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為全華班奪冠懸樑刺股 創造公平環境激發人才活力

足球界人士認為,培養本土優秀足球人才,加快提升足球競技水平,是振興中國足球的必然要求,也是職業俱樂部的重要責任。

繼每年投入5000萬舉辦的“恆大杯”馬德里足球冠軍賽開賽和韋世豪、張修為、何超等人轉會至廣州恆大完成球隊換血後,在新年伊始放出的又一重磅消息:2月17日,廣州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正式下發《關於全面實施末位下放制和首位晉升制的通知》。該通知稱:為了加快培養優秀足球人才,實現2020年“全華班”的目標,俱樂部研究決定,實施一線隊“末位下放制”和預備隊“首位晉升制”。

恆大為全華班奪冠懸樑刺股 創造公平環境激發人才活力

此次實施一線隊“末位下放制”和預備隊“首位晉升制”,對於這六名新進球員來說不僅是巨大的機會,同時為實現2020年 “全華班”的目標,為中國足球在未來的崛起增添了更多信心和期待。

恆大為全華班奪冠懸樑刺股 創造公平環境激發人才活力

鄧涵文

廣州恆大隊自2010年成立以來,7次奪得中超冠軍,2次獲得亞冠冠軍,並世俱賽中取得好成績。但輝煌成績的背後,恆大也面臨著球員老化的問題。從2016賽季開始,恆大隊的本土球員,平均年齡就一直是中超最大的。到2018賽季,本土的主力和主力替補,平均年齡超過了31歲。鄭智是1980年出生,馮瀟霆和郜林都是85國青一代,1987年出生的有曾誠、黃博文、張成林、張文釗、于漢超等5人,1988年出生的則有李學鵬、鄒正、鄭龍等3人。張琳芃、梅方都是1989年。而1990至1995年齡段,只有廖力生(1993)和徐新(1994)兩人,球員嚴重斷層。

恆大為全華班奪冠懸樑刺股 創造公平環境激發人才活力

馮博軒

2018賽季,恆大失去冠軍寶座,亞冠未能進決賽……經歷了不如意的一個賽季,恆大隊有了空前的更新換代決心。去年底今年初,該俱樂部藉助轉會窗口期,相續引進了劉奕鳴、韋世豪等6明國腳級年輕球員,豐富球隊人才儲備,增強球隊整體實力,並進一步推進恆大老闆許家印“全華班”戰略目標。

恆大為全華班奪冠懸樑刺股 創造公平環境激發人才活力

唐詩

足球人士普遍認為,作為中超聯賽七冠王,廣州恆大上賽季衛冕失利凸顯陣容老化,恆大引進6名新人,顯示了球隊“換血”的堅定思路,新賽季勢必放手使用新人。

恆大為全華班奪冠懸樑刺股 創造公平環境激發人才活力

王進澤

此次文件出臺,更是對這一觀點的有力支撐。恆大俱樂部通過“末位下放”和“首位晉升”進一步強化隊內競爭,加強一線隊和預備隊間的人員流動,優勝劣汰,鞭策球員進步。考慮到預備隊大多是年輕球員,這一舉措也是給年輕球員創造更多的晉升機會,而不是外界傳言的坐冷板凳。

恆大為全華班奪冠懸樑刺股 創造公平環境激發人才活力

楊立瑜

事實上,作為一家有志於振興中國足球的中超豪門俱樂部,收攬年輕球員,可以為他們提供亞冠等高水平賽事錘鍊,進一步提升競技水平,從而間接達到提升國足水平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