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倭寇的來源?

明朝倭寇的來源?

倭寇圖


 十四世紀,是日本的“南北朝時期”,地方割據者之間頻繁發生兼併戰爭,日本的那些在內戰中失敗的南朝勢力流亡海上,封建主帶領著武士、海商及遊民組成了高度軍事化的海盜隊伍,長期反覆侵犯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

例如在嘉靖二十二年至四十二年(1543~1563)的20年中,興化府先後16次遭倭寇侵掠。由於歷史上我國把日本稱為“倭國”,所以史稱這些來自日本的海盜“倭寇”。倭寇之患起自元末,明初開始倭國的抗倭戰爭,直至明萬曆中期,經名將俞大猷、戚繼光等軍民的奮戰,才基本結束了倭患。

但是,事實上日本浪人對中國東南沿海的騷擾並沒有完全消解,只是萬曆後期開始,這樣的侵擾再也不成規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