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哭了:工厂30个人有9个管理人员,消极怠工不负责的占大半!

导语:近日有位读者反映:

他在一家具厂工作,工厂里全部人加起来有三十来个员工,其中有九个是管理人员,自己也算一个小小的管理层。

有五个员工都是打卡上班来打混的,有活也是推给别人,偷懒该说的说了,该扣罚的也扣罚了,一点用没有。

算下来,真正干活的最多不超过十五个人,看不到公司的前景,也盼不到加薪拿高工资,最近一直在犹豫,到底要不要离职去另外一家公司。

老板哭了:工厂30个人有9个管理人员,消极怠工不负责的占大半!

其实像这样的案例也是有很多的,之前笔者有位朋友就在这样的工厂工作过,全厂共计一百一十人,干部业务共二十三人,职工八十七人。干部业务的年薪基本都在十万以上。

厂长、书记16万,副厂长13万,车间主任、副主任12万,其它管理人员10万,工人每年收入三万五左右,朋友就是属于三万多的工人阶层,不接受现实,也得接受啊!

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思考几个问题:

为什么人喜欢偷懒?

人性是懒惰的,若是无特别的刺激,大多数时候,人是不愿意多做事情的,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坐着就不站着。若不是生活所逼,谁不想过着悠闲的生活,何必那么苦逼地工作?

之所以工作,要么是生存需要,要么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若是工作不能满足这两个需求,那为什么要那么拼?

老板哭了:工厂30个人有9个管理人员,消极怠工不负责的占大半!

为什么老板就算再辛苦,也不会选择放弃?

企业是老板的,经营企业的所有结果都和老板息息相关。

老板是在为自己做事业,而不是为他人,所以再苦再难,老板都必须坚持,但是员工却无老板思维,这家干不了就换下家,反正企业和自己无关。

说了这么多,只想说明以下几个点:

1、人是自私的,只有自己为自己干的时候,动力才是最强的。企业又不是自己的,没必要拼命。

2、人的行为要得到及时反馈,才会有持续下去的东西。面对枯燥的工作,随便做认真做还不是一样,对收入没有影响。

3、人是懒惰的,无利不起早,利益在哪里,着力点就在那里。

4、人的每个行为,都是有目的,不存在无意义的行为。

老板哭了:工厂30个人有9个管理人员,消极怠工不负责的占大半!

我认为:惰怠就是一种最广泛、最有害的腐败,人人皆有可能为之,不要以为与己无关。置公司于死地的就是这种惰怠。

解决方案:

我认为,很多中小企业都曾遇到这样的情况,那怎么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管理层身在其位谋其职、让员工主动积极工作呢?

员工拿的是固定工资,在基础岗位上工作了多年不求上进,能懒则懒、能拖则拖,这会大大影响到团队的精神斗志。

那么,我们就可以改变 员工的薪酬机制,有能力却无斗志,说明公司的激励做的不够好。

给大家分享一种体现企业和员工共赢的薪酬模式,大家可以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

PPV:让员工自发工作

PPV设计模型:

底薪+成果+价值+效果产值+特别激励+年终奖

  • 底薪:保障员工基本生活;
  • 结果产值:做事做价值做结果,比如做完这个事,给多少钱;
  • 效果产值:将价值贡献转化为生产力:做完这个事,按这个事产值的销售额按一定比例提成;
  • 特别奖励:对特别贡献的认可和奖励。

PPV设计的三大原理:

1、多劳多得:让员工为自己干,做得越多越好,收入就应该相对越高;

2、一专多能:鼓励员工在拥有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在有主职角色的基础上,让员工可以同时承担更多工作角色,发挥更多的价值。

3、复合价值:根据工作流程与工作量,以高效为目标,合并部门、岗位的职责功能,4个人干3个人的活,通过优化人效,给员工更多提高能力、增加收入的机会。

老板哭了:工厂30个人有9个管理人员,消极怠工不负责的占大半!

案例1:某企业配送专员的PPV薪酬绩效设计

老板哭了:工厂30个人有9个管理人员,消极怠工不负责的占大半!

