一個國家,這樣一個社會,難道不是註定要做征服者的戰利品嗎?

4

維多利亞王冠下的“兩個印度”

1857年,莫臥兒王朝滅亡,印度正式進入英國殖民統治時期。

英國人在他們統治的南亞版圖上建立起了英屬“印度帝國”,將原本僅是概念的“印度”具象化為一個國家。

這個“國家”滿目瘡痍:“國境”之內,居然還分佈著近600個大小不等、分裂割據的土邦國。

所有土邦加起來面積達500萬平方英里,佔英國統治南亞總面積的45.3%,人口達8600萬,佔當時區域總人口的1/3。

許多土邦王公熱情歡迎英國人到來,

在戰場上為英國人衝鋒陷陣,以承認英國君主為前提,保留他們的王位。

各土邦王公和大英帝國簽訂條約,確認上述原則,接受英國國王兼印度皇帝的君主地位,同意副王(總督)控制其外交和國防大權。

作為交換條件,英國保證各王公享有內部事務自治的權利,像海得拉巴這樣實力雄厚的大土邦還擁有自己的貨幣、造幣廠、鐵路和郵政局。

【注:1858年印度帝國成立後,英國駐印總督(Governor-General)加上了“副王”(Viceroy)的頭銜。這一與眾不同的頭銜,凸顯印度對於大英帝國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印巴开战!背后是个藏了70年的阴谋

(圖為1877年加冕為印度女皇的英國維多利亞女王)

所以,英國統治之下的南亞,事實上有“兩個印度”:

一個是先後以加爾各答(1858—1911)和德里(1911—1947)為首都,並以此為中心由各省組成的印度,稱為“英屬印度”(British India,或稱“印度帝國”),由英國直接統治;

另一個是由565個土邦王公封建領地組成的印度,稱為“印度土邦”(Princely State),由各邦王公施政,英國殖民者在幕後操控。

直至1888年,一位高級英國駐印官員還說:“現在沒有,過去也從未有過一個印度。印度甚至從未有過一個歐洲人心目中的國家,即在國土、政治、社會和宗教方面擁有統一的國家。以為印度能成為國家,就像指望將來歐洲各國被一個單一的國家所取代一樣異想天開。”

英屬印度和印度土邦雖然都以英國國王為最高元首,卻是兩種不同的政治實體。國中之國,可能不算稀奇,但是一“國”之內,存在著如此眾多、不相連接的“國家”,實在不能不說是種奇特的現象。

土邦王公擁有不同的封號,如馬哈拉賈、羅闍、摩訶羅闍、納瓦布和尼查姆等。

注:稱為馬哈拉賈(Maharaja)或羅闍(Raja)的,一般是印度教或錫克教的封建主;


稱為納瓦布(Nawab)的,原是莫臥兒帝國派駐較大省份的總督;


稱為尼扎姆(Nizam)的,原是中央政府封派的省級官員(後來成為掌握省的實權的最高長官)。


納瓦布和尼扎姆均為伊斯蘭教徒。


海得拉巴的尼扎姆和克什米爾的摩訶羅闍,統治的領土和人口與歐洲最大的國家不相上下。位於阿曼海之濱的卡提阿瓦島的王公,居住在破舊不堪的馬廄內,管轄的地盤僅僅略大於一個縣。四百多個土邦的面積不超過三十平方公里。


尼赫魯在《印度的發現》一書中指出,“其中有15個可以認為是主要的土邦。最大的是海得拉巴、克什米爾、邁索爾、特拉凡哥爾、巴羅達、瓜略爾、印多爾、柯欽、齋浦爾、佐德浦爾、比加尼爾、波保爾與巴的亞拉。跟著就是許多中等土邦,最後是幾百個很小的地區,有些在地圖上並不比針尖大。這些小土邦的大多數是在加提雅瓦爾、西部印度與旁遮普”。王公中有些人擁有無數的財寶,也有些人家產微薄、收入低於孟買集市商人。一項有趣的統計材料表明,每個王公平均擁有十一個封號,五點八個女人,十二點六個孩子,九點二隻大象,二點八輛私人專用火車車廂,三點四輛羅爾斯·羅伊斯牌汽車以及二十二點九隻被打死的老虎。

5

從600個到個位數,土邦都哪去了?

