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最佳男主角也该是《绿皮书》的

在我看来,最佳男主角也该是《绿皮书》的

《绿皮书》男主角维果·莫腾森

在第91届奥斯卡颁奖礼上,电影《绿皮书》包揽了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三个大奖。马赫沙拉·阿里继前年的《月光男孩》之后再次赢得一尊最佳男配的小金人。在我看来,《绿皮书》的男主角维果·莫腾森也值得一尊小金人。

在我看来,最佳男主角也该是《绿皮书》的

《绿皮书》剧照,马赫沙拉·阿里(左)凭借此片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政治正确、结构工整、演技精湛,无可挑剔的精致商业片,都是人们之前预测《绿皮书》能拿下最佳影片“绝对不会错”的理由。但这些冠冕的理由背后,未尝不是一层看轻的意思,暗含着一种“因为很平均、所以很平庸”的导论——这是我不能接受的“善意”。政治正确,往往意味着可以苦情、可以控诉,甚至可以家常碎屑、历史白描,但却独独不能发噱。在政治的呆板面前,调侃的态度本身就是不正确的,遑论你到底调侃了什么。是以拍一部政治正确又能够让人捧腹大笑,且幽默蛮高级的电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谓高级的幽默,是生活中的“不正常”越是显得如此一本正经,显得那么天公地道而引发出的绵长噱意。维克多·格林在1960年代编写《黑人驾驶者绿皮书》(简称《绿皮书》),以帮助黑人同胞在美国南部出行趋利避害的动机其实就非常幽默。这本“工具书”上对黑人餐饮、交通、住宿的标注与提示越是翔实可靠,就越令后人哑然失笑。而以此为由头,结合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黑人天才音乐家唐与纽约夜总会意大利裔混混托尼间的一段真实故事,所铺排演绎出的电影《绿皮书》,在片中一个个精巧设置的反转背后,其实都藏着一种深刻的无奈与悲悯。

在我看来,最佳男主角也该是《绿皮书》的

维果在《绿皮书》中饰演托尼

电影与演员本该就是互相成就的关系。马赫沙拉·阿里虽然拿的是“配角”奖项,但以他在《绿皮书》中的戏份而言,完全是同男主角维果·莫滕森平分秋色的体量。而说到后者,在《绿皮书》中饰演托尼的维果,这位长着一张亦正亦邪脸孔的男演员已经六十岁了,此次获得提名后,人们才仿佛又一次想起了多才多艺的“阿拉贡”——得了吧,《指环王》火的那些年,你们追的都是精灵王子好吧。

在我看来,最佳男主角也该是《绿皮书》的

《指环王》中的阿拉贡

即便是我现在粉维果,老实讲,曾经有一段时间也经常把他和另一位好莱坞电影中经典男配、法国演员奥利维耶·马丁内兹搞混了,他们年轻的时候都很适合演那些多情不羁的浪子,自负狂妄的商人,总之是人群中看着光鲜实为渣男的角色。如果说出演过《21克》的本尼西奥·德尔·托罗,贡献了好莱坞电影中一张典型的拉美邪典面孔,则维果和奥利维耶年轻时很多角色都以一种脸谱化的存在,征示了一种美国保守派人士眼中老欧洲的轻佻与罪恶。

在我看来,最佳男主角也该是《绿皮书》的

维果为了贴近这个角色增肥30斤

那些天赋甚高又长时间偏离于聚光灯关注的演员,随着岁月的打磨往往会来一次演技大爆发,这样的例子实在不胜枚举。非常喜欢维果此次在《绿皮书》中的表演,为了饰演好电影中的托尼,他靠大快朵颐披萨增肥了三十斤,一下子就刻画出一副在夜总会看场子的混混,那老之将至又蠢蠢欲动的样子。托尼·利普的后人都说维果此次演活了他的父亲,那点烟的姿态与抽烟的动作,都看得出他此次表演时的张弛有度。而紧张感,正是这位演员过往在戏里除了角色本身,个人气质间也能传递出来的感觉——实际上,维果两年前便凭借《神奇队长》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那次的表演同样无懈可击,如果说差点什么,可能就是那份长久做配角而来的紧张感。

但这一次托尼的形象将会长时间地被人们想起。在我看来,那简直是《教父》系列之后,大银幕上最有味道的美籍意大利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