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拼音,不只是專業決策,還是公共決策

訂拼音,不只是專業決策,還是公共決策

作者/熊丙奇 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說(shuì)服變成了說(shuō)服 ,一騎(jì)紅塵變成了一騎(qí)紅塵,粳(jīng)米變成了粳(gěng)米,蕁(qián)麻疹變成了蕁(xún)麻疹……2月19日,某公眾號發表的一篇《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刷屏社交網絡,文中舉了一大串讀音改變的例子,並寫道,“不少網友查字典發現,許多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已經成為了對的……”這篇文章迅速登上微博熱搜,網友紛紛驚呼“上了個假學”,“當時好不容易糾正過來的讀音,現在因為大部分人讀不對就改了?”“這事還有少數服從多數的?”

從網友對拼音被改一事的反應看,已經規範使用的拼音,完全沒有修改的必要,修改只會增加成本、焦慮,以及更不規範使用的情形。更為主要的是,對於影響面極大的文字、拼音修訂,不能就由少數幾個人說了算,也不要追求所謂的與時俱進。當前,發展我國傳統語言文化,應該減少折騰。

據報道,《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是條‘假新聞’請不要擔心。”這則“假新聞”中的大部分內容來自國家語委2016年6月6日發佈的《徵求意見稿》,而這個《徵求意見稿》至今尚未正式發佈。今後正式發佈的《審音表》應該不完全和《徵求意見稿》一樣,“也許網友擔心的‘讀音改動’根本就不會出現在正式發佈的《審音表》中,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

對於拼音修改,網友的普遍反應居然是“擔心”,而專業人士的看法是“讀音改動”可能根本不會出現在正式發佈的《審音表》中,並以此讓網友不要擔心,這表明修訂拼音既沒有群眾基礎,又沒有得到專家們的一致贊成,很有可能就是少數專家的自娛自樂。而這種少數專家的意見,由於影響面極廣,是需要謹慎對待,充分論證的。

讀音的修改,即便只有幾個讀音的修改,都會帶來字典、教材的重新出版、印刷,這就是巨大的成本。對此,網友質疑是有人故意調整拼音,以達到推出新版字典、教材的目的,是完全在情理之中的。事實上,漢字讀音的修改,已不只是專業事務,而屬於公共事務,對公務事務進行決策,是必須考慮相應的成本的。

近年來,我國一直在推進義務教育教材循環使用的工作,但是,循環使用效果並不好,除了學生在使用教材時不注意愛護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教材不斷進行修訂。這是出版社和編寫者不希望教材循環起來,循環起來,會更加環保,也會一定程度減少財政為學生配備義務教育教材的開支,但是,出版社的銷售收入卻減少了。這種出於利益角度的教材修訂,往往打著與時俱進優化教材的名義,是需要警惕的。修改少數漢字的讀音,會不會有同樣的問題?

而就是從專業角度看,調整已經形成的規範,必須有非改不可的理由,以前的規範,經過多年的糾正好不容易形成了,現在卻要調整,這樣的調整,專業公信力何在?會不會經過一段時間後,又會再進行修訂?另外,讀音調整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學生、教師、家長群體,一個漢字,以前家長和老師學習的讀音是一個,到了孩子那裡卻是新的讀音,而讀錯音,很可能會影響考試成績,這種修訂,就是故意製造焦慮。

因此,筆者並不贊成對已經規範的讀音進行修訂,哪怕是微調,也沒有多大必要,只有對那些並不規範,存有歧義的讀音經過專業的論證,必須調整,才加以調整。這才是對語言文字以及公眾利益高度負責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