上世紀四十年代,連續經歷兩次世界大戰消耗的英帝國,再遭南亞風起雲湧的民族解放運動浪潮,終於不堪重負,心有不甘地決定放棄印度這顆“大英帝國女王冠冕上的明珠”。

印巴开战!背后是个藏了70年的阴谋

(圖為英屬“印度帝國”旗幟)

得到英國殖民統治者承認的王公有一大堆,當英國人離開時,一系列麻煩接踵而至。

他們對印度採取“分而治之”的方法,竭力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黨派之間挑撥離間。

其中,穆斯林與印度教徒的爭端尤為激烈,最終雙方爭執不下,“兩國”分治的形勢呼之欲出。

1947年2月,蒙巴頓伯爵出任最後一任印度副王(總督)。

5月13日,印巴分治的“蒙巴頓方案”出臺。主要內容除了確定“印巴分治”的方案以外,還特別對土邦的問題做出了規劃——“各土邦國的前途由其自行決定”:

王公土邦562個,佔印度面積2/5,人口8.1千萬,享有獨立地位,可以自由決定參加印度或巴基斯坦。如果某土邦不願加入兩個國家中的任何一個,可以繼續保持同英國的舊有關係。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佈獨立,8月15日,印度宣佈獨立。

“蒙巴頓方案”給各土邦以自行決定加入哪一個國家或保持獨立的權力,英國殖民者力圖同各大土邦保持舊有關係,各土邦面臨著命運的歷史抉擇。

以王公院議長、波帕爾土邦納瓦布為首的部分王公仍在做最後掙扎。他到處遊說,試圖說服更多王公拒絕參加立憲議會,並且率先聲明:一旦英國撤離印度,英國對土邦的最高主權終止,波帕爾土邦成為獨立國。

步其後塵,特拉凡哥爾、海得拉巴、印多爾、克什米爾等土邦也先後聲明他們是獨立國。1947年6月11日、12日,特拉凡哥爾和海得拉巴兩邦分別宣佈獨立,立刻受到英國政府的熱烈支持。

但是,尼赫魯堅決反對印度境內土邦獨立,認為不可想象印度被割裂成為幾十個分別獨立的個體,否則不僅會發生無窮無盡的衝突,而且一切有計劃的經濟上和文化上的進步都不可能。

尼赫魯聲稱“印度境內獨立的土邦對國家來說是一種危險,不允許土邦與任何外國或任何獨立政府在防務方面有任何聯繫”,“我們將不承認在印度有任何形式獨立的土邦”。

印度國大黨於1947年6月15日發表聲明,拒絕了土邦王公們關於使土邦成為獨立國的要求。根據國大黨領袖巴特爾的建議,印度臨時政府於1947年7月5日成立了以他為首的土邦部,全權處理土邦問題。

通過臨時政府的耐心說服,施加強大壓力,絕大多數土邦感到大勢已去,不得不選擇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

印度境內大部分土邦與印度臨時政府簽署了《加入協定》:各土邦只需將外交、國防和交通權利交給印度政府,其餘權利仍由土邦政府管理,印度政府不干預;土邦王公享受充分的禮儀,保留“王號”,迎來送往保持“王威”;私有財產得到保護,同時印度政府提供年金。

通過這一辦法,地理位置在印度領域內的土邦基本都加入了印度聯邦。

海得拉巴、朱納加德及克什米爾等僅剩的幾塊“硬骨頭”,則通過戰爭來解決,而其中處在特殊地理位置的克什米爾,其問題甚至沒能有效解決,一直延續至今。

【注:朱納加德土邦與海德巴拉類似,君主是穆斯林,大部分人口卻是印度教徒,由於朱納加德離巴基斯坦較近,朱納加德君主發表聲明並簽署協議宣佈加入巴基斯坦。但是印度政府拒絕承認朱納加德君主加入巴基斯坦的協議,主張全民公投決定朱納加德土邦未來。在尼赫魯的授意下,印度軍隊強行入侵朱納加德,隨後舉行全民投票,宣佈朱納加德併入印度。】

6

土邦已成歷史塵埃,克什米爾戰火依舊

1947年10月27日,初獲獨立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兵戎相見(值得玩味的是,當時的交戰雙方,他們原則上的最高司令都是英國人)。

