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极尽赞美竟成传说的“秘色瓷”重返人间,原来它们长这样!

我国有一种瓷器,曾一度风靡古代文艺界。许多诗词作者为它吟诗作赋、言语极尽赞美。可惜的是,自宋代以后,这种瓷器便销声匿迹,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后来的人再也没有见过实物,以为它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诗词中极尽赞美竟成传说的“秘色瓷”重返人间,原来它们长这样!

直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法门寺地宫被打开,失传千年的十几件瓷器重见天日,人们才亲眼见证传说中的神奇,也证明了古籍诚不欺人,这世上真有 “秘色瓷”。

诗词中极尽赞美竟成传说的“秘色瓷”重返人间,原来它们长这样!

我们听过赤、橙、黄、绿、青、蓝、紫和各种调制的色彩名词,但说到“秘色”一词,相信网友们也无法想象这到底是哪样色。

诗词中极尽赞美竟成传说的“秘色瓷”重返人间,原来它们长这样!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我们有幸见到了失传千年复得的秘色瓷文物展品。

第一眼望过去,淡淡的香草色,颜色均匀,有种如冰如玉的素净,特别地雅致。这种颜色直到今天看起来仍然高级,在古代的影响力自然更不用说了。唐代诗人、文学家和农学家陆龟蒙曾为秘色瓷写过这样的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毫不掩饰他对这种瓷器的喜爱!

诗词中极尽赞美竟成传说的“秘色瓷”重返人间,原来它们长这样!

“秘色”听起来神秘,可它并非是颜色名词,也不是“秘密的颜色”。它的得名来自于“特殊的保密的配方”的釉色,而且知道的人特别少。

既然一种瓷器配方而已,为什么要保密呢?原来这种秘色瓷古代是专供皇室使用,庶民是没有资格拥有的,它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烧制的配方自然是不能公开,需要保密的了。

诗词中极尽赞美竟成传说的“秘色瓷”重返人间,原来它们长这样!

既然是专供皇室使用的物品,除了如冰如玉的美姿,实力也需要够“硬核”。乍看秘色瓷,有种盛着清水的视觉感受,清亮莹透,又如一汪宁静的湖水。虽然没有繁缛的花纹修饰,高贵的气质显露无疑。

诗词中极尽赞美竟成传说的“秘色瓷”重返人间,原来它们长这样!

其实,秘色瓷并不是横空出世的新品类,它是古代越州越窑青瓷中的精品。古代越州在现今浙江一带,这里出产的青瓷在古代非常有名,常年进贡朝廷的秘色瓷就更加不一般了,无论是精美程度还是做工复杂程度,都是精品中的精品,甚至连配方都是保密的。自宋朝以后,这种保密的贡品瓷器烧制技术失传了,后人在古籍里看到秘色瓷,并不明白到底是怎样一种瓷器,以为只是传说中的物件而已。

诗词中极尽赞美竟成传说的“秘色瓷”重返人间,原来它们长这样!

就这样被传说了近千年,直到1987年,法门寺地宫被打开,14件来自唐代的秘色瓷重现人间,它们是唐朝皇室在法门寺供奉的物品,也是世界上发现有碑文记载证实最早的精美宫廷瓷器,堪称古代瓷器中的珍品。

诗词中极尽赞美竟成传说的“秘色瓷”重返人间,原来它们长这样!

如今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可以看到其中的两件文物:一件瓷碗,一件五曲花口盘。它们颜色均匀一致,青绿色釉,内夹着玛瑙细末,用丝绸包被,如今还能在瓷器外部看到丝绸包被的痕迹。

诗词中极尽赞美竟成传说的“秘色瓷”重返人间,原来它们长这样!

十三朝古都西安,这里流传下来的传奇历史和奇珍异宝太多了,一件看似不起眼的物品也拥有一个跨越千年的故事,如你有兴趣,在西安欣赏美景的同时,不要错过它们。

关注爱丽斯旅行,与你分享旅行中的点滴趣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