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中國是如何從俯首稱臣的崇拜小弟一步步變成侵略者的

今天繼續來聊中日曆史關係之演變。

4不老實的小弟

昨天說到,在隋唐時期日本的遣唐使們給中國人留下了極好的印象,可它的另一面也在這個時期初漏端倪,和中國發生了歷史上的第一戰:唐代白江口之戰。

其實,在白江口之戰前,日本的“不恭”已經有苗頭了。

日本對中國是如何從俯首稱臣的崇拜小弟一步步變成侵略者的

隋朝建立時,日本也同時出了個大人物:聖德太子。就是他把日本的國號由“倭”改成“日本”的,意為日出之國。日本史載,聖德太子聰明絕頂,飽讀詩書,篤信佛教,他是日本歷史上最深受愛戴的政治家,舊款的日元一萬元印的人像就是他。

聖德太子不甘心屈居他國之下,在送給隋煬帝的國書裡傲慢地寫道:“日出處天子,致日落處天子,無恙!”這種“不遜之詞”當然惹得隋煬帝大為不悅,他責怪手下:“蠻夷書有無禮者,勿復以聞。”可惜隋煬帝不爭氣,三徵朝鮮也沒成,就更沒精力管日本了。

日本對中國是如何從俯首稱臣的崇拜小弟一步步變成侵略者的

白江口之戰的起因還是要從朝鮮說起。當時的朝鮮半島是三國鼎立,百濟、高句麗和新羅。新羅親唐,百濟親日,高句麗則是唐朝打擊的對象。高宗時期,新羅受到了百濟和高句麗的聯手進攻,一連被下三十三城,眼看就要被滅了,於是新羅王到唐朝求援。高宗李治覺得這是個削弱高句麗的好機會,就派出大將蘇定方援朝。蘇定方統率水陸大軍近十三萬,戰船一千九百搜,加上五萬新羅兵,十八萬大軍泰山壓頂一樣迅速“討平百濟,面縛其王扶余義慈。”蘇定方撤離時,留下了朗將劉仁願在百濟舊都泗沘城鎮守。唐朝大軍一走,百濟的局勢就開始不穩定了,百濟的舊將鬼室福信很忠心,他召集了剩餘部隊展開復國的游擊戰,為了迎回在日本為人質的王子豐回國繼承王位,鬼室福信遣使到日本求援,並獻唐俘一百餘人。

當時日本齊明天皇在位,她是個六十多歲的老太太,執政的是她兒子皇太子中大兄。中大兄不甘心日本的勢力就此在朝鮮半島瓦解,又看到獻來的俘虜,覺得唐兵不過如此,於是開始全國總動員,由齊明天皇御駕親征,率領三萬兩千人東回百濟。不料大軍到了南方,齊明天皇染上瘟疫一命嗚呼。出師不利,中大兄卻硬著頭皮出了海,把劉仁願團團圍困。

唐高宗派遣文武雙全的大將劉仁軌率兵船來救,加上此後派出的另一支援軍,總數大約在兩萬人。公元663年8月17日,戰爭在白江口(朝鮮半島西南部的錦江入海口)展開。

日本對中國是如何從俯首稱臣的崇拜小弟一步步變成侵略者的

中日雙方兵力對比為:唐軍一百七十艘船,兩萬人;日軍一千艘船,三萬兩千人。日軍在數量上佔優勢,但是當時唐軍的戰船主要是樓船,艨艟、鬥艦等高大船隻,還有一種配備了火器的火艦。而日軍的船隻小得多,戰鬥力方面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中日曆史上第一次交戰很快有了結果。日本史料的記載是:“日本水師捨身突入唐陣,唐軍從容左右迎擊,縱火焚日船。須臾,官軍敗績,赴水溺死者甚眾。”中國史料的記載是:“焚其舟四百艘,海水皆赤......百濟王豐脫身奔高麗,王子忠勝等率眾降。”

三萬精銳之師一舉覆滅,餘下的日軍逃回島上,惶惶不可終日,生怕唐軍乘勝“直搗黃龍”,於是在九州等沿海地段大量修築“山城”作為防線。但日本人多慮了,唐軍並沒有來,他們連不堪一擊的小小島國在哪個方向都懶得搞清楚。

此戰過後,唐朝順利滅掉百濟,五年之後又滅了高句麗,而與唐友好的新羅最終強大起來統一了半島。日本人吃了敗仗後,整整一千年沒敢對朝鮮用兵,而對中國卻沒有半點懷恨在心。日本民族尊崇強者,你把他打得服服帖帖,他反而更加佩服你。白江口之戰後的日本遣唐使人數,陡然比以往增加了兩倍,上文說了,遣唐使給當時的中國人留下了謙謙君子的形象,日本也被描繪成了世外桃源。

5雙面國終於露出了它醜惡的那張臉

到了明代,日本在中國人的心中徹底變了樣。謙謙君子變成了兇惡野人,世外桃源變成了海盜之國。

日本對中國是如何從俯首稱臣的崇拜小弟一步步變成侵略者的

一半的的原因是因為忽必烈徵日的失敗。

日本這個以“日照大神”保佑的島國在有史書記載的二千七百年的歷史裡,除了我們熟知的二戰時美國人投了兩顆原子彈,遇到的最大危機就是元朝的遠征。一直到今天,“蒙古來襲”都是日本無數影視作品樂此不疲的絕佳題材,這是種微妙的情感,猶如好萊塢動畫大片《獅子王》中,那兩隻壞鬣狗背地裡呼喚獅子王名字時,帶有的“戰慄和僥倖”交織在一起的奇特幸福感。