最後,由聯合國出面調解,雙方才於1949年1月1日停火。

戰爭結束後,克什米爾土邦的獨立地位蕩然無存,印巴雙方在1948年形成的停火線成為實際分割線,巴基斯坦佔據克什米爾2/5的土地,印度佔據3/5。

1949年,南亞版圖上最後三個土邦特里普拉、曼尼普爾和巴納拉斯加入印度聯邦。

此後,印度政府先後通過歸併、改組以及對土邦王公實行贖買政策,最後消滅了這些土邦。

1971年,印度通過憲法修正案,取消土邦君主的年金和稱號,王公的資產也都被充公。這樣,土邦王公時代在印度徹底結束了。

然而,土邦在歷史上形成的問題,至今仍在深刻影響著這片土地。

現今,印度境內各邦仍有著不同的語言、宗教甚至法律,東北部地區的阿薩姆邦、曼尼普爾邦等地,長期有著強烈的分離主義傾向,大規模騷亂時常爆發。

印度的國家結構仍然是鬆散的,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控制仍是無力的。

而在克什米爾,兩國至今仍在前線緊張對峙,時而爆發規模不等的衝突和流血。

已化作歷史飛灰的土邦,似乎仍然籠罩著南亞大地。

延伸閱讀:

這倆國家在中國門口掐架到昏天黑地,

西方70年前的險惡用心讓人後脊發涼!

南亞,已是名副其實的“火藥桶”,衝突的核心正是克什米爾地區。


印度和巴基斯坦關於克什米爾地區主權的紛爭,其實禍根早在70年前就已埋下。而那場撕裂南亞的“印巴分治”,帶來的災難又何止一個克什米爾問題?

文 | 黃俊峰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1

英國強行“發明”了“印度”

“印度曾被英國所擁有,而正是這隻手給人塑造了一種統一的印度和統一的政府的形象。事實上,印度民族與中央政府並不存在!

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屬印度穆斯林聯盟主席默罕默德·阿里·真納的發言。1947年,他成為了巴基斯坦的“國父”。

真納固然有與政敵論爭的成分在,但所言非虛。

在英國殖民者踏上南亞次大陸的土地之前,“印度”從未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這裡的常態是四分五裂,那些歷史上的著名帝國與王朝,無一能完成整個次大陸的一統。

所謂“統一”的印度,完全是英國紳士們的發明——

1858年,英國人在歐洲列強瓜分地盤的激烈爭奪中脫穎而出,將整個南亞次大陸劃入自己的殖民地體系;

1876年開始,這裡完全交由英女王掌管,正式命名為“印度帝國”(英王擔任印度“皇帝”)。

印巴开战!背后是个藏了70年的阴谋

(圖為英屬印度或稱印度帝國地圖)

“統一”的印度,就是這麼來的。

可以說,是英國殖民者無中生有,把歷史上作為地理概念的“印度”,具象化成了一個國家。這個帝國的“疆界”非常廣闊,包括了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甚至東南亞的緬甸等。這片土地上,還分佈著數百個分散的“土邦”,它們沒有被納入英屬印度的直接統治範圍之內,但臣屬於英國,“土邦”的王公仍是名義上的統治者,對內享有自治權。

由於“英國製造”的印度帝國完全是組合出來的產物,其包含的種族、宗教極其複雜,印度教、伊斯蘭教、錫克教、佛教、祆教、基督教等都在此林立,之間由於教義、生活習慣等方面引發的矛盾也很難調和。

一個擁有高高在上權力的英國殖民政府,把矛盾壓制下來,如同一隻緊閉的高壓鍋。

然而進入20世紀,“日不落帝國”已呈頃頹之勢,殖民地民族解放的浪潮興起,被稱為“大英帝國女王冠冕上明珠”的印度也是如此。

19世紀末成立的印度國民大會黨(國大黨),這時成為獨立運動的核心力量。而稍晚成立的全印穆斯林聯盟(穆盟),也在後來成為關鍵的政治勢力。真納就曾同時為這兩黨效力過。

1916年,兩黨通過了共同擬定的《勒克瑙協定》,正式開始合作,協力為印度的自治而努力。

適逢其時,印度獨立史上的偉人——“聖雄”甘地,通過領導他的“非暴力不合作”主張,把原本作為精英俱樂部的國大黨轉變成了一個群眾性的民族政黨,在鬥爭中成功調動了幾百萬人。而他對穆斯林的包容,也讓大家團結了起來,拋開矛盾,共同瞄準獨立自治的目標。

