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路上青春衡东:摆渡人罗正粒兄弟37年的坚守

大衡之东2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康)蜿蜒辗转的洣水河,缓缓流过我县草市、杨林、霞流等乡镇。在滋养了沿岸诸多居民的同时,却也把杨林镇的小岳州村、石峡村分隔两岸。人来人往,只能靠唯一的渡船来回接送,而罗正粒、罗晓保两兄弟,则在这生命线上已经摆渡了37年。

追梦路上青春衡东:摆渡人罗正粒兄弟37年的坚守

毗邻杨林镇古街的小岳洲村和石峡村,隔河相望不到500米,而连接洣水两岸百姓的交通枢纽则是渡口罗正粒、罗晓保两兄弟撑的渡船,而这一撑就是三十七年。从木筏到柴油木船,再到现在的标准化渡船,他们始终站在“原地”,保证两镇六村近万人的出行。

追梦路上青春衡东:摆渡人罗正粒兄弟37年的坚守

罗晓保告诉记者,这么多年他们坚持摆渡,更多的是舍不得与两岸村民的感情。他说当年他们摆渡,现在他们还是摆渡,将来也会继续摆渡下去。

今年七十多岁的董完徕是石峡村村民,他还记得年轻时候出行渡河时,罗正粒兄弟刚好17、18岁入行,现在他都成了爷爷,每天接送小孙子读书,坐的还是这两兄弟的渡船。

罗正粒说,最开始他们的渡船是木筏,过河全靠划桨,只能乘坐十人左右,不到500米的河道,差不多要划上20分钟。现在渡船改成机动船,能承载的人越来越多,速度也越来越快,每天往返最少也都在二十趟,风雨无阻。村民们都说,这么多年的船坐下来,感觉两兄弟就像是自己的亲人一样。

追梦路上青春衡东:摆渡人罗正粒兄弟37年的坚守

罗正粒两兄弟18岁开始在水上讨生活,一步步实现了从舵手到签单发航员的角色转变。罗晓保说,从入行开始,掌舵的渡船虽已更新多次,但票价涨幅却不大,从1983年的每人一分钱,到现在,也不过一元钱。在不少人眼中,兄弟俩都是在做“赔本生意”,可不善言辞的罗晓保说,这么多年乡里乡亲的,都有感情了,不会去涨价。

据了解,我县辖区内有湘江、洣水、永乐江3条通航河流,通航里程达173公里, 其中有49处渡口,像罗正粒这样的摆渡人还有几十人,他们日复一日地在河道摆渡,尽职守则,近20年来,河道行船实现安全零伤亡事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