“蒙古來襲”一共兩次。日本史學界稱為“文永之役”和“弘安之役”。

公元1268年正月,日本收到了蒙古忽必烈送來的國書,他用恐嚇性的語言指責日本為什麼不來朝獻貢,難道不怕橫掃天下的蒙古大軍嗎?當時的幕府當權者北條時宗召集文武開會後決定:無理的國書,不予理睬。這就要說一下當時日本人的心態了,自從唐朝滅亡後,他們就一直以唐文化正統自居,對於蒙古這個野蠻民族從骨子裡瞧不起,所以當然不會去俯首稱臣。

因為屢次招諭日本稱臣遭到不理不睬,忽必烈龍顏大怒,派遣蒙古和高麗聯軍三萬兩千人(又是三萬二,歷史真是驚人的巧合),從朝鮮半島揚帆出海,遠征日本。 1274年十月,聯軍首先將馬島洗劫一空,連夜在九州的博多灣登陸,遭到鎌倉幕府軍隊和九州各藩武士的強烈抵抗。

慘烈的戰爭進行了二十多天,開始階段效仿古人的日本軍傷亡慘重——日本武士按照戰法,披戴盔甲,策馬提刀,上前報上自己名號:“我是某某家臣!”要求對方身份相當的武將前來“一騎”單挑,結果等待他的是蒙古人如蝗一樣的弓箭......但日軍頑強的抵抗阻止了元軍的前進,最後由於箭和給養都即將耗盡,元軍只得上船撤退。在返回朝鮮的海上,元軍艦隊遭風暴襲擊,百餘艘船隻沉沒,損兵過半。

日本對中國是如何從俯首稱臣的崇拜小弟一步步變成侵略者的

第二年,忽必烈又向日本派出了招諭使團,可憐這批無辜的羔羊在北條時宗一聲令下,全部在鎌倉的龍口被斬首。

七年後,公元1281年春,忽必烈派出了第二支由蒙古、高麗、漢人組成的遠征軍,船舶數千艘,士兵接近二十萬。這是一支空前強大的遠征軍,怎麼看日本都不可能抵擋得住。以蒙古人的報復心,日軍一旦失敗,亡國滅種即在眼前。

這一次元軍輕易攻佔了博多附近的幾個島嶼,屠殺了島上的所有人。不過,當他們登陸作戰時卻遇到了想象不到的障礙——日軍花費五年時間,早早築起了一道長二十公里,高達兩米的防禦石牆,以之為堡壘不斷擊退元軍的進攻。戰鬥持續了一個多月,雙方都傷亡慘重,始終相持不下。

日本對中國是如何從俯首稱臣的崇拜小弟一步步變成侵略者的

不料到了八月,颱風再一次突然來臨,數百艘元軍戰艦一夜間被摧毀。元軍統帥只有率領殘存的艦隊退回大陸,扔下了海灘上數萬士兵,這些可憐的士兵最後大部分被殺,剩餘的成了俘虜。而忽必烈看到日本這樣的難以馴服,加上群臣的勸諫,終於下詔罷徵日本。

“蒙古來襲”帶來的間接後果有兩個:其一,日本人更相信他們的國家是神國,因為有“神風”保佑。其二,中國內地和日本的關係降到冰點,日本人對中國的敬畏心消失,隨著日本南北朝的結束,失敗的南朝封建主組織武士開始劫掠中國與朝鮮的沿海地區,這就是貫穿了有明一朝的倭寇。

日本對中國是如何從俯首稱臣的崇拜小弟一步步變成侵略者的

日本倭寇對大陸的侵擾從元朝就開始了,明初,日本“乘中國未定,寇掠沿海。”同時,被朱元璋消滅的張士誠、方明珍等殘部多逃亡海上,佔據島嶼,勾結日本人出沒海上擄掠財貨,遼寧、山東、福建、浙江、廣東,“濱海之地,無歲不受其害。”明代的百科全書《萬寶全書》裡面有一副日本人像,人像為半裸跣足,下身著裙,身體肥壯,肩扛長刀,一副暴戾的野人模樣。人像旁的註釋是:“日本國即倭國,在新羅國東南大海中,依山島而居,九百餘里,專一沿海寇盜為生,中國呼為倭寇。”意思是日本專門生產海盜,這就是明朝世俗對日本的普遍看法。

倭寇對明朝乃至後來的中國歷史的影響是深遠且直接的。十四五世紀的時候,正值歐洲的大航海時代和資本主義的萌芽,而明朝卻因不堪倭寇的騷擾,在明世宗朱厚熜時期實行了嚴厲的海禁政策,禁止民間的海上貿易,徹底與世界斷了聯繫,斷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渠道。如不是這樣,在明朝寬鬆的政治經濟環境下,或許也會像歐洲一樣甚至比他們更早的進入資本主義,也就沒有了後來的清朝以及近百年的屈辱史了。

日本對中國是如何從俯首稱臣的崇拜小弟一步步變成侵略者的

​清代,徐福家鄉出了個才子李汝珍,他在神話小說《鏡花緣》裡寫道:海外有個雙面國,其國人有兩張面孔,正面是和顏悅色、滿面謙恭,背面卻用浩然巾藏著一張惡臉,鼠眼鷹鼻,血盆大口。小編覺得這個描述簡直太形象不過了。從小國寡民到世外桃源,再到沿海寇盜,日本人終於在十三世紀以後,露出了隱藏已久的那張惡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