印巴开战!背后是个藏了70年的阴谋

(圖為“聖雄(Mahatma)”莫罕達斯·甘地)

獨立運動看起來形勢一片大好,英國人的好日子要到頭了。

2

激變!分裂的車輪開始轉動

殖民者統治印度,並且能維持統治,主要是因為印度人民尤其是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不能團結一致,彼此缺乏信任。我可以說,印度教徒與伊斯蘭教徒團結之日,就是印度實現獨立自治之時。

很難想象,這段1924年的發言正是出自後來拼死堅持穆斯林獨立建國的真納之口。

當時已成為穆盟主席的他,雖然此前已經與甘地產生矛盾而退出國大黨,但並沒有立即開始尋求建立穆斯林國家。本質上,真納與甘地此時的目的別無二致——都是追求以一個統一的印度實現獨立。

然而就在同一年,印度穆斯林反對列強瓜分奧斯曼土耳其的“哈里發運動”宣告失敗,上百萬失去理想的穆斯林轉而在國內發動“聖戰”,引發騷亂。

英國殖民者在這樣關鍵的時刻堅定地選擇了袖手旁觀。

原因很簡單,英帝國雖已是落日餘暉,但面對風起雲湧的獨立運動卻心有不甘,他們很樂意旁觀印度各派之間的內鬥。

1931年9月英國組織召開圓桌會議,一致認為:只有確保印度各民族、宗教團體的權益得到保障,才能討論自治問題。

這話看起來沒什麼毛病,其實卻暗藏殺機,意在分化各派勢力。果然,國大黨、穆盟和“賤民”代表紛紛中計,出現了分歧。甘地“國大黨代表全印度”、“首先全力討論自治方案”的主張也無法力挽狂瀾。英國人趁機說:你們這些代表達不成協議,自治問題就解決不了,那印度的問題還得是我們英國當局來管。

英國對宗教、種族鬥爭的縱容及惡意引導,開啟了一隻潘多拉魔盒,曾被殖民高壓統治和獨立自治理想所壓制的固有矛盾,被重新釋放了出來。

1937年,印度根據英國制定的新《選舉法》進行了大選。國大黨以716席對109席完勝穆盟。國大黨領袖賈瓦哈拉爾·尼赫魯驕傲宣稱:印度只有兩個政黨——英國殖民政府和國大黨。真納只能帶著不服氣說:還有第三個政黨——穆斯林。

從那時起,真納和穆盟心中的“團結”就開始出現動搖了,此後國大黨又幹淨利落地拒絕了真納尋求合作組成聯合內閣的要求,成為真納徹底死心的最後一根稻草,他終於決定要與國大黨分道揚鑣

此時的國大黨,可能太過得意,在施政過程中強制穆斯林跪拜甘地畫像、禁止他們參拜清真寺等現象時有發生。

穆盟敏銳地把握了這些機會,真納向民眾宣傳:“印度是印度教徒的印度”,“國大黨是代表印度教徒的政黨”,穆斯林對國大黨的憤怒漸漸激發。穆盟還適時地拋出一個概念——“巴基斯坦”,這個詞是由多個穆斯林地名首字母拼成的,成為印度穆斯林為獨立而奮鬥的口號。

1940年3月在拉合爾的穆盟年會上,印度穆斯林要求將印度劃分為伊斯蘭和印度教兩個獨立的國家,穆斯林國家包括西北部的巴基斯坦和東部的孟加拉。

在會上,真納還闡釋了他的“兩個民族”理論,強調印度教徒與穆斯林“屬於兩個不同的宗教哲學、社會習俗和文學系統,他們既沒有內部通婚,也沒有同席就餐,因此他們確實屬於兩種不同的文明”,

不可能形成“一個共同的民族”。

十幾年的時間,真納的主張竟發生了180度轉彎!

