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希斯萊傑:是你讓蝙蝠俠的生命變得更為完整!

世界上最好的小丑扮演者:希斯萊傑。對於這一觀點,我相信絕大多數人應該不會反對。

致敬希斯萊傑:是你讓蝙蝠俠的生命變得更為完整!

我們今天聊一聊,影片《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小丑這一角色的作用和地位。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小丑在劇中的具體策略及思路:

1.統一黑幫,拉攏人手。

2.賄賂警員,孤立蝙蝠俠,同時,獲取關鍵人物的信息。

3.不斷挑戰司法體制,製造混亂與恐慌,控制民眾情緒。

4.綁架哈維和瑞秋,利用蝙蝠俠必救瑞秋的心理,故意在最後關頭讓他救下哈維。不惜代價,只為讓蝙蝠俠暴露出情緒或者道德上的弱點,併為後面蠱惑哈維埋下伏筆。

5.為手下樹立假大空的“崇高”犯罪目標,收買人心,並同時把他那套扭曲的三觀,灌輸給所有人。

6.偷換概念,蠱惑、腐化哈維,釜底抽薪。讓哥譚市官方宣傳的、正義的化身成為笑話,摧毀所有人的信仰與信心。

7.不斷玩弄人性,希望所有人的內心,都變得和他一樣陰暗。

最終目的,從精神上毀滅或者同化蝙蝠俠。

致敬希斯萊傑:是你讓蝙蝠俠的生命變得更為完整!

其次,我們分析一下小丑的動機和目的:

從美劇《哥譚市》和電影《蝙蝠俠:暗黑騎士》這兩部作品中,我們能零星瞭解到小丑的部分身世。可以說,悲慘的經歷,是小丑心理扭曲的導火索之一。而另外一根重要的導火索,就是蝙蝠俠本人。如果說小丑的內心如同一個一萬年都沒清洗過的馬桶般骯髒,那麼,蝙蝠俠的內心,簡直就明亮得如同天堂。絕對地光明是容不下絕對地黑暗的,同理,絕對地邪惡,也容不下絕對地正義。小丑有他自己的邏輯:蝙蝠俠和他,都是遊離於正常人群之外的怪物,需要了,人們拿來用用,用完了,人們如同看見麻風病人般對待你。道德過於高尚是怪物,心理過於骯髒也是怪物。基於這個邏輯,小丑的目的只有一個:從精神上毀滅或者同化蝙蝠俠,向所有人證明,每個人的內心,都很骯髒。哪怕是蝙蝠俠,也不例外!

致敬希斯萊傑:是你讓蝙蝠俠的生命變得更為完整!

綜上,我們再回到開頭所講的觀點:小丑使蝙蝠俠的生命變得更為完整。

1.小丑和蝙蝠俠的數次交鋒中,其實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甚至是惺惺相惜的(至少小丑是這麼認為的)。

2.小丑出現前,觀眾多少會覺得蝙蝠俠的人設有些不真實:世界上真的有這麼高尚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人存在?小丑出現後,我們會發現,原來真有毫不利己,就是見不得人好的人。就像管家說的:“世界上真有一小撮人,不為犯罪而犯罪,唯一的目的,就是想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糟。”小丑就是蝙蝠俠的“反物質”。

3.小丑在人性方面的孤獨,襯托出了蝙蝠俠同樣的處境。

致敬希斯萊傑:是你讓蝙蝠俠的生命變得更為完整!

最後呢,小丑在劇中對蝙蝠俠講:“你的存在,讓我感受到人生的完整。”我們把這句話發過來理解,又何嘗不是呢?

致敬希斯萊傑:是你讓蝙蝠俠的生命變得更為完整!

個人觀點,請輕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