PPV薪酬模式,打破固有的薪酬模式,让员工工资,按照工作量来定,员工做的越多,拿的越多,就算是基层员工,也可以拿到高收入,且不增加企业成本。

1、不再为员工如何加工资而操心,而是将加工资改变为增加价值点和产值项目。

2、员工做不好,不再是扣工资,而是扣产值。根据结果核算产值工资。

3、员工调岗、增减工作项目,不再是工资只能加不能减、不关注结果效果,而是根据工作拼盘与定价设计,以结果来核算员工的劳动报酬。

注:文章篇幅有限,不能详细介绍各种激励共赢模式的详细理念和设计步骤等干货知识。

激励性KSF、PPV模式实操内容及案例,来自《绩效核能》一书

想深入学习的,建议点击以下链接购买!书内附数十个行业案例,送独家视频学习资料。

KSF薪酬全绩效模式 :实现利益趋同、思维统一——适用于企业高管、部门经理、一线核心员工。

管理层作为企业核心岗位,他们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所以做薪酬模式的激励性非常重要,为了避免高层占据高位不做事,我们必须抛弃传统的薪酬模式,改用用KSF薪酬模式。

即通过对员工创造的结果和价值进行量化,与员工所得的报酬进行深度挂钩,强调以“结果”和“价值”换取报酬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和薪酬全绩效模式。

老板哭了:工厂30个人有9个管理人员,消极怠工不负责的占大半!

KSF是一种能体现管理者和企业共赢的模式,它一般会给管理者开拓6-8个绩效激励渠道,并在每一个渠道上找到平衡点,超出平衡点即做出分配细节,这个模式分配的不是企业既有的利润,而是一种超价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结果、效果与企业进行价值交易,企业赢得的是高绩效、管理者员工赢得的是高收入。

KSF模式的激励性体现在:

  1. 员工有6-8个加薪渠道,薪资弹性大
  2. 只要员工干的好,就能加薪
  3. 员工与企业利益趋同,员工获得高薪的同时,企业获得高利润
  4. 员工成为企业的经营者,和老板一起共同经营公司
老板哭了:工厂30个人有9个管理人员,消极怠工不负责的占大半!


设计案例:某企业生产经理的KSF薪酬绩效设计表

在KSF模式下,他的薪酬分配:固定薪酬(20%)+宽带薪酬(80%),宽带薪酬的部分薪酬,被分配到6-8个指标当中,每一个指标设定一个平衡点(平衡点选在过去一年的数据平均值,或者是老板和员工达成的共识点),只要达到了平衡点,员工就可以拿到这部分薪酬。

老板哭了:工厂30个人有9个管理人员,消极怠工不负责的占大半!

实行KSF模式后,在平衡点(平衡点:根据历史数据或员工和老板协商得来的,员工和老板都认可)的基础上:

如果采用KSF薪酬模式,他会有6-8个加工资的渠道,在原有平衡点上:

KI:根据数据分析,我们选取平衡点68720,产量每超过500,奖励经理25元,每降低500,少发25元;以此类推:

K2:辅料成本率:平衡点:6.83%,每降低0.02%奖励8元,每超出0.02%,少发 8元;

K3:工资费用率:平衡点:5.69%,每降低0.01%奖励6元,每超出0.01%,少发 6元;

K4:产品性能合格率:平衡点:30%,每超过5%,奖励经理50元,每降低5%,少发50元;

K5:附件报废率:平衡点:0.51%,每降低0.01%奖励11元,每超出0.01%,少发 11元;

K6:核心员工保留人数:平衡点:11,当月0流失,全发,半年0流失再奖励200元,每流失一人 少发 100元;

K7:..............

KSF全绩效模式,给员工提供了6-8个加薪渠道 ,员工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好的结果,为自己加薪。

对企业而言,员工更加积极工作,创造了更多更多的价值,拿到 高薪是应该的,而且企业是拿出员工创造的超额利润部分给员工加薪,不会增加企业成本。

在这样模式下,老板是希望员工拿高薪的,因为员工拿高薪说明结果导向做的好,做出贡献高,企业也一起获利,这就叫共赢

本文所讲的:激励性KSF、积分式管理模式实操内容及案例,来自《绩效核能》一书,想深入学习的,建议点击以下《了解更多》链接购买!书内附数十个行业案例,送独家视频学习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