事情發展到這裡,最樂呵的是英國人,而最痛苦的可能就是甘地,他一心追求的統一而獨立的印度,已經漸行漸遠了。

3

次大陸險惡,英國要撤

英國並還沒樂呵多久,事情就起了變化。

20世紀40年代,英國第二次被捲入世界大戰。戰爭對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讓英國維持海外殖民帝國的能力大大下降。英國知道,自己在印度的統治不會持續太久了。

1942年,英國戰爭內閣成員克里普斯前往新德里提出印度獨立的方案,規定各省和“土邦”有權脫離印度,國大黨不予接受,由於方案裡壓根沒提巴基斯坦建國問題,穆盟更是不會接受。

這年晚些時候,甘地還嘗試與真納對話,為了“團結”做最後一搏。然而,一方堅持獲得自治之前拒談巴基斯坦,另一方堅持巴基斯坦建國的基礎上尋求獨立。

這怎麼談得下去?只得不歡而散。

印巴开战!背后是个藏了70年的阴谋

(圖為堪稱“一生之敵”的真納和甘地)

兩位領袖的談判破裂,基本宣告分治已不可避免。

戰後的1946年初,孟買水兵譁變,讓英國認識到這個攤子已經收拾不起,不得不開始認真著手解決印度的問題。

2月,英國政府派出三名內閣成員組成代表團,再次提出方案。方案最終認可“分治”的主方向,把印度各地區分為三組——印度教徒為主體的、穆斯林為主體的、兩教雜居的,分別進行投票,組建“臨時政府”。英國人承諾即便有任何黨派拒絕參加“臨時政府”,其他各黨仍能正常組織政府,這才把這些水火不容的勢力都拉回到談判桌上。結果,穆盟接受了這個方案,但國大黨拒絕。英國很為難,因為他們深知國大黨在印度的影響力,“臨時政府”裡沒有國大黨顯然不合適,於是英國反悔了,不同意建立一個沒有國大黨參與的政府。

這顯然欺騙了穆盟,穆盟被徹底激怒,宣佈撤回此前的決定,退出臨時政府。

英國又一次把事情“搞砸”了,這也預示著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1946年8月16日,極度失望的真納宣稱:“現在我們要與合法的方式說再見了。”這一天被他們稱為“直接行動日”。

印度最大城市加爾各答的大批穆斯林狂熱分子開始屠殺印度教徒,幾小時後印度教徒反過來瘋狂報復穆斯林

,72小時之內有超過5000人死亡,至少2000人重傷,10萬居民無家可歸。在城市中堆積的屍體到了第二年都沒有清理完,大難之後的加爾各答甚至成為禿鷹的樂園,它們成群結隊在道路上撕食屍體的場面,震撼人心。

印巴开战!背后是个藏了70年的阴谋

(圖為1946年加爾各答大屠殺之後,成群禿鷹啃食屍體的震撼場面)

當初打開魔盒的英國人,可能自己都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如此地步,這樣的局面他們現在也無法應付了。是非之地,不可久留。之前一直賴在印度不肯走的英國人,此時倒是迫不及待地要甩掉這個燙手山芋

,1947年2月,英國首相艾德禮決定,印度將不晚於1948年6月獨立,同時,駐印總督走馬換將。維多利亞女王的曾孫、曾在二戰任東南亞盟軍戰時總司令的路易斯·蒙巴頓出任新的總督。

然而這位新總督的心態顯然有點不對,完全就是一副“關我啥事我要回家”的態勢,整個時間表被他大大提前了,6月3日,蒙巴頓公佈了英國內閣最終審定的印巴分治方案——

*英國退出印度,權力交給本地人;


*印度分為印度教徒的印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成立邊界委員會確定國界;


*旁遮普、孟加拉等雜居地區劃界分治,各土邦可以自行加入兩國任何一國或獨立。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蒙巴頓方案”。

7月15日英國下議院宣佈一個月後成立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這比原本的計劃提前了將近一年。丘吉爾甚至直截了當地批評蒙巴頓急於從南亞撤出英國全部力量的行為是“倉促的逃跑”。

蒙巴頓急於移交權力之迫切,甚至連“民族自決”這樣的幌子都懶得打了,這次分治並沒有什麼原則:孟加拉要求分治、錫克人要求建立“錫克斯坦”,這些都被無視,趕緊收拾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這對冤家的撕逼才是唯一要緊的事。

這種心態下草草做出的“印巴分治”決定,或多或少為後面的悲劇埋下了伏筆。英國對印度也是“始亂終棄”了。

4

歷史上最悲慘的獨立日

西里爾·雷德克里夫來到印度之前,他從未去過“直布羅陀以東的地方”。

這位雷德克里夫先生是一名律師,曾任英國情報局長。為何要讓這樣一個完全不瞭解印度的人領導邊界委員會為印巴分治劃界?

