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糖 捏麵人 城牆下理髮 西安這些正在消失的老行當你知道幾個……

老西安有些舊行當,來看看你都見過那些,全都見過的都是老西安人。

吹糖

在很多西安人的記憶中,小時候去公園玩必買的一個小玩意兒就是糖人。

吹糖 捏麵人 城牆下理髮 西安這些正在消失的老行當你知道幾個……

融化成100°C高溫的麥芽糖,經吹糖藝人手口並用,五顏六色的糖料被吹成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小動物,比如齊天大聖、十二生肖,樣貌可愛又傳神。

城牆下、公園裡、人流量大的街道邊都能見到吹糖人,用麥芽糖吹出的各色小動物最受孩子們的喜愛,不僅可以把玩在手心,還能吃,但是估計很少有孩子忍心吃掉這麼可愛的小動物,基本都是在瘋玩的時候不小心掉在了地上,摔碎的。即便如此,每次逛公園、逛街時看到了吹糖人,還是會央求父母給買。

捏麵人手藝人用手捏出了的五彩繽紛的世界把我們帶回了到美好的童年……

吹糖 捏麵人 城牆下理髮 西安這些正在消失的老行當你知道幾個……

麵粉,刮子,竹簍,梳子,剪刀是捏麵人的基本行當,他們經捏、搓、揉、掀,用小竹刀靈巧地點、切、刻、劃,塑成身、手、頭面,披上髮飾和衣裳,造型全靠一雙手,頃刻之間,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便脫手而成。

以前每逢春節,西安一些知名景區,或者大型廟會現場都能見到捏麵人擺攤售賣,攤前圍著一圈人觀摩,大多是父母買給孩子玩的,也有情侶買的送給男票或女票。

城牆下的理髮人

吹糖 捏麵人 城牆下理髮 西安這些正在消失的老行當你知道幾個……

夜晚華燈初上,西安的城牆根下就會有很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在這裡鍛鍊,有打拳的、有使用各種健身器械的、有散步的,還有理髮師,就著燈光給中老年人理髮,因是收費較低也很方便,所以很多老年人願意在馬路邊這種簡易的小攤上理髮。

當然,偶爾也會有年輕群體光顧。沒有鏡子,簡單的工具胸口一插,剃刀嗡嗡,剪刀咔嚓,這安詳和諧的街景是西安城展現給世人的最真實的一面。

倒鋁鍋

吹糖 捏麵人 城牆下理髮 西安這些正在消失的老行當你知道幾個……

小時候喝完的易拉罐要留著,放在那裡攢的多了,等師傅上門了就可以倒一口小鋁鍋了。

倒鍋師傅的各種模具,應有盡有,大鍋小鍋,擺在街頭。一個風機,一口坩堝,一個火爐,一把火鉗。一些廢鋁,放在爐前,火爐燒旺,鋁入坩堝……經過倒鍋師傅一系列嫻熟的操作,一口鋁鍋就成型了。不單可以鑄造鍋,廚房常用的鍋碗瓢盆大多都可以做出來,在經濟不發達的年代,倒鋁鍋是一門很時興的手藝,伴隨城市化進程,如今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幾乎難尋他們的蹤跡了。

泥叫叫

吹糖 捏麵人 城牆下理髮 西安這些正在消失的老行當你知道幾個……

"泥叫叫"是民間對這種小泥人的暱稱,這種來自西安市白鹿原上的傳統手工藝品,傳承著數千年前史前先民的遺響。"泥叫叫"本是孩子們玩耍的泥哨,據考證,西安半坡出土的單音泥哨就是"泥叫叫"的鼻祖。泥叫叫作為可以吹的哨子,五顏六色,外表塗上油後,又黑又亮又好看,小孩子最喜歡。泥叫叫有很多種,如:鳥哨、魚哨、豬哨等。

作為一種傳統民間工藝,在過去,每逢農閒時節,村子裡家家戶戶取土做泥叫叫,送到古城西安、八仙庵等地,由挑擔小販穿街走巷叫賣,十分暢銷。

現在60歲上下的西安人小時候基本都玩過"泥叫叫",兒時那種深刻的記憶至今依然在腦海裡浮現。泥叫叫從清末至今,經歷了起起伏伏。如今,很多年輕人已經不知道泥叫叫為何物了。

打金匠

吹糖 捏麵人 城牆下理髮 西安這些正在消失的老行當你知道幾個……

打金匠,是一種專門打製金銀首飾的匠人。因為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榔頭、銼刀、剪刀、吹筒等硬傢伙,所以也被人稱為"打金師傅"。

打金工藝相傳始於春秋盛於戰國,在我國曆史上創造過無數的輝煌。然而,隨著近代科技的發展,打金這一傳承了數千年的古老行當,在現代城市中已經十分少見,只有極少數的金匠世家仍在傳承這種手藝。

許多老西安都還記得,解放前在竹笆市居住著一家專門製作金銀首飾百餘年的陳氏家族,陳氏金匠世家的第三代傳人陳品清至今仍在傳承著老把式的"打金"工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