實際上,“不懂印度”反而是英國這次派人的硬性要求。因為不懂就不會偏心,可以做出“公正”的裁斷。

委員會還指派了8名來自印度高級法院的法官配合雷德克里夫的工作,8人中一半由國大黨選出,一半由穆盟選出,可以算是“公平公正”。

結果,這8人雖精通當地人文地理,卻完全站在各自立場上各說各話,把事情搞得更亂。而總督蒙巴頓也“一碗水端不平”,自己偏向印度,甚至還來干預雷德克里夫的工作,強迫他把一些已經劃到巴基斯坦的部分劃給印度……

然而,這麼大的事,只給雷德克里夫30天的時間!而他的手頭只有幾年前的人口統計數據和舊地圖……

13日,雷德克里夫搶在預訂的“獨立日”之前慌慌張張地完成了邊界的劃分,殖民政府更是在印巴獨立後幾天才公佈了劃界結果。這次劃分也成為了印巴此後的混亂之源——

南亞次大陸上穆斯林的主要地區是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其實這兩地除了都信伊斯蘭教以外,關聯並不緊密,地理上一點不連著,連語言也不一樣。但蒙巴頓方案明確是要成立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因此分治後的巴基斯坦領土就是完全不挨著的兩塊(當然,如果當時不把孟加拉劃給巴基斯坦,真納和穆盟肯定也要發飆的),這種地理上的“飛地”狀況,也使得巴基斯坦在後來的印巴戰爭中輕易失去了孟加拉。

劃界的重中之重是在旁遮普和孟加拉兩個地區,因為這裡是印度教徒與穆斯林雜居之處,不管怎麼劃都不可能完美分割,而結果又公佈得過晚,結果造成了大混亂,比如一個旁遮普的印度教徒,他在印巴兩國已經獨立時可能還不知道自己居住的地方到底是歸屬哪個國家,幾天後公佈他的位置其實是劃給了巴基斯坦,那這位老兄馬上就變成了“敵人”的靶子。

印巴开战!背后是个藏了70年的阴谋

(圖為旁遮普地區位置示意)

如果不想當“活靶子”,遷移到“自己”的國家就是絕對必要的。印巴分治引發了巨大的移民浪潮,上千萬人互相奔赴鄰國,然而這一路上多少人丟掉了性命,隨處都可能是地獄。

人們開始遷移時,英國已經退出了印度,沒有了殖民政府高壓的管轄,每一個車站、每一條街道,都可以成為暴行的現場。向東行駛的列車上滿載的印度教徒、錫克人被穆斯林整車屠殺,向西行駛上的穆斯林也同樣被印度教徒和錫克人屠殺,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舉國歡慶獨立的同時,這些駭人聽聞的大仇殺也在同步進行中。據估計,在印巴分治前後幾周時間之內,僅旁遮普一地,就有50萬人被殺;整個南亞在這場浩劫中死亡人數超過百萬,產生難民的數量更甚於此。

印巴开战!背后是个藏了70年的阴谋

這次劃界,釀成了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慘劇。但這口鍋該雷德克里夫背嗎?

他也許有責任,但這本來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印巴开战!背后是个藏了70年的阴谋

(圖為印巴分治後千萬級別的被動人口大遷徙)

“聖雄”甘地仍然想做些什麼,他在第二年初開始絕食,用這種“非暴力不合作”的極端方式,試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讓人們重新團結起來。然而結果卻是,十幾天之後,

甘地在德里被極端印度教徒刺殺。

“聖雄”終究沒有實現他的理想。

這還沒完,蒙巴頓方案還留下一個“巨坑”。方案中同意各“土邦”可以自行選擇加入印度還是巴基斯坦,也可以選擇獨立。印巴分治時,這樣的土邦還有數百個,星羅棋佈地分散在印、巴兩國國土之內,大部分小土邦迫於壓力,分別加入兩國。而一些土邦堅決獨立,印度直接出兵攻略,到最後,只剩下一個土邦歸屬未定——它就是克什米爾。

於是剛剛分治兩月的印、巴正式開戰,爆發了克什米爾戰爭……時至今日,槍炮聲在這裡仍未絕跡。

往期回顧

長按關注,

您就是環環的衣食父母

點好看,真的會變好看哦~!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